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1840年1842年1856年1860年1894年1895年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向西方学习改良制度?知识回顾概念解析革命:主要指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制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以反封建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民主革命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因而无产阶级最终完成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 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童年孙中山听太平天国故事雕塑课前导入在孙中山的家乡,一位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的老人经常讲述洪秀全等人的故事。童年孙中山是最忠实的听众,他在心里早早埋下革命的种子,甚至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后来组建中国同盟会,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又是怎样开始从事革命活动的?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孙中山(1866—1925)【孙中山的名字】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名文,号逸仙。旅居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早年经历】出身于农民家庭——美国檀香山求学——在香港、广州两地学习医学——接触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学说,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革新政治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上书改革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变法自强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方法有何变化?从改革转向革命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2. 成立革命团体【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补充表格内容。名称时间地点发起人宗旨口号地位1894年11月美国檀香山孙中山“振兴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员合照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清朝统治者兴中会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识拓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不同点:维新派要求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国家;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相同点:阶级基础相同,都主张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外来侵略。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3. 广州起义(1)时间:(2)准备:(3)结果:1895年孙中山回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时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陆皓东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严刑逼供,宁死不屈,1895年11月7日英勇就义。孙中山后来称誉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陆皓东(1868—1895)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港英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图为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的孙中山(中)与友人【相关史事】孙中山伦敦蒙难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条件)(1)群众基础:(2)思想基础:(3)组织基础:(4)领导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中国人民在近代史阶段的历史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条件)(2)思想基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示钟》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课后活动1】列位:你道现在的朝廷,仍是满洲的吗?多久是洋人的了。列位若还不信,请看近来朝廷所做的事,那一件不是奉洋人的号令?......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陈天华《猛回头》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主张?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②材料表达出陈天华反对洋人的朝廷、号召人们推翻清政府统治的主张。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3)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也纷纷成立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材料研读】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章士钊《孙逸仙·自序》1.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4)领导基础: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谈谈章士钊对孙中山革命领袖地位的认识。章士钊认为,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他创建革命团体,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这让孙中山成为中国的新名词,因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条件)(1)群众基础:(2)思想基础:(3)组织基础:(4)领导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各种革命团体也纷纷成立。(华兴会、光复会)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材料“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孙中山【问题思考1】此时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存在什么问题 【问题思考2】接下来该怎样做才更有利于革命的发展呢 缺乏统一的领导,力量分散,没有统一的革命纲领……成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集中领导革命活动。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2. 同盟会成立概况【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善表格内容。时间地点构成政治纲领领导机关报性质1905年8月(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民报》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员合照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2. 同盟会成立概况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影响: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支部则亦先后成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孙中山《革命原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统一的组织——中国同盟会明确的革命纲领——十六字纲领公认的领袖——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前提核心补充发展3. 三民主义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内容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十六字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民报》发刊词(2)地位:(3)意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这一目标,就是中国突破传统王朝模式,走向近代民族国家的总目标。 ——《中国通史》3. 三民主义进步性:局限性:①是近代第一个较明确、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②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③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和纲领;②没有真正保障广大民众权利;③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3. 三民主义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常考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3)社会革命(补充和发展)——“平均地权”——民生主义。(1)民族革命(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2)政治革命(核心)——“创立民国”——民权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孙中山先生有何精神 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2)孙中山先生有哪些革命活动 领导建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等。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自主学习】为推翻清朝统治,革命党人发动了哪些起义,请完成表格。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结果1906年冬刘道一、蔡绍南失败安庆、绍兴起义1907年夏失败广州黄花岗起义黄兴失败萍浏醴起义徐锡麟、秋瑾1911年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材料研读】阅读材料,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①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②打击了清朝统治,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家国情怀在最美好的年华,他们选择把自己当作祭品,用生命去敲响苦难中国的黎明钟声,激励后辈前赴后继,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秋瑾刘道一徐锡麟林觉民22岁就义35岁就义32岁就义24岁就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平均年龄29岁精神品质: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勇于牺牲……本课小结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革命志士的奋斗思想转变:成立兴中会:广州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群众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领导基础三民主义:内容、地位、意义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精神品质:“医人”→“医国”“改良”→“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失败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勇于牺牲……当堂训练1.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召内乱说》等文章。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 )A.倾向改良B.主张革命C.拥护君主立宪D.赞成君主专制B当堂训练2.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此语旨在说明( )A.孙中山是“反清英雄第一人”B.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C.孙中山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D.孙中山是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B当堂训练3.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D当堂训练4.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革命目标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州起义.mp4 第8课中国同盟会.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