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素养体验活动一、选择题(40分)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 B.作出解释 C.收集证据 D.进行交流古时排萧又叫“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如图所示:其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但所有竹管发出声音的_____是相同的。两空分别对应声音的特征是( )A.音色、响度 B.音色、音调C.音调、音色 D.响度、音调为了探究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老师手提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袋包好没入水中(如图),可以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此实验( )A.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B.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再加水后判断是否听见声音C.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将细线剪断后在下落过程中判断是否听见声音D.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将细线剪断后下落到杯底时判断是否听见声音关于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高低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乙:通过观察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的高度,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中不能传声D.丁: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音调不断改变关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A.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高B.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C.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低D.敲打瓶身,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还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在音乐会上,一男高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时,一女低音歌唱家小红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A. B.C. D.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骨传导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颢骨两侧,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下列有关方法正确的是( )A.这种耳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佩戴者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戴上这种耳机,人耳能听到人类听觉频率范围以外的声音D.使用这款耳机,不影响佩戴者听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杜比全景音是一种常见的高级音频技术,动态范围压缩也是一种音频处理技术。它通过适当降低最大音,同时提升最小音从而提高声音的整体质量和可懂性。实质上,动态范围压缩是通过调节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通过细棉线实现B.光点晃动时,光线与镜面的反射角和入射角也始终相等C.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D.若说话声越大,光点晃动幅度越大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弹奏古筝,分别拨动古筝的八、十三号弦,用同一设置的相机拍摄到两弦最左摆到b处,最右摆到c处,静止时在a处。测出每振动880次,八号弦用时2s,十三号弦用时4s,则八号弦( )A.从a→c→a过程振动了1次 B.振幅比十三号弦大C.音调比十三号弦高 D.频率为880HZ圭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如图所示,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南北方向水平放置于地面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观察表的影子长短来读出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圭表计时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B.当表的影子最短时,此时是当地的正午C.当表的影子逐渐变短时,应是当地的下午D.为了能在圭尺上观察到清晰的日影,立表需要用不透明材料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 D.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在商场中经过挑选,买到了自己感到满意的衣服,而回家后却发现衣服的色彩发生了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衣服染料的质量有问题 B.商场和家中环境湿度不同C.商场和家中的环境温度不同 D.商场和家中的照明用的光源不同日晷是一种古代计时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两个现象与日晷原理相同的是( )A.坐井观天、杯弓蛇影 B.雨后彩虹、金星凌日C.镜花水月、水中倒影 D.一叶障目、小孔成像家用小汽车的后视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后视镜中只能看到左侧车身,看不见车后马路上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后视镜的镜面应该( )A.向外旋转 B.向内旋转C.向下旋转 D.向上旋转如图甲是我国建造的亚洲第一座24小时持续发电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当太阳位置变化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调整定日镜的角度,将太阳光准确反射到到吸热塔顶部,实现储能发电.如图乙所示是上午某时刻的光路图,则太阳下山前,该定日镜的旋转方向应该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同学们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他们在房间内壁填充了吸音棉,还安装了一扇中空玻璃窗(如图所示是玻璃窗的剖面图),关上房间模型的门窗,听到闹钟的声音明显减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填充吸音棉主要是为了吸收声音,从而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中空玻璃窗是利用真空不能传声的原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闹钟的声音减弱,是闹钟声音的音调变低了D.外面的光无法通过中空玻璃窗进入房间内如图所示,被隔板隔开的两个人偶不能直接“看到”对方,但人偶E可以从平面镜中“看到”人偶F,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偶E“看到”的是人偶F的虚像B.人偶F能“看到”人偶E,是因为光路是可逆的C.人偶E和人偶F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如果人偶F置于漆黑的房间,人偶E不能“看到”F科学探究方法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用发声的音叉弹起乒乓球。②研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声波比作弹簧波。③为了形象直观的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我们引入“光线”。④研究影子的长度时,保持橡皮擦与墙壁的距离不变,改变灯光照射的角度,并进行测量。⑤研究平面镜成像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B替代物体棋子A。这几个实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④⑤ B.①② C.③⑤ D.均不相同二、填空题(24分)“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 ▲ (填音调/响度/音色),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5 ▲ 。(1)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用两个一次性纸杯和10m长的棉线自制个“土电话”。用“土电话”能实现较远距离的通话,如果用三个纸杯 ▲ (能/不能)实现三人通话。(2)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使用听诊器,是利用声音传递了 ▲ (能量/信息)。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若这种昆虫的翅膀在3分钟内振动了5400次,则它的振动频率是 ▲ Hz,人类 ▲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如图将红、绿、 ▲ 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外层无色透明、内层绿色透明的双层气球,观察到 ▲ 色气球更容易爆破。如图所示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像位于小车的 ▲ (选填“正前方”或“斜上方”),避免干扰驾驶员夜间行车时,为了安全起见应 ▲ (选填“关闭”或“打开”)车内灯光。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则此进的入射角是 ▲ °;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则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会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则此时的反射角为 ▲ °。如图,卡通狗坐在平面镜前0.2m处,高度是0.7m,它在镜中的像到它的距离是 ▲ m。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它 ▲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若将平面镜绕O点向右缓慢翻转90°,卡通狗的鼻尖A点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将 ▲ (“变大”、“变小”、“不变”或“先变大后变小”)。月食是一种难得的景象(如图甲所示),能正确描述月食形成原因的是图 ▲ (选填“乙”或“丙”),为了探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 ▲ (选填“声音”或“光”)信号,并记录它返回的时间。在居民小区或马路边能看到如图所示的“镜子”,在路的急拐弯处装上的 ▲ (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如图所示是检查视力时的示意图,人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视力表的虚像。若测视力时,要使被测试者看到的“视力表”与被测者相距5m,则人距离其背后的视力表为 ▲ m。平面镜中看到的E字的朝向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 ▲ (填“相同”或“不同”)。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蓝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只打开光源A,发现汽车呈现绿色,这是由于汽车 ▲ (选填“吸收”或“反射”)绿色光。若在真空环境中,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 色。三、作图题(8分)(1)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请通过作图画出在A点能观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围;(2)雨后,宇薇同学(用AB表示)独自走在平直的街道上,如图所示,她发现前方有一个小水洼,请画出她在图中位置时水中的像;(3)如图所示,请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4)如图所示,眼睛A通过平面镜观察烛焰S的像,画出眼睛A看到烛焰S像的光路图;四、实验题(2分)为了认识声音,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操作时应先 ▲ (选填A“敲击音叉”或B“靠上乒乓球”),我们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2)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实验,图 ▲ (选填“甲”、“乙”或“甲和乙”)中的乒乓球被弹开。(5分)夏季的雨后,天上通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我们通常看到的太阳光是白光,那彩虹是怎样产生的呢?小明想弄清其中的秘密。他按照老师的提示组装如图所示的装置。果然在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跟天上的彩虹一样。他得到了如下结论:(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 ▲ 现象;(2)当发现光屏上的白色光带边缘出现彩色时,微微转一转 ▲ (三棱镜/光屏)即可看到彩色光带;(3)实验中如果彩色光带较亮,而你又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那么你应适当 ▲ (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4)若在三棱镜和光屏之间放一块与光屏等大的红色玻璃板,光屏上呈现的光的颜色为 ▲ 色;(5)如果没有三棱镜,如图在水槽中斜插一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适当调整平面镜的位置、角度,可以在墙壁上看到彩色的光带,用手指轻轻搅动水槽中的水,你又会看到彩色光带 ▲ (消失或不消失)的现象。(3分)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的活动中,小明同学将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制成如图的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1)圆筒的 ▲ (A/B)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2)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光屏一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3)图乙中,保持易拉罐和圆筒位置不变,应将蜡烛向▲(左/右)移动,可以使得屏上的像变大;(7分)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刻度尺等。(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的 ▲ (选填“前”或“后”)表面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MN代表平面镜的位置;(2)当烛焰A靠近玻璃板时,则它所成像的大小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光屏代替蜡烛B,按照图1中 ▲ (选填“①”“②”“③”或“④”)的方式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用图2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 ▲(选填“a”“b”或“c”)棋子进行实验;(5)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图4),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沿 ▲ 移动玻璃板(选填“①”“②”“③”或“④”);(6)图4中看到的杯中烛焰和杯中蜡烛 ▲ ;A.烛焰是虚像,蜡烛是实际物体 B.均是实际物体 C.均是虚像(7)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这两个实验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B.前者实验中的玻璃板与桌面垂直,后者实验中的活动纸板也要与镜面垂直;C.这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用到刻度尺这个测量工具;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人看到烛焰在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5分)在“探究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器材有:红色激光笔、绿色激光笔、平面镜、不可折转光屏、量角器。(1)如图甲所示,将光屏置于平面镜上,红色激光笔沿光屏左侧发出的光束AO射向平面镜上O点,经反射,在光屏右侧未出现反射光束,你认为出现此种情况原因是: ▲ ;图示位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在(1)正确操作后,当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 ▲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3)如图乙保持入射点不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记录每次实验的光路aa′、bb′和cc′,如图乙所示。根据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 。(4)如图丙所示,当绿色激光束沿光屏右侧反射光线BO射入时,可以观察到光屏左侧的红色与绿色光束混合后变成浅黄色,此现象说明光路是 ▲ 。(6分)项目式学习: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活动任务一:选择声源(1)实验时,小明准备选择闹钟充当房间中发声的声源,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时,闹钟的响度应 ▲ (填A“随材料而改变”或B“保持不变”或C“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活动任务二 选择和安装隔音材料(2)小明从家中找出一些材料开始研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的泡沫板、一些棉花和一些棉布,小强认为小明选择的这些材料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这个明显的问题是这些材料的 ▲ (选填“重量”、“厚度”或“硬度”)不同,不符合物理实验研究方法中 ▲ 法的要求。(3)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小明打算将这些材料裁剪至合适大小并贴在房间模型的内部,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A.只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上B.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和地面上C.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地面和顶面上活动任务三:测试隔音性能小明在“房间”外1m处摆放分贝仪,将每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材料 报纸 羽绒服 泡沫板 棉花 棉布分贝仪显示声音的大小/dB 83 68 72 78 75(4)由实验数据可知,这些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影响物体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生活中也常常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并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这样能大大降低噪声的原因是 ▲ 。八年级物理素养体验活动一、选择题(40分)1.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作出解释C.收集证据D.进行交流2.古时排萧又叫“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如图所示:其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但所有竹管发出声音的是相同的。两空分别对应声音的特征是()A.音色、响度B.音色、音调C.音调、音色D.响度、音调3.为了探究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老师手提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袋包好没入水中(如图),可以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此实验()A.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音乐芯片B.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再加水后判断是否听见声音C.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将细线剪断后在下落过程中判断是否听见声音D.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将细线剪断后下落到杯底时判断是否听见声音4.关于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丙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高低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乙:通过观察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的高度,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中不能传声D.丁: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音调不断改变5.关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A.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高B.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C.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低D.敲打瓶身,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细乙丙6.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还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7.在音乐会上,一男高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时,一女低音歌唱家小红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1/7( ) (八年级物理素养体验活动答题卡答题卡)(班级姓名学号)(准 考 证 号 ) (注意事项:采用网上阅卷在右侧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处填涂准考证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题的试题组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缺考标记)(单选题(40分)1 6 11 16 2 7 12 17 3 8 13 18 4 9 14 19 5 10 15 20 )(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二、填空题(24分)21.;。22.;。23.;。24;。25.;。26.;;。27.;;。)(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28.;。29.;。30.;。31.;。三、作图题(8分)32.(1) (2)(3) (4)实验题(28分)33.(1)(2)。34.(1);(2);(3);(4);(5)。35.(1);(2);(3)。30.(1)__________;(2)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2);(3);(4);(5);(6);(7)。37.(1);;(2);(3);(4)。38.(1);(2);;(3)。(4);;34.)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八年级物理素养体验活动答题卡班级姓名学号28.36.(1)-(2)注意事项准考证号1.采用网上阅卷在右侧用2B铅笔在“准29.(3)(4)考证号”处填涂准考证号,正确方法是:一。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5)(6)回田团田面哥30.2.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四B3.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题的试题组哥31.(7)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岛哥哥图团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哥哥哥三、作图题(8分)37.(1)32.缺考标记A个一、单选题(40分)B777777W7水洼(2)回6四G四回回16A 可2四团 7I1 D3a面8哥18(1)(2)(3):(4)4分@a四14四回a四回a回B团 四10A团GWB团 ◇0AI 四A38.(1)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61(2)二、填空题(24分)(3)(4)四、实验题(28分)(3)21.33.(1)(2)(4)22.34.(1);(2)23(3):(4)(5)25.35.(1):(2)26.(3)之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