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测试卷(二)(含解析 1-2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测试卷(二)(含解析 1-2章)

资源简介

八上科学期中模拟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
2.如图所示是苍鹭从平静水面上起飞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苍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
C.水越深苍鹭所成的像离它越远
D.它看见的鱼比实际要浅一些
3.如图所示,一只小鸭子正在湖中游泳。小鸭子的脚掌向后拨水,自身受力向前运动,使小鸭子前进的力是( )
A.湖水对鸭身的力 B.湖水对鸭掌的力
C.鸭掌对湖水的力 D.鸭子腿部肌肉产生的力
4.骨传导耳机深受广大运动爱好者的喜爱,如图所示,使用时,将耳机紧贴骨头,利用骨传导技术,声波直接通过骨头传至听神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骨传导过程中,耳蜗起到了放大振动的作用
B.听觉产生的部位在大脑
C.若鼓膜受损,则佩戴骨传导耳机无法听见声音
D.骨传导耳机能治疗各种听力障碍
5.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共设32个大项,329个小项。下图为龙舟、足球、射箭和公路自行车的体育图标,根据描述,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①划龙舟时用力划水,龙舟向前进 B.②踢足球时用力踢球,球飞出去
C.③射箭时用力拉弓,弓弦弯了 D.④用力踩脚踏板时,自行车加速前进
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角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入射角为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
C.若激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
D.若将激光沿FO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为OE
7.如图所示的各种措施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B.滑雪板的面积宽大
C.骆驼的脚掌宽大 D.大货车有很多车轮
8.在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上,我国16岁的小将全红婵夺得女子10米跳台跳水金牌,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全红婵站在跳台上,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起跳后,下落过程中全红婵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起跳后,下落过程中全红婵受到的重力减小
D.整个跳水过程中,全红婵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垂直向下
9.2023年2月哈工大宣布突破EUV光刻机关键技术,光刻技术是利用缩图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图通过光源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的方法,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若图示中掩膜上的电路图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图在硅片上成的像是虚像
B.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C.硅片位于缩图透镜一倍焦距以内
D.要减小硅片上的像,掩膜需向下移动
10.如图,物体AB直立于平面前,镜子足够大。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如甲图),平面镜后面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如乙图)。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AB在平面镜内(  )
A.甲、乙两图中,AB都成完整像
B.甲图中A成一半像,乙图中AB成一半像
C.甲图中AB成完整像,乙图中AB成一半像
D.甲图中AB成一半像,乙图AB成完整像
11.今年春晚,机器人和演员同台亮相,如图所示是机器人双脚站立变成单脚站立。在这过程中(  )
A.机器人密度增大 B.机器人质量增大
C.地面受到压力增大 D.地面受到压强增大
12.浙江越剧小生陈丽君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人物塑造能力,迅速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图是陈丽君在表演“抛伞”的瞬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伞被倾斜向上抛到最高点时,若突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伞将保持静止状态
B.抛出伞后,陈丽君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给陈丽君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伞离开陈丽君的手后,伞相对于陈丽君一直处于静止
D.伞在空中运动时,伞的速度发生变化,但惯性不变
13.如图所示的压强计,为保证它可正常测量,提出以下检查流程:
上面流程图中①、②、③的内容分别是(  )
A.①左高右低 ②左低右高 ③相平
B.①左低右高②相平③相平
C.①相平②左低右高③相平
D.①相平②左低右高③左低右高
14.应用各种科学方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中有关科学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模型法
B.乙图:借助水波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类比法
C.丙图:通过乒乓球弹开较大的幅度表示音叉较小的振动——转换法
D.丁图: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B蜡烛代替A蜡烛的像——转换法
15.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物体0~3s静止,3~6s速度由0变为1m/s,6~9s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0~3s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N B.3~6s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
C.6~9s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D.6~9s物体通过的路程1m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是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它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40m/s(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这种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7.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
(1)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声是由鼓面的 产生的。
(2)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
18.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O为入射点, 是反射光线,折射角为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边是水。
19.如图是元代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使用扇车清选谷物的情景。农民快速摇动摇柄,扇轮转动产生气流,当把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在 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的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饱满的谷物由于惯性大不会被吹到出风口,说明惯性大小与 有关。
20.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的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当入射光方向不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在 (选填“上升”或“下降”)。
21.如图为一款多功能手杖,撑开可以当座椅,折叠后可当拐杖。
(1)该产品的坐垫设计成加大版,内有凹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 减小压强,从而提高舒适度;
(2)该产品的手柄上有花纹,这样设计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 ,从而提高安全性;
(3)拐杖静止放置于地面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 为一对平衡力。
22.如图,在12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 ,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 N。
三、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相同的音叉,B是粘在甲音叉叉股上的小平面镜,C为一较大的平面镜,A为固定的激光笔,D为天花板。实验时,用橡皮锤敲打音叉乙,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天花板上的光斑发生晃动。
(1)光斑晃动说明音叉甲发生了 ;
(2)该实验说明音叉乙发声的 (填“能量”或“信息”)可以传递给音叉甲。若在月球上做该实验,光斑 (填“会”或“不会”)发生晃动;
(3)若增加橡皮锤敲击音叉乙的力度,可看见光斑在天花板上晃动的幅度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记号笔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
(1)如果有6mm和2mm厚的两块平板玻璃,应选择 mm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比较合适;
(2)小明在玻璃板前点燃A蜡烛,可看到玻璃板后出现A蜡烛的像,然后用未点燃的B蜡烛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直到看上去B与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明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如图乙。他应分别测出 (填“a、b”、“b、c”或“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多次移动A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并在每次实验中用记号笔标记蜡烛的位置;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光屏,则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烛焰的像。
25.小科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图甲中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用的仪器是 (填名称);
(2)在制作该装置时,小明手头有两块形状相同的橡皮膜,将相同的小球放在两种橡皮膜上时形变程度不同,如图乙所示,则小明应选择橡皮膜 (选填“A”或“B”)。覆盖在该装置金属盒表面;当小明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图甲中探头上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管内装的是水)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解决了问题后,测得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液体 深度h/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m
1 水 3 朝上 2.6
2 水 6 朝上 5.4
3 水 9 朝上 8.2
4 水 9 朝下 8.2
5 水 9 朝左 8.2
6 水 9 朝右 8.2
分析3、4、5、6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
26.小科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2)实验前,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光屏和透镜三者的中心在 。
(3)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此时像的性质是 。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逐渐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的 方。
27.某兴趣小组成员各自用一根弹簧、一块纸板、指针和挂钩等制作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们打算用50g的钩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刻度值的标定,并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任务一:计算与标定刻度
(1)如图甲,把一根下端带有挂钩的弹簧上端固定在纸板上,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0N;在挂钩上悬挂一个50g的钩码,在指针所指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N。接着,在挂钩上分别悬挂不同个数的50g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任务二:评价自制测力计
(2)通过测试,该兴趣小组利用的弹簧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为1.5N,请根据以下评价量表,对制作的测力计(如图乙)的刻度与量程进行评价,该测力计属于哪一个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 。
评价项目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刻度与量程 刻度完全均匀 刻度部分均匀 刻度完全不均匀
外观与结构完整性 美观且牢固,结构完整 美观,结构基本完整 不美观不牢固,结构不完整
任务三∶改良自制测力计
(3)通过初步测量检测,小组成员发现制作的测力计精确度不高。想要换用一个弹簧进行制作。成员们又挑选了A、B两个规格不同、长度相同的弹簧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所得的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数据绘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A、B中哪根弹簧,为什么 ?。
任务四∶利用测力计测量
(4)该小组利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利用如图所示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已知图中钩码重均为1N,则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牛。
四、解答题(共5小题,第29题4分,第30题5分,第28、31题各8分,第32题10分,共35分)
28.如图为耳朵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其振动,再由三块 传到内耳,刺激 内的听觉感受器,声音信息沿听神经传到 形成听觉(填中文名称)。
(2)遇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嘴或捂住耳朵,从而使 (填数字序号)内外的气压平衡,以免震破。
29.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2018年12月8日凌晨,嫦娥四号是用我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的。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探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图甲所示)
(1)发射月球车的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速度越来越快,那么火箭受到的推力与自身重力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不久的将来,若我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如图乙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 (选填“竖直向下”、“火箭运动的反方向”、“水平向左”)。
30.请按要求作图或分析说理。
(1)自行车尾灯的反光原理是有两面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如图1所示。请完成反射光路(保留作图痕迹),并标出其中一个反射角度数;
(2)请在图2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和S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过P点的光线;
(3)完成图3中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光路,并标出A点的像A′。
31.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自身质量m/t 4 储水罐容积V/L 8×103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cm2 1×103 车轮个数 6
(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 ?
(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
32.为了节能减排,某科学兴趣小组为学校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设计了方案。
(1)【项目设计】为保证篮球场有充足的光照,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方案,该方案主要依据反射定律,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对反射定律的研究,老师给出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将纸板倾斜放置,让光线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 (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设计改进】在讨论中,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图甲方案中镜面反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会造成眩晕。因此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先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后,让光线斜射到球场顶端,再经过漫反射后照射到篮球场,如图丙所示。图丙中漫反射区域的墙面除了要求粗糙以外还应该是 的,以便能反射所有色光;
(3)【设计优化】为使设计更加完善,现向同学们征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雨水可能通过采光井进入地下球馆 在井口安装透光玻璃
环境光线较弱时,室内补光不足 增加平面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上科学期中模拟测试卷(二)》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C A A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C D C
1.B
【详解】A.蝉叫声是由蝉的鸣膜振动发声,鸟类的发声器管叫鸣管,它们是由各自的发声器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平常我们听到蝉叫声和鸟鸣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
C.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因为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故C错误;
D.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不会改变,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因为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苍鹭在水面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中,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所以苍鹭飞离水面时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水面的距离,与水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
D.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会觉得鱼的位置比实际浅,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小鸭子的脚掌向后拨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脚掌一个向前的力,即鸭子受到的向前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湖水对鸭掌的力。
故选B。
4.B
【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详解】A.声波由外耳传到中耳的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再由听小骨传递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内有毛细胞,能把机械振动转导为电信号,再经过听神经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故A错误。
B.据分析可见:听觉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B正确。
C.使用骨传导耳机是通过声波引起颅骨振动,直接将声音信号传递到听小骨,声波不需要经过鼓膜,所以鼓膜受损,佩戴骨传导耳机也能听见声音,C错误。
D.骨传导耳机不能治疗各种听力障碍,比如听神经不能传递信息等所致的听力障碍,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划龙舟时用力划水,龙舟向前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踢足球时用力踢球,球飞出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射箭时用力拉弓,弓弦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符合题意;
D.用力踩脚踏板时,自行车加速前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B.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因此入射角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为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故A错误;B正确;
C.若激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即为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角与反射角都是0,故C正确;
D.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若将激光沿FO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为OE,故D正确。
故选A。
7.A
【详解】A.切果器的刀片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滑雪板的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骆驼的脚掌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大货车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A.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正确;
B.起跳后,她与跳台不接触,所以不受弹力的作用,下落过程中全红婵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错误;
C.下落过程中,她的质量不变,所以受到的重力也不变,故C错误;
D.整个跳水过程中,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A.由图得,缩图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此时电路图在硅片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C.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成倒、缩小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即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硅片类似于光屏,应位于缩图透镜一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故B正确,故C错误;
D.要减小硅片上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掩膜需向上移动,增大物距,减小像距,故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甲图:先根据“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画出A、B点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从A点反射的光线沿CD的最下边缘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若这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能过像点,则AB能在平面镜内成完整的虚像。如图所示:
乙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上,所以乙图中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并且根据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AB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AB.机器人双脚站立变成单脚站立的过程中,机器人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机器人的质量不变,体积不变,由知机器人的密度不变,故AB不符合题意;
CD.双脚站立变为单脚站立,此时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由知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详解】A.伞被倾斜向上抛到最高点时,伞的速度不为0(水平方向速度不为0,竖直方向上速度为0),若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伞不会保持静止状态,故A错误;
B.抛出伞后,陈丽君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给陈丽君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伞离开陈丽君的手后,伞相对于陈丽君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C错误;
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伞在空中运动时,其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手按橡皮膜时,当液面稳定后,如果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几乎没有变化,那么压强计漏气,如果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升高,那么压强计正常;如果压强计漏气,那么可以拆下橡皮管,此时液面相平,那么压强计正常,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D
【详解】A.光线实际不存在,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采用的是模型法,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声音以声波形式通过介质传播,和水波通过水介质扩散的模式相似,二者都是“振动在介质中传递”,因此借助水波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采用的是类比法,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但振动不容易观察,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故通过乒乓球弹开较大的幅度表示音叉较小的振动,运用了转换法,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替代另一根去与像重合,以确定虚像的位置和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不是转换法,D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C
【详解】A.物体0~3s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可知,0~3s时,拉力大小为2N,所以摩擦力也为2N,故A错误;
BC.物体6~9s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为4N。3~6s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可知, 6~9s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故D错误。
故选C。
16. 超声波 等于 不能
【详解】[1]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反馈人体内部的信息,从而判断人身体的状况。
[2]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状态、温度等因素有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7. 振动 音色
【详解】(1)[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发声;声以声波的形式传到远方。
(2)[2]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于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人们根据音色分辨出鼓和镯发声的。
18. OA 35 右
【详解】[1][2][3]由题图可知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NN′是法线,MM′是界面,入射角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C一定为折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折射角为
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界面的右边是水,左边是空气。
19. 重 运动状态 质量
【详解】[1][2][3]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谷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的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饱满的谷物质量大,惯性大,不会被吹到出风口,说明惯性与质量有关。
20. 50° 上升
【详解】[1]入射光线与液面夹角为40°,而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法线与液面垂直,所以入射角的大小为:
又因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的大小为50°。
[2]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所以液面上升,如图所示:
21.(1)增大受力面积
(2)摩擦力
(3)自身重力
【详解】(1)多功能手杖的坐垫设计成加大版,内有凹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从而提高舒适度。
(2)多功能手杖的手柄上有花纹,这样设计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从而提高安全性。
(3)拐杖静止放置于地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重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为一对平衡力。
22. 右 4N 8
【详解】[1][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为4N,方向向左;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处于平衡状态,B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B对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
[3]以木板A为研究对象,木板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12N,木板A同时受到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和物体B对它向左的摩擦力,木板A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f=12N-4N=8N
23.(1)振动
(2) 能量 不会
(3)变大
【详解】(1)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乙,乙音叉发声,天花板上的光斑发生晃动,这个现象说明音叉甲也发生了振动,运用了转换法。
(2)[1]由题意可知,敲响右边的音叉乙,左边的音叉甲会随着振动,这是因为右边音叉乙振动产生的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甲,引起左边音叉甲的振动而发出声音,说明音叉乙发声的能量可以传递给音叉甲。
[2]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的音叉甲不会发声,光斑不会晃动,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右边音叉乙产生的声音不会传递到左边的音叉甲。
(3)若增加橡皮锤敲击音叉乙的力度,音叉的振幅变大,则可看见光斑在天花板上晃动的幅度变大。
24.(1)2
(2)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a、c
(4)不能
【详解】(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越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所以选择2mm厚的玻璃板。
(2)蜡烛B和蜡烛A完全相同,蜡烛B放在蜡烛A所成的像处,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和蜡烛A的像大小相等,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c点是a点对应的像的位置,所以应分别测出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
(4)由于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所以在光屏是无法承接的。
25.(1)液体压强计
(2) A 装置密封不好
(3)液面内部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详解】(1)图甲中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用的仪器叫液体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2)[1]选择橡皮膜时,应该选用受压后变形较大的,这样测量液体内部压强时精度较高,故选择橡皮膜A。
[2]用手按压压强计的探头时,若U形管两侧液面的几何没有变化,说明装置密封不好,需要拆下软管,重新安装。
(3)3、4、5、6四次实验中,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橡皮膜在水中的朝向不同,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是通过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来反映压强大小的,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相同,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液面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6.(1)B
(2)同一高度
(3)倒立、缩小的实像
(4)上
【详解】(1)A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的焦点,A和C中平行光线和凸透镜的主光轴不平行,得到的光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不能测量焦距,故A和C不符合题意;
B.平行光线正对凸透镜,平行光线跟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白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和光心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实验前使烛焰、光屏和透镜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在成像过程中,像能成在光屏中央,方便观察像的性质和测量像距等数据。
(3)由题图知,物距
像距
物距大于像距,且光屏上成实像,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当蜡烛逐渐燃烧变短,物体下移,则光屏上的像将会上升,故像会出现在光屏的上方。
27.(1)0.5
(2)优秀
(3)A
(4)1
【详解】(1)在挂钩上悬挂一个50g的钩码,钩码对测力计的拉力等于钩码自身的重力,钩码的重力
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0.5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0.5N。
(2)该兴趣小组利用的弹簧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为1.5N,说明在测力计挂钩上挂了3个钩码,由于钩码的质量相同,在挂钩上分别悬挂不同个数的50g钩码时,在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标出相应的刻度值是均匀的,所用测力计美观且牢固,结构完整,该测力计属于优秀等级。
(3)如图,A、B弹簧受到的拉力都为0.5N时,B弹簧伸长的长度为5cm,A弹簧伸长的长度为10cm,若用A、B弹簧做出同样分度值的测力计,A弹簧分度值之间的距离更大,读数时更准确,因此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A弹簧。
(4)如图,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右侧挂钩受到的拉力,等于右侧钩码的重力,已知图中,钩码重均为1N,则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N。
28.(1) 听小骨 耳蜗 大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2)③
【分析】图中,①是耳廓,②是外耳道,③是鼓膜,④是听小骨,⑤是耳蜗,⑥是听神经。
【详解】(1)耳朵的结构中,听小骨有三块,分别是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彼此形成关节,位于中耳,可以把声波的振动传递给内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的刺激;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再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所以,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其振动,再由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声音信息沿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嘴或捂住耳朵,这样做是为了使③(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因为巨大声响会产生强大的气压变化,如果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强大的气压差可能会震破鼓膜。张开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让鼓室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捂住耳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界气压对鼓膜的冲击,从而保护鼓膜。
29. 不相等 竖直向下
【详解】(1)[1]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速度越来越快,向上做加速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即火箭受到的推力与自身重力不相等。
(2)[2]火箭离开月球表面,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因在月球上没有空气,但受月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即与竖直向下的重力方向相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为得到竖直向上的推力,因此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
30.(1)
(2)
(3)
【详解】(1)过入射点垂直反射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光线到达下面的反射面会再次进行反射,而且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第一次反射角为
第二次反射角为30°,如图所示:
(2)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连接OP即为反射光线,注意区分虚实线。如图所示:
(3)根据凸透镜的光学性质,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的交点即为A点的像A′。如图所示:
31.(1) 增大摩擦力 变小
(2)
(3)
【详解】(1)[1]洒水车的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洒水车匀速直线洒水作业过程中,水罐中水的质量变小,车的总质量变小;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车的总重力,根据
可知,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小。
(2)水的体积
由知道,水的质量
水的重力
车的质量
车的重力
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
(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力
受力面积
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
32.(1) 不能 在
(2)白色
(3) 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设计自动装置,使平面镜追随太阳光转动
【详解】(1)[1][2]若将纸板倾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让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的ON不是法线,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仍在同一平面内,只是纸板B上就无法呈现出反射光线。
(2)在图丙中漫反射区域的墙面要求是粗糙的,还应该是白色墙,因为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而其它颜色的物体只能反射部分色光,黑色可以吸收所有色光。
(3)[1][2]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改进方法是:可以设置自动装置,使平面镜随太阳光角度变化而转动;或存在的问题:晚上缺少光源;改进方法是可以设置太阳光收集装置,用白天收集的太阳光晚上当作光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