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卷.zip(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卷.zip(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素养体验活动
一、选择题(40分)
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作出解释 C.收集证据 D.进行交流
古时排萧又叫“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如图所示:其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但所有竹管发出声音的_____是相同的。两空分别对应声音的特征是(  )
A.音色、响度 B.音色、音调
C.音调、音色 D.响度、音调
为了探究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老师手提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袋包好没入水中(如图),可以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此实验(  )
A.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
B.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再加水后判断是否听见声音
C.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将细线剪断后在下落过程中判断是否听见声音
D.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将细线剪断后下落到杯底时判断是否听见声音
关于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
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高低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B.乙:通过观察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的高度,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中不能传声
D.丁: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音调不断改变
关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B.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C.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低
D.敲打瓶身,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还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
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
在音乐会上,一男高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时,一女低音歌唱家小红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
A. B.
C. D.
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骨传导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颢骨两侧,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下列有关方法正确的是(  )
A.这种耳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佩戴者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戴上这种耳机,人耳能听到人类听觉频率范围以外的声音
D.使用这款耳机,不影响佩戴者听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
杜比全景音是一种常见的高级音频技术,动态范围压缩也是一种音频处理技术。它通过适当降低最大音,同时提升最小音从而提高声音的整体质量和可懂性。实质上,动态范围压缩是通过调节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通过细棉线实现
B.光点晃动时,光线与镜面的反射角和入射角也始终相等
C.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D.若说话声越大,光点晃动幅度越大
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弹奏古筝,分别拨动古筝的八、十三号弦,用同一设置的相机拍摄到两弦最左摆到b处,最右摆到c处,静止时在a处。测出每振动880次,八号弦用时2s,十三号弦用时4s,则八号弦(  )
A.从a→c→a过程振动了1次 B.振幅比十三号弦大
C.音调比十三号弦高 D.频率为880HZ
圭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如图所示,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南北方向水平放置于地面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观察表的影子长短来读出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圭表计时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B.当表的影子最短时,此时是当地的正午
C.当表的影子逐渐变短时,应是当地的下午
D.为了能在圭尺上观察到清晰的日影,立表需要用不透明材料
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 D.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在商场中经过挑选,买到了自己感到满意的衣服,而回家后却发现衣服的色彩发生了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衣服染料的质量有问题 B.商场和家中环境湿度不同
C.商场和家中的环境温度不同 D.商场和家中的照明用的光源不同
日晷是一种古代计时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两个现象与日晷原理相同的是( )
A.坐井观天、杯弓蛇影 B.雨后彩虹、金星凌日
C.镜花水月、水中倒影 D.一叶障目、小孔成像
家用小汽车的后视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后视镜中只能看到左侧车身,看不见车后马路上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后视镜的镜面应该( )
A.向外旋转 B.向内旋转
C.向下旋转 D.向上旋转
如图甲是我国建造的亚洲第一座24小时持续发电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当太阳位置变化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调整定日镜的角度,将太阳光准确反射到到吸热塔顶部,实现储能发电.如图乙所示是上午某时刻的光路图,则太阳下山前,该定日镜的旋转方向应该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同学们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他们在房间内壁填充了吸音棉,还安装了一扇中空玻璃窗(如图所示是玻璃窗的剖面图),关上房间模型的门窗,听到闹钟的声音明显减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填充吸音棉主要是为了吸收声音,从而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中空玻璃窗是利用真空不能传声的原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闹钟的声音减弱,是闹钟声音的音调变低了
D.外面的光无法通过中空玻璃窗进入房间内
如图所示,被隔板隔开的两个人偶不能直接“看到”对方,但人偶E可以从平面镜中“看到”人偶F,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偶E“看到”的是人偶F的虚像
B.人偶F能“看到”人偶E,是因为光路是可逆的
C.人偶E和人偶F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如果人偶F置于漆黑的房间,人偶E不能“看到”F
科学探究方法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几个研究实例:
①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用发声的音叉弹起乒乓球。
②研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声波比作弹簧波。
③为了形象直观的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我们引入“光线”。
④研究影子的长度时,保持橡皮擦与墙壁的距离不变,改变灯光照射的角度,并进行测量。
⑤研究平面镜成像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B替代物体棋子A。
这几个实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④⑤ B.①② C.③⑤ D.均不相同
二、填空题(24分)
“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 ▲ (填音调/响度/音色),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5 ▲ 。
(1)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用两个一次性纸杯和10m长的棉线自制个“土电话”。用“土电话”能实现较远距离的通话,如果用三个纸杯 ▲ (能/不能)实现三人通话。
(2)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使用听诊器,是利用声音传递了 ▲ (能量/信息)。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若这种昆虫的翅膀在3分钟内振动了5400次,则它的振动频率是 ▲ Hz,人类 ▲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如图将红、绿、 ▲ 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外层无色透明、内层绿色透明的双层气球,观察到 ▲ 色气球更容易爆破。
如图所示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像位于小车的 ▲  (选填“正前方”或“斜上方”),避免干扰驾驶员夜间行车时,为了安全起见应 ▲ (选填“关闭”或“打开”)车内灯光。
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则此进的入射角是 ▲  °;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则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会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则此时的反射角为 ▲ °。
如图,卡通狗坐在平面镜前0.2m处,高度是0.7m,它在镜中的像到它的距离是 ▲ m。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它 ▲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若将平面镜绕O点向右缓慢翻转90°,卡通狗的鼻尖A点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将 ▲ (“变大”、“变小”、“不变”或“先变大后变小”)。
月食是一种难得的景象(如图甲所示),能正确描述月食形成原因的是图 ▲ (选填“乙”或“丙”),为了探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 ▲ (选填“声音”或“光”)信号,并记录它返回的时间。
在居民小区或马路边能看到如图所示的“镜子”,在路的急拐弯处装上的 ▲ (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如图所示是检查视力时的示意图,人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视力表的虚像。若测视力时,要使被测试者看到的“视力表”与被测者相距5m,则人距离其背后的视力表为 ▲ m。平面镜中看到的E字的朝向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 ▲ (填“相同”或“不同”)。
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蓝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只打开光源A,发现汽车呈现绿色,这是由于汽车 ▲ (选填“吸收”或“反射”)绿色光。若在真空环境中,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 色。
三、作图题(8分)
(1)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请通过作图画出在A点能观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围;
(2)雨后,宇薇同学(用AB表示)独自走在平直的街道上,如图所示,她发现前方有一个小水洼,请画出她在图中位置时水中的像;
(3)如图所示,请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4)如图所示,眼睛A通过平面镜观察烛焰S的像,画出眼睛A看到烛焰S像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2分)为了认识声音,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操作时应先 ▲ (选填A“敲击音叉”或B“靠上乒乓球”),我们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
(2)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实验,图 ▲ (选填“甲”、“乙”或“甲和乙”)中的乒乓球被弹开。
(5分)夏季的雨后,天上通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我们通常看到的太阳光是白光,那彩虹是怎样产生的呢?小明想弄清其中的秘密。他按照老师的提示组装如图所示的装置。果然在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跟天上的彩虹一样。他得到了如下结论: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 ▲ 现象;
(2)当发现光屏上的白色光带边缘出现彩色时,微微转一转 ▲ (三棱镜/光屏)即可看到彩色光带;
(3)实验中如果彩色光带较亮,而你又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那么你应适当 ▲ (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4)若在三棱镜和光屏之间放一块与光屏等大的红色玻璃板,光屏上呈现的光的颜色为 ▲ 色;
(5)如果没有三棱镜,如图在水槽中斜插一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适当调整平面镜的位置、角度,可以在墙壁上看到彩色的光带,用手指轻轻搅动水槽中的水,你又会看到彩色光带 ▲ (消失或不消失)的现象。
(3分)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的活动中,小明同学将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制成如图的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1)圆筒的 ▲ (A/B)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
(2)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光屏一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
(3)图乙中,保持易拉罐和圆筒位置不变,应将蜡烛向▲(左/右)移动,可以使得屏上的像变大;
(7分)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刻度尺等。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的 ▲ (选填“前”或“后”)表面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MN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当烛焰A靠近玻璃板时,则它所成像的大小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光屏代替蜡烛B,按照图1中 ▲ (选填“①”“②”“③”或“④”)的方式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用图2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 ▲(选填“a”“b”或“c”)棋子进行实验;
(5)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图4),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沿 ▲  移动玻璃板(选填“①”“②”“③”或“④”);
(6)图4中看到的杯中烛焰和杯中蜡烛 ▲ ;
A.烛焰是虚像,蜡烛是实际物体 B.均是实际物体 C.均是虚像
(7)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这两个实验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
B.前者实验中的玻璃板与桌面垂直,后者实验中的活动纸板也要与镜面垂直;
C.这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用到刻度尺这个测量工具;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人看到烛焰在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5分)在“探究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器材有:红色激光笔、绿色激光笔、平面镜、不可折转光屏、量角器。
(1)如图甲所示,将光屏置于平面镜上,红色激光笔沿光屏左侧发出的光束AO射向平面镜上O点,经反射,在光屏右侧未出现反射光束,你认为出现此种情况原因是: ▲ ;图示位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在(1)正确操作后,当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 ▲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如图乙保持入射点不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记录每次实验的光路aa′、bb′和cc′,如图乙所示。根据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 。
(4)如图丙所示,当绿色激光束沿光屏右侧反射光线BO射入时,可以观察到光屏左侧的红色与绿色光束混合后变成浅黄色,此现象说明光路是 ▲ 。
(6分)项目式学习: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活动任务一:选择声源
(1)实验时,小明准备选择闹钟充当房间中发声的声源,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时,闹钟的响度应 ▲ (填A“随材料而改变”或B“保持不变”或C“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活动任务二 选择和安装隔音材料
(2)小明从家中找出一些材料开始研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的泡沫板、一些棉花和一些棉布,小强认为小明选择的这些材料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这个明显的问题是这些材料的 ▲ (选填“重量”、“厚度”或“硬度”)不同,不符合物理实验研究方法中 ▲ 法的要求。
(3)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小明打算将这些材料裁剪至合适大小并贴在房间模型的内部,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
A.只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上
B.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和地面上
C.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地面和顶面上
活动任务三:测试隔音性能
小明在“房间”外1m处摆放分贝仪,将每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泡沫板 棉花 棉布
分贝仪显示声音的大小/dB 83 68 72 78 75
(4)由实验数据可知,这些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影响物体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生活中也常常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并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这样能大大降低噪声的原因是 ▲ 。八年级物理素养体验活动
一、选择题(40分)
1.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
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
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
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B.作出解释
C.收集证据D.进行交流
2.古时排萧又叫“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
如图所示:其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但所有竹管发出
声音的是相同的。两空分别对应声音的特征是()
A.音色、响度
B.音色、音调
C.音调、音色
D.响度、音调
3.为了探究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老师手提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袋包好没入水中(如图),
可以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此实验()
A.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
音乐芯片
B.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再加水后判断是否听见声音
C.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将细线剪断后在下落过程中判断是否听见声音
D.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将细线剪断后下落到杯底时判断是否听见声音
4.关于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高低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B,乙:通过观察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的高度,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中不能传声
D.丁: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音调不断改变
5.关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A.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B.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C.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低
D.敲打瓶身,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6.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
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还能
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
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
7.在音乐会上,一男高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时,一女低音歌唱家小红在轻声伴唱。下列声
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
1/7(

) (

年级物理素养体验活动答题卡
答题卡
)
(
班级
姓名
学号
)
(
准 考 证 号




































































































) (
注意事项:
采用网上阅卷在右侧用
2B
铅笔在

准考证号

处填涂准考证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题的试题组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考标记
)
(
单选
题(40分)
1




6




11




16




2




7




12




17




3




8




13




1
8




4




9




14




19




5




10




15




20




)
(
非选择题
(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
)
(
二、填空题(24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
28.


29.


30.


31.


三、作图题(8分)
32
.
(1) (2)
(3) (4)
实验题(28分)
33.
(1)
(2)

34.
(1)


2



3


(4)

(5)

35.
(1)


2



3


30

(1)__________


2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1

(1)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6.

1



2



3



4



5



6



7


37
.

1



(2)

(3)

(4)

38
.
(1)


2



(3)
。(
4



34
.
) (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八年级物理素养体验活动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28.
36.(1)
-(2)
注意事项
准考证号
1.采用网上阅卷在右侧用2B铅笔在“准
29.
(3)
(4)
考证号”处填涂准考证号,正确方法
是:一。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

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
(5)
(6)






30.
2.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
题号。


B
3.
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题的试题组

31.
(7)
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
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图团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三、作图题(8分)
37.(1)
32.
缺考标记
A个
一、单选题(40分)
B
777777W7
水洼
(2)

6

G



16
A


2
四团
7
I
1

D
3
a

8

18
(1)
(2)
(3)
:(4)
4

@
a

14


a


a

B团

10
A

G
W
B团


0
A
I 四
A
38.(1)
非选择题
(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
61
(2)
二、填空题(24分)
(3)
(4)
四、实验题(28分)
(3)
21.
33.(1)
(2)
(4)
22.
34.(1)
;(2)
23
(3)
:(4)
(5)
25.
35.(1)
:(2)
26.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