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地球与地球仪(word)2025-2026学年 七上地理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2 地球与地球仪(word)2025-2026学年 七上地理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

资源简介

专题02 地球与地球仪
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个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拓展延伸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证
情境素材
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时16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图片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出舱时的照片,从照片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想一想航天员看到的地球形状与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不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观察高度不同
2.地球的大小
人们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大小。
拓展延伸
科学家经过长期精密测量,发现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因此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知识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定义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好帮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特别提醒
地球仪中地理事物的表示方法
蓝色 表示海洋和河湖
符号 表示地球表面不同的地理事物。例如用圆点表示城镇
文字 用来解释和说明地球表面的不同地理事物。例如国家、山脉等
辨析比较
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地球仪 地球
形状 正球体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轴 有 无
经纬网和经纬度 有 无
知识点三经线和经度
1.经线
(1)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叫经线,也叫子
午线。
(2)特点
形状 都是半圆 北极 南极
长度 长度都相等
数量 无数条
相互位置关系 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
指示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2.经度
(1)定义
为了区别无数条经线,人们给每一条经线标注了度数,叫经度。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
(2)范围:0°-180°
(3)划分
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和向西,各分180°,0°经线以东的经度为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的经度为西经,用“W”表示。具体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醒
如何看到自己所在地的经线 地球表面上没有画经线,不过,想要看到自己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到最高的时候,竹竿的影子所在的线就是所在地的经线。
规律总结
经度分布规律
0°经线 是经度的起始线,不分东西经,无东西经标识符号,写作“0°”
180°经线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重合的,不分东西经,无东西经标识符号,写作“180°”
东经(0°—180°) 0°经线以东是东经;经度数向东增加为东经:东经用“E”表示,如“东经30度”写作“30°E”
西经(0°—180°) 0°经线以西是西经;经度数向西增加为西经;西经用“W”表示,如“西经30度”写作“30°W”
经线圈的构成 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相对经线的经度数之和为180°,通常一条为东经度经线,一条为西经度经线。如,20°E与160°W组成一个经线圈
3.东西半球的划分
一般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具体如下图所示
注意:20°W和160°E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巧学妙记
“小东大西”判断东西半球如果某点经度为东经度,与160°E作比较,小于160°E则该点位于东半球(小东),大于160°E则该点位于西半球(大西)。例如,150°E在东半球:而170°E在西半球。同理,如果某点经度为西经度,与20°W作比较,小于20°W则该点位于东半球(小东),大于20°W则该点位于西半球(大西)。例如,10°W在东半球,而30°W在西半球。
教材P16“思与学”解读
为什么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较少,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尽可能避免了把一些国家分在东西两个半球。如下图所示:
知识点四纬线和纬度
1.纬线
(1)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2)特点
形状 两极为点,其他都是圆圈
长度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两极为点
数量 无数条
相互位置关系 所有的纬线相互平行
指示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
(1)定义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每一条纬线,给纬线标注的度数,叫纬度。
(2)范围:0°- 90°
(3)划分
纬度以赤道为界,向南和向北,各分90°,赤道以南的纬度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的纬度为北纬,用“N”表示。通常,0°-309为低纬度地区,30°- 60°为中纬度地区,60°- 90°为高纬度地区具体如下图所示:
3.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注意:赤道既不在北半球也不在南半球。
特别提醒
赤道的重要地理意义
(1)最长的纬线圈;
(2)0纬线;
(3)南北纬度的起始线;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
知识点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1.经纬网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经纬网的作用
(1)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可以用相交于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确定,用经纬度表示。例如“泰坦尼克号”失事地点的经纬度位置为(41.73°N,49.95°W)。
(2)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应用领域: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1.(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答案】A
【解答】解:古代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科技水平落后,①天圆地方的“盖天说”是人们的普遍看法;后来③认为天是一个球形的实体包裹着地球,类似蛋壳包着蛋黄的“浑天说”;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②人类从人造卫星上拍摄到地球的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①③④②,A正确。
故选:A。
2.(2024秋 武陟县期中)老师在地理课上经常吟诵一些富有地理道理的诗句,以下哪句诗所反映的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C
【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选项C是描述登高可以望远的道理,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秋 宣汉县校级期中)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因为(  )
A.天空是圆形的而地是平的
B.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断出来的
C.古人活动的范围很小,仅凭直觉得出的结论
D.是经过科学家测量得出来的结论
【答案】C
【解答】解:由于古人活动的范围很小,仅凭直觉得出的结论,古人认识不到地球是圆的,一直认为大地是四方形的,天像一个大锅盖一样罩在大地的四周,即天圆地方学法。
故选:C。
4.(2024秋 渠县校级期中)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方体 B.椭圆形 C.立方体 D.球体
【答案】D
【解答】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我们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2024秋 阜新期中)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答案】C
【解答】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古代时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科技水平落后,天圆地方是人们的普遍看法,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来推测地球的形状,到了近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球体,最后是地球的卫星照片能够清晰地认出地球的球体形状,③②①④正确。
故选:C。
6.(2024秋 肇源县期中)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  )
①存在液态的水资源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
③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④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答】解: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原因包括: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气温适宜,存在有液态的水资源;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吸引大气层,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安全,这些条件都是地球产生生命的必备条件,①③④正确;由于地球有大气层包围,所以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大,②错误。
故选:B。
7.(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①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②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
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④月食现象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答】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意味着他们沿着一个方向航行,最终回到了起点,这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①不符合题意;日、月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这实际上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这个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②符合题意;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个现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③不符合题意;月食现象是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且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在月球上投下的影子是圆形的,这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4秋 内江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中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①观察日食现象
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观察月食现象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答】解:日食现象更多地是用来解释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用来证明地球的形状,①错误;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当帆船从远处驶来时,观察者会先看到较高的桅杆,然后才能看到较低的船身 ,②正确;月食发生时,地球的影子映在月面上形成圆弧形,这种圆弧形的影子是地球为球体的直接证据,③正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首次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④正确。
故选:C。
9.(2024秋 忻府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答案】B
【解答】解: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③天圆地方→②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④麦哲伦环球航行→①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B。
10.(2024秋 福鼎市期中)某校地理小组拍摄了月食现象,根据月面上的阴影,可推测出(  )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
C.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答案】A
【解答】解:月食是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球,月亮上出现的弧形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根据影子是弧形的可以推断,地球是一个球体,A正确;无法判定公转方向、平均半径、表面积,BCD排除。
故选:A。
11.(2024秋 渠县校级期中)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B.地球的赤道周长约是6371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4万千米
D.地球表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
【答案】D
【解答】解: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不是规则球体,故A错误;
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而非6371千米,故B错误;
C.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而非4万千米,故C错误;
D.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符合教材数据,故D正确。
故选:D。
12.(2024秋 诏安县期中)生活处处有地理,同学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通过实验来探究学习地理知识。读图,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  )
A.大小 B.质量 C.形状 D.海陆分布
【答案】C
【解答】解:伞面是个半圆,地球是一个球体,两者局部有相似之处,因此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形状,选项C正确;此实验无法探究地球的质量、大小、海陆分布,选项ABD错误。
故选:C。
13.(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①海上驶近的船只桅杆比船身先出现
②太阳是圆的
③月球是圆的
④人越往山上爬,看到地平线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答】解:在海上观察从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该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①正确;人站在地面上,视野范围是有限的,而当人越往山上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这表明地球表面是弯曲的,进而证明地球是球体,④正确;太阳是圆的、月球是圆只能说明太阳和月球的形状,与地球形状无关,②③错误。
故选:D。
14.(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期中)下面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
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答案】A
【解答】解: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不是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故选项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4秋 湖北期中)有一天,住在地球某地的“咸蛋超人”准备穿越地心前去拜访位于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咸蛋超人”此次穿行的距离约为(  )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8万千米 D.12742千米
【答案】D
【解答】解:“咸蛋超人”从地球的一头穿过球心到达地球的另一头,他经过的距离是地球的直径,也就是平均半径的2倍,即6371×2=12742千米。
故选:D。
16.(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封神演义》中的“遁地太岁”土行孙奉师命下山助武王伐纣。如果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遁地”能力,从家中钻入地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过地心,则他到达地球另一端的距离约为(  )
A.40 000千米 B.5.1亿千米
C.12742千米 D.6371千米
【答案】C
【解答】解: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所以从家里钻入地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他到达地球另一端的距离约为12742千米。
故选:C。
17.(2024秋 鼓楼区校级期中)同学们开玩笑说要在地球上做四大工程,你认为理论上正确的是(  )
A.工程一:沿赤道给地球做一条金腰带,腰带长达4万千米
B.工程二:给地球做件全覆盖的冬衣,布料面积只需5.1万平方千米
C.工程三:给地球经地心打个隧道,从南极点直达北极点,隧道长达6371千米
D.工程四:在地球上建一座四面朝南的宫殿,宫殿建在4°N的某点
【答案】A
【解答】解:经测量,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沿赤道给地球做一条金腰带,腰带长达4万千米,A正确;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要给地球做件全覆盖的冬衣,布料面积需5.1亿平方千米,B错误;
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给地球经地心打个隧道,从南极点直达北极点,隧道长应是极半径的2倍,即6357×2=12714千米,C错误;
站在北极点,四周都是南,因此在地球上建一四面朝南的宫殿,宫殿应建在北极点,D错误。
故选:A。
18.(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某家长问自己的孩子:“你学习地理这么久了,能告诉我地球到底有多大吗?”孩子最合理的回答是(  )
①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
②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③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④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答】解: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与地球大小无关;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能说明地球的大小。
故选:B。
19.(2024秋 定州市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人从赤道沿10°E一直向北走,最终能回到原地
B.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东西方向
C.某人从北极出发,分别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0千米,最终能回到原地
D.赤道是世界上最长的纬线,每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
【答案】C
【解答】解:若某人从赤道沿10°E一直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点;故A错误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故B错误。
某人从北极出发,分别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0千米,终会回到原地;故C正确。
赤道是世界上最长的纬线,纬度数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C。
20.(2024秋 讷河市校级期中)下列纬线圈最长的是(  )
A.20°N B.40°S C.60°N D.10°S
【答案】D
【解答】解:纬度度数越小,其长度越长,故D正确。
故选:D。
21.(2024秋 聊城期中)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也相等
③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形,除了极点
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地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解答】解: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正确。
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②错误。
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形,除了极点,③正确。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因此沿同一经线朝同一方向走一直走不会回到原来的地点,如果一直往北走,会到达北极点,一直往南走,会到达南极点,④错误。
故选:D。
22.(2024秋 汾阳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都汇聚于一点
B.所有纬线都等长
C.经线指向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是圆圈
【答案】A
【解答】解:在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都汇聚于南北两极点;纬线是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极点除外),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故选:A。
23.(2024秋 南皮县校级期中)有关图中地球仪表面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所在纬线和C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B.B点位于东半球
C.甲处的经纬度位置为(30°N,90°E)
D.乙位于南温带
【答案】A
【解答】解: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点所在纬线比C点所在纬线长度短;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B点经度是120°E,位于东半球;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甲点的经纬度为(30°N,90°E);根据五带划分可知,乙地处在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处在南温带。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4.(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读图,该图中画有(  )条经线。
A.4条 B.6条 C.8条 D.12条
【答案】C
【解答】解:A.图中经线数量为8条,而非4条,故A错误;
B.图中经线数量为8条,而非6条,故B错误;
C.图中经线数量为8条,故C正确;
D.图中经线数量为8条,而非12条,故D错误。
故选:C。
25.(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纬线长度最长的是(  )
A.20°N B.10°S C.40°S D.5°N
【答案】D
【解答】解:赤道是纬度最低(0°)的纬线,其长度最长。纬线长度随纬度升高而逐渐缩短,纬度越低的纬线圈长度越长。题干选项中5°N纬度最低(仅距赤道5°),因此其纬线长度最长。
故选:D。
26.(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每组经线能组成经线圈的是(  )
A.(120°E,60°E) B.(70°W,110°W)
C.(30°E,150°W) D.(40°W,130°E)
【答案】C
【解答】解:A.120°E和60°E同为东经,且经度和为180°,但东西经方向相同,不符合经线圈构成条件,故A错误;
B.70°W和110°W同为西经,且经度和为180°,但东西经方向相同,不符合经线圈构成条件,故B错误;
C.30°E和150°W经度和为180°,且东经与西经相反,符合经线圈构成条件,故C正确;
D.40°W和130°E经度和为170°,不满足180°要求,故D错误。
故选:C。
27.(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期中)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  )
A.纬线 B.经线 C.等高线 D.等温线
【答案】B
【解答】解: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其长度都相等。
故选:B。
28.(2024秋 福鼎市期中)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经线的形状是圆形
C.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D.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答案】D
【解答】解: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互相平行,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形。纬线长度不等,纬度越大,纬线越短,纬度越小,纬线越长,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故选:D。
29.(2024秋 鼓楼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也相等
B.所有经线和纬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有360条,纬线有180条
【答案】C
【解答】解: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故选:C。
30.(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关于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纬度越靠近赤道,纬线越短
B.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纬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答案】D
【解答】解: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越靠近赤道,纬线越长;每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所以从某地出发沿同一条纬线朝前走,可以回到出发点。综上所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1.(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下列四条纬线中,最长的是(  )
A.0° B.40°N C.20°S D.66.5°N
【答案】A
【解答】解: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四条纬线中,最长的是0°纬线。
故选:A。
32.(2024秋 射洪市期中)经线指示的方向是    ;纬线指示的方向是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故答案为:南北;东西.
33.(2024秋 江城区期中)从赤道到南极或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度数不变 D.无规律可循
【答案】B
【解答】解: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根据题意由赤道到南极或北极,纬度变化情况为逐渐增大。
故选:B。
34.(2024秋 乌苏市校级期中)中纬度的范围是(  )
A.30°~60° B.23.5°~66.5°
C.0°~30° D.60°~90°
【答案】A
【解答】解: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故选:A。
35.(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是(  )
A.(0°,20°E) B.(0°,180°)
C.(20°W,160°E) D.(赤道,20°W)
【答案】B
【解答】解: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选项B(0°,180°)符合题意;选项A(20°E)和C(20°W,160°E)属于东西半球分界线,D(赤道,20°W)涉及南北半球与半球分界线的混淆,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6.(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最大度数为90°的是(  )
A.东经与西经 B.南纬与北纬
C.东经与南纬 D.西经与北纬
【答案】B
【解答】解:纬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南北两极(90°),而经度的最大值出现在180°经线处。A选项东经与西经的最大度数为180°,C、D选项分别包含东经与南纬、西经与北纬的组合,其最大度数均为180°,故ACD错误;B选项南纬与北纬的最大度数为90°,符合题意。
故选:B。
37.(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中纬度的是(  )
A.(20°N,40°W) B.(70°E,40°S)
C.(70°N,170°E) D.(61°S,30°E)
【答案】B
【解答】解:A选项(20°N,40°W)纬度为20°N,属于低纬度地区(0°~30°),故A错误;
B选项(70°E,40°S)纬度为40°S,处于中纬度地区(30°~60°),故B正确;
C选项(70°N,170°E)纬度为70°N,属于高纬度地区(60°~90°),故C错误;
D选项(61°S,30°E)纬度为61°S,也属于高纬度地区(60°~90°),故D错误。
故选:B。
38.(2024秋 福鼎市期中)关于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表示南纬 B.纬度的最大值为90°
C.“S”表示北纬 D.纬度的最大值为180°
【答案】B
【解答】解:“N”表示北纬,A错误;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纬度的最大值为90°,B正确,D错误;“S”表示南纬,C错误。
故选:B。
39.(2024秋 封开县校级期中)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  )来表示。
A.“E” B.“W” C.“N” D.“S”
【答案】C
【解答】解:在经纬网上,东经用符号“E”表示,西经用符号“W”表示,北纬用符号“N”表示,南纬用符号“S”表示。
故选:C。
40.(2024春 绥化校级期中)划分东、西半球的地理分界线是(  )
A.赤道(0°纬线)
B.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
C.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
D.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分界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故选:D。
41.(2024秋 海城区校级期中)某地位于(10°W,25°S),关于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该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该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D.该地位于高纬度地区
【答案】A
【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某地(10°W,25°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故选:A。
42.(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20°E) B.(0°,180°)
C.(20°W,160°E) D.(赤道,20°W)
【答案】C
【解答】解:A.(0°,20°E)表示的是0°经线和20°E经线,这两条经线并非相对经线,且无法形成完整的半球分界线,故A错误;
B.(0°,180°)表示的是0°经线和180°经线,若以此为分界线,会导致欧洲、非洲国家被分割到不同半球,故B错误;
C.(20°W,160°E)是国际公认的分界线,能够避免分割欧洲、非洲国家,故C正确;
D.(赤道,20°W)混淆了纬线(赤道)与经线(20°W)的组合,不符合半球分界线的定义,故D错误。
故选:C。
43.(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是(  )
A.(161°E,20°S) B.(150°E,40°S)
C.(150°W,70°N) D.(19°W,27°N)
【答案】D
【解答】解:A.161°E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20°S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故A不符合题意;
B.150°E位于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40°S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故B不符合题意;
C.150°W位于20°W以西,属于西半球;70°N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故C不符合题意;
D.19°W位于20°W以东,属于东半球;27°N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4.(2024秋 福鼎市期中)下列有关分界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A、0°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不符合题意。
B、20°W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不符合题意。
C、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符合题意。
D、30°N以北为中纬度,以南为低纬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5.(2024秋 宜昌期中)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分别是(  )
A.0°和180°经线 B.23.5°和180°经线
C.20°W和160°E经线 D.60°E和120°W经线
【答案】C
【解答】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故选:C。
46.(2024秋 南江县校级期中)东西半球划分界线     。南北纬的分界线     。
【答案】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赤道。
【解答】解: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纬的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故答案为: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赤道。
47.(2024秋 海城市期中)甲地位于东经52°、北纬47°,乙地位于西经152°、南纬74°,甲地位于乙地的(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答案】A
【解答】解: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甲地位于东经52°、北纬47°,乙地位于西经152°、南纬74°,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故选:A。
48.(2024秋 海口期中)“俗话说找不到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南极点上 D.北极点上
【答案】D
【解答】解: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由此可知,“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该是在北极点上。
故选:D。
49.(2024秋 湖北期中)小冬应邀到纬度10°,经度110°的地方参加地理实践活动,他可以在地球表面找到几个符合该条件的地点(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解答】解:地球上纬度是10°的纬线有两条,分别是南纬10°和北纬10°;经度是110°的经线有两条,分别是东经110°和西经110°,所以在地球表面有4个符合条件的地点。
故选:D。
50.(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120°E,20°S) B.(51°N,10°W)
C.(70°E,80°N) D.(170°W,50°S)
【答案】C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寒带的范围是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四个选项中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51.(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北温带的是(  )
A.(120°E,20°S) B.(51°N,10°W)
C.(70°E,80°N) D.(170°W,50°S)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及读图分析可知,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选项A(120°E,20°S)位于热带,选项B(51°N,10°W)位于北温带,选项C(70°E,80°N)位于北寒带,选项D(170°W,50°S)位于南温带。
故选:B。
52.(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一个人站在南极,他向前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
A.正南方 B.正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答案】B
【解答】解:南极是地球的最南方,站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北方,因此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向前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正北方。
故选:B。
53.(2024秋 金台区校级期中)如果想在地球上留下一个既能纵观东西半球,同时又能观赏中纬度和高纬度景观差异的一个印记,在下面哪个点能实现(  )
A.(60°N,40°W) B.(50°N,30°W)
C.(40°N,30°E) D.(60°N,20°W)
【答案】D
【解答】解:如果想在地球上留下一个既能纵观东西半球,同时又能观赏中纬度和高纬度景观差异的一个印记,这个点的经纬度是(60°N,20°W)、(60°N,160°E)、(60°S,20°W)、(60°S,160°E)。
故选:D。
54.(2024秋 南川区期中)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南半球,中纬度
C.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的纬度是40°N,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故选:A。
55.(2024秋 封开县校级期中)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假如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四周都指向(  )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表示地球的最北端,南极表示地球的最南端,所以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四周都指向南。
故选:A。
56.(2024秋 封开县校级期中)有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一直向南飞行,这架飞机最终能到达(  )
A.赤道 B.北极 C.南极 D.北京
【答案】C
【解答】解: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有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一直向南飞行,这架飞机最终能到达南极。
故选:C。
57.(2024秋 封开县校级期中)如图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N,112°E B.29°N,112°W
C.29°S,112°E D.29°S,112°W
【答案】A
【解答】解: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出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29°N,112°E,该地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故选:A。
58.(2024秋 封开县校级期中)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66.5°N,20°W) B.(23.5°N,20°W)
C.(66.5°N,160°E) D.(23.5°S,160°W)
【答案】A
【解答】解:据题意,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可判断该地位于20°W经线上;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可判断该地位于66.5°N纬线上。综上分析,该地地理坐标是(66.5°N,20°W)。
故选:A。
59.(2024秋 渠县校级期中)南宁(23.4°N,108°E)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答案】A
【解答】解: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知,南宁(23.4°N,108°E)位于北半球和低纬度地区。
故选:A。
60.(2024秋 渠县校级期中)读图,甲地的经纬度是(  )
A.(20°N,50°W) B.(20°S,50°W)
C.(20°N,50°E) D.(20°S,50°E)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及读图分析可知,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图中甲地的纬度是向南增大,是20°S,经度是向东增大,是50°E。
故选:D。专题02 地球与地球仪
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个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拓展延伸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证
情境素材
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时16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图片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出舱时的照片,从照片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想一想航天员看到的地球形状与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不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观察高度不同
2.地球的大小
人们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大小。
拓展延伸
科学家经过长期精密测量,发现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因此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知识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定义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好帮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特别提醒
地球仪中地理事物的表示方法
蓝色 表示海洋和河湖
符号 表示地球表面不同的地理事物。例如用圆点表示城镇
文字 用来解释和说明地球表面的不同地理事物。例如国家、山脉等
辨析比较
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地球仪 地球
形状 正球体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轴 有 无
经纬网和经纬度 有 无
知识点三经线和经度
1.经线
(1)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叫经线,也叫子
午线。
(2)特点
形状 都是半圆 北极 南极
长度 长度都相等
数量 无数条
相互位置关系 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
指示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2.经度
(1)定义
为了区别无数条经线,人们给每一条经线标注了度数,叫经度。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
(2)范围:0°-180°
(3)划分
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和向西,各分180°,0°经线以东的经度为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的经度为西经,用“W”表示。具体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醒
如何看到自己所在地的经线 地球表面上没有画经线,不过,想要看到自己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到最高的时候,竹竿的影子所在的线就是所在地的经线。
规律总结
经度分布规律
0°经线 是经度的起始线,不分东西经,无东西经标识符号,写作“0°”
180°经线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重合的,不分东西经,无东西经标识符号,写作“180°”
东经(0°—180°) 0°经线以东是东经;经度数向东增加为东经:东经用“E”表示,如“东经30度”写作“30°E”
西经(0°—180°) 0°经线以西是西经;经度数向西增加为西经;西经用“W”表示,如“西经30度”写作“30°W”
经线圈的构成 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相对经线的经度数之和为180°,通常一条为东经度经线,一条为西经度经线。如,20°E与160°W组成一个经线圈
3.东西半球的划分
一般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具体如下图所示
注意:20°W和160°E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巧学妙记
“小东大西”判断东西半球如果某点经度为东经度,与160°E作比较,小于160°E则该点位于东半球(小东),大于160°E则该点位于西半球(大西)。例如,150°E在东半球:而170°E在西半球。同理,如果某点经度为西经度,与20°W作比较,小于20°W则该点位于东半球(小东),大于20°W则该点位于西半球(大西)。例如,10°W在东半球,而30°W在西半球。
教材P16“思与学”解读
为什么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较少,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尽可能避免了把一些国家分在东西两个半球。如下图所示:
知识点四纬线和纬度
1.纬线
(1)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2)特点
形状 两极为点,其他都是圆圈
长度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两极为点
数量 无数条
相互位置关系 所有的纬线相互平行
指示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
(1)定义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每一条纬线,给纬线标注的度数,叫纬度。
(2)范围:0°- 90°
(3)划分
纬度以赤道为界,向南和向北,各分90°,赤道以南的纬度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的纬度为北纬,用“N”表示。通常,0°-309为低纬度地区,30°- 60°为中纬度地区,60°- 90°为高纬度地区具体如下图所示:
3.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注意:赤道既不在北半球也不在南半球。
特别提醒
赤道的重要地理意义
(1)最长的纬线圈;
(2)0纬线;
(3)南北纬度的起始线;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
知识点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1.经纬网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经纬网的作用
(1)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可以用相交于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确定,用经纬度表示。例如“泰坦尼克号”失事地点的经纬度位置为(41.73°N,49.95°W)。
(2)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应用领域: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1.(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2.(2024秋 武陟县期中)老师在地理课上经常吟诵一些富有地理道理的诗句,以下哪句诗所反映的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2024秋 宣汉县校级期中)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因为(  )
A.天空是圆形的而地是平的
B.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断出来的
C.古人活动的范围很小,仅凭直觉得出的结论
D.是经过科学家测量得出来的结论
4.(2024秋 渠县校级期中)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方体 B.椭圆形 C.立方体 D.球体
5.(2024秋 阜新期中)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6.(2024秋 肇源县期中)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  )
①存在液态的水资源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
③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④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①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②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
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④月食现象
A.① B.② C.③ D.④
8.(2024秋 内江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中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①观察日食现象
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观察月食现象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2024秋 忻府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10.(2024秋 福鼎市期中)某校地理小组拍摄了月食现象,根据月面上的阴影,可推测出(  )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
C.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11.(2024秋 渠县校级期中)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B.地球的赤道周长约是6371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4万千米
D.地球表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
12.(2024秋 诏安县期中)生活处处有地理,同学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通过实验来探究学习地理知识。读图,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  )
A.大小 B.质量 C.形状 D.海陆分布
13.(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①海上驶近的船只桅杆比船身先出现
②太阳是圆的
③月球是圆的
④人越往山上爬,看到地平线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期中)下面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
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15.(2024秋 湖北期中)有一天,住在地球某地的“咸蛋超人”准备穿越地心前去拜访位于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咸蛋超人”此次穿行的距离约为(  )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8万千米 D.12742千米
16.(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封神演义》中的“遁地太岁”土行孙奉师命下山助武王伐纣。如果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遁地”能力,从家中钻入地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过地心,则他到达地球另一端的距离约为(  )
A.40 000千米 B.5.1亿千米
C.12742千米 D.6371千米
17.(2024秋 鼓楼区校级期中)同学们开玩笑说要在地球上做四大工程,你认为理论上正确的是(  )
A.工程一:沿赤道给地球做一条金腰带,腰带长达4万千米
B.工程二:给地球做件全覆盖的冬衣,布料面积只需5.1万平方千米
C.工程三:给地球经地心打个隧道,从南极点直达北极点,隧道长达6371千米
D.工程四:在地球上建一座四面朝南的宫殿,宫殿建在4°N的某点
18.(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某家长问自己的孩子:“你学习地理这么久了,能告诉我地球到底有多大吗?”孩子最合理的回答是(  )
①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
②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③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④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2024秋 定州市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人从赤道沿10°E一直向北走,最终能回到原地
B.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东西方向
C.某人从北极出发,分别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0千米,最终能回到原地
D.赤道是世界上最长的纬线,每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
20.(2024秋 讷河市校级期中)下列纬线圈最长的是(  )
A.20°N B.40°S C.60°N D.10°S
21.(2024秋 聊城期中)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也相等
③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形,除了极点
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地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2.(2024秋 汾阳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都汇聚于一点
B.所有纬线都等长
C.经线指向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是圆圈
23.(2024秋 南皮县校级期中)有关图中地球仪表面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所在纬线和C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B.B点位于东半球
C.甲处的经纬度位置为(30°N,90°E)
D.乙位于南温带
24.(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读图,该图中画有(  )条经线。
A.4条 B.6条 C.8条 D.12条
25.(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纬线长度最长的是(  )
A.20°N B.10°S C.40°S D.5°N
26.(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每组经线能组成经线圈的是(  )
A.(120°E,60°E) B.(70°W,110°W)
C.(30°E,150°W) D.(40°W,130°E)
27.(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期中)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  )
A.纬线 B.经线 C.等高线 D.等温线
28.(2024秋 福鼎市期中)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经线的形状是圆形
C.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D.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29.(2024秋 鼓楼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也相等
B.所有经线和纬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有360条,纬线有180条
30.(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关于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纬度越靠近赤道,纬线越短
B.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纬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31.(2024秋 吉首市校级期中)下列四条纬线中,最长的是(  )
A.0° B.40°N C.20°S D.66.5°N
32.(2024秋 射洪市期中)经线指示的方向是    ;纬线指示的方向是    .
33.(2024秋 江城区期中)从赤道到南极或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度数不变 D.无规律可循
34.(2024秋 乌苏市校级期中)中纬度的范围是(  )
A.30°~60° B.23.5°~66.5°
C.0°~30° D.60°~90°
35.(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是(  )
A.(0°,20°E) B.(0°,180°)
C.(20°W,160°E) D.(赤道,20°W)
36.(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最大度数为90°的是(  )
A.东经与西经 B.南纬与北纬
C.东经与南纬 D.西经与北纬
37.(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中纬度的是(  )
A.(20°N,40°W) B.(70°E,40°S)
C.(70°N,170°E) D.(61°S,30°E)
38.(2024秋 福鼎市期中)关于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表示南纬 B.纬度的最大值为90°
C.“S”表示北纬 D.纬度的最大值为180°
39.(2024秋 封开县校级期中)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  )来表示。
A.“E” B.“W” C.“N” D.“S”
40.(2024春 绥化校级期中)划分东、西半球的地理分界线是(  )
A.赤道(0°纬线)
B.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
C.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
D.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41.(2024秋 海城区校级期中)某地位于(10°W,25°S),关于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该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该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D.该地位于高纬度地区
42.(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20°E) B.(0°,180°)
C.(20°W,160°E) D.(赤道,20°W)
43.(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是(  )
A.(161°E,20°S) B.(150°E,40°S)
C.(150°W,70°N) D.(19°W,27°N)
44.(2024秋 福鼎市期中)下列有关分界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45.(2024秋 宜昌期中)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分别是(  )
A.0°和180°经线 B.23.5°和180°经线
C.20°W和160°E经线 D.60°E和120°W经线
46.(2024秋 南江县校级期中)东西半球划分界线     。南北纬的分界线     。
47.(2024秋 海城市期中)甲地位于东经52°、北纬47°,乙地位于西经152°、南纬74°,甲地位于乙地的(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48.(2024秋 海口期中)“俗话说找不到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南极点上 D.北极点上
49.(2024秋 湖北期中)小冬应邀到纬度10°,经度110°的地方参加地理实践活动,他可以在地球表面找到几个符合该条件的地点(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0.(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120°E,20°S) B.(51°N,10°W)
C.(70°E,80°N) D.(170°W,50°S)
51.(2024秋 通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地点位于北温带的是(  )
A.(120°E,20°S) B.(51°N,10°W)
C.(70°E,80°N) D.(170°W,50°S)
52.(2024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中)一个人站在南极,他向前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
A.正南方 B.正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53.(2024秋 金台区校级期中)如果想在地球上留下一个既能纵观东西半球,同时又能观赏中纬度和高纬度景观差异的一个印记,在下面哪个点能实现(  )
A.(60°N,40°W) B.(50°N,30°W)
C.(40°N,30°E) D.(60°N,20°W)
54.(2024秋 南川区期中)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南半球,中纬度
C.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55.(2024秋 封开县校级期中)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假如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四周都指向(  )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
56.(2024秋 封开县校级期中)有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一直向南飞行,这架飞机最终能到达(  )
A.赤道 B.北极 C.南极 D.北京
57.(2024秋 封开县校级期中)如图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N,112°E B.29°N,112°W
C.29°S,112°E D.29°S,112°W
58.(2024秋 封开县校级期中)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66.5°N,20°W) B.(23.5°N,20°W)
C.(66.5°N,160°E) D.(23.5°S,160°W)
59.(2024秋 渠县校级期中)南宁(23.4°N,108°E)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60.(2024秋 渠县校级期中)读图,甲地的经纬度是(  )
A.(20°N,50°W) B.(20°S,50°W)
C.(20°N,50°E) D.(20°S,50°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