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贾庄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化学(1-3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贾庄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化学(1-3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兰陵县贾庄中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
(1-3单元)检测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8 分)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 日凌晨1:30.巴黎奥运会在塞纳河畔开幕。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巴黎圣母院钟声响起 B.升奥运五环旗
C.点燃奥运圣火 D.体育代表团乘船入场
2.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C.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3.进行化学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
A.在实验室吃零食 B.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
C.在实验室追逐打闹 D.将化学试剂带出实验室
4.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水泥砂浆 C.液氮 D.纯牛奶
6.秦岭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景色迷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列对其一年四季景色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夏天烟雨蒙蒙————水分子体积发生了变化
C.秋天层林尽染————分子种类不同,性质相同
D.冬天雪花飞舞——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酒精用作燃料 B.铜丝用作导线
C.木材制成课桌 D.食盐用作调味品
8.化学有其独特的语言,那就是化学用语。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符号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CO B.氧气O C.红磷P D.氮气N
9.如图表示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Hg)和氧气(O )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前后一共涉及两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该反应能说明分子和原子均能构成物质
D.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表示为①→②→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42 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 小题,计24分)
10.(3分)如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根据空气成分填空(填物质名称)。
(1)图中B代表的是空气中的 。
(2)夏天,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3)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航标灯的是空气中的 。
11.(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了解仪器的用途及规范完成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是每个九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A B C D
实验内容 加热液体 熄灭酒精灯 倾倒液体 量取液体
实验操作图
(1)A图中的错误是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超过了试管容积的 。
(2)将B图中的错误操作进行改正: 。
(3)若按C图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4)D图操作中,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小的是 (填字母)。
12.(3分)锌元素是人体新陈代谢以及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图1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锌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锌原子的质子数为 。
(2)如图2所示粒子与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13.(4分)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小晋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氧气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工业上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大量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作缓慢氧化。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填字母)。
A.动植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烂 C.酒、醋的酿造 D.木炭燃烧
(4)氧气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14.(5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是兴趣小组探究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实验二:瓶中水的作用是 。
(3)实验三: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 。
15.(5分)将一种无色液体A 和一种黑色固体B 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在D 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F。
(1)写出F 的名称: 。
(2)写出A、B混合得到C、D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3)B在反应过程中起的作用是 .作用。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5分)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装置如图所示:
(1)请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请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实验中,当观察到导管口 时才能开始收集气体。
(4)实验过程中,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填字母)。
17.(8分)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探究石蜡的物理、化学性质。
(1)对于本实验使用的蜡烛有以下描述:A固态;B白色;C质地较软;D能燃烧,E难溶于水;F受热易熔化。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填字母)。
实验二:对蜡烛燃烧进行探究。
(2)点燃蜡烛后,石蜡受热熔化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燃烧火焰分为 层;
(3)同学们接着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如图) ①烧杯内壁有 生成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水
Ⅱ.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如图) ②澄清石灰水 ③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 (填物质名称)
【实验拓展】
(4)实验结束后,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火柴不碰到烛芯),蜡烛复燃,此白烟是 (填字母)。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反思与评价】
(5)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填字母)。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1),一段时间后,通过气压传感器得到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图2)。
(1)点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下列有关图2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
B. 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且瓶内温度逐渐冷却
C. 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3)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20 mL的水,若集气瓶的内部体积为200 mL,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约为36 mL,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4)若点燃红磷后缓慢伸入集气瓶后塞上瓶塞,会导致D 点位置向 (填“上”或“下”)移动。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创新作业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C 2. C 3. B 4. D 5. C 6. A 7. A 8. B 9. D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10.(3分)(1)氧气 (2)水蒸气 (3)稀有气体
II.(4分)(1) (2)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3)标签被腐蚀 (4)c
12.(3分)(1)金属 30 (2)C
13.(4分)(1)物理 (2)物理 (3)D (4)用于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14.(5分)(1)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白光
15.(5分)(1)二氧化硫(2)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分解
(3)催化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
16.(5分)(1)铁架台
(2)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有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放出
(4)D
17.(8分)(1)ABCEF
(2)物理 三(或3)
(3)①水雾 ②变浑浊 ③二氧化碳
(4)D
(5)C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1)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2分)
(2)D(1分)
(3)20(1分)
(4)下(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