资源简介 专题01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一地球在宇宙中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1)地球在太阳系中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每颗星星都是宇宙中的一员。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2)太阳系和银河系太阳是一颗恒星,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图示: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8颗行星特别提醒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球状天体。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拓展延伸你了解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吗 天体系统 简介可观测宇宙 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河外星系 银河系以外的庞大恒星系统,由数十亿到数千亿颗恒星组成银河系 由太阳系和众多恒星系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太阳系 由太阳、8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等构成地月系 由地球及其天然卫星——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2.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从普通方面看,无论从日地距离、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运动来看,地球都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从特殊方面看,地球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如下:(1)外部条件①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互不干扰,外部宇宙环境相对安全。②太阳为地球提供稳定的热量和光照,为生命繁衍提供重要条件。(2)自身条件①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中,运动周期适中,有适宜的温度。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宜的大气密度和成分。③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情境素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一个巨大且炽热的星球。它的半径大约是69.6万千米,是地球半径的 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它的质量是1.989x10千克,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根据科学家的理论推算,太阳的寿命约有 100亿年,而现在太阳的年龄大约是46 亿年,正值壮年期,至少还会再燃烧 50 亿年。想一想太阳正处于壮年期对地球成为人类唯一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答案:太阳处于壮年期,为地球提供了稳定的热量和光照为生命繁衍提供重要的光热条件。知识点二人类的太空探索1.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与成就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一直在尝试探索太空的奥秘。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此后,人类不断开展各项研究,在太空观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和成就。情境素材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正式确定2024年2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经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我国已于2023年底完成了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研制工作。2.我国太空探索的进展和成就时间 我国太空探索成就举例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003年 “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07年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2016年 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2021年 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2022年 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2024年 我国“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我国太空探索,自20世纪60年代起稳步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3.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人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同时,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教材P10“思与学”解读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1.(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2.(2024秋 武陟县期中)老师在地理课上经常吟诵一些富有地理道理的诗句,以下哪句诗所反映的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2024秋 宣汉县校级期中)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因为( )A.天空是圆形的而地是平的B.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断出来的C.古人活动的范围很小,仅凭直觉得出的结论D.是经过科学家测量得出来的结论4.(2024秋 高新区校级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四幅图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5.(2024秋 肇源县期中)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 )①存在液态的水资源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③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④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①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②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④月食现象A.① B.② C.③ D.④7.(2024秋 内江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中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①观察日食现象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③观察月食现象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2024秋 忻府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9.(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期中)下面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A.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10.(2024秋 湖北期中)有一天,住在地球某地的“咸蛋超人”准备穿越地心前去拜访位于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咸蛋超人”此次穿行的距离约为(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8万千米 D.12742千米11.(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封神演义》中的“遁地太岁”土行孙奉师命下山助武王伐纣。如果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遁地”能力,从家中钻入地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过地心,则他到达地球另一端的距离约为( )A.40 000千米 B.5.1亿千米C.12742千米 D.6371千米12.(2024秋 宁河区校级期中)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13.(2024秋 凤庆县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某人从赤道沿10°E一直向北走,最终能回到原地B.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东西方向C.某人从北极出发,分别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0千米,最终能回到原地D.赤道是世界上最长的纬线,每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14.(2024秋 讷河市校级期中)下列纬线圈最长的是( )A.20°N B.40°S C.60°N D.10°S15.(2024秋 汾阳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汇聚于一点B.所有纬线都等长C.经线指向东西方向D.所有纬线都是圆圈16.(2024秋 南皮县校级期中)有关图中地球仪表面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所在纬线和C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B.B点位于东半球C.甲处的经纬度位置为(30°N,90°E)D.乙位于南温带17.(2024秋 金沙县校级期中)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 )A.东西方向 B.东南方向 C.南北方向 D.西南方向18.(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读图,该图中画有( )条经线。A.4条 B.6条 C.8条 D.12条19.(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纬线长度最长的是( )A.20°N B.10°S C.40°S D.5°N20.(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每组经线能组成经线圈的是( )A.(120°E,60°E) B.(70°W,110°W)C.(30°E,150°W) D.(40°W,130°E)21.(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期中)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 )A.纬线 B.经线 C.等高线 D.等温线22.(2024秋 江城区期中)从赤道到南极或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C.度数不变 D.无规律可循23.(2024秋 乌苏市校级期中)中纬度的范围是( )A.30°~60° B.23.5°~66.5°C.0°~30° D.60°~90°24.(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是( )A.(0°,20°E) B.(0°,180°)C.(20°W,160°E) D.(赤道,20°W)25.(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最大度数为90°的是( )A.东经与西经 B.南纬与北纬C.东经与南纬 D.西经与北纬26.(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中纬度的是( )A.(20°N,40°W) B.(70°E,40°S)C.(70°N,170°E) D.(61°S,30°E)27.(2024秋 海城区校级期中)某地位于(10°W,25°S),关于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B.该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C.该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D.该地位于高纬度地区28.(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20°E) B.(0°,180°)C.(20°W,160°E) D.(赤道,20°W)29.(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是( )A.(161°E,20°S) B.(150°E,40°S)C.(150°W,70°N) D.(19°W,27°N)30.(2024秋 英吉沙县期中)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B.C. D.31.(2024秋 秀山县校级期中)“俗话说找不到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南极点上 D.北极点上32.(2024秋 湖北期中)小冬应邀到纬度10°,经度110°的地方参加地理实践活动,他可以在地球表面找到几个符合该条件的地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3.(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120°E,20°S) B.(51°N,10°W)C.(70°E,80°N) D.(170°W,50°S)34.(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北温带的是( )A.(120°E,20°S) B.(51°N,10°W)C.(70°E,80°N) D.(170°W,50°S)35.(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一个人站在南极,他向前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A.正南方 B.正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36.(2024秋 金台区校级期中)如果想在地球上留下一个既能纵观东西半球,同时又能观赏中纬度和高纬度景观差异的一个印记,在下面哪个点能实现( )A.(60°N,40°W) B.(50°N,30°W)C.(40°N,30°E) D.(60°N,20°W)37.(2024秋 涵江区期中)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关于图示自转说法正确的是( )A.绕A轴向东转 B.绕B轴向东转C.绕A轴向西转 D.绕B轴向西转38.(2024秋 察隅县校级期中)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C. D.39.(2024秋 齐河县校级期中)“向日葵花盘型智能追光太阳能板”能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并可以自动倾斜角度,以达到最大发电效率。如图表示我国某地的智能充电板给汽车充电的场景,据此完成下题。从早到晚,“花盘”转动的总体方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40.(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自西向东C.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D.自西向东、自北向南41.(2024秋 洛宁县期中)小强几个人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用台灯模拟“太阳”,另一个同学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此演示过程能较好地演示出( )A.四季变化B.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C.五带形成D.昼夜更替42.(2024秋 新疆期中)一天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为(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板块运动 D.大陆漂移43.(2024秋 襄城县期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极昼、极夜 B.四季更替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44.(2024秋 朝阳区校级期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①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北京的畅畅早晨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的是“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学习知识④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是日落,长春的我们却在凌晨看直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5.(2024秋 平邑县期中)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板接受太阳光照,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向日葵花盘型智能追光太阳能板”能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并可以自动倾斜角度,以达到最大发电效率。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安装的智能充电板。从早到晚,“花盘”转动总体方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46.(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时间差异 B.东升西落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47.(2024秋 大石桥市校级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1:30(巴黎时间7月26日19:30),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在塞纳河上隆重举行,现代奥运会开幕式首次从体育场搬到城市空间举办。图为巴黎奥运会会徽及地球公转示意图,造成北京收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比巴黎时间早6小时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C.大陆的漂移 D.海底的扩张48.(2024秋 忻府区校级期中)关于地球的公转叙述正确的是( )A.方向自东向西B.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C.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D.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49.(2024秋 山阳县校级期中)我国古人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如图),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歌”对应的节气中,全为昼短夜长的一组是( )A.春雨惊春清谷天 B.夏满芒夏暑相连C.秋处露秋寒霜降 D.冬雪雪冬小大寒50.(2024秋 潢川县期中)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时间差异51.(2024秋 港南区期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这段时间,北半球的节气为( )A.从春分到夏至 B.从夏至到秋分C.从秋分到冬至 D.从冬至到春分52.(2024秋 冷水滩区校级期中)下面由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时间的差异 B.四季的变化C.昼夜更替 D.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53.(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和秋分 B.春分和夏至C.春分和冬至 D.夏至和冬至54.(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全年昼夜等长的地方是(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赤道地区55.(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东升西落C.昼夜现象 D.时间差异56.(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李老头说,到今年他已围绕太阳转了70圈了,今年李老头的年龄是( )A.65岁 B.68岁 C.69岁 D.70岁57.(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每年放暑假期间,北极圈内有( )A.极昼现象 B.极夜现象C.极昼极夜现象 D.以上都没有58.(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59.(2024秋 忻府区校级期中)关于五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带终年炎热是因为太阳始终直射赤道B.北寒带是地球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C.寒带始终得不到太阳照射,终年严寒D.温带获得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60.(2024秋 南昌县期中)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专题01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一地球在宇宙中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1)地球在太阳系中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每颗星星都是宇宙中的一员。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2)太阳系和银河系太阳是一颗恒星,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图示: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8颗行星特别提醒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球状天体。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拓展延伸你了解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吗 天体系统 简介可观测宇宙 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河外星系 银河系以外的庞大恒星系统,由数十亿到数千亿颗恒星组成银河系 由太阳系和众多恒星系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太阳系 由太阳、8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等构成地月系 由地球及其天然卫星——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2.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从普通方面看,无论从日地距离、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运动来看,地球都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从特殊方面看,地球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如下:(1)外部条件①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互不干扰,外部宇宙环境相对安全。②太阳为地球提供稳定的热量和光照,为生命繁衍提供重要条件。(2)自身条件①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中,运动周期适中,有适宜的温度。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宜的大气密度和成分。③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情境素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一个巨大且炽热的星球。它的半径大约是69.6万千米,是地球半径的 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它的质量是1.989x10千克,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根据科学家的理论推算,太阳的寿命约有 100亿年,而现在太阳的年龄大约是46 亿年,正值壮年期,至少还会再燃烧 50 亿年。想一想太阳正处于壮年期对地球成为人类唯一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答案:太阳处于壮年期,为地球提供了稳定的热量和光照为生命繁衍提供重要的光热条件。知识点二人类的太空探索1.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与成就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一直在尝试探索太空的奥秘。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此后,人类不断开展各项研究,在太空观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和成就。情境素材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正式确定2024年2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经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我国已于2023年底完成了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研制工作。2.我国太空探索的进展和成就时间 我国太空探索成就举例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003年 “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07年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2016年 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2021年 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2022年 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2024年 我国“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我国太空探索,自20世纪60年代起稳步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3.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人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同时,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教材P10“思与学”解读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1.(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答案】A【解答】解:古代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科技水平落后,①天圆地方的“盖天说”是人们的普遍看法;后来③认为天是一个球形的实体包裹着地球,类似蛋壳包着蛋黄的“浑天说”;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②人类从人造卫星上拍摄到地球的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①③④②,A正确。故选:A。2.(2024秋 武陟县期中)老师在地理课上经常吟诵一些富有地理道理的诗句,以下哪句诗所反映的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答案】C【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选项C是描述登高可以望远的道理,符合题意。故选:C。3.(2024秋 宣汉县校级期中)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因为( )A.天空是圆形的而地是平的B.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断出来的C.古人活动的范围很小,仅凭直觉得出的结论D.是经过科学家测量得出来的结论【答案】C【解答】解:由于古人活动的范围很小,仅凭直觉得出的结论,古人认识不到地球是圆的,一直认为大地是四方形的,天像一个大锅盖一样罩在大地的四周,即天圆地方学法。故选:C。4.(2024秋 高新区校级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四幅图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答案】B【解答】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凭直觉产生“天圆地方”的说法→观察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5.(2024秋 肇源县期中)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 )①存在液态的水资源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③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④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答】解: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原因包括: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气温适宜,存在有液态的水资源;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吸引大气层,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安全,这些条件都是地球产生生命的必备条件,①③④正确;由于地球有大气层包围,所以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大,②错误。故选:B。6.(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①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②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④月食现象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答】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意味着他们沿着一个方向航行,最终回到了起点,这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①不符合题意;日、月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这实际上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这个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②符合题意;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个现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③不符合题意;月食现象是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且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在月球上投下的影子是圆形的,这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24秋 内江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中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①观察日食现象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③观察月食现象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答】解:日食现象更多地是用来解释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用来证明地球的形状,①错误;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当帆船从远处驶来时,观察者会先看到较高的桅杆,然后才能看到较低的船身 ,②正确;月食发生时,地球的影子映在月面上形成圆弧形,这种圆弧形的影子是地球为球体的直接证据,③正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首次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④正确。故选:C。8.(2024秋 忻府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答案】B【解答】解: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③天圆地方→②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④麦哲伦环球航行→①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选:B。9.(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期中)下面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A.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答案】A【解答】解: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不是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故选项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10.(2024秋 湖北期中)有一天,住在地球某地的“咸蛋超人”准备穿越地心前去拜访位于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咸蛋超人”此次穿行的距离约为(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8万千米 D.12742千米【答案】D【解答】解:“咸蛋超人”从地球的一头穿过球心到达地球的另一头,他经过的距离是地球的直径,也就是平均半径的2倍,即6371×2=12742千米。故选:D。11.(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封神演义》中的“遁地太岁”土行孙奉师命下山助武王伐纣。如果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遁地”能力,从家中钻入地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过地心,则他到达地球另一端的距离约为( )A.40 000千米 B.5.1亿千米C.12742千米 D.6371千米【答案】C【解答】解: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所以从家里钻入地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他到达地球另一端的距离约为12742千米。故选:C。12.(2024秋 宁河区校级期中)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经过科学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故答案为:6371.13.(2024秋 凤庆县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某人从赤道沿10°E一直向北走,最终能回到原地B.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东西方向C.某人从北极出发,分别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0千米,最终能回到原地D.赤道是世界上最长的纬线,每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答案】C【解答】解:若某人从赤道沿10°E一直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点;故A错误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故B错误。某人从北极出发,分别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0千米,终会回到原地;故C正确。赤道是世界上最长的纬线,纬度数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14.(2024秋 讷河市校级期中)下列纬线圈最长的是( )A.20°N B.40°S C.60°N D.10°S【答案】D【解答】解:纬度度数越小,其长度越长,故D正确。故选:D。15.(2024秋 汾阳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汇聚于一点B.所有纬线都等长C.经线指向东西方向D.所有纬线都是圆圈【答案】A【解答】解:在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都汇聚于南北两极点;纬线是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极点除外),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选:A。16.(2024秋 南皮县校级期中)有关图中地球仪表面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所在纬线和C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B.B点位于东半球C.甲处的经纬度位置为(30°N,90°E)D.乙位于南温带【答案】A【解答】解: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点所在纬线比C点所在纬线长度短;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B点经度是120°E,位于东半球;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甲点的经纬度为(30°N,90°E);根据五带划分可知,乙地处在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处在南温带。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故选:A。17.(2024秋 金沙县校级期中)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 )A.东西方向 B.东南方向 C.南北方向 D.西南方向【答案】C【解答】解:在地球仪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选:C。18.(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读图,该图中画有( )条经线。A.4条 B.6条 C.8条 D.12条【答案】C【解答】解:A.图中经线数量为8条,而非4条,故A错误;B.图中经线数量为8条,而非6条,故B错误;C.图中经线数量为8条,故C正确;D.图中经线数量为8条,而非12条,故D错误。故选:C。19.(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纬线长度最长的是( )A.20°N B.10°S C.40°S D.5°N【答案】D【解答】解:赤道是纬度最低(0°)的纬线,其长度最长。纬线长度随纬度升高而逐渐缩短,纬度越低的纬线圈长度越长。题干选项中5°N纬度最低(仅距赤道5°),因此其纬线长度最长。故选:D。20.(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每组经线能组成经线圈的是( )A.(120°E,60°E) B.(70°W,110°W)C.(30°E,150°W) D.(40°W,130°E)【答案】C【解答】解:A.120°E和60°E同为东经,且经度和为180°,但东西经方向相同,不符合经线圈构成条件,故A错误;B.70°W和110°W同为西经,且经度和为180°,但东西经方向相同,不符合经线圈构成条件,故B错误;C.30°E和150°W经度和为180°,且东经与西经相反,符合经线圈构成条件,故C正确;D.40°W和130°E经度和为170°,不满足180°要求,故D错误。故选:C。21.(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期中)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 )A.纬线 B.经线 C.等高线 D.等温线【答案】B【解答】解: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其长度都相等。故选:B。22.(2024秋 江城区期中)从赤道到南极或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C.度数不变 D.无规律可循【答案】B【解答】解: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根据题意由赤道到南极或北极,纬度变化情况为逐渐增大。故选:B。23.(2024秋 乌苏市校级期中)中纬度的范围是( )A.30°~60° B.23.5°~66.5°C.0°~30° D.60°~90°【答案】A【解答】解: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故选:A。24.(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是( )A.(0°,20°E) B.(0°,180°)C.(20°W,160°E) D.(赤道,20°W)【答案】B【解答】解: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选项B(0°,180°)符合题意;选项A(20°E)和C(20°W,160°E)属于东西半球分界线,D(赤道,20°W)涉及南北半球与半球分界线的混淆,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25.(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最大度数为90°的是( )A.东经与西经 B.南纬与北纬C.东经与南纬 D.西经与北纬【答案】B【解答】解:纬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南北两极(90°),而经度的最大值出现在180°经线处。A选项东经与西经的最大度数为180°,C、D选项分别包含东经与南纬、西经与北纬的组合,其最大度数均为180°,故ACD错误;B选项南纬与北纬的最大度数为90°,符合题意。故选:B。26.(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中纬度的是( )A.(20°N,40°W) B.(70°E,40°S)C.(70°N,170°E) D.(61°S,30°E)【答案】B【解答】解:A选项(20°N,40°W)纬度为20°N,属于低纬度地区(0°~30°),故A错误;B选项(70°E,40°S)纬度为40°S,处于中纬度地区(30°~60°),故B正确;C选项(70°N,170°E)纬度为70°N,属于高纬度地区(60°~90°),故C错误;D选项(61°S,30°E)纬度为61°S,也属于高纬度地区(60°~90°),故D错误。故选:B。27.(2024秋 海城区校级期中)某地位于(10°W,25°S),关于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B.该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C.该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D.该地位于高纬度地区【答案】A【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某地(10°W,25°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选:A。28.(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20°E) B.(0°,180°)C.(20°W,160°E) D.(赤道,20°W)【答案】C【解答】解:A.(0°,20°E)表示的是0°经线和20°E经线,这两条经线并非相对经线,且无法形成完整的半球分界线,故A错误;B.(0°,180°)表示的是0°经线和180°经线,若以此为分界线,会导致欧洲、非洲国家被分割到不同半球,故B错误;C.(20°W,160°E)是国际公认的分界线,能够避免分割欧洲、非洲国家,故C正确;D.(赤道,20°W)混淆了纬线(赤道)与经线(20°W)的组合,不符合半球分界线的定义,故D错误。故选:C。29.(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是( )A.(161°E,20°S) B.(150°E,40°S)C.(150°W,70°N) D.(19°W,27°N)【答案】D【解答】解:A.161°E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20°S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故A不符合题意;B.150°E位于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40°S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故B不符合题意;C.150°W位于20°W以西,属于西半球;70°N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故C不符合题意;D.19°W位于20°W以东,属于东半球;27°N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故D符合题意。故选:D。30.(2024秋 英吉沙县期中)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B.C. D.【答案】C【解答】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选项A中点的经纬度是(10°W,65°S),选项B中点的经纬度是(10°E,70°N),选项C中点的经纬度是(170°E,70°S),选项D中点的经纬度是(170°W,65°N)。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其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据此可判断:选项A中的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选项B中的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选项C中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C符合题意;选项D中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1.(2024秋 秀山县校级期中)“俗话说找不到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南极点上 D.北极点上【答案】D【解答】解: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由此可知,“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该是在北极点上。故选:D。32.(2024秋 湖北期中)小冬应邀到纬度10°,经度110°的地方参加地理实践活动,他可以在地球表面找到几个符合该条件的地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D【解答】解:地球上纬度是10°的纬线有两条,分别是南纬10°和北纬10°;经度是110°的经线有两条,分别是东经110°和西经110°,所以在地球表面有4个符合条件的地点。故选:D。33.(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120°E,20°S) B.(51°N,10°W)C.(70°E,80°N) D.(170°W,50°S)【答案】C【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寒带的范围是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四个选项中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34.(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北温带的是( )A.(120°E,20°S) B.(51°N,10°W)C.(70°E,80°N) D.(170°W,50°S)【答案】B【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及读图分析可知,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选项A(120°E,20°S)位于热带,选项B(51°N,10°W)位于北温带,选项C(70°E,80°N)位于北寒带,选项D(170°W,50°S)位于南温带。故选:B。35.(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一个人站在南极,他向前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A.正南方 B.正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答案】B【解答】解:南极是地球的最南方,站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北方,因此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向前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正北方。故选:B。36.(2024秋 金台区校级期中)如果想在地球上留下一个既能纵观东西半球,同时又能观赏中纬度和高纬度景观差异的一个印记,在下面哪个点能实现( )A.(60°N,40°W) B.(50°N,30°W)C.(40°N,30°E) D.(60°N,20°W)【答案】D【解答】解:如果想在地球上留下一个既能纵观东西半球,同时又能观赏中纬度和高纬度景观差异的一个印记,这个点的经纬度是(60°N,20°W)、(60°N,160°E)、(60°S,20°W)、(60°S,160°E)。故选:D。37.(2024秋 涵江区期中)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关于图示自转说法正确的是( )A.绕A轴向东转 B.绕B轴向东转C.绕A轴向西转 D.绕B轴向西转【答案】A【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A指向北极,为地轴,自西向东呈逆时针转动。故选:A。38.(2024秋 察隅县校级期中)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C. D.【答案】D【解答】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选:D。39.(2024秋 齐河县校级期中)“向日葵花盘型智能追光太阳能板”能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并可以自动倾斜角度,以达到最大发电效率。如图表示我国某地的智能充电板给汽车充电的场景,据此完成下题。从早到晚,“花盘”转动的总体方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答案】B【解答】解:据材料“向日葵花盘型智能追光太阳能板能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可知,“花盘”需要跟随太阳运动方向转动才能实现最大的太阳能吸收发电。太阳东升西落,所以“花盘”转动方向应从早到晚,大致是自东向西。故选:B。40.(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自西向东C.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D.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答案】C【解答】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转,自转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故选:C。41.(2024秋 洛宁县期中)小强几个人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用台灯模拟“太阳”,另一个同学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此演示过程能较好地演示出( )A.四季变化B.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C.五带形成D.昼夜更替【答案】D【解答】解: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四季变化、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形成是地球公转产生,ABC错误。故选:D。42.(2024秋 新疆期中)一天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为(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板块运动 D.大陆漂移【答案】A【解答】解: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一天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为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所以人们会根据日出和日落来安排活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3.(2024秋 襄城县期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极昼、极夜 B.四季更替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答案】C【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极昼极夜、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选:C。44.(2024秋 朝阳区校级期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①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北京的畅畅早晨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的是“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学习知识④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是日落,长春的我们却在凌晨看直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答】解: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北京的畅畅早晨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的是“晚上好”、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是日落,长春的我们却在凌晨看直播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故①②④正确;每天大家都读书学习知识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④错误。故选:C。45.(2024秋 平邑县期中)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板接受太阳光照,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向日葵花盘型智能追光太阳能板”能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并可以自动倾斜角度,以达到最大发电效率。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安装的智能充电板。从早到晚,“花盘”转动总体方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答案】B【解答】解:据题干中描述可知,花盘需要跟随太阳运动方向转动才能实现最大的太阳能吸收发电。受地球自转影响,太阳东升西落,所以花盘转动方向应是自东向西。综上所述,故B符合题意。故选:B。46.(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时间差异 B.东升西落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答案】D【解答】解:地球自转导致同一纬度不同经度地区出现时间差异(A),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B),以及昼夜更替(C),故ABC错误;四季变化(D)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与自转无关,故D正确。故选:D。47.(2024秋 大石桥市校级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1:30(巴黎时间7月26日19:30),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在塞纳河上隆重举行,现代奥运会开幕式首次从体育场搬到城市空间举办。图为巴黎奥运会会徽及地球公转示意图,造成北京收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比巴黎时间早6小时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C.大陆的漂移 D.海底的扩张【答案】A【解答】解: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使得东边的地点时间早于西边的地点,造成了不同经度时间的差异,经度大致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北京位于巴黎的东方,时间比巴黎早,所以北京收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比巴黎时间早。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故选:A。48.(2024秋 忻府区校级期中)关于地球的公转叙述正确的是( )A.方向自东向西B.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C.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D.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答案】C【解答】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AB错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C正确;太阳是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地轴是地球自转的轴,D错误。故选:C。49.(2024秋 山阳县校级期中)我国古人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如图),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歌”对应的节气中,全为昼短夜长的一组是( )A.春雨惊春清谷天 B.夏满芒夏暑相连C.秋处露秋寒霜降 D.冬雪雪冬小大寒【答案】D【解答】解:受地球公转运动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地球上除赤道以外的其余地区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一年中,从秋分日至次年的春分日,这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于北半球的我国来说,这半年时间昼短夜长,以上四组节气中,冬雪雪冬小大寒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半球,我国昼短夜长,故D符合题意。故选:D。50.(2024秋 潢川县期中)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时间差异【答案】C【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的差异。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更替)。故选:C。51.(2024秋 港南区期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这段时间,北半球的节气为( )A.从春分到夏至 B.从夏至到秋分C.从秋分到冬至 D.从冬至到春分【答案】C【解答】解: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时,则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到南回归线时,夜最长。故选:C。52.(2024秋 冷水滩区校级期中)下面由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时间的差异 B.四季的变化C.昼夜更替 D.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答案】B【解答】解: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3.(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和秋分 B.春分和夏至C.春分和冬至 D.夏至和冬至【答案】A【解答】解:A.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的节气为春分日和秋分日,故A正确;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故B错误;C.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故C错误;D.夏至和冬至分别对应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的直射,故D错误。故选:A。54.(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全年昼夜等长的地方是(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赤道地区【答案】D【解答】解:A.热带地区(南北纬23.5°之间)在二分日时昼夜等长,其余时间存在昼夜差异,故A错误;B.温带地区(南北纬23.5°﹣66.5°之间)仅在二分日时昼夜等长,故B错误;C.寒带地区(南北纬66.5°﹣90°之间)在极昼极夜现象期间昼夜差异显著,仅在二分日时昼夜等长,故C错误;D.赤道地区(0°纬线)全年太阳直射点在其附近移动,因此全年昼夜时长相等,故D正确。故选:D。55.(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东升西落C.昼夜现象 D.时间差异【答案】A【解答】解:地球自转导致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现象;地球公转则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五带划分等现象。B选项(东升西落)、C选项(昼夜现象)、D选项(时间差异)均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排除BCD。A选项(昼夜长短变化)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故选:A。56.(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李老头说,到今年他已围绕太阳转了70圈了,今年李老头的年龄是( )A.65岁 B.68岁 C.69岁 D.70岁【答案】D【解答】解: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其周期为365天,即1年。李老头说,到今年他已围绕太阳转了70圈了,今年李老头的年龄是70岁。故选:D。57.(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每年放暑假期间,北极圈内有( )A.极昼现象 B.极夜现象C.极昼极夜现象 D.以上都没有【答案】A【解答】解:我国放暑假时间为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北极圈内白昼持续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而南极圈内则出现极夜现象。选项A正确描述了北极圈的自然现象,BCD选项均与实际观测结果不符。故选:A。58.(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答案】D【解答】解: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秋季即3、4、5月。故选:D。59.(2024秋 忻府区校级期中)关于五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带终年炎热是因为太阳始终直射赤道B.北寒带是地球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C.寒带始终得不到太阳照射,终年严寒D.温带获得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答案】D【解答】解: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终年炎热是因为太阳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A错误;寒带地区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太阳斜射厉害,接受的太阳光热少,终年严寒,四季变化不明显,BC错误;温带获得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明显,D正确。故选:D。60.(2024秋 南昌县期中)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答案】南回归线。【解答】解: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23.5°S为南回归线;由此可知,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故答案为:南回归线。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10/5 17:52:18;用户:微信用户;邮箱:orFmNt1vhautmWwWi-Hbnw1NVJ_A@weixin.m;学号:6399269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1 地球的宇宙环境(word)2025-2026学年 七上地理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 (原卷版).docx 专题01 地球的宇宙环境(word)2025-2026学年 七上地理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