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课标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日本大化改新,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要求考点1日本大化改新一、大化改新1.概况: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2.内容(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2)经济上: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3.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进人了封建社会。⊙常考强调在今天,日本仍然流行着中国的风俗习惯和节日。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们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这些说明了什么?(提示:中国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二、幕府统治1,武士: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2.幕府统治(1)建立: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人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2)特点: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常考强调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考点2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一、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1.伊斯兰教的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2.伊斯兰教的传播(1)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2)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3.阿拉伯帝国(1)扩张: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2)影响: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对比强调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1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区兴起。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创立了伊斯兰教。二、阿拉伯文化1.译著: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译成阿拉伯文。2.数学: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3.医学:《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4.文学:《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5.文化传播: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常考强调1.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古印度。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把它传到欧洲,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2.日本学习中国推行改苹,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这表明(启示):改革创新、文明互鉴是推动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汇总强调结合教材P19《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P24《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P47《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P49《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示意图》和P56《阿拉伯帝国示意图》,知道世界古代历史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受帝国和阿拉伯帝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