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海水的性质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 高一必修一地理人教版2019 期中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8 海水的性质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 高一必修一地理人教版2019 期中复习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专题08 海水的性质
期中复习
1
含义
知识点1海水的温度
2
分布规律
维度 区域 变化规律 原因
空间变化 从垂直分 布看 海面至水下1000米 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 太阳辐射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
1000米以下 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从水平分布看 不同纬度海区 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获取的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纬度海区 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同一纬度海区接受的太阳辐射大致相同
时间变化 从季节分布看 同一海区 夏季表层水温普遍高于冬季 夏季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知识点1海水的温度
3
主要影响因素
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深度、纬度、季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洋流)等。其中深度主要影响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其他因素主要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具体如下图所示:
知识点1海水的温度
4
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影响海洋运输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调节大气温度 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的气温变化慢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
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知识点1海水的温度
1
含义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指1000克海水
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知识点2海水的盐度
2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图示
原因 副热带海域最高 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赤道海域较低 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中高纬度海域低 气温低,蒸发量小;反复结冰融冰
60°N比60°S海域低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知识点2海水的盐度
3
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海水温度 在外海或大洋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蒸发量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入海径流 近岸地区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洋流 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的海域,水温较高,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水温较低,盐度较低 海水汇入 有高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高;有低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冰情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较低 知识点2海水的盐度
4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 具体表现
提取资源 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利用海水制碱
从海水中提取镁、溴等资源
影响养殖业 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将海水淡化,以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
直接用海水冲厕,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
知识点2海水的盐度
1
含义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2
影响因素 与海水密度的关系 对海水密度的影响
海水温度 负相关 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海水盐度 正相关 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高
深度(压力) 正相关 海水密度随深度(压力)的变化因纬度而异
知识点3海水的密度
3
分布规律
方向 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垂直方向 中低纬度海区 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
高纬度海区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特殊情况 某海域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
知识点3海水的密度
4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航行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

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军事侦察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声波侦测到

知识点3海水的密度
如图为大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1题。
1.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盐度、密度、温度
图中①曲线数值大致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曲线;②曲线数值大致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小,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曲线;③曲线数值大致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曲线,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C
A
考点1 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2024秋 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示意1979~2018年1﹣3月鄂霍次克海平均海冰浓度(单位面积内海冰覆盖率)分布。有研究发现,冬季鄂霍次克海海冰浓度异常与我国气候变化具有相关性,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效应。影响1﹣3月鄂霍次克海平均海冰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C
考点2 海水的温度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海水深度 ②盛行风向
③海陆分布 ④纬度高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3月鄂霍克次海平均海冰浓度呈现出西高东低分布特点,受大陆影响,1﹣3月鄂霍克次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海水温度更低,更易形成海冰,且靠近陆地的海域海水深度浅,更易结冰,平均海冰浓度高,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深度和海陆分布,①③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3月区域整体均盛行偏北风,近海岸海水偏离海岸,不易结冰,与图示不符,②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区域同纬度的海区其平均海冰浓度差异明显,且140°E不同纬度海冰浓度差异不大,表明与纬度高低关系不大,④错误。
故选:C。
考点2 海水的温度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4秋 阳山县校级期中)图为2020年8﹣11月南海中沙群岛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垂直分布统计图。温跃层是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3 海水的盐度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图中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丰富 B.降水丰富
C.蒸发量小 D.受寒流影响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海域位于中沙群岛附近,年降水量大,表层海水首先接收到雨水,导致表层海水盐度较低,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中沙群岛岛屿面积较小,地表径流较少,A错误。
表层海水温度较高,蒸发量更大,C错误。
中沙群岛位于南海,该地寒流不明显,D错误。
故选:B。
B
考点3 海水的盐度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2024秋 宁波期中)读世界某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四处海区,表层与深层海水密度差异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全球深层海水密度均较大,且不同纬度差异很小,故表层与深层海水密度差异主要与表层海水密度有关;差异最大,说明表层海水密度最小,即表层海水温度最高,应为纬度最低的②海区,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B
考点4 海水的密度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图1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图2为海水性质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51﹣51题。
考点5 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钱塘江这种巨大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A.波浪 B.洋流 C.潮汐 D.海啸
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A错误。
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钱塘潮形成与日月引力、秋季盛行东南风、喇叭口状海岸地形有关,海水涌入喇叭状海湾,海水上涨快,潮汐壮观,C正确,BD错误。
故选:C。
C
考点5 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52﹣52题。
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读图可知,图中甲洋流为加里福尼亚寒流,寒流对大气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C
考点6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如图)南北长约151km,仅有南北两个缺口与海洋相通,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7 外力作用
7.河流输送的泥沙是帕德雷岛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而对其南北狭长的形态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海啸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河流输送的泥沙是帕德雷岛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到达沿海地区,由于流速减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泥沙在此沉积,由于沿岸地区存在墨西哥湾暖流,使得沉积在沿海的泥沙随洋流向北流动,形成狭长分布,C正确。
海浪以及潮汐对其狭长形态也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作用,AB错误。
海啸并不经常发生,因此对其形态影响较小,D错误。
故选:C。
C
考点7 外力作用
图为波罗的海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56﹣56题。
8.图示区域常见的地理事象有(  )
①冬半年有极光现象 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荒漠广布 ④水循环较活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图示北极圈穿过,冬半年有可能极光现象,故正确。
②该地纬度高,气温低,不可能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符合题意。
③该区域降水多,蒸发弱,气候湿润,荒漠不可能广布,不符合题意。
④该区域河流多,说明水循环较活跃,故正确。
故选:B。
B
考点8 区域的含义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3问题。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故选:B。
B
考点9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北冰洋加拿大海盆冰下有一个温度较高的暖水团,被称为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海冰厚度和冰洞水道面积是影响次表层暖水团形成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现象持续增强。如图示意加拿大海盆监测点盐度及温度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0 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与应对政策
10.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增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冰层厚度减小,透过的太阳辐射增多
②冰层厚度减小,吸收的大气辐射增多
③冰间水道面积增大,反射率减小
④冰间水道面积减小,水体辐射散失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温升高,北冰洋冰层相应融化,水文发生相应改变。冰层厚度因融化而减小,透过的太阳辐射增多,水体增温,表层暖水团增强,①正确。
冰层厚度减小,水下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对大气辐射吸收有限,②错误。
由于冰层融化,冰间水道面积增大,下垫面反射率减小,③正确。
由于冰间水道面积减小,水面扩大,水体辐射散失速度会更快,④错误。
故选:A。
A
考点10 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与应对政策
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如图为北部湾附近海水表层盐度(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9﹣59题。
考点11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11.莺歌海盐场建设属于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  )
A.生物资源 B.空间资源 C.动力资源 D.矿产资源
晒盐是利用的海洋里的海水,海水中含有矿物盐和其他物质,这种属于海洋当中的矿产资源,D正确。
海洋生物资源指的是海洋当中的生物,盐类物质不是生物,A错误。
空间资源指的是建设跨海大桥或者航运,建设人工岛等利用的就是海洋的空间资源,B错误。
海洋的动力资源指的是海浪、潮汐、洋流等,C错误。
故选:D。
D
考点11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挪威北部正常年份海水温度较低,适宜冷水鱼的生长。2024年夏天,挪威北部海水温度异常较高,导致其水产养殖业寄生虫状况严重、产值下降。图为挪威北部海域位置及周边海水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2 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挪威水产养殖户应对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可以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将水产养殖区往南方迁移
B.增加养殖网箱的入水深度
C.海洋表面广泛设置遮阴网
D.向养殖海域大量投放冰块
南方纬度更低,海水温度更高,A错误。
1000米深度以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可以增加养殖网箱的入水深度,B正确。
海面辽阔且风力较大,海洋表面广泛设置遮阴网难度较大,C错误。
向养殖海域大量投放冰块会影响海水盐度,可能导致鱼类死亡,D错误。
故选:B。
B
考点12 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