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生物期中期末复习】第四单元 第7章 人体生理与健康 梳理读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八上生物期中期末复习】第四单元 第7章 人体生理与健康 梳理读记

资源简介

第七章
健康地生活
◆重要概念梳理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
(1)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
播的疾病。
病原体: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种类
传染病的类型
具体实例
细菌性传染病
结核病、鼠疫、伤寒、淋病等
病毒性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等
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蛔虫病、蛲虫病、棘球蚴病等
(3)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例如,新型冠状病毒、结核分枝
杆菌等病原体主要由飞沫传播;霍乱、伤寒等的病原体通过食物、水源传播;艾滋病、乙肝等的
病原体通过性接触、血液等传播;血吸虫病通过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预防措施(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任一环节即可)
①控制传染源:针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如隔离、治疗病人,杀死或处理患病的动物等。
②切断传播途径:针对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的媒介采取的措施,如搞好个人卫生和公共卫
生,对传染病病人用过的物品、待过的场所进行消毒,禁止携带含有病原体的物品入境等。
③保护易感人群:针对健康的人采取的措施,如接种疫苗、锻炼身体等。
(2)具体做法
①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措施。
②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例如,防治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要以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防治血吸虫病、棘球蚴病
等寄生虫病,要以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防治性传播疾病,如由淋病奈瑟
球菌引起的淋病,要以杜绝不洁性接触、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同时要及时治疗患者。
二、免疫与免疫规划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教材图片解读】
图B4-9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示意图(教材P43)
①组成:皮肤和黏膜。
②功能: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人人体;通过分泌抑菌和杀菌物质,及特殊的结构清除病原体。
(2)第二道防线
【教材图片解读】
吞噬细胞
图B4-10吞噬细胞的作用示意图(教材P44)
①组成:主要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
②功能: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吞噬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衰老的细胞等,
将它们消灭。
(3)第三道防线
①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脾)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它是一种白细胞)
组成
②功能:产生抗体,清除抗原(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能力)。
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多数是外来的,如细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
组织、器官及某些药物、食物等)。
3.抗体
(1)概念:侵入人体的病原体会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
白质,叫抗体。
(2)特点
①抗体具有专一性。一种抗原只会使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一种抗体也只能对相应的某种抗
原起作用。
②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③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抗原
清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