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课标2。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酒,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要求3.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考点1新文化运动1.根源:源于先进中国人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国民独立人格,才能挽救民族危亡。2.主要内容:思想革命(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3.代表人物及其在思想解放上的主要贡献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①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发表《孔子与提倡“兼容并(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宪法》等文,历创作白话小说包”和“思想自运动由此发端。②首先提出发表《文学主要数尊孔与宪法《狂人日记》等,由”的学术氛民主(“德先生”)、科学(“赛玫良刍议》,贡献性质相悖之揭露了封建礼教固,使得北京大先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提倡白话文。处,反对定孔的吃人本质。学成为新文化口号。③发表《文学苹命教为国教。运动的大本营。论》,提倡新文学。4.性质: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5.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常考强调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雏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洋务戊戌辛亥新文化运动变法革命运动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文化层面(1)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2)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特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三个阶段:经济→政治→思想)(3)启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都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实现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