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2)(鲁科版54制1-3章)(A3考试版A4原卷+答案及解析+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2)(鲁科版54制1-3章)(A3考试版A4原卷+答案及解析+答题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2)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10题单选,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11-14题多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梅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12分,合计2分》
1.(2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课桌的高度约为
D.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2.(2分)古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是音乐爱好者弹奏古筝的身影。下列有关古筝弹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琴声通过空气传入周围观众耳中
B.琴弦振动停止,琴弦继续发声
C.用相同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的响度不同
D.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主要会改变声音的音调
3.(2分)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顺流而下,以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B.飞机正在空中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静止的
4.(2分)以下选项是小明对声知识的应用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海军可以用声呐发射次声波来探测海底的深度
B.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C.科学家可以用超声波监测海啸和判断地震的方位
D.家里用的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5.(2分)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分别说出了各自的观点,你认为合理且可行的是  
A.甲:直接用三角板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B.乙:先测量2张纸的厚度
C.丙:先测量同类50张纸的厚度
D.丁:先测量同类10000张纸的厚度
6.(2分)如图所示,几种声音输入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声音音调相同 B.甲、丁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一定比乙的音调高 D.乙、丁两种声音的音色相同
7.(2分)带花蜜和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分别是每秒钟300次和每秒钟440次,则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相比,前者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8.(2分)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小组准备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防晒功能的实验。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科 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二天被晒伤的程度。
小敏 同一只手背上一区域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区域不涂。一天后,比较两个区域的晒伤程度。
小明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晒伤的程度。
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晒伤的程度。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小科 B.小敏 C.小明 D.小红
9.(2分)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  
A.入射角增加,则反射角也增加
B.入射角为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C.若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入时,它就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
D.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10.(2分)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乘客看到道旁的树木往后退,这是因为  
A.乘客选择了树木为参照物 B.乘客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C.乘客选择了路面为参照物 D.乘客选择了楼房为参照物
(多选)11.(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光污染 B. 手影
C. 月亮的“倒影” D. 海市蜃楼
12.(3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关于蝉叫声和鸟鸣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蝉叫声和鸟鸣声是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C.鸟鸣声响度大,所以鸟鸣声传播得更快
D.蝉叫声是噪声,鸟鸣声不是噪声
(多选)13.(3分)2024年春晚,任素汐演唱的歌曲《枕着光的她》温暖又治愈!关于歌声判断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音调
C.现场观众听到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歌声经过处理后,通过电磁波传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
(多选)14.(3分)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市区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3分)如图所示,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内,接通电铃开关,使电铃工作,随着抽气机抽去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   ,由此可推断,声音的传播需要   ,若在真空将   (选填“可以”或“无法” 传播。
16.汽车抬头显示简称,是指以车辆驾驶员为中心的多功能仪表盘。其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地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速、油耗、导航等车辆信息。但使用时也有缺点,如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容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
(1)行车数据通过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 形成的,该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虚像;
(2)使用时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
(3)请根据原理,在图乙中作出人眼通过前挡风玻璃看到显示屏上点的像的光路图。
17.(3分)手拉绳子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以手为参照物,重物是   的。
18.(3分)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  ;她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果人以的速度向镜面走去,则镜中的像相对于人来说运动速度为  。
19.(3分)小明在楼上拍远处街景的照片,同一街景他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则由照片可知:①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向   (左右)运动;②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路灯向   (左右)运动;③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   (左右)运动。
三、作图阅读题:(20题4分、21题5分共9分)
20.(4分)如图,一束光线以与镜面成角射向镜面,请完成反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1.(5分)角反射器是由三面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装置。请你查阅资料,了解角反射器的工作原理,说一说它在生活中和我国探月工程中的应用。
四、实验探究题(22题6分,23题10分,24题8分,共24分)
22.(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
(1)若选坡度特别大的斜面进行实验,会造成测量的   (选填“时间”“路程” 误差较大。
(2)小车从点到点的路程   ,从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   ,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   。
(3)下列选项与小车从点下滑到点过程中运动情况最接近的是   。
23.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准备的实验器材有:一块平面镜、激光电筒、一块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器材。
(1)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应选择较为    (选填“粗糙”或“光滑” 的纸板;
(2)让光沿方向射向镜面上的点,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同学把硬纸板沿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如图乙,发现在硬纸板的上半部分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 同一平面内;
(3)若光沿入射,经点反射后沿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2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能够找到像的位置。
(2)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是光经玻璃板    成的像。
(3)多次改变并标注蜡烛的位置,移动蜡烛确定并标注像的位置,目的是为了探究    ;
(4)如果想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可将三个字母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填“”、“ ”或“” 。
五、分析计算题(25题9分、26题11分共20分请你按照计算题的解题量规进行解答)
25.(9分)为了保障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交通部门采用“区间测速”进行限速监控。“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区间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某汽车以的速度进入全长为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的速度行驶了,然后再以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求:
(1)若汽车以限定速度行驶,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的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汽车以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3)请通过计算说明,汽车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26.(11分)假期,小明一家自驾到嵩山度假,小汽车行驶过程中,小明看到高速公路旁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以小明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清标志牌是由于光在标志牌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 反射。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行驶到嵩山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小汽车行驶途中,向着山崖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某处鸣笛,经过后小明一家人听到了回声,则听到回声时小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2)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0题单选,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11-14题多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梅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12分,合计2分》
1.(2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课桌的高度约为
D.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答案】
【解答】解:、初中生的身高约为,故错误;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故错误;
、课桌的高度约为,故正确;
、正常人心脏跳动约70次,则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故错误。
故选:。
2.(2分)古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是音乐爱好者弹奏古筝的身影。下列有关古筝弹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琴声通过空气传入周围观众耳中
B.琴弦振动停止,琴弦继续发声
C.用相同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的响度不同
D.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主要会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体周围充满空气,琴声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中,故正确;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弦振动停止,琴弦发声停止,故错误;
.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琴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错误;
.响度是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琴弦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故错误。
故选:。
3.(2分)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顺流而下,以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B.飞机正在空中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静止的
【答案】
【解答】解:、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与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船是运动的,故错误;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与加油机之间的位置没有生变化,受油机是静止的,故错误;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月亮是运动的,故错误;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神舟八号”是静止的,故正确。
故选:。
4.(2分)以下选项是小明对声知识的应用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海军可以用声呐发射次声波来探测海底的深度
B.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C.科学家可以用超声波监测海啸和判断地震的方位
D.家里用的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答案】
【解答】解:、海军可以用声呐发射超声波来探测海底的深度,故错误。
、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故正确。
、科学家可以用次声波监测海啸和判断地震的方位,故错误。
、家里用的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错误。
故选:。
5.(2分)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分别说出了各自的观点,你认为合理且可行的是  
A.甲:直接用三角板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B.乙:先测量2张纸的厚度
C.丙:先测量同类50张纸的厚度
D.丁:先测量同类10000张纸的厚度
【答案】
【解答】解:、一、两张纸的厚度都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可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故错误;
、丙:先测量同类50张纸的厚度,用所得结果除以50,即得一张纸的厚度,故正确;
、用刻度尺测量10000张纸的总厚度,纸张数量太大,故错误。
故选:。
6.(2分)如图所示,几种声音输入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声音音调相同 B.甲、丁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一定比乙的音调高 D.乙、丁两种声音的音色相同
【答案】
【解答】解:、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甲声音和乙声音的波形形状相同,相同时间振动的次数相同,即振动的频率相同,即甲、乙两种声音音调相同,故正确;
、对比甲、丁两图可知,甲声音与丁声音振幅相同,即响度相同,故正确;
、对比乙、丙两图可知,丙声音的频率高于乙声音的频率,丙一定比乙的音调高,故正确;
、对比乙、丁两图可知,乙声音和丁声音的波形形状不同,故音色不同,故错误。
故选:。
7.(2分)带花蜜和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分别是每秒钟300次和每秒钟440次,则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相比,前者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答案】
【解答】解:已知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因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不带花蜜的蜜蜂发生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的音调高。
故选:。
8.(2分)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小组准备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防晒功能的实验。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科 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二天被晒伤的程度。
小敏 同一只手背上一区域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区域不涂。一天后,比较两个区域的晒伤程度。
小明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晒伤的程度。
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晒伤的程度。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小科 B.小敏 C.小明 D.小红
【答案】
【解答】解:小科:虽然说是涂得都是手背,可能在第一天就被晒黑了,所以无法比较;
小敏:同时一只手背涂上防晒霜,一只手不涂,形成一个对比,通过两只手并晒黑的程度,能够看出此防晒霜是否有效;
小明:在不同的同学手上涂上防晒霜,可能这两个同学本来皮肤就不同,所以也无法确定防晒霜是否有效;
小红: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因手心和手背本来白皙的程度不同,所以这样比较起不到很好的比较的效果;
综上可知,小敏的实验方案最为合理。
故选:。
9.(2分)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  
A.入射角增加,则反射角也增加
B.入射角为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C.若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入时,它就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
D.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答案】
【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会增大,故正确。
、入射角为,即光垂直镜面入射,此时反射光线也垂直镜面反射回去反射角也为,故错误;
、在该实验中,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这表明: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故正确;
、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光线靠拢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拢,故正确。
故选:。
10.(2分)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乘客看到道旁的树木往后退,这是因为  
A.乘客选择了树木为参照物 B.乘客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C.乘客选择了路面为参照物 D.乘客选择了楼房为参照物
【答案】
【解答】解:、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错误;
、道旁的树木与汽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汽车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的车上,乘客看到道旁的树木往后退,故正确;
、道旁的树木与路面、楼房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路面、楼房为参照物,道旁的树木是静止的,故错误。
故选:。
(多选)11.(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光污染 B. 手影
C. 月亮的“倒影” D. 海市蜃楼
【答案】
【解答】解:、光污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正确;
、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错误;
、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正确;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错误。
故选:。
12.(3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关于蝉叫声和鸟鸣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蝉叫声和鸟鸣声是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C.鸟鸣声响度大,所以鸟鸣声传播得更快
D.蝉叫声是噪声,鸟鸣声不是噪声
【答案】
【解答】解:.蝉叫声和鸟鸣声都是由它们各自的发声体振动而产生的,故错误;
.人们是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的,故正确;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响度无关,故错误;
.蝉叫声和鸟鸣声如果影响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休息和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故错误。
故选:。
(多选)13.(3分)2024年春晚,任素汐演唱的歌曲《枕着光的她》温暖又治愈!关于歌声判断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音调
C.现场观众听到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歌声经过处理后,通过电磁波传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
【答案】
【解答】解:、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正确;
、扩音器增大了振幅,增大了歌声的响度,故错误;
、现场观众听到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正确;
、歌声经过处理后,通过电磁波传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故正确。
故选:。
(多选)14.(3分)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市区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答案】
【解答】解:、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
、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对噪声没有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在市区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出声音响度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种草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
故选:。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3分)如图所示,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内,接通电铃开关,使电铃工作,随着抽气机抽去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   ,由此可推断,声音的传播需要   ,若在真空将   (选填“可以”或“无法” 传播。
【答案】变小;介质;无法。
【解答】解:因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进行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抽气机抽去当中的空气,接通电铃开关,使电铃工作,随着抽气机抽出空气,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少,听到的铃声将逐渐变小;
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少,听到的铃声将逐渐变小,由此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故答案为:变小;介质;无法。
16.汽车抬头显示简称,是指以车辆驾驶员为中心的多功能仪表盘。其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地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速、油耗、导航等车辆信息。但使用时也有缺点,如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容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
(1)行车数据通过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 形成的,该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虚像;
(2)使用时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
(3)请根据原理,在图乙中作出人眼通过前挡风玻璃看到显示屏上点的像的光路图。
【答案】(1)反射;正立;(2)厚度;(3)。
【解答】解:(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可知,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2)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点关于挡风玻璃的对称点,即为其像点;
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且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像点,连接交平面镜于点,则为反射点,为反射光线,再连接画出入射光线,即为人眼通过前挡风玻璃看到显示屏上点的像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反射;正立;(2)厚度;(3)。
17.(3分)手拉绳子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以手为参照物,重物是  的。
【答案】运动。
【解答】解:手拉绳子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以手为参照物,重物相对于手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重物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
18.(3分)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  ;她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果人以的速度向镜面走去,则镜中的像相对于人来说运动速度为  。
【答案】4;不变;2。
【解答】解: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处,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婷婷的像距离平面镜,所以婷婷和婷婷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她面镜时,她的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她的像大小不变;
如果人以的速度向镜面走去,像也以的速度向镜面走近,则镜中的像相对于人来说运动速度为。
故答案为:4;不变;2。
19.(3分)小明在楼上拍远处街景的照片,同一街景他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则由照片可知:①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向   (左右)运动;②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路灯向   (左右)运动;③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   (左右)运动。
【答案】右;左;右
【解答】解:从图上可以看出:
当选择卡车为参照物时,路灯的位置偏右了,所以路灯以卡车为参照物时是向右运动的;
当选择自行车为参照物时,路灯逐渐靠近自行车,而自行车的行驶方向是向右,所以路灯以自行车为参照物时是向左运动的;
当选择小轿车为参照物时,大卡车的位置偏右了,所以大卡车以小轿车为参照物时是向右运动的。
故答案为:右;左;右。
三、作图阅读题:(20题4分、21题5分共9分)
20.(4分)如图,一束光线以与镜面成角射向镜面,请完成反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答案】
【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出镜面的垂直,即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所以入射角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如图所示:
21.(5分)角反射器是由三面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装置。请你查阅资料,了解角反射器的工作原理,说一说它在生活中和我国探月工程中的应用。
【答案】角反射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它一般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对于在空间中一定范围内的入射光线(无论入射方向如何),经其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线总是与入射光线平行。
利用角反射器原理制作的无源光学标志灯定向性好、回光强、不耗电,我国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上,就安装了多个角反射器阵列。从地球上发射到“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上的各个方向的激光都能够射到角反射器上,并被反射回地球。这些角反射器阵列,达到了极高的测量精度,为卫星的精密定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答】答:角反射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它一般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对于在空间中一定范围内的入射光线(无论入射方向如何),经其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线总是与入射光线平行。
利用角反射器原理制作的无源光学标志灯定向性好、回光强、不耗电,我国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上,就安装了多个角反射器阵列。从地球上发射到“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上的各个方向的激光都能够射到角反射器上,并被反射回地球。这些角反射器阵列,达到了极高的测量精度,为卫星的精密定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实验探究题(22题6分,23题10分,24题8分,共24分)
22.(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
(1)若选坡度特别大的斜面进行实验,会造成测量的   (选填“时间”“路程” 误差较大。
(2)小车从点到点的路程   ,从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   ,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   。
(3)下列选项与小车从点下滑到点过程中运动情况最接近的是   。
【答案】(1)时间;(2)40.0;2;20;(3)。
【解答】解:(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加快,计时会越困难,会造成测量的时间误差较大。
(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小车从点到点的路程为;
小车从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
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
(3)由图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路程小于下半程的路程,但小车通过上半程的时间大于通过下半程的时间,所以小车通过下半程的速度大于通过上半程的速度,小车下滑过程中的速度越来越大,做加速直线运动,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选:。
故答案为:(1)时间;(2)40.0;2;20;(3)。
23.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准备的实验器材有:一块平面镜、激光电筒、一块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器材。
(1)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应选择较为   (选填“粗糙”或“光滑” 的纸板;
(2)让光沿方向射向镜面上的点,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同学把硬纸板沿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如图乙,发现在硬纸板的上半部分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 同一平面内;
(3)若光沿入射,经点反射后沿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答案】(1)粗糙;(2)在;(3)可逆。
【解答】解:(1)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应选择较为粗糙的纸板。
(2)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如果让光线沿着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粗糙;(2)在;(3)可逆。
2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能够找到像的位置。
(2)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是光经玻璃板    成的像。
(3)多次改变并标注蜡烛的位置,移动蜡烛确定并标注像的位置,目的是为了探究    ;
(4)如果想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可将三个字母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填“”、“ ”或“” 。
【答案】(1)未点燃的蜡烛;
(2)反射;
(3)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4)。
【解答】解:(1)玻璃板有透光性,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从而能够找到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是由于光经玻璃板反射形成的虚像。
(3)多次改变并标注蜡烛的位置,移动蜡烛确定并标注像的位置,目的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即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和像与物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关系。
(4)要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需要选择左右不对称的物体进行实验,因此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故答案为:(1)未点燃的蜡烛;
(2)反射;
(3)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4)。
五、分析计算题(25题9分、26题11分共20分请你按照计算题的解题量规进行解答)
25.(9分)为了保障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交通部门采用“区间测速”进行限速监控。“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区间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某汽车以的速度进入全长为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的速度行驶了,然后再以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求:
(1)若汽车以限定速度行驶,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的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汽车以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3)请通过计算说明,汽车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答案】(1)若汽车以限定速度行驶,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的时间是;
(2)汽车以的速度行驶的路程是;
(3)该车通过该测速区间会被判超速。
【解答】解:(1)该车以限定速度行驶,
由得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的时间为:;
(2)由得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3)已知测速路段全长为:,
则汽车以的速度行驶的路程为:

汽车以的速度行驶的时间为:

所以,整个过程中所用的总时间为:

该车通过测速区间的平均速度为:

该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则,因此该车通过该测速区间会被判超速。
答:(1)若汽车以限定速度行驶,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的时间是;
(2)汽车以的速度行驶的路程是;
(3)该车通过该测速区间会被判超速。
26.(11分)假期,小明一家自驾到嵩山度假,小汽车行驶过程中,小明看到高速公路旁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以小明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清标志牌是由于光在标志牌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 反射。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行驶到嵩山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小汽车行驶途中,向着山崖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某处鸣笛,经过后小明一家人听到了回声,则听到回声时小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答案】(1)运动;漫;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行驶到嵩山至少需要;
(3)。
【解答】解:(1)小汽车行驶过程中,小明和交通标志牌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小明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运动的;
人们从各个方向能看清标志牌,是由于光在标志牌上发生了漫反射;
(2)由交通标志牌可知,从交通标志牌行驶到嵩山,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由可知,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行驶到嵩山最短时间:;
(3)由图乙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
由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
笛声传播的路程:,
听到回声时小汽车到山崖的距离:。
答:(1)运动;漫;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行驶到嵩山至少需要;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鲁科版(2025)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
物理·答题卡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1-10题单选,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11-14题多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梅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12分,合计2分)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13. [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3分)  ,   ,   。
16.(1)   ,   ;
(2)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
17.(3分)   。
18.(3分)  ;  。  。
19.(3分)   ;   ;  。
三、作图阅读题:(20题4分、21题5分共9分)
20.(4分)
21.(5分)
四、实验探究题(22题6分,23题10分,24题8分,共24分)
22.(6分)(1)   。
(2)   ,   ,   。
(3)   。
23.(1)    ;
(2)   ;
(3)    。
24.(1)    。
(2)    。
(3)   ;
(4)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五、分析计算题(25题9分、26题11分共20分请你按照计算题的解题量规进行解答)
25.(9分)
26.(11分)(1)   。   。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仿真模拟物理试卷(2)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10题单选,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11-14题多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梅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12分,合计2分》
1.(2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课桌的高度约为
D.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2.(2分)古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是音乐爱好者弹奏古筝的身影。下列有关古筝弹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琴声通过空气传入周围观众耳中
B.琴弦振动停止,琴弦继续发声
C.用相同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的响度不同
D.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主要会改变声音的音调
3.(2分)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顺流而下,以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B.飞机正在空中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静止的
4.(2分)以下选项是小明对声知识的应用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海军可以用声呐发射次声波来探测海底的深度
B.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C.科学家可以用超声波监测海啸和判断地震的方位
D.家里用的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5.(2分)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分别说出了各自的观点,你认为合理且可行的是  
A.甲:直接用三角板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B.乙:先测量2张纸的厚度
C.丙:先测量同类50张纸的厚度
D.丁:先测量同类10000张纸的厚度
6.(2分)如图所示,几种声音输入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声音音调相同 B.甲、丁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一定比乙的音调高 D.乙、丁两种声音的音色相同
7.(2分)带花蜜和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分别是每秒钟300次和每秒钟440次,则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相比,前者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8.(2分)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小组准备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防晒功能的实验。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科 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二天被晒伤的程度。
小敏 同一只手背上一区域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区域不涂。一天后,比较两个区域的晒伤程度。
小明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晒伤的程度。
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晒伤的程度。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小科 B.小敏 C.小明 D.小红
9.(2分)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  
A.入射角增加,则反射角也增加
B.入射角为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C.若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入时,它就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
D.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10.(2分)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乘客看到道旁的树木往后退,这是因为  
A.乘客选择了树木为参照物 B.乘客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C.乘客选择了路面为参照物 D.乘客选择了楼房为参照物
(多选)11.(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光污染 B. 手影
C. 月亮的“倒影” D. 海市蜃楼
12.(3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关于蝉叫声和鸟鸣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蝉叫声和鸟鸣声是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C.鸟鸣声响度大,所以鸟鸣声传播得更快
D.蝉叫声是噪声,鸟鸣声不是噪声
(多选)13.(3分)2024年春晚,任素汐演唱的歌曲《枕着光的她》温暖又治愈!关于歌声判断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音调
C.现场观众听到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歌声经过处理后,通过电磁波传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
(多选)14.(3分)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市区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3分)如图所示,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内,接通电铃开关,使电铃工作,随着抽气机抽去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   ,由此可推断,声音的传播需要   ,若在真空将   (选填“可以”或“无法” 传播。
16.汽车抬头显示简称,是指以车辆驾驶员为中心的多功能仪表盘。其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地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速、油耗、导航等车辆信息。但使用时也有缺点,如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容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
(1)行车数据通过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 形成的,该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虚像;
(2)使用时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
(3)请根据原理,在图乙中作出人眼通过前挡风玻璃看到显示屏上点的像的光路图。
17.(3分)手拉绳子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以手为参照物,重物是   的。
18.(3分)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  ;她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果人以的速度向镜面走去,则镜中的像相对于人来说运动速度为  。
19.(3分)小明在楼上拍远处街景的照片,同一街景他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则由照片可知:①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向   (左右)运动;②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路灯向   (左右)运动;③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   (左右)运动。
三、作图阅读题:(20题4分、21题5分共9分)
20.(4分)如图,一束光线以与镜面成角射向镜面,请完成反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1.(5分)角反射器是由三面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装置。请你查阅资料,了解角反射器的工作原理,说一说它在生活中和我国探月工程中的应用。
四、实验探究题(22题6分,23题10分,24题8分,共24分)
22.(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
(1)若选坡度特别大的斜面进行实验,会造成测量的   (选填“时间”“路程” 误差较大。
(2)小车从点到点的路程   ,从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   ,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   。
(3)下列选项与小车从点下滑到点过程中运动情况最接近的是   。
23.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准备的实验器材有:一块平面镜、激光电筒、一块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器材。
(1)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应选择较为    (选填“粗糙”或“光滑” 的纸板;
(2)让光沿方向射向镜面上的点,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同学把硬纸板沿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如图乙,发现在硬纸板的上半部分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 同一平面内;
(3)若光沿入射,经点反射后沿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2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能够找到像的位置。
(2)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是光经玻璃板    成的像。
(3)多次改变并标注蜡烛的位置,移动蜡烛确定并标注像的位置,目的是为了探究    ;
(4)如果想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可将三个字母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填“”、“ ”或“” 。
五、分析计算题(25题9分、26题11分共20分请你按照计算题的解题量规进行解答)
25.(9分)为了保障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交通部门采用“区间测速”进行限速监控。“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区间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某汽车以的速度进入全长为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的速度行驶了,然后再以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求:
(1)若汽车以限定速度行驶,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的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汽车以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3)请通过计算说明,汽车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26.(11分)假期,小明一家自驾到嵩山度假,小汽车行驶过程中,小明看到高速公路旁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以小明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清标志牌是由于光在标志牌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 反射。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行驶到嵩山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小汽车行驶途中,向着山崖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某处鸣笛,经过后小明一家人听到了回声,则听到回声时小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物理试题 第3页(共4页) 物理试题 第4页(共4页)
物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物理试题 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