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试题(2025·徐州)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通道中部(如下图),每年在此中转或越冬的候鸟数量巨大,202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通道覆盖的大洲有( )A.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B.欧洲、非洲、北美洲C.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D.亚洲、欧洲、南极洲2.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是( )A.湿地面积小 B.生态环境好 C.滩涂水位深 D.人类活动多【答案】1.A2.B【知识点】七大洲;世界文化遗传及其保护【解析】【解答】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从图中可以看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通道经过了亚洲、大洋洲和北美洲,A正确;没有经过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南极洲,BCD错误。故答案为:A。2.A、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湿地面积并不小,A错误。B、该栖息地生态环境好,能为大量候鸟提供中转或越冬的良好场所,这是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理由,B正确。C、滩涂水位较浅,适合候鸟栖息等活动,并非水位深,C错误。D、人类活动多会对候鸟栖息地造成破坏,不利于其成为世界遗产,D错误。故答案为:B。(2025·徐州)2025年6月1日,徐州某校学生收集地理信息时,观察到智能手表界面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智能手表显示的“日出日落”现象,其成因是(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4.该日徐州(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无法判断【答案】3.C4.B【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解析】【解答】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3.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使得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从而出现日出和日落(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C正确;地球形状、地球大小与日出日落现象无关,AB错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等,不是产生日出日落现象的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C。4.6 月 1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正在向北回归线移动。徐州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该日徐州昼长夜短,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5·徐州)2025年端午节,央视天气预报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假期期间我国南方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雨(如下图)。同时提醒,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路面湿滑,驾车出行需注意安全。据此完成下面5.下列天气符号中反映大雨天气的是( )A. B. C. D.6.端午假期驾车出行,经过以下高速公路最需要警惕强降雨的是( )A.G4 B.G5 C.G30 D.G60【答案】5.D6.D【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解析】【解答】不同的天气符号代表某地的天气状况,指导我们进行合理的活动;当遇到极端天气时,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信息,提前做好应急准备,转移到安全地带。5.根据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晴天,A错误;B代表的是阴,B错误;C表示多云天气,C错误;D代表大雨天气,D正确。故答案为:D。6.从图中暴雨分布区域来看,G60 高速公路经过的区域暴雨较为集中,所以端午假期驾车出行,经过 G60 高速公路最需要警惕强降雨,D正确;G5、G30未经过强降雨区,G4经过区域强降雨表现不如G60所在区域突出,ABC错误。故答案为:D。(2025·徐州)夜间灯光的稠密程度与人口、城市、工业等分布有关。下图为卫星拍摄的日本四岛及周边区域夜间灯光遥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判断,日本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 B.日本海沿岸 C.中部山地 D.北海道岛8.九州岛南部夜间灯光较暗,但有多个机场,环境也相对较好,更适合布局的工业是( )A.纺织工业 B.化学工业 C.钢铁工业 D.高科技工业【答案】7.A8.D【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解析】【解答】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因此对外依赖性较强。7.从卫星拍摄的日本四岛及周边区域夜间灯光遥感图可以看出,太平洋沿岸的夜间灯光更为稠密。夜间灯光的稠密程度与人口、城市、工业等分布有关,灯光稠密说明人口、城市集中,所以日本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8.高科技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高,需便捷交通(多个机场满足),九州岛南部夜间灯光暗说明人口、传统工业少,环境好,适合布局高科技工业,D正确;纺织工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需大量劳动力,当地灯光暗说明人口少,不适合,A错误;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污染大,会破坏当地较好环境,不适合,BC错误。故答案为:D。(2025·徐州)为降低坡度,上山公路多呈曲折的“之”字形。下图为江苏海上云台山景区局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段公路较为平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图的等高距为( )A.25米 B.50米 C.100米 D.200米10.图中甲段公路较为平直,是因为( )A.海拔高 B.落差大 C.坡度缓 D.起伏大【答案】9.B10.C【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解答】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9.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高度差。观察图中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差值为 50 米,所以该图的等高距为 50 米,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10.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坡度会影响道路的走向。一般来说,坡度平缓的地区,道路可以较为平直;坡度较陡的地区,为了降低坡度,道路多呈曲折的“之”字形。读图可知,甲段公路海拔较低,落差小,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地势起伏小,所以公路较为平直,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1.(2025·徐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多多马和基塔莱及周边地区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之分,为适应这种变化,东非高原的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下图为马赛人5~10月的游牧路线及多多马和基塔莱的逐月降水量图。材料二为帮助非洲当地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我国与坦桑尼亚等国合作开展了杂交水稻种植、玉米套种大豆等项目,并传授农产品加工技术,使中国农科技术漂洋过海,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大陆生根发芽。2024年中国自坦桑尼亚等国农产品进口额有较大幅度增长。(1)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均位于 带(热量带)。(2)10月至次年4月分别是多多马和基塔莱干湿季中的 季和 季。(3)在图中游牧路线上用箭头绘出马赛人5~10月的迁移方向 。(4)简析我国与坦桑尼亚开展农业合作对坦桑尼亚发展的意义 。【答案】(1)热(2)湿;干(3)(4)传授农产品加工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知识点】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1)多多马和基塔莱的纬度位置较低,处于热带地区,所以两地均位于热带。(2)从多多马和基塔莱的逐月降水量图可知,多多马 10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较多,属于湿季;基塔莱 10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较少,属于干季。(3)基塔莱位于北半球,多多马位于南半球,5~10月是北半球的夏秋季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读图可知,5~10月基塔莱降水较多,适合放牧,多多马处在干季,不适合放牧,因此马赛人的迁移方向由多多马向基塔莱方向迁移,具体如图所示。(4)我国与坦桑尼亚开展农业合作,向坦桑尼亚传授农产品加工技术,能够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杂交水稻种植、玉米套种大豆等项目,可增加农产品产量;农业产业的发展能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12.(2025·徐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有效风能密度是衡量某地可开发风力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图1为江苏有效风能密度分布及徐州某风电场景观图。材料二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江苏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截至2024年底,江苏风电装机容量为2321.46万千瓦。在满足自身风电产业需要的同时,江苏风电设备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2025年以来出口量稳步增长。运输风电设备的轮船返程时装载着从欧洲进口的货物。图2为风电设备出口路线图。(1)江苏可开发风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与我国西部地区相比,江苏风力资源开发更为充分,其社会经济原因有 。(3)简析图1中徐州某风电场建在山上的原因 。(4)江苏风电设备出口到欧洲,路线经过的甲处为 海峡;返程轮船从欧洲装载的货物众多,试列举一例 。【答案】(1)沿海多,内陆少(2)经济发达,电力需求大: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3)山上风能资源丰富: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影响小,土地成本低。(4)马六甲;汽车【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解析】【解答】(1)从图 1 江苏有效风能密度分布来看,沿海地区的有效风能密度数值较大,内陆地区数值较小,所以江苏可开发风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沿海多,内陆少。(2)江苏经济发达,对电力的需求量大,有广阔的风电市场;江苏科技水平高,具备风电开发的技术条件;同时江苏交通便利,有利于风电设备的运输和风电产业的发展,所以与我国西部地区相比,江苏风力资源开发更为充分。(3)山上的风力相对较大,风能资源丰富,适合建设风电场;风电场建在山上,远离居民区和农业生产区域,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影响小;而且山上的土地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风电场的建设与运营。(4)观察图2可知,甲处为马六甲海峡。欧洲工业发达,返程轮船从欧洲装载的货物可以是汽车等工业制成品,欧洲汽车工业发达,如德国的汽车制造技术先进,汽车出口量大。【分析】风力发电具有清洁和可再生、可持续和永续发展、建设规模灵活、经济等优势。13.(2025·徐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黄河流域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黄河两岸区域可持续发展。材料一多年监测数据表明,黄河干流年径流量变化相对较小,输沙量变化较大。黄河一部分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下图1为黄河水系示意图,下表为黄河干流四个水文站输沙量数据(单位:亿吨)。材料二为探究黄河输沙量“10年平均”较“多年平均”变化的原因,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组对比实验(图2)。(1)结合图1和上表判断:黄河的泥沙主要从 到 (水文站名称)之间的流域汇入黄河干流;黄河输沙量“10年平均”较“多年平均”的变化是 。(2)图2所示两组对比实验,验证了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 、 因素对流域水土保持的作用。(3)根据实验结果,简述黄河流域采取的治理措施。(4)仅考虑泥沙沉积,据表推测未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可能的变化趋势。【答案】(1)头道拐;潼关;减少(2)植被;坡度(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梯田等(4)减小【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解析】【解答】(1)从图 1 和表格数据来看,头道拐到潼关之间的水文站输沙量增长明显,说明黄河的泥沙主要从头道拐到潼关之间的流域汇入黄河干流。对比 “多年平均” 和 “10 年平均” 的输沙量数据,各水文站 “10 年平均” 输沙量均低于 “多年平均”,所以黄河输沙量 “10 年平均” 较 “多年平均” 的变化是减少。(2)图 2 的两组对比实验,一组体现了植被有无的差异,另一组体现了坡度大小的差异,验证了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植被、坡度因素对流域水土保持的作用。植被可以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坡度大小会影响水流速度,进而影响水土流失的程度。(3)根据实验结果,为了保持水土,黄河流域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利用植被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泥沙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将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恢复为林地或草地,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梯田,减缓坡度,降低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4)仅考虑泥沙沉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黄河输沙量呈减少趋势,泥沙是黄河三角洲形成的物质基础,输沙量减少会导致向河口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减少,所以未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分析】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1 / 1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试题(2025·徐州)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通道中部(如下图),每年在此中转或越冬的候鸟数量巨大,202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通道覆盖的大洲有( )A.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B.欧洲、非洲、北美洲C.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D.亚洲、欧洲、南极洲2.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是( )A.湿地面积小 B.生态环境好 C.滩涂水位深 D.人类活动多(2025·徐州)2025年6月1日,徐州某校学生收集地理信息时,观察到智能手表界面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智能手表显示的“日出日落”现象,其成因是(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4.该日徐州(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无法判断(2025·徐州)2025年端午节,央视天气预报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假期期间我国南方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雨(如下图)。同时提醒,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路面湿滑,驾车出行需注意安全。据此完成下面5.下列天气符号中反映大雨天气的是( )A. B. C. D.6.端午假期驾车出行,经过以下高速公路最需要警惕强降雨的是( )A.G4 B.G5 C.G30 D.G60(2025·徐州)夜间灯光的稠密程度与人口、城市、工业等分布有关。下图为卫星拍摄的日本四岛及周边区域夜间灯光遥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判断,日本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 B.日本海沿岸 C.中部山地 D.北海道岛8.九州岛南部夜间灯光较暗,但有多个机场,环境也相对较好,更适合布局的工业是( )A.纺织工业 B.化学工业 C.钢铁工业 D.高科技工业(2025·徐州)为降低坡度,上山公路多呈曲折的“之”字形。下图为江苏海上云台山景区局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段公路较为平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图的等高距为( )A.25米 B.50米 C.100米 D.200米10.图中甲段公路较为平直,是因为( )A.海拔高 B.落差大 C.坡度缓 D.起伏大11.(2025·徐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多多马和基塔莱及周边地区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之分,为适应这种变化,东非高原的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下图为马赛人5~10月的游牧路线及多多马和基塔莱的逐月降水量图。材料二为帮助非洲当地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我国与坦桑尼亚等国合作开展了杂交水稻种植、玉米套种大豆等项目,并传授农产品加工技术,使中国农科技术漂洋过海,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大陆生根发芽。2024年中国自坦桑尼亚等国农产品进口额有较大幅度增长。(1)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均位于 带(热量带)。(2)10月至次年4月分别是多多马和基塔莱干湿季中的 季和 季。(3)在图中游牧路线上用箭头绘出马赛人5~10月的迁移方向 。(4)简析我国与坦桑尼亚开展农业合作对坦桑尼亚发展的意义 。12.(2025·徐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有效风能密度是衡量某地可开发风力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图1为江苏有效风能密度分布及徐州某风电场景观图。材料二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江苏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截至2024年底,江苏风电装机容量为2321.46万千瓦。在满足自身风电产业需要的同时,江苏风电设备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2025年以来出口量稳步增长。运输风电设备的轮船返程时装载着从欧洲进口的货物。图2为风电设备出口路线图。(1)江苏可开发风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与我国西部地区相比,江苏风力资源开发更为充分,其社会经济原因有 。(3)简析图1中徐州某风电场建在山上的原因 。(4)江苏风电设备出口到欧洲,路线经过的甲处为 海峡;返程轮船从欧洲装载的货物众多,试列举一例 。13.(2025·徐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黄河流域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黄河两岸区域可持续发展。材料一多年监测数据表明,黄河干流年径流量变化相对较小,输沙量变化较大。黄河一部分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下图1为黄河水系示意图,下表为黄河干流四个水文站输沙量数据(单位:亿吨)。材料二为探究黄河输沙量“10年平均”较“多年平均”变化的原因,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组对比实验(图2)。(1)结合图1和上表判断:黄河的泥沙主要从 到 (水文站名称)之间的流域汇入黄河干流;黄河输沙量“10年平均”较“多年平均”的变化是 。(2)图2所示两组对比实验,验证了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 、 因素对流域水土保持的作用。(3)根据实验结果,简述黄河流域采取的治理措施。(4)仅考虑泥沙沉积,据表推测未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可能的变化趋势。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B【知识点】七大洲;世界文化遗传及其保护【解析】【解答】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从图中可以看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通道经过了亚洲、大洋洲和北美洲,A正确;没有经过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南极洲,BCD错误。故答案为:A。2.A、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湿地面积并不小,A错误。B、该栖息地生态环境好,能为大量候鸟提供中转或越冬的良好场所,这是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理由,B正确。C、滩涂水位较浅,适合候鸟栖息等活动,并非水位深,C错误。D、人类活动多会对候鸟栖息地造成破坏,不利于其成为世界遗产,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3.C4.B【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解析】【解答】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3.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使得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从而出现日出和日落(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C正确;地球形状、地球大小与日出日落现象无关,AB错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等,不是产生日出日落现象的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C。4.6 月 1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正在向北回归线移动。徐州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该日徐州昼长夜短,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5.D6.D【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解析】【解答】不同的天气符号代表某地的天气状况,指导我们进行合理的活动;当遇到极端天气时,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信息,提前做好应急准备,转移到安全地带。5.根据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晴天,A错误;B代表的是阴,B错误;C表示多云天气,C错误;D代表大雨天气,D正确。故答案为:D。6.从图中暴雨分布区域来看,G60 高速公路经过的区域暴雨较为集中,所以端午假期驾车出行,经过 G60 高速公路最需要警惕强降雨,D正确;G5、G30未经过强降雨区,G4经过区域强降雨表现不如G60所在区域突出,ABC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7.A8.D【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解析】【解答】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因此对外依赖性较强。7.从卫星拍摄的日本四岛及周边区域夜间灯光遥感图可以看出,太平洋沿岸的夜间灯光更为稠密。夜间灯光的稠密程度与人口、城市、工业等分布有关,灯光稠密说明人口、城市集中,所以日本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8.高科技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高,需便捷交通(多个机场满足),九州岛南部夜间灯光暗说明人口、传统工业少,环境好,适合布局高科技工业,D正确;纺织工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需大量劳动力,当地灯光暗说明人口少,不适合,A错误;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污染大,会破坏当地较好环境,不适合,BC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9.B10.C【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解答】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9.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高度差。观察图中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差值为 50 米,所以该图的等高距为 50 米,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10.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坡度会影响道路的走向。一般来说,坡度平缓的地区,道路可以较为平直;坡度较陡的地区,为了降低坡度,道路多呈曲折的“之”字形。读图可知,甲段公路海拔较低,落差小,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地势起伏小,所以公路较为平直,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1.【答案】(1)热(2)湿;干(3)(4)传授农产品加工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知识点】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1)多多马和基塔莱的纬度位置较低,处于热带地区,所以两地均位于热带。(2)从多多马和基塔莱的逐月降水量图可知,多多马 10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较多,属于湿季;基塔莱 10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较少,属于干季。(3)基塔莱位于北半球,多多马位于南半球,5~10月是北半球的夏秋季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读图可知,5~10月基塔莱降水较多,适合放牧,多多马处在干季,不适合放牧,因此马赛人的迁移方向由多多马向基塔莱方向迁移,具体如图所示。(4)我国与坦桑尼亚开展农业合作,向坦桑尼亚传授农产品加工技术,能够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杂交水稻种植、玉米套种大豆等项目,可增加农产品产量;农业产业的发展能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12.【答案】(1)沿海多,内陆少(2)经济发达,电力需求大: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3)山上风能资源丰富: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影响小,土地成本低。(4)马六甲;汽车【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解析】【解答】(1)从图 1 江苏有效风能密度分布来看,沿海地区的有效风能密度数值较大,内陆地区数值较小,所以江苏可开发风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沿海多,内陆少。(2)江苏经济发达,对电力的需求量大,有广阔的风电市场;江苏科技水平高,具备风电开发的技术条件;同时江苏交通便利,有利于风电设备的运输和风电产业的发展,所以与我国西部地区相比,江苏风力资源开发更为充分。(3)山上的风力相对较大,风能资源丰富,适合建设风电场;风电场建在山上,远离居民区和农业生产区域,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影响小;而且山上的土地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风电场的建设与运营。(4)观察图2可知,甲处为马六甲海峡。欧洲工业发达,返程轮船从欧洲装载的货物可以是汽车等工业制成品,欧洲汽车工业发达,如德国的汽车制造技术先进,汽车出口量大。【分析】风力发电具有清洁和可再生、可持续和永续发展、建设规模灵活、经济等优势。13.【答案】(1)头道拐;潼关;减少(2)植被;坡度(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梯田等(4)减小【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解析】【解答】(1)从图 1 和表格数据来看,头道拐到潼关之间的水文站输沙量增长明显,说明黄河的泥沙主要从头道拐到潼关之间的流域汇入黄河干流。对比 “多年平均” 和 “10 年平均” 的输沙量数据,各水文站 “10 年平均” 输沙量均低于 “多年平均”,所以黄河输沙量 “10 年平均” 较 “多年平均” 的变化是减少。(2)图 2 的两组对比实验,一组体现了植被有无的差异,另一组体现了坡度大小的差异,验证了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植被、坡度因素对流域水土保持的作用。植被可以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坡度大小会影响水流速度,进而影响水土流失的程度。(3)根据实验结果,为了保持水土,黄河流域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利用植被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泥沙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将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恢复为林地或草地,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梯田,减缓坡度,降低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4)仅考虑泥沙沉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黄河输沙量呈减少趋势,泥沙是黄河三角洲形成的物质基础,输沙量减少会导致向河口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减少,所以未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分析】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