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9 海水的运动知识点一海浪概念 海里的波浪成因 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特点 浪高越高,能量越大图示 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如下图所示:波长:相邻两个波峰之间或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峰:波浪周期性运动的最高点。 波谷:波浪周期性运动的最低点。 波高:相邻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2海浪的极端表现形式海啸和风暴潮是常见的海浪的极端表现形式。表现形式 概念 特点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能量巨大风暴潮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能量巨大,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时,风暴潮来势倍增3海浪的影响影响 举例或说明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①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 ②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海啸和风暴潮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①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②对海上航行、海上勘探等活动不利,毁坏沿海建筑等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塑造各种海岸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等4对海浪的防御与利用(1)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2)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3)海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能源。人们可利用海浪发电。知识点二潮汐1潮汐的概况概念 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成因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变化规律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2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 影响(具体表现)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根据潮汐规律去海滩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例如,涨潮时鱼群随水流进入潮间带,落潮后被滞留下来,利于捕捞利用潮汐发展养殖。例如,养殖紫菜、海带、贝类等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 在沿海港口建设中,准确估算潮汐,就能估算港口、河道的合理挖掘面积,减少工程量港口船舶可根据潮汐规律进出港口,载重较大的船舶应赶在涨潮时进出潮汐发电 在海湾或河口筑拦潮大坝,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盐场生产 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海岸,这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时机知识点三洋流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2洋流的分类按海水温度分类,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类型 暖流 寒流概念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流向 一般从较低纬度海域流向较高纬度海域 一般从较高纬度海域流向较低纬度海域等温线变化 比所流经海域水温高,等温线凸向低温方向 比所流经海域水温低,等温线凸向高温方向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项目 影响 举例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副热带大陆西岸荒漠景观的形成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易于形成大渔场 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等的形成上升流可以将下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易于形成大渔场 秘鲁渔场的形成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航行加速,节约燃料;逆流航行减速,消耗更多燃料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低纬度漂移,对航运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南下海洋环境 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后陆地近海被污染等知识点四世界主要渔场1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因素2世界渔场分布世界多数渔场分布在温带海区、大陆架附近、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及河流入海口附近。如下面图表所示:渔场 形成原因北海道渔场(图中A)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图中B) 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北海渔场(图中C) 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秘鲁渔场(图中D) 秘鲁海区冷海水上泛3我国舟山渔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素有“东海鱼仓”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下:(1)位于浅海大陆架附近,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饵料丰富。(2)长江、钱塘江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及饵料。(3)北上的暖流与南下的黄海冷海水在此交汇,使海水搅动,营养物质上泛。(4)冬季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层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图是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的四地与乙地洋流的流向、性质一致的是( )A.A B.B C.C D.D潮流能是指涨潮和落潮时海水水平流动产生的动能。2022年4月29日,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的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正式并入国家电网。如图是该发电机组某日发电功率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2.下图为四个不同日期太阳系部分天体相对位置示意图。仅考虑潮差大小,该发电机组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A. B.C. D.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读图回答3﹣3题。3.当基瓦利纳小镇处于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该区域( )A.出现极夜现象 B.暴风雪频发C.河流从东面冲刷岛岸 D.受温暖西风影响如图为“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有关海水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海域温度最高、盐度最高B.低纬度水温高,高纬度水温低C.北纬60°海域盐度高于南纬60°海域盐度D.南北纬30°附近海域盐度值较低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5﹣5题。5.该月最可能为(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如图为“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6﹣6题。6.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能表示图中洋流④的是( )A. B.C. D.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7﹣7题。7.影响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势起伏 C.海陆分布 D.气候差异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8﹣8题。8.能正确表示甲海域盐度剖面曲线的是( )A.B.C.D.如图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9﹣9题。9.导致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表层海水盐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入海径流 B.洋流 C.陆地轮廓 D.气温图1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0﹣10题。10.图2中能够正确表示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的大致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11﹣11题。11.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洋流 洋流 B.纬度 洋流C.径流 纬度 D.洋流 径流如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曲线表示海水表面等温线,海洋1000米深度水温接近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1000米深度,水温垂直差异较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小明去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区游玩时,看到塘沽盐场路边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如图1所示)。赶在潮落的时候,小明与当地朋友一同“赶海”,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图2为某日塘沽的潮高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根据海情预报,小明认为7月1日不适合前往老虎石海滨浴场游泳,其理由最不可信的是( )A.海浪较大 B.能见度差C.水温较低 D.海水水质差14.(2024秋 鄢陵县期中)洛阳江入海口“水阔五里,海潮汹涌”,人们往返两岸只能靠渡船。后来建造者利用潮汐规律,采用“浮运架桥法”将重达十余吨的条石架设在桥墩上,于1059年建成我国最早的跨海梁式花岗岩石桥(如图左)。图右示意洛阳桥位置。完成下面小题。推测采用“浮运架桥法”架设条石最不宜在农历每月( )A.初一 B.初八 C.十六 D.二十九15.(2024秋 江苏校级期中)“赶海”是指人们在落潮时,到滩涂或礁石上采集海产品。图为2023年4月11日长江口附近潮汐水体流速、流向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从安全性等方面考虑,该日长江口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段为( )A.24时 B.8﹣10时 C.11﹣14时 D.21﹣23时图为“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关于海水运动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波浪大多由风力作用产生B.潮汐主要由地球重力作用产生C.洋流是小规模的海水运动D.洋流的流向不稳定,经常变化17.如图中甲、乙、丙、丁分别示意秦皇岛鸽子窝海滨2023年夏季某月四个日期的潮汐。据此完成39~40题。最接近阴历十五的日期是( )A.甲 B.乙 C.丙 D.丁地处福建省三沙湾的竹江岛,四周皆是富饶的滩涂,当地村民以养殖海蛎或滩涂采集海蚌贝类为生。在滩涂上有一条蜿蜒3600多米、时隐时现的“汐路桥”(见图1),连接竹江岛与陆岸村落。图2显示12月26日竹江岛的潮高变化,据此完成18﹣18小题。18.岛上历来有两位专职洗桥人,每天负责清洗湿滑泥泞的桥面。12月26日以下时刻,他们最可能正在洗桥是在( )A.3时 B.6时 C.9时 D.11时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开辟有人工航道。如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据此完成19﹣19题。19.据图推测形成帕图斯湖东岸沙坝的海水运动方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整体漂浮于水面上,在波浪作用下,通过上下摆动捕获波浪能,同时驱动内部液压系统做功,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如图为鸭式波浪发电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关于海水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啸大多由海底地震引起B.热带、温带沿海地区可能受到风暴潮的袭击C.通常,一天中可以观察到三次海水涨落D.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图1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图2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21﹣21题。21.潮汐能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在涨潮时需先关闭闸门等待潮水上涨,出现潮位与库区水位差后才能发电,同理,落潮时需先保持水位,等潮位下降,出现水位差才能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左图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右图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A.4﹣6时 B.10﹣12时 C.14﹣16时 D.16﹣18时23.“赶海”是指人们在落潮时,到滩涂或礁石上采集海产品。图为2023年4月11日长江口附近潮汐水体流速、流向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长江口涨潮时的水流流向大体是向(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每年中秋节前后,杭州湾至钱塘江口风助潮涌,潮借风威,形成“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如图为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4﹣24题。24.若仅考虑潮差因素,图中四个潮水站最适合建潮汐发电站的是( )A.七堡 B.盐官 C.澉浦 D.乍浦2023年10月2日(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迎来本年度最大的潮水。读“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完成25﹣25题。25.农历八月十八日,形成钱塘江大潮的自然原因有( )①太阳、地球、月球间的引力②杭州湾为喇叭状河口③大潮与江水的运动方向相同④陆地西北风推波助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6.(2024秋 河西区期中)2022年8月的极端天气使得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在湖床上留下了“大地之树”景观(图1)。类似的景观在沿海的滩涂中较常见,我们称为“潮汐树”(图2),是海水在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中形成的,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潮汐树的主干朝向海洋一侧。据此完成7~9题。关于潮汐对“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涨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②涨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③落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④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如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回答27﹣27题。27.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M B.T C.S D.Q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如图示意渤海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8.冬季海水结冰,会影响波浪能发电。下列海域结冰期最长的是( )A.M B.N C.Q D.K如图1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图2为海水性质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29﹣29题。29.“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钱塘江这种巨大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波浪 B.洋流 C.潮汐 D.海啸潮流能是指涨潮和落潮时海水水平流动产生的动能。2022年4月29日,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的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正式并入国家电网。如图是该发电机组某日发电功率变化图。完成30﹣30题。30.当日一次连续的涨潮、落潮过程中,低潮水位和高潮水位可能分别出现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如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城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31﹣33题。3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A.M B.N C.Q D.K3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M B.T C.S D.Q33.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A.可再生,蕴储量大 B.稳定,无污染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展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4.近50年来,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最主要原因是( )A.暴风频率增加,风浪侵蚀海岸加剧B.海平面上升,岛屿沿岸低地被淹没C.植被遭破坏,抵抗侵蚀的能力下降D.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对岛岸的保护如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曲线表示海水表面等温线,海洋1000米深度水温接近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5.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极圈内,是世界最大岛屿,约83.7%的面积被冰雪覆盖。左图为格陵兰岛及其周围主要洋流示意图,右图为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图中洋流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洋流流向都为由南向北B.甲为寒流、乙为暖流C.乙洋流降低沿岸地区的大气湿度D.甲洋流流经沿岸人口分布密集如图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37﹣37题。37.对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暖流、乙为寒流B.甲在北半球、乙在南半球C.甲向西南方向流,乙向东北方向流D.甲纬度低于乙如图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8﹣38题。38.对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暖流、乙为寒流B.甲在北半球、乙在南半球C.甲向西南方向流,乙向东北方向流D.甲在高纬度、乙在低纬度小黄鱼是我国舟山渔场的四大渔产之一,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如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完成下面小题。39.丁地成为小黄鱼重要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有( )①远离大陆,水温较高②距河口远,盐度较高③暖流流经,增温明显④寒流流经,饵料丰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0.小黄鱼产卵洄游的路线是丁→丙→乙→甲,其最佳出发时间是( )A.3月 B.5月 C.7月 D.9月如图是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洋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沿岸沙漠广布②乙沿岸森林茂密③丙海域鱼类丰富④丁海域冰山矗立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如图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42﹣42小题。42.下列对甲、乙两洋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洋流对所经过的海区能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②乙洋流能使得所经过的海区盐度增大③在甲、乙之间的丙地常年多雾④轮船从甲处驶往乙处会加快航行速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43﹣43题。43.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2023年11月,美国墨西哥湾某海域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给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迅速找出泄漏点及时处理泄漏事故,石油公司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首先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分析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然后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叠合石油密度与海域位置,迅速找出了石油泄漏点。如图示意11月9日和11月12日污染海域石油密度变化。据此完成44﹣44题。44.石油泄漏点最可能是图中的( )A.甲海域 B.乙海域 C.丙海域 D.丁海域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45﹣45题。45.乙、丙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A.乙附近温度升高 B.乙沿岸降水减少C.丙附近盐度降低 D.丙沿岸湿度减少北海道为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如图示意北海道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完成46﹣46题。46.北海道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仅暖流流经 B.仅寒流流经C.寒暖流交汇 D.上升补偿流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西面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加拿大的北极岛屿相望;东面隔丹麦海峡,与冰岛对望。努克市是该岛屿上一个终年不冻的港口城市。该港口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如图为北大西洋部分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47﹣48题。47.该港口终年不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大气环流48.下列海域中,与该港口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成因一致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乙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49﹣49题。49.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A.P沿岸降水增多 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C.Q沿岸降水减少 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如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曲线表示海水表面等温线,海洋1000米深度水温接近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0.有可能发生交汇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如图为“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51﹣51题。51.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有著名渔场的原因是位于寒暖流交汇处B.洋流对乙处沿岸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C.从丁到丙的轮船可以沿洋流②①④顺流到达D.②处洋流能加快日本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北海道为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如图示意北海道年等降水量线分布。据此完成52﹣52题。52.北海道地区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C.海气间循环 D.海陆间循环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读图回答53﹣53题。53.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海浪堆积 C.珊瑚堆积 D.火山喷发地处福建省三沙湾的竹江岛,四周皆是富饶的滩涂,当地村民以养殖海蛎或滩涂采集海蚌贝类为生。在滩涂上有一条蜿蜒3600多米、时隐时现的“汐路桥”(见图1),连接竹江岛与陆岸村落。“汐路桥”由石条依次铺成,极少使用桥墩。图2显示12月26日竹江岛的潮高变化(潮高即潮水高度,潮高的基准面为平均海平面下241cm)。据此完成54﹣54小题。54.即便有小船,岛上部分村民也要“等桥来”时才前往陆岸,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聚落位置 B.水文限制 C.生产活动 D.生活习惯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开辟有人工航道。如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据此完成55﹣55题。55.帕图斯湖东岸沙坝阻碍西岸城市海洋运输但依然得以保留的主要原因是沙坝可( )A.丰富当地旅游景观资源B.增加湖泊的生物多样性C.隔绝海水获取淡水资源D.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下面图1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图2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56﹣56题。56.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A.2﹣4时 B.4﹣6时 C.14﹣16时 D.16﹣18时小明去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区游玩时,看到塘沽盐场路边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如图1所示)。赶在潮落的时候,小明与当地朋友一同“赶海”,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图2为某日塘沽的潮高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7.形成塘沽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泥质海滩,地形平坦②大风日数比较少,风浪小③临海,海盐资源丰富④春末夏初气温高、降水少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小明去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区游玩时,看到塘沽盐场路边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如图1所示)。赶在潮落的时候,小明与当地朋友一同“赶海”,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图2为某日塘沽的潮高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8.小明选择的赶海时间最可能是( )A.4时 B.8时 C.16时 D.22时2023年11月,美国墨西哥湾某海域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石油公司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首先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分析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然后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叠合石油密度与海域位置,迅速找出了石油泄漏点。如图示意11月9日和11月12日污染海域石油密度变化。读图,完成59﹣59题。59.本次石油泄漏事故的处理过程中,依次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RS B.RS、GIS C.GIS、GPS D.GIS、RS2023年11月,美国墨西哥湾某海域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给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迅速找出泄漏点及时处理泄漏事故,石油公司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首先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分析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然后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叠合石油密度与海域位置,迅速找出了石油泄漏点。如图示意11月9日和11月12日污染海域石油密度变化。据此完成60﹣60题。60.本次寻找石油泄漏点快速又准确,说明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 )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②获取信息速度快③获取数据准确度高④获取数据周期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专题09 海水的运动知识点一海浪概念 海里的波浪成因 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特点 浪高越高,能量越大图示 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如下图所示:波长:相邻两个波峰之间或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峰:波浪周期性运动的最高点。 波谷:波浪周期性运动的最低点。 波高:相邻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2海浪的极端表现形式海啸和风暴潮是常见的海浪的极端表现形式。表现形式 概念 特点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能量巨大风暴潮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能量巨大,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时,风暴潮来势倍增3海浪的影响影响 举例或说明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①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 ②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海啸和风暴潮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①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②对海上航行、海上勘探等活动不利,毁坏沿海建筑等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塑造各种海岸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等4对海浪的防御与利用(1)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2)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3)海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能源。人们可利用海浪发电。知识点二潮汐1潮汐的概况概念 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成因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变化规律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2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 影响(具体表现)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根据潮汐规律去海滩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例如,涨潮时鱼群随水流进入潮间带,落潮后被滞留下来,利于捕捞利用潮汐发展养殖。例如,养殖紫菜、海带、贝类等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 在沿海港口建设中,准确估算潮汐,就能估算港口、河道的合理挖掘面积,减少工程量港口船舶可根据潮汐规律进出港口,载重较大的船舶应赶在涨潮时进出潮汐发电 在海湾或河口筑拦潮大坝,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盐场生产 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海岸,这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时机知识点三洋流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2洋流的分类按海水温度分类,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类型 暖流 寒流概念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流向 一般从较低纬度海域流向较高纬度海域 一般从较高纬度海域流向较低纬度海域等温线变化 比所流经海域水温高,等温线凸向低温方向 比所流经海域水温低,等温线凸向高温方向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项目 影响 举例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副热带大陆西岸荒漠景观的形成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易于形成大渔场 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等的形成上升流可以将下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易于形成大渔场 秘鲁渔场的形成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航行加速,节约燃料;逆流航行减速,消耗更多燃料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低纬度漂移,对航运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南下海洋环境 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后陆地近海被污染等知识点四世界主要渔场1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因素2世界渔场分布世界多数渔场分布在温带海区、大陆架附近、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及河流入海口附近。如下面图表所示:渔场 形成原因北海道渔场(图中A)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图中B) 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北海渔场(图中C) 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秘鲁渔场(图中D) 秘鲁海区冷海水上泛3我国舟山渔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素有“东海鱼仓”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下:(1)位于浅海大陆架附近,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饵料丰富。(2)长江、钱塘江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及饵料。(3)北上的暖流与南下的黄海冷海水在此交汇,使海水搅动,营养物质上泛。(4)冬季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层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图是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的四地与乙地洋流的流向、性质一致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乙处洋流为加那利寒流,位于北半球。根据等温线变化图可知,图中CD位于南半球,AB位于北半球,故CD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A处由水温较高处流向水温较低处,为暖流,B处由水温较低处流向水温较高处,为寒流,故B正确,A错误。故选:B。潮流能是指涨潮和落潮时海水水平流动产生的动能。2022年4月29日,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的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正式并入国家电网。如图是该发电机组某日发电功率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2.下图为四个不同日期太阳系部分天体相对位置示意图。仅考虑潮差大小,该发电机组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A. B.C. D.【答案】A【解答】解:潮汐发电是一种利用潮差进行发电的形式,潮差越大,发电功率越大,在大潮时,潮差最大,发电量最大,大潮出现的时间为初一或十五,日地月三者一线时,①日地月三者一线,为农历十五,形成大潮,A正确。②为上弦月,为小潮,B错误。③④为峨眉月,潮差小,C、D错误。故选:A。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读图回答3﹣3题。3.当基瓦利纳小镇处于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该区域( )A.出现极夜现象 B.暴风雪频发C.河流从东面冲刷岛岸 D.受温暖西风影响【答案】C【解答】解:通过题干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在北半球夏季,就纬度而言可以出现极夜,但下半年应该出现极昼现象,排除A;材料提示暴风雪天气在冬季,排除B;西风带在夏季确实会北移,影响范围只能到65°左右,因此排除D;夏季东部河流进入汛期,流量增大,所以会冲刷东面岛岸,因此本题选C。故选:C。如图为“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有关海水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海域温度最高、盐度最高B.低纬度水温高,高纬度水温低C.北纬60°海域盐度高于南纬60°海域盐度D.南北纬30°附近海域盐度值较低【答案】B【解答】解:海水温度总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低纬度水温高,高纬度水温低,B正确。由图可知,赤道附近海域温度最高,盐度并不是最高,A错误。由盐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可知北纬60°海域盐度低于南纬60°海域盐度,C错误。南北纬30°附近海域盐度较高,D错误。故选:B。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5﹣5题。5.该月最可能为(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答案】C【解答】解:读图可知,该月北印度洋平均水温高于南印度洋,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该海域水温较高,所以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C正确,ABD错误。故选:C。如图为“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6﹣6题。6.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能表示图中洋流④的是( )A. B.C. D.【答案】B【解答】解:由图可知,洋流④属于北半球的寒流。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应该由南向北逐渐减小,CD错误。海水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为寒流,A错误,B正确。故选:B。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7﹣7题。7.影响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势起伏 C.海陆分布 D.气候差异【答案】A【解答】解:据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温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表层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而太阳辐射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世界表层海水温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影响世界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故A正确。海陆因素、地势起伏、气候差异都不会随纬度而变化,故BCD错误。故选:A。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8﹣8题。8.能正确表示甲海域盐度剖面曲线的是( )A.B.C.D.【答案】A【解答】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有河流注入,会降低海洋表层海水的盐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受陆地径流影响减小,盐度升高,所以甲海域盐度呈现上低下高的特征,A符合,BCD不符合。故选:A。如图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9﹣9题。9.导致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表层海水盐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入海径流 B.洋流 C.陆地轮廓 D.气温【答案】A【解答】解:结合图示可知长江入海口等盐度线凸向外海,入海口处的海水盐度基本不受陆地轮廓影响,C错误。该海区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温度差异不大,D错误。该海区的洋流主要沿海岸线南北运动,与等盐度的凸向不一致,因此洋流不是影响该海域盐度的主要因素,B错误。长江入海口注入大量淡水,稀释海水,导致该海区海水盐度低,A正确。故选:A。图1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0﹣10题。10.图2中能够正确表示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的大致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答】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海洋表面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并形成马鞍形曲线,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副热带海区的盐度最高,②为盐度曲线,B正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①、③、④曲线不符合马鞍形曲线,ACD错误。故选:B。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11﹣11题。11.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洋流 洋流 B.纬度 洋流C.径流 纬度 D.洋流 径流【答案】D【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P地海水盐度向低纬度凸出,与同纬度海域相比,盐度偏低,主要原因是该地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水温较低,海水蒸发较弱,盐度较低;图中Q地海水等盐度线从海岸线向海洋方向的高盐度海区凸出,海水盐度较周围海域盐度低,主要原因是陆地径流注入,淡水对海水盐度稀释作用强,盐度较低,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如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曲线表示海水表面等温线,海洋1000米深度水温接近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1000米深度,水温垂直差异较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答】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水温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所以①②④水温比③较高,③纬度较高;由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纬度越高,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越小;所以0~1000米深度,③地水温垂直差异较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小明去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区游玩时,看到塘沽盐场路边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如图1所示)。赶在潮落的时候,小明与当地朋友一同“赶海”,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图2为某日塘沽的潮高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根据海情预报,小明认为7月1日不适合前往老虎石海滨浴场游泳,其理由最不可信的是( )A.海浪较大 B.能见度差C.水温较低 D.海水水质差【答案】C【解答】解:从海情预报可以看出,风力较大且有雾,能见度低,较高的浪高不利于游泳安全,AB正确,不符合题意。富营养化指数高、原油泄漏导致水质差,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D正确,不符合题意。老虎石海滨浴场气温为24~29℃,水温较高,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14.(2024秋 鄢陵县期中)洛阳江入海口“水阔五里,海潮汹涌”,人们往返两岸只能靠渡船。后来建造者利用潮汐规律,采用“浮运架桥法”将重达十余吨的条石架设在桥墩上,于1059年建成我国最早的跨海梁式花岗岩石桥(如图左)。图右示意洛阳桥位置。完成下面小题。推测采用“浮运架桥法”架设条石最不宜在农历每月( )A.初一 B.初八 C.十六 D.二十九【答案】B【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浮运架桥法”在涨潮时,利用潮水的浮力将运巨石的船行驶到桥墩附近,待退潮时水位降低,石梁可缓慢下降到刚好架设在桥墩上,所以要借助涨潮时潮水的力量。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利于架设条石;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月十六在十五前后,二十九在初一前后,均为大潮期,利于架设条石;初八在初一和十五中间,潮汐最弱,水位抬升较小,难以将条石抬升到桥墩以上,最不利于架设条石,B正确。故选:B。15.(2024秋 江苏校级期中)“赶海”是指人们在落潮时,到滩涂或礁石上采集海产品。图为2023年4月11日长江口附近潮汐水体流速、流向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从安全性等方面考虑,该日长江口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段为( )A.24时 B.8﹣10时 C.11﹣14时 D.21﹣23时【答案】B【解答】解:赶海是指人们在落潮时,到滩涂或礁石上采集海产品。读图可知,24时,海水由东向西流,为涨潮,潮水流速快,不适合赶海,A错误。读图,长江口落潮时,海水大致由西向东流,8﹣10时,由落潮转为涨潮,海水流速慢、水位最低,适合采集海产品,B正确。11﹣14时的海水由东向西流,为涨潮,C错误。21﹣23时,已经涨潮且海水流速快,D错误。故选:B。图为“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关于海水运动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波浪大多由风力作用产生B.潮汐主要由地球重力作用产生C.洋流是小规模的海水运动D.洋流的流向不稳定,经常变化【答案】A【解答】解:当风吹过海面时,风力会使海水分子发生位移,形成初始的表面剪切力,这个过程将风能转化为波浪能量,从而导致波浪的产生,风力作用是波浪形成的主要原因,A对。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B错误。洋流是大规模的、流向稳定的海水运动,CD错误。故选:A。17.如图中甲、乙、丙、丁分别示意秦皇岛鸽子窝海滨2023年夏季某月四个日期的潮汐。据此完成39~40题。最接近阴历十五的日期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阴历十五前后潮差最大,读图可知,四个图中乙的潮差较其余三幅图大,ACD错误,B正确。故选:B。地处福建省三沙湾的竹江岛,四周皆是富饶的滩涂,当地村民以养殖海蛎或滩涂采集海蚌贝类为生。在滩涂上有一条蜿蜒3600多米、时隐时现的“汐路桥”(见图1),连接竹江岛与陆岸村落。图2显示12月26日竹江岛的潮高变化,据此完成18﹣18小题。18.岛上历来有两位专职洗桥人,每天负责清洗湿滑泥泞的桥面。12月26日以下时刻,他们最可能正在洗桥是在( )A.3时 B.6时 C.9时 D.11时【答案】A【解答】解:海水涨潮时携带泥沙,退潮后泥沙会淤积在桥上,因此需要对桥进行清洗,清洗桥的水来自潮水,由12月26日竹江岛的潮高变化图可知,一天内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并且低潮时间契合日常作息时间,因此清洗桥人需要清洗桥两次;由于桥架设在滩涂上,洗桥过程中要依靠潮水,那么就需要在潮水未完全退出,即滩涂裸露前洗完,否则无水冲洗桥上淤泥,故应是落潮时且潮水未完全退出该路段时清洗。根据图上信息可知,3:00最符合,A正确,BCD错误。故选:A。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开辟有人工航道。如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据此完成19﹣19题。19.据图推测形成帕图斯湖东岸沙坝的海水运动方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答案】C【解答】解:沙坝在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所以海水运动由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故AB错。东北部的沙坝较多,西南部的沙坝较少,所以海水运动由东北流向西南,故C对,D错。故选:C。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整体漂浮于水面上,在波浪作用下,通过上下摆动捕获波浪能,同时驱动内部液压系统做功,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如图为鸭式波浪发电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关于海水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啸大多由海底地震引起B.热带、温带沿海地区可能受到风暴潮的袭击C.通常,一天中可以观察到三次海水涨落D.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答案】C【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A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通常指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热带、温带沿海地区可能受到风暴潮的袭击,B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通常,一天中可以观察到二次海水涨落,C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海岸地貌塑造的主要动力是波浪,D不符合题意。故选:C。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图1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图2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21﹣21题。21.潮汐能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答案】D【解答】解: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故潮汐能的能量来自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D正确,ABC错误。故选:D。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在涨潮时需先关闭闸门等待潮水上涨,出现潮位与库区水位差后才能发电,同理,落潮时需先保持水位,等潮位下降,出现水位差才能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左图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右图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A.4﹣6时 B.10﹣12时 C.14﹣16时 D.16﹣18时【答案】C【解答】解:由材料和图可知,该电站电量来自于太阳能和潮汐能,天气稳定的情况下,越接近正午,光照越强,太阳能越充足;由材料可知,电站为双向发电,在涨潮时需先关闭闸门等待潮水上涨,出现潮位与库区水位差后才能发电,同理,落潮时需先保持水位,等潮位下降,出现水位差才能发电。故潮汐发电较大时段由图可知为2﹣4时,6﹣10时,14﹣18时,20﹣22时。综合太阳能发电时段峰值,可知一日中理论发电电量最大应在14﹣16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赶海”是指人们在落潮时,到滩涂或礁石上采集海产品。图为2023年4月11日长江口附近潮汐水体流速、流向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长江口涨潮时的水流流向大体是向(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答案】A【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长江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涨潮时海水由海洋流向陆地,流向大致为由东向西。结合图中方向标可知,右侧为东,左侧为西,即自右向左的箭头表示正确的涨潮时潮水流向,由图中流向箭头的指向可知,涨潮时海水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每年中秋节前后,杭州湾至钱塘江口风助潮涌,潮借风威,形成“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如图为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4﹣24题。24.若仅考虑潮差因素,图中四个潮水站最适合建潮汐发电站的是( )A.七堡 B.盐官 C.澉浦 D.乍浦【答案】C【解答】解:读图可知,七堡的潮差为6.03﹣5.63=0.40;盐官的潮差为6.01﹣2.71=3.30;澉浦的潮差为5.19﹣(﹣0.62)=6.81;乍浦的潮差为6.01﹣2.71=3.30;澉浦的潮差最大,潮汐发电量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3年10月2日(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迎来本年度最大的潮水。读“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完成25﹣25题。25.农历八月十八日,形成钱塘江大潮的自然原因有( )①太阳、地球、月球间的引力②杭州湾为喇叭状河口③大潮与江水的运动方向相同④陆地西北风推波助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答】解:钱塘江大潮主要是因为太阳、地球、月球间的引力造成的,故①正确。杭州湾的喇叭口地形是形成钱塘江大潮景观的关键因素,故②正确。海潮与河水运动方向相反,故③错误。陆风是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与大潮的前进方向相反,陆风具有削弱大潮的作用,故④错误。故选:A。26.(2024秋 河西区期中)2022年8月的极端天气使得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在湖床上留下了“大地之树”景观(图1)。类似的景观在沿海的滩涂中较常见,我们称为“潮汐树”(图2),是海水在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中形成的,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潮汐树的主干朝向海洋一侧。据此完成7~9题。关于潮汐对“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涨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②涨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③落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④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答案】D【解答】解:据材料“海水在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中形成的,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可知,涨潮时海水流速较慢,落潮时时海水流速较快;结合所学可知,涨潮时泥沙在滩涂堆积,落潮时海水侵蚀滩涂,形成冲沟,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如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回答27﹣27题。27.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M B.T C.S D.Q【答案】B【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波浪能流密度的差是0.4,根据数值的递变规律可知,M的数值在0﹣﹣0.4之间,T的数值在2.4﹣﹣2.8之间,S的数值在0.8﹣﹣0.4之间,Q 的数值在0.8﹣﹣1.2之间,所以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T。故选:B。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如图示意渤海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8.冬季海水结冰,会影响波浪能发电。下列海域结冰期最长的是( )A.M B.N C.Q D.K【答案】A【解答】解:读渤海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示意图,M地在图中所有点中纬度最高,且靠近陆地,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影响大,冰期最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如图1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图2为海水性质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29﹣29题。29.“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钱塘江这种巨大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波浪 B.洋流 C.潮汐 D.海啸【答案】C【解答】解: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A错误。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钱塘潮形成与日月引力、秋季盛行东南风、喇叭口状海岸地形有关,海水涌入喇叭状海湾,海水上涨快,潮汐壮观,C正确,BD错误。故选:C。潮流能是指涨潮和落潮时海水水平流动产生的动能。2022年4月29日,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的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正式并入国家电网。如图是该发电机组某日发电功率变化图。完成30﹣30题。30.当日一次连续的涨潮、落潮过程中,低潮水位和高潮水位可能分别出现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答】解:根据图示可得,①的发电功率在60kw,②④的发电功率为0kw,③的发电功率在80kw,因此,最大发电功率为可能出现在③,因此③对应为涨潮,对应位置②为低潮水位,④为高潮水位,D正确,ABC错误。故选:D。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如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城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31﹣33题。3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A.M B.N C.Q D.K【答案】D【解答】解:上题可知,图中相邻两条波浪能流密度的差是0.4,根据波浪能流密度的递变规律可知,M的数值在0﹣﹣0.4之间,N的数值在2.40﹣﹣2.0之间,Q的数值在0.8﹣﹣1.2之间,K的数值在2.40﹣﹣2.8之间,由于数值越大,发电量越多,所以K最合适。故选:D。3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M B.T C.S D.Q【答案】D【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波浪能流密度的差是0.4,根据数值的递变规律可知,M的数值在0﹣﹣0.4之间,T的数值在0.4﹣﹣0.8之间,S的数值在0.4﹣﹣0.8之间,Q 的数值在0.8﹣﹣1.2之间,所以四地中,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Q。故选:D。33.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A.可再生,蕴储量大 B.稳定,无污染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答案】A【解答】解:A、波浪能可再生,蕴储量大,故正确。B、波浪能依靠波浪的运动产生能源,所以不稳定,不符合题意。C、从题干可知,目前波浪能尚处于试验阶段,不符合题意。D、波浪能虽然分布广,东南分散不易开发,不符合题意。故选:A。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展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4.近50年来,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最主要原因是( )A.暴风频率增加,风浪侵蚀海岸加剧B.海平面上升,岛屿沿岸低地被淹没C.植被遭破坏,抵抗侵蚀的能力下降D.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对岛岸的保护【答案】D【解答】解:A、首先材料及现实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该区域风暴频率增加,故错;B、材料提示该岛面积是急剧减少,且还有8年时间该岛屿完全沉没海底,说明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海平面上升,故错;C、也没有材料表明该地原本植被丰富或者有植被破坏的提示,故错;D、海冰融化后失去对砂质岛岸的保护,面积急剧减少,故对;故选:D。如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曲线表示海水表面等温线,海洋1000米深度水温接近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5.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域是暖流,读图可知,②③为寒流,BC错误。北半球气温从北向南递增,南半球气温从南向北递增,所以①为北半球暖流,④为南半球暖流,A错误,D正确。故选:D。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极圈内,是世界最大岛屿,约83.7%的面积被冰雪覆盖。左图为格陵兰岛及其周围主要洋流示意图,右图为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图中洋流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洋流流向都为由南向北B.甲为寒流、乙为暖流C.乙洋流降低沿岸地区的大气湿度D.甲洋流流经沿岸人口分布密集【答案】C【解答】解:根据甲乙两支洋流分布的位置可知,甲洋流为拉布拉多寒流,乙洋流为东格陵兰寒流;两支洋流都是从北往南流,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两支洋流都为寒流,性质相同,B错误。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低温度和湿度的作用,C正确。乙洋流流经格陵兰岛东部,这里气候寒冷,冰川广布,人口稀少,D错误。故选:C。如图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37﹣37题。37.对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暖流、乙为寒流B.甲在北半球、乙在南半球C.甲向西南方向流,乙向东北方向流D.甲纬度低于乙【答案】C【解答】解: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的方向是一致的,据此可知,乙洋流由水温较高处流向水温较低处,为暖流;甲洋流由水温较低处流向水温较高处,为寒流,A错误。整体来看,图中海水越往北水温越低,可知,甲乙都在北半球,B错误。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所以甲向西南方向流,乙向东北方向流,C正确。甲处水温比乙处低,整体来看,图中海水越往北水温越低,可知,甲乙都在北半球,而且甲所处纬度比乙高,D错误。故选:C。如图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8﹣38题。38.对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暖流、乙为寒流B.甲在北半球、乙在南半球C.甲向西南方向流,乙向东北方向流D.甲在高纬度、乙在低纬度【答案】C【解答】解: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的方向是一致的,据此可知,乙洋流由水温较高处流向水温较低处,为暖流;甲洋流由水温较低处流向水温较高处,为寒流,A错误。整体来看,图中海水越往北水温越低,可知,甲乙都在北半球,B错误。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所以甲向西南方向流,乙向东北方向流,C正确。甲处水温比乙处低,整体来看,图中海水越往北水温越低,可知,甲乙都在北半球,而且甲所处纬度比乙高,但并不能判断甲是否在高纬度,乙是否在低纬度,D错误。故选:C。小黄鱼是我国舟山渔场的四大渔产之一,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如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完成下面小题。39.丁地成为小黄鱼重要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有( )①远离大陆,水温较高②距河口远,盐度较高③暖流流经,增温明显④寒流流经,饵料丰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冬季越冬应选择较温暖的海域。冬季陆地温度低,丁地距陆地较远,受陆地影响小,且受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有利于小黄鱼越冬,①③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丁地的纬度位置较乙、丙高,②错误。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饵料较丁地更丰富,④错误。故选:A。40.小黄鱼产卵洄游的路线是丁→丙→乙→甲,其最佳出发时间是( )A.3月 B.5月 C.7月 D.9月【答案】A【解答】解:由材料可知,小黄鱼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水温变暖时应是由冬季水温最低时转为春季水温转暖时,北半球3月是春季的开始,水温开始变暖,5月在春末,海水温度已较高,小黄鱼从丁地越冬地开始洄游应在3月,A正确,B错误。7月、9月海水水温已经较高,不符合水温变暖启动的条件,CD错误。故选:A。如图是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洋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沿岸沙漠广布②乙沿岸森林茂密③丙海域鱼类丰富④丁海域冰山矗立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解答】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气候的影响为增温增湿,沿线地区为森林,①错误。乙为加那利寒流,对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沿岸地区沙漠广布,②错误。丙为本格拉寒流,为上升流,携带海底营养物质上翻,鱼类资源丰富,③正确。丁处为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且纬度较高,该海域冰山矗立,④正确。故选:D。如图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42﹣42小题。42.下列对甲、乙两洋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洋流对所经过的海区能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②乙洋流能使得所经过的海区盐度增大③在甲、乙之间的丙地常年多雾④轮船从甲处驶往乙处会加快航行速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答】解:甲洋流为寒流,对所经过的海区能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①错误。乙洋流为暖流,能使得所经过的海区盐度升高,②正确。在甲、乙之间的丙地为寒暖流交汇处,水汽容易凝结,所以常年多雾,③正确。轮船从甲处驶往乙处先是顺流后是逆流,所以航行速度先快后慢,④错误。故选:D。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43﹣43题。43.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答案】C【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洋流为加里福尼亚寒流,寒流对大气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3年11月,美国墨西哥湾某海域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给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迅速找出泄漏点及时处理泄漏事故,石油公司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首先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分析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然后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叠合石油密度与海域位置,迅速找出了石油泄漏点。如图示意11月9日和11月12日污染海域石油密度变化。据此完成44﹣44题。44.石油泄漏点最可能是图中的( )A.甲海域 B.乙海域 C.丙海域 D.丁海域【答案】D【解答】解:对比两日石油密度分布图,只有丁海域石油密度(均为3)都较大,甲丙石油浓度提高,说明石油向西北方向扩散,故石油漏点最有可能是图中的丁海域,D正确。甲的石油密度由1增至3,丙的石油密度由0增至1,说明甲和丙是被扩散的石油污染导致密度增加,AC错误。乙的石油密度均为2,较丁的石油密度小,是被扩散的石油所污染,B错误。故选:D。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45﹣45题。45.乙、丙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A.乙附近温度升高 B.乙沿岸降水减少C.丙附近盐度降低 D.丙沿岸湿度减少【答案】B【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乙附近洋流为秘鲁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温度降低,降水减少,A错误,B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丙附近洋流为巴西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得温度升高,降水增多,CD错误。故选:B。北海道为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如图示意北海道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完成46﹣46题。46.北海道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仅暖流流经 B.仅寒流流经C.寒暖流交汇 D.上升补偿流【答案】C【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北海道海域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海水剧烈扰动,底层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食物充足渔业资源丰富,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西面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加拿大的北极岛屿相望;东面隔丹麦海峡,与冰岛对望。努克市是该岛屿上一个终年不冻的港口城市。该港口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如图为北大西洋部分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47﹣48题。47.该港口终年不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大气环流【答案】C【解答】解:读图可知,努克市沿岸流经的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因此该港口终年不冻,C正确。该港口纬度较高,若没有暖流流经,冬季应有结冰期,A错误。海陆位置对港口是否终年不冻影响较小,B错误。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不是该港口终年不冻的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C。48.下列海域中,与该港口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成因一致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乙【答案】B【解答】解:该港口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由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因此渔业资源丰富。图中丙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甲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与该港口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成因一致,B正确。丁渔业资源丰富与洋流关系不大,而乙沿岸流经的是上升流,不属于寒暖流交汇处,ACD错误。故选:B。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49﹣49题。49.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A.P沿岸降水增多 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C.Q沿岸降水减少 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答案】D【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P地洋流位于北美洲西部沿海,自北向南流动,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得沿岸地区降水减少,故A选项错误。由图可知,图中Q地洋流位于南美洲东北部沿海,自南向北流动,是北赤道暖流,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使得流经海域水温升高,故B选项错误。图中Q地北赤道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使得流经海域降水增多,故C选项错误。图中P地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得流经海域水温降低,故D选项正确。故选:D。如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曲线表示海水表面等温线,海洋1000米深度水温接近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0.有可能发生交汇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答】解:经过分析可知,图中①③位于北半球,且从①到③温度逐渐降低,①是暖流自南向北流,③是寒流自北向南流,所以两洋流可以交汇,A正确。①是北半球暖流自南向北流,②是南半球的寒流自南向北流,③是北半球寒流自北向南流;④是南半球的暖流自北向南流;由上述可知,①④是不同半球的暖流,不能交汇,B错误。②③是不同半球的寒流,不能交汇,C错误。②④温度相差不大,纬度相差不大,应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东西两岸,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如图为“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51﹣51题。51.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有著名渔场的原因是位于寒暖流交汇处B.洋流对乙处沿岸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C.从丁到丙的轮船可以沿洋流②①④顺流到达D.②处洋流能加快日本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答案】D【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分析可知,甲处位于南美洲西侧,盛行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A错误。乙处位于澳大利亚东部,以东海域有暖流经过,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B错误。从丁到丙的轮船可以沿洋流②③④顺流到达,C错误。②处洋流位于日本附近海域,洋流可加快对污染物的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的范围,D正确。故选:D。北海道为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如图示意北海道年等降水量线分布。据此完成52﹣52题。52.北海道地区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C.海气间循环 D.海陆间循环【答案】D【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北海道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来自海洋的水汽给该地带来大量的降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海陆间循环,D正确,AB错误。海气间循环不属于水循环类型,C错误。故选:D。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读图回答53﹣53题。53.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海浪堆积 C.珊瑚堆积 D.火山喷发【答案】B【解答】解:结合材料,该地为沙坝,考虑是外力堆积作用的结果,排除A、D;又因其是沙坝,不是珊瑚堆积,排除C。故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考虑是海浪堆积的结果,答案选B。故选:B。地处福建省三沙湾的竹江岛,四周皆是富饶的滩涂,当地村民以养殖海蛎或滩涂采集海蚌贝类为生。在滩涂上有一条蜿蜒3600多米、时隐时现的“汐路桥”(见图1),连接竹江岛与陆岸村落。“汐路桥”由石条依次铺成,极少使用桥墩。图2显示12月26日竹江岛的潮高变化(潮高即潮水高度,潮高的基准面为平均海平面下241cm)。据此完成54﹣54小题。54.即便有小船,岛上部分村民也要“等桥来”时才前往陆岸,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聚落位置 B.水文限制 C.生产活动 D.生活习惯【答案】C【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富饶滩涂”“或以采集海蚌贝类为生”说明部分村民利用滩涂资源赶海谋生,等桥实际是等潮水退却,滩涂露出,在滩涂上采集海蚌贝类。而滩涂出露时无法行船,只能借由桥抵达,所以不是生活习惯,而是生产活动决定其出行方式的选择,故C正确,D错误。潮起时同样可以行船抵达对岸聚落,故A错误。题干中“有小船”及右图显示的潮水位高度,说明潮起时候具备行船条件,但是部分村民依然“等桥来”,可见并非水文条件限制,故B错误。故选:C。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开辟有人工航道。如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据此完成55﹣55题。55.帕图斯湖东岸沙坝阻碍西岸城市海洋运输但依然得以保留的主要原因是沙坝可( )A.丰富当地旅游景观资源B.增加湖泊的生物多样性C.隔绝海水获取淡水资源D.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答案】D【解答】解:帕图斯湖东岸的沙坝对风暴潮形成阻挡,可减弱风暴潮对海岸的冲刷,因此可作为港口防波堤。故选:D。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下面图1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图2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56﹣56题。56.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A.2﹣4时 B.4﹣6时 C.14﹣16时 D.16﹣18时【答案】C【解答】解:由材料和图可知,该电站电量来自于太阳能和潮汐能,天气稳定的情况下,越接近正午,光照越强,太阳能越充足;由材料可知,电站为双向发电,在涨潮时需先关闭闸门等待潮水上涨,出现潮位与库区水位差后才能发电,同理,落潮时需先保持水位,等潮位下降,出现水位差才能发电,故潮汐发电较大时段由图可知为2﹣4时,6﹣10时,14﹣18时,20﹣22时,综合太阳能发电时段峰值,结合选项,可知一日中理论发电电量最大应在14﹣16时。故选:C。小明去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区游玩时,看到塘沽盐场路边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如图1所示)。赶在潮落的时候,小明与当地朋友一同“赶海”,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图2为某日塘沽的潮高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7.形成塘沽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泥质海滩,地形平坦②大风日数比较少,风浪小③临海,海盐资源丰富④春末夏初气温高、降水少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A【解答】解该地位于海边泥质海滩,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大面积晒盐,①正确。华北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大风日数较多,利于海水蒸发,②错误。塘沽盐场邻近海洋,海盐资源丰富,③正确。该地位于天津,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夏季气温高,蒸发量较大,④正确。故选A。小明去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区游玩时,看到塘沽盐场路边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如图1所示)。赶在潮落的时候,小明与当地朋友一同“赶海”,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图2为某日塘沽的潮高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8.小明选择的赶海时间最可能是( )A.4时 B.8时 C.16时 D.22时【答案】B【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赶海是赶在潮落的时机,图中落潮的时间段为3时—10时,16时—22时,但赶海时为了保证安全,应选择在落潮且潮高较小的白天,所以应选择在8时,B正确。故选:B。2023年11月,美国墨西哥湾某海域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石油公司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首先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分析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然后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叠合石油密度与海域位置,迅速找出了石油泄漏点。如图示意11月9日和11月12日污染海域石油密度变化。读图,完成59﹣59题。59.本次石油泄漏事故的处理过程中,依次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RS B.RS、GIS C.GIS、GPS D.GIS、RS【答案】B【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分析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使用的是RS技术,借助RS获取海域电磁波反射信息,确定石油密度,“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使用的是GIS技术,利用GIS图层叠加建立模型,确定石油泄漏点,故依次使用了RS、GIS技术,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3年11月,美国墨西哥湾某海域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给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迅速找出泄漏点及时处理泄漏事故,石油公司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首先从高空根据地物电磁波反射信息分析两日内污染海域石油的密度,然后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叠合石油密度与海域位置,迅速找出了石油泄漏点。如图示意11月9日和11月12日污染海域石油密度变化。据此完成60﹣60题。60.本次寻找石油泄漏点快速又准确,说明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 )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②获取信息速度快③获取数据准确度高④获取数据周期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答】解:结合材料可知,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获取数据较快且准确,获取数据周期短,②③④正确。遥感技术受空间限制,部分封闭空间不能进行遥感监测,①错误。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9 海水的运动(原卷版).docx 专题09 海水的运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