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字节精准教育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字节精准教育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字节精准教育联盟·MYS高中202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模拟试题
化 学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试题卷自行保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四川制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下列有关四川制盐历史文物或工艺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A.“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的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均有化学变化
B.千年古刹灵泉寺香火鼎盛,所用蜡烛的主要成分为石蜡,石蜡有固定的熔点
C.唐朝大历年间,遂洲出现用甘蔗制取冰糖的工艺,冰糖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D.遂宁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实现用酒精提取溴水中的
B.图2所示的装置可实现NaCl溶液的结晶
C.图3所示的装置可用于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图4的装置可用来验证电石与水反应产生了乙炔
3.四川博物院,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地方,收藏着无数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中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A.云龙纹玉大带 B.东汉陶说唱俑
C.象首耳兽面纹铜罍 D.东汉杂技舞乐画像砖
4.实验室中下列操作规范或方法正确的是
A.制备乙酸乙酯 B.制备乙炔 C.干燥 D.实验室制备乙烯
5.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NH3可脱除废气中的NO和NO2,生成两种无毒物质,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N2和H2O
B.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C.中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同
D.上述历程的总反应为
6.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氮元素化合价 — 物质类别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N2,属于氮的固定
B.标准状况下,理论上44.8 L NO与33.6 L O2混合后溶于水可恰好转化成C
C.19.2 g铜与100 m L 12 mol / L的C溶液完全反应,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3.6 L的B物质
D.铵盐受热都易分解成氨气,都能与碱反应放出氨
7.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中含键的数目为
B.0.1mol中所含σ键总数为
C.标准状况下,2.24L环己烷所含共价键为
D.28g乙烯和环丁烷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溶液中:
B.加入铝粉能够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C.含有大量 的溶液中:
D.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
9.工业上以粗盐(含Ca2+、Mg2+、SO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NH4Cl,实验室模拟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O2
B.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使用玻璃棒
C.如图乙所示装置可以比较Na2CO3和NaHCO3晶体的热稳定性
D.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过量Ba(NO3)2、NaOH、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
10.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观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则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则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HCl、等酸都含氢元素,则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酸
11.镀锡铜箔中锡回收具有极高的价值。实验室回收并制备SnO2的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浸取”过程得到具有强还原性的Sn2+;“水解”制得Sn(OH)4沉淀。
A.向浸取液中分次加入镀锡铜箔,可减少铜粉覆盖反应物,提高浸取率
B.“氧化”过程使用的试剂X可以是H2O2
C.“滤液”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D.“550℃”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12.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2的硫酸溶液中H+的数目为0.02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HF含有5NA个质子
C.1 mol C6H14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20NA
D.2 mol 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混合物中离子总数为3NA
13.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能用于“点击反应”的新分子,结构如图所示。X、Y、Z和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与Z是同一主族元素,M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W>Y>M B.简单离子半径:Z>X>Y
C.电负性:Y>W>M D.简单氢化物还原性:Z>W>Y
14.酚苷是酚羟基和糖的半缩醛羟基脱水缩合形成的苷类物质,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红花中的红花苷能显著提高耐氧能力,对缺乏氧性脑病有保护作用,其结构如下。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花苷中存在醛基和酮羰基
B.红花苷不可能发生缩聚反应
C.红花苷中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核磁共振氢谱的峰组数相同
D.糖的半缩醛中的原子均为杂化且都是手性碳原子
15.硝酸根是目前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在人体摄入后,会在还原性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进而对身体有害。利用Pd和Pd-In作催化剂可将其转化为氮气和铵根,转化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亚硝酸钠有毒,禁止用作任何食品防腐剂和护色剂
B.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目的是使反应更迅速
C.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1mol NO转化为NO转移2mol电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其中16题13分,17—19 题各14分.
16.钾铬矾在鞣革、纺织等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可通过还原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制得,实验装置如图。已知的摩尔质量为998g/mol。
(1)B中反应装置名称为 。
(2)选用质量分数为70%的而不用98%的浓硫酸或稀硫酸的原因是 。
(3)写出B装置中析出晶体的化学方程式: 。
(4)B装置采用冰水浴目的是 ,有同学认为可在B装置中同时加入少量乙醇降低产品的溶解度,便于析出,该方法不合理的原因是 。
(5)钾铬矾样品中铬含量的测定:三价铬在酸性溶液中,在硝酸银接触下,与过硫酸铵反应被氧化成六价铬。
反应为
取样品在酸性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与过硫酸铵反应后,除去多余的硝酸银与过硫酸铵后,配成溶液,取25.00mL,用0.1000mol/L的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三次实验的平均值)。
取溶液的仪器为 ,样品中铬的质量分数为 。若滴定时滴定管开始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则测出铬的质量分数 (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17.铍的氧化物广泛应用于原子能、航天、电子、陶瓷等领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利用绿柱石(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含有一定量的FeO和)生产BeO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将写成氧化物形式 。
(2)中Be的化合价为 。
(3)粉碎的目的是 ;残渣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该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5)无水可用作聚合反应的催化剂。BeO、与足量C在600~800℃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沉铍时,将pH从8.0提高到8.5,则铍的损失降低至原来的 %。
18.一氧化碳是合成气和各类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作燃料及精炼金属的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1)CO与、可以合成乙二醇,反应为。
已知:、乙二醇(l)的燃烧热分别为、。
则反应的 。
(2)工业合成光气的原理为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与合成,平衡时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倒数、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该反应的 (填“>”或“<”)0。
②图示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的点是 (填“a点”“b点”或“c点”)。
(3)重整反应可获得合成气和,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一定温度下,起始时将和的混合气体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平衡时测得和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
①平衡时甲烷的转化率为 。
②若起始压强为,则该温度下反应II的平衡常数 (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八羰基二钴主要用作有机化合物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可由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中碳原子是该配位化合物的配原子,其理由是 。
(5)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不需要将溶解在水溶液中,而是通过采用多孔催化剂电极将转化为的电解池,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为了使气体直接发生反应,需要在催化剂层内形成大量的由(气体)、(液体)、催化剂(固体)聚集而成的三相界面,如图2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按的气流速率通过该装置。电解后,测得选择性,理论上产生CO的物质的量为 mol。
19.甲磺司特(M)是一种在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和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药物。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条件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
(2)的反应类型为 。
(3)D的结构简式为 。
(4)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
(5)K与E反应生成L,新构筑官能团的名称为 。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I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a)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b)红外光谱中存在和硝基苯基()吸收峰。
其中,可以通过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字节精准教育联盟·MYS高中202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模拟试题
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C
【详解】A.钻井、汲卤、晒卤、滤卤均为物理变化,煎盐涉及加热,即存在燃烧的化学变化,A错误;
B.石蜡是混合物,无固定熔点,B错误;
C.冰糖主要成分是蔗糖,属于有机物,C正确;
D.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而非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A.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不能提取溴水中的Br2,A错误;
B.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将NaCl溶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至蒸发皿中晶体大部分结晶析出时,再停止加热,B正确;
C.酸性KMnO4可将乙烯氧化为CO2,引入新杂质,C错误;
D.电石中含有硫化物的杂质,与水反应可生成H2S,H2S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该装置不能用来验证电石与水反应产生了乙炔,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云龙纹玉大带、东汉陶说唱俑、东汉杂技舞乐画像砖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象首耳兽面纹铜罍主要成分为青铜,金属材料,A、B、D均不符合题意,C正确。
4.C
【详解】A.制备乙酸乙酯时,生成的乙酸乙酯应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以吸收乙酸、溶解乙醇并降低其溶解度;若用饱和NaOH溶液,乙酸乙酯会发生水解反应导致产物损失,A错误;
B.制备乙炔用电石(CaC2)与水反应,反应剧烈且放热,为控制速率应使用饱和食盐水而非水,直接用水会使反应过快,B错误;
C.干燥SO2(酸性气体)需用浓硫酸,洗气瓶应“长进短出”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C正确;
D.实验室制备乙烯用乙醇和浓硫酸在170℃反应,装置需加碎瓷片防暴沸,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测温度,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由反应历程可知,反应物为NH3、NO、NO2,最终生成无毒物质N2和H2O,A正确;
B.中N与H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极性共价键(N-H键),B正确;
C.NH3质子数为7+3=10,电子数10,质子数为7+4=11,电子数11-1=10,H2O质子数为8+2=10,电子数10,三者质子数不完全相同,C错误;
D.总反应为NH3、NO、NO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和H2O,配平后为,D正确;
故选C。
6.B
【详解】A.氮的固定是指N2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而NH3转化为N2是化合态氮转化为游离态,不属于氮的固定,故A错误;
B.C是HNO3,NO与O2、H2O反应生成HNO3的总反应为4NO + 3O2 + 2H2O = 4HNO3,标准状况下,44.8 L NO的物质的量为2mol、33.6 L 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所以恰好完全转化为HNO3,故B正确;
C.B为NO2、C为HNO3,19.2 g Cu的物质的量为0.3 mol,n(HNO3)=0.1 L×12 mol/L=1.2 mol。Cu与浓HNO3反应方程式为Cu + 4HNO3 (浓)=Cu(NO3)2 + 2NO2↑ + 2H2O,0.3 mol Cu需1.2 mol HNO3,随反应进行硝酸浓度降低可能生成NO,故C错误;
D.铵盐受热不一定都生成NH3,如NH4NO3分解可能生成N2、NO2等,故D错误;
选B。
7.D
【详解】A.SiO2中每个Si原子形成4个Si-O键,则1molSiO2含4NA个Si-O键,A错误;
B.中,每个CN-与形成一个配位键,配位键属于σ键;每个CN-内部含1个σ键,则一个共含4+4=8个σ键,0.1mol该配合物含σ键总数为0.8NA,B错误;
C.标准状况下环己烷不是气体,无法通过其气体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也无法计算其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C错误;
D.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最简式均为CH2,28g混合物相当于28g的“CH2”原子团,“CH2”原子团的物质的量为,则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酸性条件下,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酸性条件下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与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与形成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碱性条件下,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A.在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氨气、二氧化碳制取碳酸氢钠,发生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NH4Cl,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氨气溶解度较大,故应先通入氨气,碱性溶液中再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增大,可以达到实验目的,A错误;
B.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这些过程中需要玻璃棒搅拌、引流等,B正确;
C.Na2CO3加热不易分解,NaHCO3晶体加热容易分解,故小试管中盛放NaHCO3,大试管中盛放Na2CO3,NaHCO3间接加热能分解,Na2CO3直接加热不分解,能证明两者的稳定性,图中放反了,C错误;
D.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硝酸钡引入新杂质),加入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除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不同来定义不同元素,所以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观粒子可以由不同元素粒子构成,例如N2与CO质子数均为28,A错误;
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例如C与O2反应生成CO,由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B错误;
C.定义pH大于7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小于7的溶液为酸性溶液,C正确;
D.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也可以为碱,例如NaOH,D错误;
答案选C。
11.D
【详解】A.硫酸铜溶液浸取时发生反应:Cu2++Sn=Sn2++Cu,分次加入镀锡铜箔,可减少铜粉覆盖反应物,提高浸取率,A正确;
B.“氧化”过程中加入试剂X,将Sn2+氧化为Sn4+,试剂X可以是,B正确;
C.Sn(SO4)2水解生成Sn(OH)4沉淀和硫酸,溶液可返回浸取工序循环使用,C正确;
D.高温焙烧Sn(OH)4得到SnO2,条件是550℃,不能用蒸发皿,应该用坩埚,D错误;
故选D。
12.D
【详解】A.pH=2的硫酸溶液中H 浓度为0.01mol/L,但未说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H 数目,A错误;
B.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11.2L HF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质子数目无法计算,B错误;
C.1mol C6H14中每个分子含19个σ键(5个C-C键和14个C-H键),总σ键数目为19NA,C错误;
D.2mol Na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无论比例如何,总离子数均为3NA(2mol Na+和1mol O2-或),D正确;
故答案为D。
13.A
【详解】A.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O的第一电离能大于Cl,第一电离能:O>Cl>Al,A错误;
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S2->N3->O2-,B正确;
C.一般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O>Cl>Al,C正确;
D.简单氢化物还原性与非金属性相反,非金属性Y(O)>W(Cl)>Z(S),则简单氢化物还原性:H2S>HCl>H2O,D正确;
故答案选A。
14.C
【详解】A.红花苷结构中含酮羰基,但无醛基(-CHO),A错误;
B.红花苷含多个酚羟基和醇羟基,酚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醛类或分子间脱水发生缩聚反应,B错误;
C.红花苷中含有4个酚羟基,且酚羟基所处化学环境不同,红花苷中含有4个醇羟基,且醇羟基所处化学环境也不同,二者核磁共振氢谱峰组数相同,C正确;
D.糖的半缩醛的结构为,其中C原子均形成四个单键(sp3杂化),其中-CH2OH中的碳原子不是手性碳原子,D错误;
故选C。
15.A
【详解】
A.亚硝酸钠有毒,但其在食品工业中允许限量用作防腐剂和护色剂,故A错误;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目的是使反应更迅速,故B正确;
C.反应中H2参与反应,H2中的H-H非极性键断裂;生成N2时,N2中的N≡N非极性键形成,故C正确;
D.NO中N为+5价,NO中N为+3价,1mol NO转化为NO转移电子数为1mol×(5-3)=2mol,故D正确;
选A。
16.(1)三颈烧瓶
(2)的浓硫酸浓度小,反应速率慢;易溶于水,稀硫酸太稀,不利于放出
(3)
(4) 降温利于结晶 乙醇会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
(5) 酸式滴定管 偏低
【详解】(1)根据装置图,B仪器名称为三颈烧瓶。
(2)选用质量分数为的而不用的浓硫酸或稀硫酸的原因是的浓硫酸浓度小,反应速率慢;易溶于水,稀硫酸太稀水太多,不利于放出。
(3)装置B中二氧化硫和反应,析出晶体,化学方程式为。
(4)B装置采用冰水浴降温的目的是:降低产品的溶解度利于结晶。乙醇有还原性会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故答案为:降温利于结晶;乙醇会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
(5)溶液水解显酸性,所以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存在,有,消耗溶液30mL,消耗的的物质的量,因此样品中含有的物质的量,样品中铬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滴定时开始无气泡,后有气泡会使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减小,质量分数偏低。
17.(1)3BeO·Al2O3·6SiO2
(2)+2
(3)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 SiO2
(4)(NH4)2SO4
(5)BeO+Cl2+CCO+BeCl2
(6)10
【详解】(1)将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先写金属氧化物,再写二氧化硅,最后写非金属氧化物,则写成氧化物形式为3BeO·Al2O3·6SiO2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Al为+3价,Si为+4价,O为-2价,故Be的化合价为+2价。
(3)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浸取速率,提高浸取率;残渣的主要成分为不溶于浓硫酸的SiO2。
(4)根据流程分析最后滤液中的主要溶质为硫酸铵,可以在除铝步骤中循环利用。
(5)由题可知,BeO、Cl2与足量C在600~800℃条件下反应生成BeCl2,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故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由于加入了足量C,所以对应产物应该为CO,化学方程式为BeO+Cl2+CCO+BeCl2。
(6)Be(OH)2的,则,当pH=8.0时,,铍损失浓度为,当pH=8.5时,,铍损失浓度为,故铍的损失降低至原来的。
18.(1)
(2) < a点
(3) 80% 0.643
(4)碳元素的电负性比氧元素小,容易给出孤电子对
(5) 18
【详解】(1)根据① ;
② ;
③ ;
根据盖斯定律:2×①+5×②-③得到:;
则;
(2)①根据图示可知,温度相同时,压强下,的平衡转化率高,故,温度越高,平衡时的转化率越小,所以反应的;
②a点的温度要比点和点的高,且压强大,反应速率快,点达到平衡时间最短;
(3)①设平衡时,,,由原子守恒可得:C守恒:;H守恒:;O守恒:联解可得,、、,所以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②平衡时,,,,,,反应Ⅱ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可用物质的量之比代替分压之比,故反应Ⅱ的;
(4)中碳元素的电负性比氧元素小,碳原子容易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是该配位化合物的配原子;
(5)①根据图示可知,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被还原为一氧化碳,电极反应式为;
②的气流速率通过该装置,电解,则体积为,,得,即。
19.(1)丙烯酸
(2)加成反应
(3)
(4)
(5)酰胺基
(6)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