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学情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学情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我国长江流域梅雨的形成和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位置密切相关,雨带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2020年的梅雨从6月1日持续到8月初,因时间长、降雨量大被称为“暴力梅”。下图为2020年梅雨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逐日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2020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 )
①持续北移②与多年平均相比,6月初偏北③波动北移④与多年平均相比,7月初偏北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据图文信息推测,2020年北京及周边地区雨季开始的时间是( )
A.6月下旬 B.8月上旬 C.7月下旬 D.7月上旬
图为北美洲某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甲乙丙丁为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锋面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未来两天匹兹堡可能会发布的灾害天气预警是( )
A.沙尘 B.暴雪 C.飓风 D.高温
天气网讯,2024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于9月19日21时45分前后登陆上海。图3为“‘普拉桑’实时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最能反映“普拉桑”气流运动特征的是( )
A. B. C. D.
6.9月20日8时,上海的风向最接近( )
A. B. C. D.
7.“普拉桑”从江苏移入黄海南部海面后强度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 )
①海域温度较高②水汽补给增多③地转偏向力增大④地表摩擦力减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华北某城市“雨水街坊示范区”景观图,示范区以雨水花园为主的雨洪管理贯穿全园,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形成优异的生态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该“雨水街坊示范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
A.地表径流、降水 B.植物蒸腾、下渗 C.植物蒸腾、降水 D.地表径流、下渗
9.“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能够( )
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②增加城市内涝发生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和田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
A.湖泊水 B.雨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11.下面四幅图中,与和田河径流变化最相近的是( )
A. B.
C. D.
苏木吉林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腹地,四周被高大沙山包围,湖区全年降水量163.6mm,全年蒸发量126l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的总补给量、总排泄量和净补给量动态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一年中该湖泊水位最低的时间是( )
A.1月上旬 B.4月下旬
C.7月上旬 D.10月下旬
13.曲线②年内波动较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该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地下水 B.该湖流域内气温年较差较小
C.该湖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率较小 D.该湖流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
红海是当今世界上最繁忙的海运航道之一。红海的年内水分收入包括:径流注入总量(A)、海域降水总量(B)、表层洋流输入总量(M);红海的年内水分支出包括:蒸发总量(C)、深层洋流输出总量(N),其他因素忽略不计。下图表示红海周边区域及红海的盐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红海盐度北高南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北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北部受暖流影响
C.南部与外海连通更强 D.南部常年有河流汇入
15.曼德海峡处表层和底层海水运动方向为( )
A.表层和底层海水均由亚丁湾流向红海
B.表层海水由红海流向亚丁湾,底层海水由亚丁湾流向红海
C.表层和底层海水均由红海流向亚丁湾
D.表层海水由亚丁湾流向红海,底层海水由红海流向亚丁湾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列小题。
16.图中甲洋流( )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17.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着冰川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海域①至④中,蒸发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海域①和④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差别很大,影响两地海—气间热量交换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洋流性质
20.海域①至④中获得的净辐射值最低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地理爱好者小明在环游世界的过程中,于2023年11月某日拍摄到某城市行道树照片(树冠和树干)(如图所示)。此种树木是该城市最主要的行道树种,大部分行道树叶子已经落去,个别枝杈开始发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推测图中城市最有可能是( )
A.美国旧金山 B.中国海口 C.新西兰惠灵顿 D.中国天津
22.行道树下铺设塑料网格替代原来的地砖,其主要目的是( )
A.美化地面环境 B.增加雨水下渗 C.加快雨水蒸发 D.减弱热岛效应
二、综合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全球气候深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自西向东航行,而从B地到A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分析两种航行路线的利弊。
(2)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期间,赤道附近洋流的变化、太平洋西部表层水温变化与气流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这种关系变化对澳大利亚气候可能产生的影响。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期间,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场渔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24.读甲、乙两国部分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
(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
(3)甲国北部沿海海域的气候与南亚具有相似之处,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
材料二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简图和马达加斯加岛位置示意图。
(1)说出图中A、C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
(2)说出图中沿AB线分布的自然地带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
(3)说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自然植被类型,指出该岛东西两岸的自然带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
(4)指出图中赤道上E、F对应的自然带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A 6.C 7.B
8.D 9.B
10.D 11.C
12.D 13.A
14.C 15.D
16.D 17.C
18.D 19.D 20.B
21.D 22.B
23.(1)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利:顺北太平洋暖流与西风带航行,速度较快;航程较短。弊:风浪较大,冬季多大雾,不利航行。B地到A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利:顺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航行,速度较快;纬度低,温差小,风浪较小。弊:航程相对较长。
(2)由于南赤道暖流减弱,造成太平洋西部海域表层水温比常年低,下沉气流活跃。澳大利亚降水减少,甚至出现严重干旱。
(3)渔业减产。原因是东南信风减弱,使该海域冷海水上泛减少,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饵料减少。
24.(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2)乙国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
(3)西北风。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25.(1)A气候区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气候区对应的是热带荒漠带。
(2)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影响因素:热量。
(3)热带雨林。非地带性规律
(4)E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F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与E相比,F地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运动减弱,形成非地带性的热带草原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