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1)(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分)测量是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方法,下列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和读数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解答】解:如图,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物体左端与刻度线对齐,右端与刻度线对齐,物体的长度为,故正确,错误。故选:。2.(2分)如图是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出的纸带,为计时起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先变长后变短B.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恒为0.02米C.纸带的运动速度保持恒定D.纸带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答案】【解答】解:、根据图书可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大小不变,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间隔先变长后变短,根据可知,纸带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纸带做的是变速运动;由于不知道速度的大小,无法判定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的大小,故正确。故选:。3.(2分)2024年4月24日,“神舟十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入轨后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对接后飞船与空间站连接在一起。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A.地球 B.太阳 C.地面发射塔 D.空间站【答案】【解答】解:“神舟十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入轨后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对接后飞船与空间站连接在一起,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飞船与它的位置不变,飞船是静止的,以地球(太阳、地面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故正确,错误。故选:。4.(2分)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该物体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体 A.内的平均速度为B.在内做匀速运动C.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大小不同D.在前内和后内的运动方向相同【答案】【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运动时间为,则平均速度为,故正确;、由图象可知,在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错误;、物体在前内运动的路程为,后内运动的路程也是,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相等,根据可知,则物体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相等,故错误;、由图象可知,物体距出发点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所以运动方向是相反的。故错误。故选:。5.(2分)下列实验中,能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如图甲实验中,烛焰随音乐摆动B.如图乙实验中,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逐渐变小C.如图丙实验中,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动D.如图丁实验中,改变吸管的长度,可以吹出不同的哨音【答案】【解答】解:、烛焰随音乐摆动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错误;、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逐渐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错误;、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动说明物体振动发声,故正确;、改变吸管的长度,可以吹出不同的哨音,说明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错误。故选:。6.(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在工作时,浸入水中的洗碗机发出的声波清洗碗筷。关于这种声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B.这种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这种声波可以让所有人都能听得见,听起来很刺耳【答案】【解答】解:、超声波可以在水中传播,故正确;、这种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正确;、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正确;、这种声波是超声波,人耳听不见,故错误。故选。7.(2分)小明进行网课学习时,常常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角度来讲,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小噪声的传播速度【答案】【解答】解: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角度来讲,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错误。故选:。8.(2分)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解答】解:、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错误;、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操作正确,故正确;、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不相平,操作错误,故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错误;故选:。9.(2分)夏天,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同时周围环境也变得凉爽,此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 A.凝华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液化放热【答案】【解答】解:夏天,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汽化时要吸收热量,同时周围环境也变得凉爽,所以,此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汽化吸热。故选:。10.(2分)下列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 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 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答案】【解答】解:、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时需要吸热的性质,故错误;、冰袋冷敷是利用冰袋中的冰熔化吸热的性质来降低人体的温度,故错误;、蒸汽熨烫是利用水蒸气遇冷液化时放热的性质,故正确;、干冰保鲜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故错误。故选:。11.(2分)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外壳破裂,干冰迅速变为气态二氧化碳,从周围吸热,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液化 C.升华 D.汽化【答案】【解答】解:干冰吸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二氧化碳,故此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12.(2分)图中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和水振动产生的C.瓶的音调最低D.瓶的响度最小【答案】【解答】解:、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故错误、正确;、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增多,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越来越慢(即振动频率越来越低),所以声音的音调会变低,即瓶的音调最高,瓶的音调最低,故错误;、瓶敲击的力度不知道,振幅无法比较,响度无法比较,故错误。故选:。13.(2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a)、(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运动快慢相同 B.运动5秒两车相距1.5米C.甲、乙的功率一样 D.时甲做的功比乙多【答案】【解答】解:、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可得,甲、乙的速度分别为:,;所以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错误;、由可得,甲车运动5秒后路程:;经过,乙通过的路程:;因甲、乙同时同地同向运动,所以此时甲、乙相距,故错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力相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所以拉力都等于其所受摩擦力,则拉力相等,由知,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根据可知,甲的功率大于乙的功率,故错误;、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时甲车通过的路程较大,又知拉力相等,所以根据可知,时甲做的功比乙多,故正确。故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多选)14.(3分)如图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答案】【解答】解:、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保持不变,说明是匀速直线运动,故符合题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故不符合题意。、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在增大,是加速运动,故不符合题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运动,故符合题意。故选:。(多选)15.(3分)下列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有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排打碎除人体内的结石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洗衣机来清洗衣物【答案】【解答】解:、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符合题意;、声波排打碎除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洗衣机来清洗衣物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多选)16.(3分)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固体和固体。它们的温度加热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在内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乙知,的熔点是,凝固点也是B.由图乙知,、一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是晶体,可能是非晶体D.时,试管中既有固体又有液体【答案】【解答】解:、分析图乙可知,物质在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且后物质的温度逐渐升高,说明物质在内温度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物质属于晶体,且熔点为,因同种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则的凝固点也是;由图乙可知,在内物质的温度与沸水的温度相同,是因为不能继续吸热导致的,且在内物质始终是固体,所以不能确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正确、错误;、分析图乙可知,物质第时开始熔化,时熔化结束,则第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即试管中既有固体又有液体,故正确。故选:。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7.(2分)下列两只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2)停表的测量结果为 。【答案】(1)2.90;(2)228.7;【解答】解:(1)左图中,刻度尺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故被测木块的长度为;右图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和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而大盘指针在,因此停表读数为。故答案为:2.90;228.7。18.(2分)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作而成的,它现在的示数 (选填“高于”或“低于” 人体的正常体温。【答案】热胀冷缩;高于。【解答】解: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的原理制作而成的,它现在的示数为,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它现在的示数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故答案为:热胀冷缩;高于。19.(2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小明在校园散步时看到自己运动手表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由“配速”信息可知,这是用第 (选填“①”或“②”种方法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其数值越小表示运动越 (选填“快”或“慢” 。距离:用时:步数:4718配速:【答案】②;快。【解答】解:由“配速”信息知道,“”表示的意思是“每需要时间”,即相同路程比时间,所以是第②种方法来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由速度公式可知,通过的路程相同,用的时间越少,物体运动得越快。故答案为:②;快。20.(2分)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能够传声。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听众能从乐曲中听辨出优美的小提琴声,主要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解答】解:古代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是由于固体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快。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观众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固体;音色。21.(2分)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答案】信息;声源【解答】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信息;声源。22.(2分)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蒸发的快慢与 的关系。实验采用的方法叫做 。【答案】液体的温度;控制变量法。【解答】解:本题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树荫下,一个在阳光下,所以研究的是与液体温度的关系;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多个,控制表面积、空气流速相同,从而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这实验采用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液体的温度;控制变量法。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4分。)23.(2分)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像。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海波的温度 52.5 51 49.5 48 48 48 48 48 46 44 42 40【答案】。【解答】解:由题中数据描点,用平滑的线连起来,如图所示:。24.(2分)如图表格中记录了龟兔赛跑过程中兔子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数据,请通过描点连线,在图中画出其运动的图像。时间 0 2 4 6 8 10 12路程 0 4 8 12 12 12 12【答案】【解答】解:描点,将各点用直线依次连接起来,如图所示: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25.(5分)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从而把馒头蒸熟;馒头蒸熟后,通常会把手先沾上一些水再去拿馒头,这样手上的水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避免手会烫伤。【答案】汽化;液化;放出;汽化;吸收。【解答】解: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这样手上的水会汽化,同时吸收热量,避免手会烫伤。故答案为:汽化;液化;放出;汽化;吸收。26.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仪器吗?(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橡皮的长度是 。(2)用停表测量体育课上某同学的成绩,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3)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 (选填“能”或“不能” 离开人体读数,图丙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度。【答案】(1)0.1;;2.75;(2)4;6.5;(3)能;37.8。【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正确的视线方向是视线与刻度线垂直,故正确,错误;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橡皮的长度是。(2)如图乙所示,分针指向了;由于没有过半,故秒针在以内,故此时的读数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3)由于体温计有弯曲缩口,故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读数为。故答案为:(1)0.1;;2.75;(2)4;6.5;(3)能;37.8。27.(7分)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 (请用公式表达)。(2)实验中小华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 。(3)小车在段的速度 。(4)在测量小车到达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到达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据此所求出的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5)小华在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直接让小车从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 。【答案】(1);(2)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3)0.2;(4)小;(5)不正确;小车从到的过程中通过点时的速度不为0,而小华直接让小车从点由静止释放。【解答】解:(1)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该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较慢,所用时间较长,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3)图中刻度尺分度值为,则段的路程为;段路程为:,段时间为:,则小车在段的速度为:;(4)在测量小车到达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到达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据此所求出的段的时间偏大,根据可知平均速度偏小;(5)小华同学的方法中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到的过程中通过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段的时间与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段的时间,因此小华同学的方案不正确。故答案为:(1);(2)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3)0.2;(4)小;(5)不正确;小车从到的过程中通过点时的速度不为0,而小华直接让小车从点由静止释放。28.(7分)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如图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组装;(2)当温度上升到后,每隔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和,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和,则本实验应选用 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时间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5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总结水沸腾的特点是: ;(3)、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实验,图4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两组烧杯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中的水量 中的水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6所示的四个图,表示在观察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将它们按照出现的前后顺序排列起来 ;(5)兴趣小组还想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设计实验如图7:当沸水温度降低一些后,用注射器向外抽气,发现水再次沸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自下而上(2)96;水银;作图略;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3)等于;(4);(5)气压降低沸点降低。【解答】解:(1)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酒精的沸点为,低于水的沸点,水银的沸点为,高于水的沸点,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得出结论,选用水银制作的温度计;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读图乙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的升温速度一样,所以和中水的质量相同;(4)读图可知,图中产生少量的水蒸气,说明此时水温还较低;图中水蒸气增多,但内部并无气泡产生,说明水温开始升高,但距离沸腾还较远;图中水的内部产生较多的气泡,但气泡越来越小,说明此时上层水温还较低,已经接近沸腾;图中内部产生大量气泡,且气泡越来越大,说明此时水正在沸腾,故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5)当沸水温度降低一些后,用注射器向外抽气,气压变小,发现水再次沸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减小;若利用上述结论来验证“压力锅的原理”,当瓶内水沸腾后,该进行的操作是:用注射器向内注入空气,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不再沸腾。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96;水银;作图略;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3)等于;(4);(5)气压降低沸点降低。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29.(6分)如图是核潜艇停在海面某处探测水下暗礁深度的情景,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0.9秒收到暗礁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求核潜艇到暗礁的距离;(2)这种测量方法能否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3)如果改为发射激光信号,求信号传至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已知激光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不考虑激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答案】(1)核潜艇到暗礁的距离为;(2)这种测量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真空不能传声;(3)信号传至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由可知,超声波传播的路程:,核潜艇到暗礁的距离:;(2)地球与月球之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3)由可知,信号传至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答:(1)核潜艇到暗礁的距离为;(2)这种测量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真空不能传声;(3)信号传至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30.(8分)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若此时是,按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多长时间到福州?【答案】还需要长时间到福州。【解答】解:标志牌显示此地到福州市的路程,限速;由可知,按这样的速度到福州市至少还需要的时间:。答:还需要长时间到福州。31.(10分)一辆长为的汽车在以的速度在一条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隧道口,司机鸣笛并在后听到回声。随后汽车保持速度不变,从车头进入到完全离开隧道用了,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求:(1)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多远?(2)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3)隧道长度为多少?【答案】(1)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2)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为;(3)隧道长度为。【解答】解:(1)由可知,声音传播的距离:;(2)汽车的速度:,由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3)汽车穿过隧道的路程:,隧道的长度:。答:(1)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2)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为;(3)隧道长度为。32.小明携带一个长、宽、厚度为的行李箱乘坐高速列车从十堰到汉口。列车经过的部分站点时刻表如下。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里程1 十堰东 — 02 襄阳东3 汉口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1)该行李箱平放在行李架上至少占用多少的空间?(2)列车从十堰东站出发,运行到达襄阳东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假如该列车长度是,以匀速通过一个长的隧道,则该列车穿过隧道需要时间是多少秒?【答案】(1)该行李箱平放在行李架上至少占用的空间;(2)列车从十堰东站出发,运行到达襄阳东站的平均速度是;(3)该列车穿过隧道需要时间是50秒。【解答】解:(1)该行李箱平放在行李架上至少占用的空间为:;(2)列车从十堰东站出发,运行到达襄阳东站所用的时间为:;列车从十堰东站出发,运行到达襄阳东站的平均速度是:;(3);;该列车穿过隧道需要时间是:。答:(1)该行李箱平放在行李架上至少占用的空间;(2)列车从十堰东站出发,运行到达襄阳东站的平均速度是;(3)该列车穿过隧道需要时间是50秒。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绝密★启用前|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1)(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分)测量是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方法,下列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和读数正确的是 A.、 B.、 C.、 D.、2.(2分)如图是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出的纸带,为计时起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先变长后变短B.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恒为0.02米C.纸带的运动速度保持恒定D.纸带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3.(2分)2024年4月24日,“神舟十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入轨后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对接后飞船与空间站连接在一起。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A.地球 B.太阳 C.地面发射塔 D.空间站4.(2分)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该物体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体 A.内的平均速度为B.在内做匀速运动C.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大小不同D.在前内和后内的运动方向相同5.(2分)下列实验中,能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如图甲实验中,烛焰随音乐摆动B.如图乙实验中,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逐渐变小C.如图丙实验中,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动D.如图丁实验中,改变吸管的长度,可以吹出不同的哨音6.(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在工作时,浸入水中的洗碗机发出的声波清洗碗筷。关于这种声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B.这种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这种声波可以让所有人都能听得见,听起来很刺耳7.(2分)小明进行网课学习时,常常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角度来讲,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小噪声的传播速度8.(2分)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9.(2分)夏天,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同时周围环境也变得凉爽,此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 A.凝华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液化放热10.(2分)下列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 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 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11.(2分)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外壳破裂,干冰迅速变为气态二氧化碳,从周围吸热,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液化 C.升华 D.汽化12.(2分)图中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和水振动产生的C.瓶的音调最低D.瓶的响度最小13.(2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a)、(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运动快慢相同 B.运动5秒两车相距1.5米C.甲、乙的功率一样 D.时甲做的功比乙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多选)14.(3分)如图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多选)15.(3分)下列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有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排打碎除人体内的结石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洗衣机来清洗衣物(多选)16.(3分)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固体和固体。它们的温度加热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在内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乙知,的熔点是,凝固点也是B.由图乙知,、一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是晶体,可能是非晶体D.时,试管中既有固体又有液体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7.(2分)下列两只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2)停表的测量结果为 。18.(2分)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作而成的,它现在的示数 (选填“高于”或“低于” 人体的正常体温。19.(2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小明在校园散步时看到自己运动手表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由“配速”信息可知,这是用第 (选填“①”或“②”种方法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其数值越小表示运动越 (选填“快”或“慢” 。距离:用时:步数:4718配速:20.(2分)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能够传声。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听众能从乐曲中听辨出优美的小提琴声,主要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21.(2分)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22.(2分)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蒸发的快慢与 的关系。实验采用的方法叫做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4分。)23.(2分)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像。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海波的温度 52.5 51 49.5 48 48 48 48 48 46 44 42 4024.(2分)如图表格中记录了龟兔赛跑过程中兔子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数据,请通过描点连线,在图中画出其运动的图像。时间 0 2 4 6 8 10 12路程 0 4 8 12 12 12 12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25.(5分)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从而把馒头蒸熟;馒头蒸熟后,通常会把手先沾上一些水再去拿馒头,这样手上的水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避免手会烫伤。26.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仪器吗?(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橡皮的长度是 。(2)用停表测量体育课上某同学的成绩,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3)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 (选填“能”或“不能” 离开人体读数,图丙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度。27.(7分)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 (请用公式表达)。(2)实验中小华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 。(3)小车在段的速度 。(4)在测量小车到达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到达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据此所求出的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5)小华在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直接让小车从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 。28.(7分)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如图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组装;(2)当温度上升到后,每隔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和,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和,则本实验应选用 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时间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5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总结水沸腾的特点是: ;(3)、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实验,图4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两组烧杯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中的水量 中的水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6所示的四个图,表示在观察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将它们按照出现的前后顺序排列起来 ;(5)兴趣小组还想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设计实验如图7:当沸水温度降低一些后,用注射器向外抽气,发现水再次沸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29.(6分)如图是核潜艇停在海面某处探测水下暗礁深度的情景,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0.9秒收到暗礁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求核潜艇到暗礁的距离;(2)这种测量方法能否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3)如果改为发射激光信号,求信号传至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已知激光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不考虑激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30.(8分)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若此时是,按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多长时间到福州?31.(10分)一辆长为的汽车在以的速度在一条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隧道口,司机鸣笛并在后听到回声。随后汽车保持速度不变,从车头进入到完全离开隧道用了,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求:(1)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多远?(2)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3)隧道长度为多少?32.小明携带一个长、宽、厚度为的行李箱乘坐高速列车从十堰到汉口。列车经过的部分站点时刻表如下。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里程1 十堰东 — 02 襄阳东3 汉口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1)该行李箱平放在行李架上至少占用多少的空间?(2)列车从十堰东站出发,运行到达襄阳东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假如该列车长度是,以匀速通过一个长的隧道,则该列车穿过隧道需要时间是多少秒?物理试题 第3页(共4页) 物理试题 第4页(共4页)物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物理试题 第2页(共6页)教科版(2025)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物理·答题卡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违纪标记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注意事项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11. [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15. [ A ] [ B ] [ C ] [ D ]16.[ A ] [ B ] [ C ] [ 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7.(2分)(1) ;(2) 。18.(2分) , 。19.(2分)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2分) 。 。21.(2分) ; 。22.(2分) 。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4分。)23.(2分)24.(2分)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25.(5分) ; , ; , 。26.(1) , , 。(2) 。(3) , 。27.(7分)(1) 。(2) 。(3) 。(4) 。(5) 。 。28.(7分)(1) ;(2) 。 ; ;(3) ;(4) ;(5)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29.(6分)(8分)(10分)32.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1)(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分)测量是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方法,下列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和读数正确的是 A.、 B.、 C.、 D.、2.(2分)如图是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出的纸带,为计时起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先变长后变短B.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恒为0.02米C.纸带的运动速度保持恒定D.纸带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3.(2分)2024年4月24日,“神舟十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入轨后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对接后飞船与空间站连接在一起。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A.地球 B.太阳 C.地面发射塔 D.空间站4.(2分)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该物体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体 A.内的平均速度为B.在内做匀速运动C.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大小不同D.在前内和后内的运动方向相同5.(2分)下列实验中,能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如图甲实验中,烛焰随音乐摆动B.如图乙实验中,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逐渐变小C.如图丙实验中,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动D.如图丁实验中,改变吸管的长度,可以吹出不同的哨音6.(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在工作时,浸入水中的洗碗机发出的声波清洗碗筷。关于这种声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B.这种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这种声波可以让所有人都能听得见,听起来很刺耳7.(2分)小明进行网课学习时,常常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角度来讲,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小噪声的传播速度8.(2分)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9.(2分)夏天,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同时周围环境也变得凉爽,此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 A.凝华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液化放热10.(2分)下列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 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 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11.(2分)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外壳破裂,干冰迅速变为气态二氧化碳,从周围吸热,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液化 C.升华 D.汽化12.(2分)图中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和水振动产生的C.瓶的音调最低D.瓶的响度最小13.(2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a)、(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运动快慢相同 B.运动5秒两车相距1.5米C.甲、乙的功率一样 D.时甲做的功比乙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多选)14.(3分)如图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多选)15.(3分)下列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有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排打碎除人体内的结石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洗衣机来清洗衣物(多选)16.(3分)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固体和固体。它们的温度加热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在内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乙知,的熔点是,凝固点也是B.由图乙知,、一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是晶体,可能是非晶体D.时,试管中既有固体又有液体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7.(2分)下列两只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2)停表的测量结果为 。18.(2分)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作而成的,它现在的示数 (选填“高于”或“低于” 人体的正常体温。19.(2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小明在校园散步时看到自己运动手表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由“配速”信息可知,这是用第 (选填“①”或“②”种方法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其数值越小表示运动越 (选填“快”或“慢” 。距离:用时:步数:4718配速:20.(2分)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能够传声。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听众能从乐曲中听辨出优美的小提琴声,主要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21.(2分)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22.(2分)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蒸发的快慢与 的关系。实验采用的方法叫做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4分。)23.(2分)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像。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海波的温度 52.5 51 49.5 48 48 48 48 48 46 44 42 4024.(2分)如图表格中记录了龟兔赛跑过程中兔子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数据,请通过描点连线,在图中画出其运动的图像。时间 0 2 4 6 8 10 12路程 0 4 8 12 12 12 12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25.(5分)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从而把馒头蒸熟;馒头蒸熟后,通常会把手先沾上一些水再去拿馒头,这样手上的水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避免手会烫伤。26.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仪器吗?(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橡皮的长度是 。(2)用停表测量体育课上某同学的成绩,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3)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 (选填“能”或“不能” 离开人体读数,图丙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度。27.(7分)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 (请用公式表达)。(2)实验中小华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 。(3)小车在段的速度 。(4)在测量小车到达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到达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据此所求出的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5)小华在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直接让小车从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 。28.(7分)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如图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组装;(2)当温度上升到后,每隔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和,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和,则本实验应选用 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时间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5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总结水沸腾的特点是: ;(3)、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实验,图4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两组烧杯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中的水量 中的水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6所示的四个图,表示在观察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将它们按照出现的前后顺序排列起来 ;(5)兴趣小组还想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设计实验如图7:当沸水温度降低一些后,用注射器向外抽气,发现水再次沸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29.(6分)如图是核潜艇停在海面某处探测水下暗礁深度的情景,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0.9秒收到暗礁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求核潜艇到暗礁的距离;(2)这种测量方法能否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3)如果改为发射激光信号,求信号传至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已知激光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不考虑激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30.(8分)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若此时是,按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多长时间到福州?31.(10分)一辆长为的汽车在以的速度在一条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隧道口,司机鸣笛并在后听到回声。随后汽车保持速度不变,从车头进入到完全离开隧道用了,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求:(1)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多远?(2)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3)隧道长度为多少?32.小明携带一个长、宽、厚度为的行李箱乘坐高速列车从十堰到汉口。列车经过的部分站点时刻表如下。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里程1 十堰东 — 02 襄阳东3 汉口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1)该行李箱平放在行李架上至少占用多少的空间?(2)列车从十堰东站出发,运行到达襄阳东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假如该列车长度是,以匀速通过一个长的隧道,则该列车穿过隧道需要时间是多少秒?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1)(教科版1-4章,共32题)原卷(A3考试版).doc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1)(教科版1-4章,共32题)原卷(A4版).doc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1)(教科版1-4章,共32题)答案及解析.doc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1)(教科版1-4章,共32题)答题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