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优小卷(十) 鱼(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提优小卷(十) 鱼(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提优小卷(十) 鱼
一、选择题
1.如图是鱼的骨骼示意图,在图中所指的四种骨骼中,哪一种能够作为判断鱼是脊椎动物的依据 ( )
A.① B.② C.③ D.④
2.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淡水水域,以下都属于淡水鱼类的是 ( )
A.鲫鱼、比目鱼、鳙鱼、青鱼
B.青鱼、带鱼、鲢鱼、鳙鱼
C.鲫鱼、青鱼、鲢鱼、鳙鱼
D.青鱼、鲢鱼、鲨鱼、鲫鱼
3.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淡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种现象称为“水华”。研究者发现,在发生“水华”的水体适于放养一种鱼,不仅可以解决“水华”问题,还可以收获大量的鱼。你认为放养的这种鱼应该是( )
A.捕食浮游植物的鲢鱼
B.以水草为食的草鱼
C.捕食浮游动物的鳙鱼
D.捕食各种软体动物的青鱼
4.(2024山西太原期末)鱼在水中游泳时,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开和闭合,其主要生理意义是 ( )
A.辅助鳍游泳
B.排出食物残渣
C.进行呼吸
D.保持身体平衡
5.(2024甘肃武威期末)水由鱼的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后,水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是( )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加
6.“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下列不属于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点的是( )
A.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B.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C.通过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D.身体呈流线型,体表有黏液
7.(2024云南嵩明期末)在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养鱼,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起。有下面几种猜测,你认为哪种更合理 ( )
A.鱼喜欢阳光刺激
B.鱼要在水面觅食
C.池水中含氧量较低
D.池塘表面水较温暖
8.鲫鱼游泳时的动力主要来自 ( )
A.尾部的摆动
B.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C.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D.背鳍和臀鳍的摆动
9.(2024重庆渝中期末)我国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细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的古训。自1995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夏季高温可能导致鱼类肉质差
B.保护产卵期、肥育期的鱼类
C.保证夏季旅游高峰的航运畅通
D.避免渔民在高温天气下中暑
10.如图表示鱼和虾生活环境和结构特点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为相同点。则图中甲区和丙区所示的选项正确的是( )
①生活在水中 ②用鳍协助游泳 ③体内有脊柱 ④可以在水中呼吸
A.甲区②③;丙区①④
B.甲区①②;丙区③④
C.甲区①③;丙区②④
D.甲区①④;丙区②③
二、非选择题
11.请根据所学知识及鱼鳃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鱼的身体大多呈 ,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2)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是通过 和 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的。
(3)鱼在水中游泳时,它的 和鳃盖后缘交替地张开和闭合,这是它在进行 。用滴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鱼的口流入,从 流出。
(4) 是鱼的呼吸器官,呈红色,其主要部分是图甲中的[] ,内含丰富的 。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 会粘连在一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鱼会因无法获得足够的 而窒息。
(5)去菜市场买鱼时,如鱼已死亡,可根据 来判断鱼的新鲜程度。
(6)剪纸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如图体现了鱼类与人类生活关系中的哪一个方面 ( )
A.提供动物蛋白
B.我国重要的养殖业
C.我国重要的捕捞业
D.融入人类的文化
1~5 CCACA 6~10 ACBBA
1. C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 C比目鱼、带鱼、鲨鱼都生活在海水中;鲫鱼、青鱼、鲢鱼、鳙鱼都生活在淡水中,C符合题意。
3. A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淡水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水华”。鲢鱼在水域的上层活动,以硅藻、绿藻等为食;鳙鱼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草鱼在水域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岸边活动,主要以水草为食;青鱼栖息在水域中下层,以螺、蚌等软体动物为食。因此,从四大家鱼的食性以及“水华”发生的原因来看,应放养捕食藻类的鲢鱼。
4. C鱼在水中生活,依靠鳃进行呼吸,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开和闭合是鱼在呼吸。
5. A鱼用鳃呼吸。当水由口流入,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进入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所以水从鳃盖后缘流出时,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6. A鱼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这与水中生活无关。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在水中游泳,适于水中生活;鱼用鳃呼吸,能获取水中溶解的氧,适于水中生活;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小在水中游泳时遇到的阻力,适于水中生活。
7. C在夜晚,水生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到黎明时分,池水中氧气含量最少,鱼为了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就会浮头或跳出水面。
8. B鱼的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它的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鱼在水中游泳时,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提供动力。
9. B我国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等,主要是为了保护产卵期的亲鱼和生长期的幼鱼。
10. A鱼属于脊椎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可以在水中呼吸,用鳍协助游泳;虾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生活在水中,可以在水中呼吸。
11.答案: (1)流线型 (2)躯干部 尾部 (3)口呼吸 鳃盖后缘 (4)鳃② 鳃丝 毛细血管鳃丝 氧气 (5)鳃丝的颜色 (6)D
解析:(1)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2)鱼在水中游泳,是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的。(3)鱼在水中游泳时,它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地张开和闭合,这是它在进行呼吸。将墨汁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鱼的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4)鳃是鱼的呼吸器官,呈红色,其主要部分是图甲中的②鳃丝,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鳃丝会粘连在一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鱼会因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而窒息。(5)去菜市场买鱼时,如鱼已死亡,可通过鳃丝的颜色来判断鱼的新鲜程度,鳃丝鲜红说明鱼是新鲜的。(6)题图剪纸体现了鱼类已经融入人类的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