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期中新情境素养提升能力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期中新情境素养提升能力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新情境素养测试卷(一到四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41分)
下面是摄影社展出的自然美景照片,请你欣赏并完成下面的练习。(23分)
花圃(fǔ pǔ)中的牡(mǔ dǔ) 丹花迎着(柔和 柔软)的春光悄然开放。①nèn hóng的花瓣②chóng chóng dié dié,接受着③yǔ lù的滋养,释放着自己的芬芳。 ④gǎn shòu着从⑤kuān kuò的海面上吹来的海风,踩在大小不一的鹅卵(nuǎn luǎn)石和(细小 细致)的沙粒上,原本⑥jīng pí lì jié的身体瞬间充满了力量。 阳光的照耀下,金色的⑦shuǐ dào像是给田埂(gèng gěng)镀上了一层金光,原本笔挺的谷穗(改变 改善)了姿势,曲着脖颈随着微风⑧yú kuài地摇晃,在这个季节安然成长。
1.阅读语段,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2.“曲”字在字典中有两种读音:
①qu:弯曲(跟“直”相对);使弯曲;弯曲的地方;不公正,无理。②qǔ: 歌曲;歌谱。
结合释义可知语段中加“□”的“曲”的读音是 (填序号),我还可以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 (不得用题中词语)(3分)
读拼音,依次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出对应的词语。(10分)
结合语境,用“ ”在括号里圈出恰当的词语。 (3分)
5. 结合语境,我知道了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力量”的意思是( )(3分)
A. 力气 B. 能力
C. 作用;效力 D. 能够发挥作用的人或集体
二、下面是传统文化妙趣集中的展板,请你游览并完成下面的练习。(18分)
1.【传统节日之趣】回味传统节日乐趣,联系生活经验完成下面的练习。(13分)
①人声( )( ) ②( )鼓( )天 ③( )( )妙算
④未( )先( ) ⑤悄无( )( ) ⑥鸦( )无( )
(1)将上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2)观察右边的图片,你会想到上面哪个词语 试着用它描述图片内容。(4分)
我想到的词语是 (填序号),我会用它描述右边图片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节期间,绽放的烟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写一写你记忆中的景象。(提示:霎时、忽然、过了一会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典诗文之美】品读经典诗文,运用所学知识填空。(5 分 )
(1)读诗能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 ”描 绘了一幅瑰丽的日暮秋江图,“ ,复照青苔上”描绘了一幅余晖返照图;读诗也能让人领悟到深刻的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 ”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俗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通过“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学会了通过观察秋雨来判断气温;还从“ ,自用则小”中明白了喜欢提问会变得知识渊博,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的道理。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29分)
三、阅读选文,畅享科技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14分)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①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②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阅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修改后的句子好在哪里 (4分)
修改前: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
修改后: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问题清单,根据提示完成对应的练习。(6分)
问题清单
①“千里眼”“顺风耳”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指的是什么
②作者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什么好处
③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居住的星球成了“地球村”
我发现这三个问题提问的角度是不同的,问题①是从联系生活实际角度提出的,问题②是从 角度提出的,问题③是从 角度提出的。 三个问题中,对理解片段最有帮助的问题是 (填序号),这个问题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哪些科技是现在有,但过去没有的吗 这些科技给你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便利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滇池月色》,共赏月下滇池的美景,回答问题。(15分)
滇池月色
吴然
①四处的灯已经亮了,月亮还没有升起。 一算时日,正是农历“小雪”节令。 不冷,但月亮要晚点出来。滇池在轻轻晃动。蓄满水的滇池,多了几分壮阔。星星稀疏。滇池一片哗响,浪激堤岸,月亮出来了!
②浑黄的、朦胧的月亮,温柔而美,姗姗于柳丛树梢之间,浅笑在薄云轻霭之怀。不亮,不辉煌。月亮在平静地上升,滇池却摇波鼓浪,镀银似的波锋浪脊滚动翻卷,亮彩相溅。这即所谓“潮汐”吧,因月亮的吸引力而涌动涨落。我不知道“海上生明月”是如何壮观美丽,滇池对月亮东升的喜悦与热情,实在让人感动。它感谢在日落以后,明月又一次把它照亮。月亮也很高兴,用安谧的微笑,轻抚湖水。于是我们看到一片一片的月光歌唱着,闪跳着,飞翔着,弥漫了滇池,滇池也成了一个月亮,与天上的月亮深情相望。
③月亮越升越高,也越来越清亮了。滇池一派月华水色,正趋于平静。偶尔有几只水鸟,飞起来啄食月光。没有喧哗。月亮上的桂树和弯腰挥斧的吴刚,因月色的清幽而明晰。仿佛有伐木声传来,旷远,深沉,恒久。
④不觉在滇池岸边伫立良久。回头看西山,三清阁那里,有两簇灯光,恰似睡美人的眼睛一双。深幽的树丛吸食了月光,反倒显得苍莽;而裸露的崖壁则织出一袭月光的纱幔,轻柔欲飞,很是动人。
⑤不知看了滇池月色,今夜会有一片什么样的月光在梦里飞翔 (选文有删改)
概括出月亮与滇池不同阶段的状态,完善下面的导图。(6分)
2. 第②段中,滇池对月亮东升的喜悦与热情表现在( ) ( 3 分 )
A. 滇池以水面的轻轻晃动表现对月亮东升的喜悦与热情。
B. 滇池以潮汐的涌动涨落表现对月亮东升的喜悦与热情。
C. 滇池以倒映月亮来表现对月亮东升的喜悦与热情。
D. 滇池以平静温柔表现对月亮东升的喜悦与热情。
3. 读完这篇文章,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滇池月夜怎样的美丽画面 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30分)
五、主持人说艺术节的平台有限,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学没有得到展示的机会,让大家写一写自己身边有特长或者有出色表现的人,写清楚她/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不得抄袭。(30分)
答案:
一、(23分)1. (4分)pǔmǔluǎn gěng(每空分)
2 . (3分)①示例:乐曲 曲 调( 每空1分 )
3 . ( 1 0 分 ) ① 嫩红 ②重重叠叠 ③雨露 ④ 感受 ⑤宽阔 ⑥精疲力竭 ⑦水稻
⑧愉快(每字0.5分)
4 . (3分)柔和 细小 改变(每空1分 ) 5.( 3分)A
二、(18分)1. (13分)(1)(6分) ① 鼎沸 ② 锣喧
③神机 ④ 卜知 ⑤ 声息 ⑥ 雀声(每词1分)
(4分)示例:②端午节划龙舟比赛的现场锣鼓喧天,选手们伴随着激越的鼓声整齐有力地划动船桨。(填序号1分,画面内容描述3分)
(3)(3分)示例:过年啦!屋外爆竹声声,热闹非凡;屋内,饭桌上早已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忽然一束亮光冲向夜空,紧接着“砰”的一声,五彩烟花在高空炸开,霎时,整个天空被照 得如同白昼,绚烂夺目。(每用 一个词语得1分,语句通顺流畅得1分)
2.(5分)(1)半江瑟瑟半江红 返景入深林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十场秋雨要穿棉 好问则裕(每空分)
三 、(14 分) 1.( 4分)修改后的句子反复使用“没有”,更能凸显出那时候科技落后的状态,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那时 候与现代生活的巨大差异(意思对即可)
2. (6分)写作手法 课文内容③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让人们的联系日渐紧密,因此人类居住的星球成了“地球村”(前三空每空1分,答案3分)
3.( 4 分)示例:智能手表。智能手表不仅能看时间,还能实时定位,让爸爸妈妈随时知道我的位置,保障我的出行安全。(言之有理即可)
四、(15分)1. (6分)①一片哗响,浪激堤岸②摇波鼓浪③ 一派月华水色,趋于平静(每空 2 分 )
2. (3分)B
3 .( 6 分)示例:夜幕降临,月亮从柳树梢间探出头来,月光 如细纱,轻轻覆盖在波光粼粼的滇池上,几只水鸟掠过 水面,惊起一阵涟漪。郁郁葱葱的树丛在岸边静立,远 处西山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十分梦幻。(画面想象合理即可得分)
五、(30分)【佳作赏析】
我心中的“小雷锋”
在我记忆的画卷中,有一个人的身影格外鲜明,她就是我的同桌。她乐于助人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 我心目中的“小雷锋”。
她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她的品行却在我们班级乃至全年级都堪称楷模。记得有一次,我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道难题,急得抓耳挠腮,她看到后,主动放下手中的作业,耐心地为我讲解,直至我完全明白为止。那一次,她眼神里充满的真诚与热情,让我深受感动。
在班级里,无论是帮忙打扫教室卫生,还是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拿书包,我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寒冷的冬天,她更是早早来到学校,为同学们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让大家走进 教室都清清爽爽的。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乐于助人,何为感恩,这使我受益匪浅。她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源泉,她是我心 目中的“小雷锋”,我会以她为榜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名师点评】①重点突出,小作者主要描写了同桌“乐于助人”这一特点,突出了“小雷锋”的人物形象。②事例典型,以小见大。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生动地展现了同桌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小见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