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亿有多大 教学反思新课程呼唤有趣而充实的、朴实而有效的、真实而有为的课堂教学,让儿童怀着对知识、智慧、生命乃至精神的需求去热情体验数学、享受数学和再创造数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文化品格。 “1亿有多大?”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教学时,引导学生将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建立数感,发展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21cnjy.com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和亿以上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应用课,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获得直观感受。教材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21·cn·jy·com本节课,本着“为思考而教,思考地教”的教学主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为追求有效课堂为宗旨。体现了以下教学思路:一、渗透一种思想:有人说:三流的教师教知识,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一流的教师教思想。要提升一节课的教学品位,就应该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怎样才能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又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在学生思考、交流、争论中得出“测小算大”的方法,即由部分推算整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一种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这样就把复杂问题转化成了简单问题。有了这种思想,学生对“1亿个人站在地上占多大面积?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多长?”等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对将来的学习也很有帮助。二、经历一个过程:有效的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其实“知道1亿张纸究竟有多厚”这个结果对学生来说,没有多大价值,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确定方案、测量推算)——对照体验——交流、反思”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也就是寓知识、方法、思想于有效的研究过程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三、培养“1亿”的数感:1亿有多大?别说孩子,就是成人也很难想象1亿的大小。本节课以“1亿张纸的厚度探究为例,帮助学生建立了1亿张的表象:相当于500栋五层教学楼那么高,比珠穆朗玛还高”等,进而又建立了“1亿千米路汽车需行114年”的表象,在和具体事物对照中,把抽象的1亿具体化成熟悉的事物,建立了1亿的数感,并利用网上信息丰富了对“1亿”的认识。21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