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镇江市第二中学、朱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镇江市第二中学、朱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C
2.B
3.B
4.材料一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论证思路。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指出“五四”文学的总体特征;然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青春型文化、“五四”文学的创作主体是青年、文学杂志的名称洋溢着青春气息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五四”文学的青春性特点。
5.①培养具有欢乐、光明、青春心态的审美趣味。
②欣赏各类艺术作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尤其要重视音乐的熏陶作用。
③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美育功能,化人、育人,提升审美旨趣。
B
D
8.①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②有责任心,做事认真;③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9.小说情节并不曲折,作者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散文化的抒情风格。①第一处,体现孕妇寂寞的迷惘,她想知道平原的尽头有些什么却无从知道。②第二处,体现孕妇对孕牛的疼惜,不舍得牛辛苦。③第三处,体现孕妇感受到新生命希冀的幸福和感动。
10. D
11. D
12. B
13. 省略
14.C
15.①颔联视听结合,写繁花,写鸟声,还写出了景物的变化: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②颔联借景抒情,借富于变化的美景写出了游览的无穷兴味,抒发了愉悦惬意之情。
16. (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3)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7.C
18.B
19. C
20. ①“猫”是“躲藏”的意思,猫冬意指躲在家里过冬,泛指躲在家里不出门。“猫冬”具有动作性,具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冬天像猫一样躲藏在家里的一种生活情形。②运用了口语,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雷海为的对手、《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
对上述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1)材料分析:
两则材料对两人各有所赞,但两人各自读书状态是不同的。
雷海为的“状态”:在送外卖的状态下读诗,他需要挤时间,体现了生活中挤时间读书的辛苦,但读诗的追求让他有所成就,这种状态,叫“身处喧嚣”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读书是不容易的;
彭敏的“状态”:在校园求学的状态下读诗,他有优裕的时间,也懂得珍惜这大把的时间,一个人最容易迷失的恰是在拥有幸福却不自知的情况之下,玩游戏的、玩手机、睡觉、逃学等等。在校读书,这种状态,在材料叫“雅室求学”,同样是不容易坚持的。
(2)要求分析:
要求①:“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是离开校园后的“挤时间读书”方式和在校园内的“专门读书方式”。两种状态,两种方式都是值得称赞的,应该两者都有所涉及,可以有所侧重。
要求②: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其实就是联系你现有的学习环境状态和应持的学习态度。
(3)立意分析:
①终身学习酿诗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这种学习方式,酿就了雷海为心中的诗意。……校园雅室的读书方式,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很多人却在校园学习之后泯然众人矣,何哉?就在于没有雷海为“外卖时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增加的不仅是知识,更锤炼“心”的韧性,在诗词大会与彭敏对决,其实他就是赢在社会的历练上!校园学习,让他知道了诗的魅力;而外卖下挤时间学习,则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
②雅室读诗志趣高。汉字夺魁、成语夺冠、诗词屈居亚军,这就是北大硕士彭敏取得的成绩!字、词、诗,涵盖了中文的三个要素,这样的成绩正是校园读书方式结下的硕果。……在“喧嚣”中学习,采用“挤”的学习方式,固然能够酿诗意,但也限制了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只能在“诗岸”上徜徉!所以雅室学习条件更好更专注,理应更容易达成学习目标。
③“雅室”“喧嚣”皆可读,读书岂能论环境。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及条件,坚定读书的心志,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雅室”读书固然可喜,“喧嚣”读书亦能有成!在校园,亦应学海为;在社会,也要仿彭敏。
范文:
读书静心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若停住了前进的脚步那便是退步,因为在你停歇的刹那间已经有无数的人超越你而去。而书,则是我们进步的阶梯。但却有很多人都在感叹:“诶!真是没空看书啊!”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被外界的喧嚣坏了心境,而之于读书我们所需要的,正是那份心境。
“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可以静神养心,陶冶情操。现代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沉重的生存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沏一杯茶,读一本书,在书香中寻找一片清新幽静之地,让疲惫的心灵栖息下来,在藏于书中的大千世界与智者慧语,品味人生,感受生活,在凡尘俗世中寻找几分雅趣。就像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去疾疗俗、益智增寿。书是可以伴随一生的朋友。落寞时,可以在书中得到鼓舞、寻求慰藉;得意时,可以在书中反省自我、戒骄戒躁;烦恼时,可以通过读书放松心情、温暖心灵;孤单时,可以在阅读中寻找心灵的知音,与书中主人公相伴,一起经历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浩瀚的网络信息确实能给人带来快意,但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往往会带来一种失落感, “手机控”、“电脑控”、“信息控”,让我们的期待与寄托变得如此单薄脆弱。展卷翻书、轻松惬意的传统阅读离我们越来越远,阅读的快乐离我们也越来越远。
朋友从德国归来,讲述了在德国的一些见闻。朋友说,德国人爱读书,在普通大众中形成了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德国还有一种 “图书医院”,进入这种“医院” 的“患者”一般都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在“医院”里不吃药、不打针,医生开出的药方是:读书,且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出不同的书籍,让“患者”在“医院”里静静地读书,以抚慰心灵上的创伤。
给人印象一直是严谨认真、严肃古板的德国人却想出了这样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把读书当成药方,在喧嚣浮躁的时代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阅读养心,静享书香。让我们给心灵寻找一所幽静的花园,怀几分惬意,在其中徜徉漫步。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监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试卷】2021年辽宁沈阳高三下学期高考三模语文试卷】
材料一:
“五四”作家的宗牧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
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侣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915年陈独秀创办
《新青年》杂志,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
的天职:1916年李大创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
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
它标志者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五四”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
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以
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共余李大创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
31岁,胡适27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冰心、丁玲等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
20出头。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我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五四”文学则是情感
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联动和焦也,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文
学是青春性的文学,“五四”文学的巾类是一种青春心态的中美。
梁启超的“渐文休”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雪鸣怒吼,恣肆淋满,叱咤风云,震骇心愧”,一扫四
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布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幢憬,
李大创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青春物发。这种垫体的青春气息从文学
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看出,《浙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猛进》《创造》《狂加》等都是一
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文学审英心理上的青长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摘编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
材料二:
音乐是艺术中的最美者,它比诗歌更能打入人深微的心灵。它不仅如跳舞能颜动人的身体,并且能激
起人的精神。它不但似建筑能建筑数十层的高屋,而且能建筑宇宙的大观。它的音中有图画,调中有雕刻,
谱中有一切变幻不测的风景,离奇无常的情怀,它能模仿鸟鸣、风号、流泉冷冷、波涛澎湃。它是最科学
化的艺术。它又是最职业化者,人人皆知移风易俗,英善于音乐,变更性情,陶养德行,也莫善于音乐。
故音乐是一种用力最少而收效最大的陶治人的艺术。
(摘编自张竞生《美的人生观》)
材科三:
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