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期中选择填空专项复习(一)(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科学期中选择填空专项复习(一)(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七上科学期中选择填空专项复习(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三趾树懒几乎终生生活在树上,它从怀孕到产仔约180天,哺乳期约一个月。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它属于(  )
A.爬行类动物
B.哺乳类动物
C.两栖类动物
D.鸟类动物
2.如图所示,君君用刻度尺测量出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是( )
A.2.8cm B.2.00cm C.2.80cm D.3.60cm
3.西瓜是夏天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西瓜的汁液来自细胞的(  )
A.细胞质 B.细胞核 C.液泡 D.叶绿体
4.有一支使用过的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8.3℃,小科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测量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8.3℃,第二次为39.2℃,第三次为39.2℃,则(  )。
A.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5.如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6.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国境内野生虎生存状况持续改善。中国境内主要生活着东北虎和孟加拉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已增至50只。如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分类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肉目不是最高的分类级别
B.猫和虎的亲缘关系比虎和豹的亲缘关系更近
C.建立东北虎豹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保护生物栖息地
D.东北虎和孟加拉虎属于同一物种
7.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对光后,眼睛注视目镜,先调节结构①使镜筒下降
B.将视野甲转换成视野乙,可选用物镜③
C.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光圈和反光镜,则乙比甲亮
D.若在甲视野中看到清晰的像,则调节转换器改换成乙视野后,也一定能看到清晰的像
8.小科在一次赏花活动后绘制了一种花的图案(如图),查阅检索表信息可知图中是( )。
A.樱花 B.梨花 C.梅花 D.桃花
9.嗜热四膜虫作为一种单细胞动物,曾经帮助伊丽莎白 布莱克本等三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如图为显微镜下的嗜热四膜虫,它的结构功能和草履虫十分相似,全身布满了数百根纤毛,以下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所需
B.通过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C.通过纤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D.与草履虫的繁殖方式一样只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甲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0个 280只
乙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0个 90只
A.含有多个变量 B.缺少对照实验
C.蛙卵数过少 D.结果不明显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填序号,下同),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是 。
1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烧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
(1)此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2)把该温度计先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等液柱稳定后,再放入50℃的水中,液柱移动了4cm。从50℃的水中取出温度计,稳定后,液柱向右正好移动了1cm,则此时环境温度为 ℃。
13.樱桃番茄的果皮有红色也有黄色,味道可口,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樱桃番茄的果皮颜色由细胞核内的 控制,其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 这一细胞结构中。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温度计所示的温度为 。
(2)按图乙a→b→c方式操作,测得蜡块的体积为 ;若操作b与c顺序对调,则测得蜡块的体积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操作b读数时俯视,操作c读数时仰视,则测得蜡块体积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5.小妍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现视野中会有“污物”出现。她为了能正确快速判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请你在图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将该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① ;

16.南山脊蛇是一种新发现的物种,如图。
(1)二歧式检索表中A、B、C、D、E分别表示一种动物,其中一种是南山脊蛇,它对应的是 。
(2)除了检索表中已描述的特征外,南山脊蛇还具有的特征是 (写出一点即可)。
17.如图所示的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 类植物,这类植物中的 是单细胞植物(名称)。
(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 的分化,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 ,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 ,但B类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C类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C叫 。
(4)具有根、茎、叶的植物有 (填符号)。
18.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黄岩岛是我圈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金枪鱼。它是游泳速度最快的海洋生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
资料二: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原因,有关数据见下表。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质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21% 32% 177% 20%
(1)根据资料一回答:黄岩岛海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 。
(2)根据资料二回答:造成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首要原因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七上科学期中选择填空专项复习(一)》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D B B C C A
1.B
【分析】哺乳类动物: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胎生即幼体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哺乳是指母体用乳腺分泌的乳汁哺育幼体。这使得幼体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且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详解】ACD.三趾树懒从怀孕到产仔约180天,表明其生殖方式是胎生,幼体在母体内完成发育,这与哺乳类动物胎生的特征相符。而爬行类、两栖类和鸟类都是卵生,所以可排除爬行类、两栖类和鸟类,ACD不符合题意。
B.三趾树懒有哺乳期约一个月,这体现了哺乳行为,是哺乳类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类群的重要特征,说明它属于哺乳类动物,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以物体的左端为研究对象,开始时物体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0.00cm,滑行结束时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2.80cm,物体长度为2.80cm,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等结构,绿色部位的植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
【详解】A.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储存了大量的水分、糖分、有机酸等溶解物质,西瓜中的汁液主要来源于细胞的液泡,C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因体温计玻璃泡与玻璃管中间有一段狭道,所以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下降。测量前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8.3℃,未甩的情况下示数只升不降,第1次测得结果仍为38.3℃,说明实际体温小于或等于38.3℃,故第一次可能正确;同理,第二次示数较第一次上升,故第二次39.2℃的读数肯定正确;第三次示数与第二次相等,说明实际体温小于或等于39.2℃,故第三次可能正确。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主要有擦、滴、撕、展、盖、染等。
图中,②步骤: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为后续操作做准备,这是第一步;
①步骤: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即内表皮,这是获取实验材料的操作,在滴水之后进行;
④步骤:把撕取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在撕取材料后进行;
③步骤: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是最后一步盖片操作;
所以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B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详解】A.在生物分类学中,食肉目是动物分类的一个层级,它位于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一分类体系中的“目”这一层级,显然不是最高的分类级别,A正确。
B.根据图示,猫和虎都属于猫科,而虎与豹同属于豹属,因此虎和豹的亲缘关系更近,B错误。
C.建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珍稀动物的栖息地,C正确。
D.东北虎和孟加拉虎都属于虎这一物种下的不同亚种,D正确。
故选B。
7.B
【分析】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对光后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玻片。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有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
更换物镜后,由于不同物镜焦距可能不同,一般需要重新调节焦距才能看到清晰的像。
【详解】A.对光后,眼睛应注视物镜,先调节结构①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目的是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而不是注视目镜,A错误。
B.物镜③的镜头比物镜②长,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乙比视野甲放大倍数大,所以将视野甲转换成视野乙,可选用物镜③,B正确。
C.视野乙的放大倍数比视野甲大,在使用相同的光照、光圈和反光镜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以乙比甲暗,C错误。
D.若在甲视野中看到清晰的像,调节转换器改换成乙视野后,由于不同物镜焦距不同,需要重新调节细准焦螺旋等才能看到清晰的像,不一定能直接看到清晰的像,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由图可知该花花柄短,直接贴生于枝干且枝条表面带刺,符合检索表中3a梅花的特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分析】四膜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各部分结构都有自己的功能,但又相互协作,使整个细胞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详解】A.嗜热四膜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嗜热四膜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通过细胞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B错误。
C.嗜热四膜虫全身布满了数百根纤毛,可以通过纤毛的摆动进行运动,C正确。
D.草履虫主要通过细胞分裂繁殖,但也存在接合生殖等方式,嗜热四膜虫的繁殖方式多样,不只是细胞分裂繁殖,D错误。
故选C。
10.A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该实验中,甲组用河水,乙组用蒸馏水,这是水质的不同,是本实验想要探究的变量。但同时甲组水温是22℃,乙组水温是10℃,出现了水温这个额外变量。在一个实验中,如果存在多个变量,就无法明确是哪个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所以该实验设计含有多个变量,故A符合题意;
B.甲组和乙组形成了对比,甲组是河水,乙组是蒸馏水,存在对照,并非缺少对照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
C.每组都有300个蛙卵,蛙卵数量并不少,故C不符合题意;
D.从结果看,甲组孵出280只蝌蚪,乙组孵出90只蝌蚪,结果差异明显,并非结果不明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试管 烧杯 ① ③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仪器②的名称是烧杯;
(2)可以直接加热的是试管;需垫上陶土网才能加热的是烧杯,因烧杯底部面积较大,为均匀受热,所以需要垫上陶土网;量筒、广口瓶 、细口瓶、酒精灯,不能加热;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是量筒。故选①、③。
12.(1)气体的热胀冷缩
(2)37.5
【详解】(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瓶中气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气体的热胀冷缩导致液柱左右移动,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候,瓶子中的气体温度也随之变化,气体体积也跟着变化,使得里面的气压也变化,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弯管中间那段液柱也是随之变化。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放入50℃的水中,液柱移动了4cm,则液柱移动1cm表示温度变化,从50℃的水中取出温度计,稳定后,液柱向右正好移动了1cm,则表示温度下降12.5℃,所以此时环境温度为50℃-12.5℃=37.5℃。
13. 基因/遗传物质 液泡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色素、维生素等。
【详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樱桃番茄的果皮颜色是一种性状,所以樱桃番茄的果皮颜色由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所以生物的性状主要由细胞核内的基因来控制。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色素、维生素等。樱桃番茄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高,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液泡中。液泡对于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的状态 。
14.(1)
(2) 20cm3 偏大 偏小
【详解】(1)该温度数值由下至上变小,故为零下温度,且分度值为1℃,所以示数为。
(2)[1]因蜡块在水中会上浮故用沉坠法测蜡块体积,b中读数为30mL,c中读数为50mL,所以蜡块体积
[2]若操作b与c顺序对调,取出蜡块这一过程会带出部分水分导致测得的蜡块体积偏大。
[3]若操作b读数时俯视会导致偏大,操作c读数时仰视会导致偏小,则将偏小。
15. 在装片上 在目镜上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详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故①应填在装片上;②应填在目镜上。
16. C 用肺呼吸(或“体内受精”、“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写1条,合理即可)
【详解】(1)南山脊蛇是爬行动物,具有的特征有:卵生、体温不恒定、在陆地上产卵。结合二歧式检索表可知:南山脊蛇,对应的是C;
(2)结合分析和检索表中的信息可知,南山脊蛇还具有的特征是用肺呼吸(或“体内受精”、“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17.(1) D 藻 衣藻
(2) 根、茎、叶 水
(3) 种子 裸子植物
(4)ABC
【详解】(1)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如图中的D。藻类植物中的衣藻是单细胞植物。
(2)A类植物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B类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C类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故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B类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为被子植物,C类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为裸子植物。
(4)图A蕨类,图B被子植物,图C裸子植物,都有根茎叶分化,图D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故具有根、茎、叶的植物有ABC。
18. 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栖息地丧失
【分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详解】(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黄岩岛海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由上表资料二可知,栖息地丧失分别占哺乳类和鸟类丧失原因的32%和60%,故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其次是偷猎分别占哺乳类和鸟类丧失原因的21%和20%,故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第二个原因是偷猎。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