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试地理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试地理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试地理试卷
(2025七下·绍兴期末)下面左图为俄罗斯简图,右图为日本局部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俄罗斯和日本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B.都位于北半球
C.主要工业区在内陆地区 D.以白种人为主
2.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资金力量雄厚 B.科学技术发达
C.海洋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丰富
3.(2025七下·绍兴期末)中南半岛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也是农作物重要产地。下图示意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产区。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区为(  )
A.水稻 沿海平原 B.小麦 沿海平原
C.小麦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D.水稻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4.(2025七下·绍兴期末)油橄榄具有喜温耐旱的特性,根系发达,叶面较硬且具有蜡质层。据下图推测其适合生长的国家是(  )
A.沙特阿拉伯 B.印度 C.意大利 D.英国
5.(2025七下·绍兴期末)尼日利亚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下图为尼日利亚简图,近年来,中尼合作日益加深,中国参与尼日利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源加工技术等领域的支持。尼日利亚可以为中国(  )
A.出口石油等资源 B.出口芯片等智能产品
C.提供新能源电池制造等技术 D.提供家电、汽车等工业产品
6.(2025七下·绍兴期末)下列对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临大西洋 ②独占世界最大的岛屿
③畜牧业发达 ④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七下·绍兴期末)我国在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秦岭站三个常年考察站。下图示意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长城站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南半球 ④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我国南极三个常年考察站共有的特点是(  )
A.气候寒冷干燥 B.位于南极圈内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有北极
9.(2025七下·绍兴期末)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源远流长。(  )
10.(2025七下·绍兴期末)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经济总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位居各洲第一。(  )
11.(2025七下·绍兴期末)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的农产品生产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美国本土位于七大洲中的   洲,本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巴西位于   洲,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
(2)美国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地形的共同特点是   ;巴西的咖啡、玉米主要分布在   (填写地形区)。
(3)材料二
信息卡一:美国农业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形成了传统的农业带。美国的农场基本依靠机械完成农作物生产。利用微生物技术提升大豆的抗旱性,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无人拖拉机通过GPS定位实现厘米级精播,无人机每天监测大片作物长势,AI系统根据土壤数据定制施肥方案。 信息卡二:巴西农业巴西的耕地后备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2000—2022年,巴西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53亿亩,增幅超过22%。2023年巴西农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7%。巴西研发了能在热带地区生长的大豆品种,1970年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足150万亩,2020年大豆种植面积超过6亿亩。
美国和巴西农业生产的成功做法,给其他国家发展农业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知识点】日本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日本和俄罗斯共同的地理特征是森林资源丰富;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优势在于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A、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日本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并非都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所以 A 错误。
B、从图中及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和日本都位于北半球,B 正确。
C、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属于沿海地区;俄罗斯有部分工业区分布在内陆,但也有靠近资源产地等情况,并非主要工业区都在内陆地区,所以 C 错误。
D、日本以黄种人为主,俄罗斯以白种人为主,并非都以白种人为主,所以 D 错误。
故答案为:B。
2.A、日本是发达国家,资金力量雄厚,俄罗斯在资金方面不占优势,A错误;
B、日本科技发达,在电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领域技术先进,俄罗斯科技实力虽也较强,但在某些方面不如日本,不是其发展工业最大优势,B错误;
C、日本是岛国,海岸线曲折,海洋运输便利;俄罗斯虽也有漫长海岸线,但因纬度高,部分港口封冻期长,海洋运输条件整体不如日本便利,C错误;
D、日本地域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和燃料大多依赖进口;而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和燃料,这是俄罗斯发展工业相比日本的最大优势,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非常适合水稻生长。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和生长。而小麦对水分条件要求相对较低,不太适应中南半岛这种降水丰富的热带季风气候环境,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南半岛位于东南亚,地形分布大势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4.【答案】C
【知识点】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油橄榄喜温耐旱,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其生长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C正确;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地中海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多雨期与高温期不一致的一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5.【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尼日利亚有石油资源分布,且材料提到尼日利亚自然资源丰富,能够向中国出口石油等资源,A正确;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日利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落后 ,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不能为中国提供新能源电池制造等技术、芯片等智能产品以及家电、汽车等工业产品,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非洲国家主要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农矿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6.【答案】D
【知识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澳大利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解析】【分析】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①错误;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澳大利亚独占的是世界最小的大陆 —— 澳大利亚大陆,②错误;澳大利亚草原面积广阔,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尤其是养羊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③正确;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很多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大量出口矿产资源,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答案】7.C
8.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南极地区具有独特地理环境、丰富物质资源,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与特殊战略地位的区域。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长城站的经度约为60°W,位于20°W以西,属于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长城站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所以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故答案为:C。
8.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我国南极的三个常年考察站都位于南极地区,所以气候寒冷干燥是共有的特点,A正确;我国南极三个常年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BC错误;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南极地区没有北极熊,D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正确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的地势特征为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地区分布着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等众多高大山地和高原,这些区域成为大河的发源地。受地势影响,河流从中部高地向四周的海洋流动,形成了放射状的水系分布。同时,亚洲面积广阔,许多河流流程长,如长江、黄河、湄公河等,都属于源远流长的大河。故该说法正确。
【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亚洲的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从经济总量来看,亚洲的经济总量是世界各大洲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的是北美洲,所以该说法错误。
【点评】国际上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统计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能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在有人类定居的六个大洲中,论经济总量,亚洲排名第一,但是按人口平均,亚洲仅高于南美洲和非洲,远低于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1.【答案】(1)北美;北温;南美;热
(2)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巴西高原
(3)农业地区专门化,形成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过程和环节实现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利用生物技术改进品种,提高物种的适应性,扩大种植范围,提高作物产量;利用科技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和管理;有效保护和增加耕地;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任选三点)
【知识点】美国概况;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从纬度位置看,本土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巴西位于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2)美国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所在地区,地形上都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的大规模开展。巴西的咖啡、玉米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巴西高原地形平坦,且气候等条件适宜这些作物生长。
(3)通过农业带专业化分工(如小麦区、玉米带)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广泛运用机械自动化(如无人拖拉机)、GPS精确定位、无人机监测、AI施肥系统等,说明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技术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通过改良作物品种适应自然环境,启示各国需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气候条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物种的适应性,扩大种植范围,提高作物产量;通过数据定制施肥方案减少浪费,巴西扩大耕地保持增长,均体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性;积极拓展海外农产品市场,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1 / 1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试地理试卷
(2025七下·绍兴期末)下面左图为俄罗斯简图,右图为日本局部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俄罗斯和日本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B.都位于北半球
C.主要工业区在内陆地区 D.以白种人为主
2.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资金力量雄厚 B.科学技术发达
C.海洋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B
2.D
【知识点】日本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日本和俄罗斯共同的地理特征是森林资源丰富;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优势在于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A、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日本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并非都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所以 A 错误。
B、从图中及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和日本都位于北半球,B 正确。
C、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属于沿海地区;俄罗斯有部分工业区分布在内陆,但也有靠近资源产地等情况,并非主要工业区都在内陆地区,所以 C 错误。
D、日本以黄种人为主,俄罗斯以白种人为主,并非都以白种人为主,所以 D 错误。
故答案为:B。
2.A、日本是发达国家,资金力量雄厚,俄罗斯在资金方面不占优势,A错误;
B、日本科技发达,在电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领域技术先进,俄罗斯科技实力虽也较强,但在某些方面不如日本,不是其发展工业最大优势,B错误;
C、日本是岛国,海岸线曲折,海洋运输便利;俄罗斯虽也有漫长海岸线,但因纬度高,部分港口封冻期长,海洋运输条件整体不如日本便利,C错误;
D、日本地域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和燃料大多依赖进口;而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和燃料,这是俄罗斯发展工业相比日本的最大优势,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5七下·绍兴期末)中南半岛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也是农作物重要产地。下图示意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产区。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区为(  )
A.水稻 沿海平原 B.小麦 沿海平原
C.小麦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D.水稻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答案】D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非常适合水稻生长。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和生长。而小麦对水分条件要求相对较低,不太适应中南半岛这种降水丰富的热带季风气候环境,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南半岛位于东南亚,地形分布大势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4.(2025七下·绍兴期末)油橄榄具有喜温耐旱的特性,根系发达,叶面较硬且具有蜡质层。据下图推测其适合生长的国家是(  )
A.沙特阿拉伯 B.印度 C.意大利 D.英国
【答案】C
【知识点】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油橄榄喜温耐旱,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其生长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C正确;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地中海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多雨期与高温期不一致的一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5.(2025七下·绍兴期末)尼日利亚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下图为尼日利亚简图,近年来,中尼合作日益加深,中国参与尼日利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源加工技术等领域的支持。尼日利亚可以为中国(  )
A.出口石油等资源 B.出口芯片等智能产品
C.提供新能源电池制造等技术 D.提供家电、汽车等工业产品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尼日利亚有石油资源分布,且材料提到尼日利亚自然资源丰富,能够向中国出口石油等资源,A正确;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日利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落后 ,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不能为中国提供新能源电池制造等技术、芯片等智能产品以及家电、汽车等工业产品,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非洲国家主要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农矿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6.(2025七下·绍兴期末)下列对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临大西洋 ②独占世界最大的岛屿
③畜牧业发达 ④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澳大利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解析】【分析】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①错误;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澳大利亚独占的是世界最小的大陆 —— 澳大利亚大陆,②错误;澳大利亚草原面积广阔,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尤其是养羊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③正确;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很多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大量出口矿产资源,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2025七下·绍兴期末)我国在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秦岭站三个常年考察站。下图示意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长城站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南半球 ④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我国南极三个常年考察站共有的特点是(  )
A.气候寒冷干燥 B.位于南极圈内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有北极
【答案】7.C
8.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南极地区具有独特地理环境、丰富物质资源,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与特殊战略地位的区域。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长城站的经度约为60°W,位于20°W以西,属于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长城站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所以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故答案为:C。
8.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我国南极的三个常年考察站都位于南极地区,所以气候寒冷干燥是共有的特点,A正确;我国南极三个常年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BC错误;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南极地区没有北极熊,D错误。
故答案为:A。
9.(2025七下·绍兴期末)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源远流长。(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的地势特征为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地区分布着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等众多高大山地和高原,这些区域成为大河的发源地。受地势影响,河流从中部高地向四周的海洋流动,形成了放射状的水系分布。同时,亚洲面积广阔,许多河流流程长,如长江、黄河、湄公河等,都属于源远流长的大河。故该说法正确。
【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10.(2025七下·绍兴期末)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经济总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位居各洲第一。(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亚洲的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从经济总量来看,亚洲的经济总量是世界各大洲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的是北美洲,所以该说法错误。
【点评】国际上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统计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能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在有人类定居的六个大洲中,论经济总量,亚洲排名第一,但是按人口平均,亚洲仅高于南美洲和非洲,远低于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1.(2025七下·绍兴期末)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的农产品生产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美国本土位于七大洲中的   洲,本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巴西位于   洲,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
(2)美国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地形的共同特点是   ;巴西的咖啡、玉米主要分布在   (填写地形区)。
(3)材料二
信息卡一:美国农业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形成了传统的农业带。美国的农场基本依靠机械完成农作物生产。利用微生物技术提升大豆的抗旱性,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无人拖拉机通过GPS定位实现厘米级精播,无人机每天监测大片作物长势,AI系统根据土壤数据定制施肥方案。 信息卡二:巴西农业巴西的耕地后备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2000—2022年,巴西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53亿亩,增幅超过22%。2023年巴西农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7%。巴西研发了能在热带地区生长的大豆品种,1970年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足150万亩,2020年大豆种植面积超过6亿亩。
美国和巴西农业生产的成功做法,给其他国家发展农业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1)北美;北温;南美;热
(2)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巴西高原
(3)农业地区专门化,形成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过程和环节实现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利用生物技术改进品种,提高物种的适应性,扩大种植范围,提高作物产量;利用科技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和管理;有效保护和增加耕地;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任选三点)
【知识点】美国概况;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从纬度位置看,本土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巴西位于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2)美国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所在地区,地形上都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的大规模开展。巴西的咖啡、玉米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巴西高原地形平坦,且气候等条件适宜这些作物生长。
(3)通过农业带专业化分工(如小麦区、玉米带)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广泛运用机械自动化(如无人拖拉机)、GPS精确定位、无人机监测、AI施肥系统等,说明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技术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通过改良作物品种适应自然环境,启示各国需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气候条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物种的适应性,扩大种植范围,提高作物产量;通过数据定制施肥方案减少浪费,巴西扩大耕地保持增长,均体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性;积极拓展海外农产品市场,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