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省德阳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四川省德阳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四川省德阳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满足,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如图,是水平放置的的直观图,但部分图象被茶渍覆盖,已知为坐标原点,顶点、均在坐标轴上,且的面积为,则的长度为( )
A. B. C. D.
3.已知一组数据为,则这组数据的分位数是( )
A. B. C. D.
4.若,,,则( )
A. B. C. D.
5.已知,则( )
A. B. C. D.
6.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7.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为等腰三角形
B. 若,则解的个数为
C. 若为锐角三角形,则.
D. 若,则
8.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前进不止一小点我们可以把看作是每天的“进步”率都是,一年后是;而把看作是每天“退步”率都是,一年后是;这样,一年后的“进步值”是“退步值”的倍那么当“进步”的值是“退步”的值的倍,大约经过 天.参考数据:,,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至少有一个实数,使
B.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命题“”的否定是假命题
D. “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0.在图书馆的借书抽奖活动中,工作人员准备了编号为、、、的个神秘书签,书签除编号外完全相同.小张依次不放回地抽取两张书签,依次抽出后记录编号( )
A. 第一张书签编号比第二张大的概率是
B. “两书签编号之和为”的概率是
C. “抽到第一张书签编号为奇数”与“两书签编号和为”相互独立
D. “抽到第一张书签编号为奇数或两书签编号和为”的概率为
11.如图,在正三棱柱中,,,,,分别为棱,,,的中点,,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平面
B.
C.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D. 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集合,,若,则集合子集的个数为 个
13.已知、,且是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 .
14.已知函数若实数,,满足,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分
已知空间中三点,,.
设,且,求的坐标;
求的面积.
16.本小题分
已知函数.
若,求函数的值域;
若函数在上有且仅有两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17.本小题分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且点为与的交点,点在线段上,且

求的长;
设,求,,的值.
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18.本小题分
某调研机构为了了解人们对“奥运会”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针对本市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人举办了一次“奥运会”知识竞赛,满分分分及以上为认知程度高,结果认知程度高的有人,按年龄分成组,其中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求的值,并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人的平均年龄;
现从以上各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人,担任本市的“奥运会”宣传使者若有甲年龄,乙年龄两人已确定入选,现计划从第四组和第五组被抽到的使者中,再随机抽取名作为组长,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被选上的概率.
19.本小题分
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平面,已知分别为的中点,平面与棱交于点.
求证:平面;
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
判断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详解】由已知得.
因为,所以可设,
所以,解得,
所以或.
由题可得,,
所以,,
所以,
又,所以,
所以的面积.

16.【详解】化简函数,
利用恒等式,,,
得到:

当时,,在的值域为,
所以若,函数的值域为.
令,解得,
则或,
即或,
在区间内,前两个非负解为,,后续解依次为,等,
为使恰好有两个零点,需满足,
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17.【详解】设,因,,
则,
因,


即的长为;
由图可得:

因,故;
因,而,
则,,

设与所成角为,则.
即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8.【详解】由题意有:,解得,
设这人的平均年龄为,
则;
由题意得,第四组应抽取人,记为甲,,,,
第五组抽取人,记为乙,,
对应的样本空间的样本点为:
,共包含个等可能的样本点
设事件为“甲、乙两人至少一人被选上”,
则,共包含个等可能的样本点
所以.
答: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被选上的概率为.

19.【详解】因平面,平面,则,
在正方形中,,因平面,
则平面,因平面,则,
又,点是的中点,则,
因平面,故平面.
由平面,因平面,则,
因平面,平面,则,
又平面,平面,
因平面,则,
因点是的中点,,则,
因平面,则平面,
因平面,则,
因平面,则平面,
因平面,则,即.
由平面,因平面,则,即,
又,则,则,
因,,,则,即.
以点为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故可取,
而平面的法向量可取为,
设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
则.
即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由可得,则,假设线段上存在一点,满足,
代入坐标,可得,则,
由已得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点到平面的距离,解得或,
故点的坐标为或,
即在线段上存在一点,使得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其坐标为或.

第3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