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上学期三年级第一次月考(1-2单元)检测卷 及参考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上学期三年级第一次月考(1-2单元)检测卷 及参考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1-2单元)检测
三年级语文试题(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46分)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每空1分,共10分)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去郊外游玩。郊外的天空格外(lán tiān),像一块透亮的蓝宝石。路边的野花竞相开放,有紫色的、粉色的、黄色的,十分(piào liang)。
不远处有一片(gāo dà)的(sōng shù),树干笔直,枝叶茂密,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草地上,几只小白兔在(huān kuài)地蹦跳,不时低下头啃食鲜嫩的青草。
玩累了,我们坐在树下休息。秋风拂过,带来阵阵(qīng liáng),树叶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响。爸爸拿出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景色,我也在笔记本上画下了眼前的(měi jǐng),用(zhēn zhèng)的笔触记录下这次(yóu wán)的(xìng fú)时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音节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钥匙(shi) 缤纷(bīn) 赠送(zèng) 振动(zhèn)
B. 霎时(sà) 掠夺(lüè) 痕迹(hén) 融化(róng)
C. 召开(zhāo) 鲫鱼(jì) 模仿(mó) 拯救(zhě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装扮 粗状 围裙 救命
B. 演奏 荒野 功课 旅行
C. 孤帆 鱼船 交错 宝贵
3. 下列对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沉醉其中。(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B. 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形容不高兴,精神不振)
C. 他在工作中总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
4. 下列句子中,表述恰当合理的一项是( )
A. 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B.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C. 春天的公园里,牡丹、菊花、月季竞相开放。
5. 下列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 )
A. 小草从土里探出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B. 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奔向远方。
C. 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B. 杜牧的《山行》一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是“因为”的意思。
C. 《秋天的雨》一文主要描写了秋天的雨景,没有提到秋天的色彩和气味。
三、按要求写句子。(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注意下面加点的部分,用拟人的手法仿写句子。
例: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2. 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例: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
3. 秋天的雨还会把气味带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例:它把香味给了桂花,甜甜的香味飘哇飘哇,飘进了小朋友的梦乡。
4. 仿照例句,写一个带有两个连续动作的句子。
例:小狗跑过去叼起地上的骨头。
5.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问题。(修改病句)
四、按所学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 漫步山林间,抬头望去,白云围绕着远处的山峰,山间的小路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云雾深处,这让我想起了诗句“ ,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枫叶被染得火红,比二月的春花还要艳丽,正如诗句“ , ”所描绘的景象。
2. 夜晚,我坐在窗前,听着秋风拂过树叶的声音,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忽然,看到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场景让我吟诵起“ , ”。
3. 来到湖边,湖水清澈见底,与蓝天相互映衬,湖中的小岛仿佛镶嵌在白银盘里的青螺,这美景正如诗句“ , ”所写。月光洒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纹,湖面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让人不禁感叹“ , ”。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共24分)
五、阅读理解(24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 用“√”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藏着(cáng zàng) 粮食(liáng niáng) 松柏(bǎi bó) 衣裳(shang cháng)
2. 短文从 和 两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雨的 之情。(3分)
3. 文中提到了哪些动植物在准备过冬?请用“______”画出来。(2分)
4. 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2分)
5. 你觉得秋天的雨还会带给大地什么呢?(1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我爱校园的梧桐树
我们的校园里,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它们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春天,梧桐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春雨过后,叶子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小鸟站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给校园增添了许多生机。
夏天,梧桐树的叶子长得格外茂盛,层层叠叠,密密匝匝。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小小的光斑。下课了,同学们喜欢在梧桐树下玩耍、乘凉,享受着夏日里的清凉。
秋天,梧桐树的叶子慢慢变黄了。一阵秋风吹过,金黄的叶子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缓缓飘落。有的落在草地上,像给草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有的飘到池塘里,像一只只小船,随风飘荡。
冬天,梧桐树的叶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但它依然挺立在寒风中,像一位位坚强的战士,守护着校园。我知道,等到来年春天,它又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爱校园的梧桐树,爱它四季不同的美景,更爱它默默守护校园的精神。
1. 短文按照________顺序,描写了梧桐树四季的特点。作者把春天的梧桐叶上的水珠比作________,把秋天的梧桐叶比作________。(3分)
2. 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梧桐树的色彩美。(3分)
3. 认真读短文,说一说你对画“______”句子的理解。(3分)
4. 短文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梧桐树四季的特点?(3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5. 你喜欢校园里的哪种植物?为什么?(2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共30分)
六、口语交际(5分)
结合图片内容,帮助小明向大家介绍他的周末活动。
周末,我和好朋友去公园玩。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啊!我们先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大家一起________________,真是开心的一天!
七、快乐习作(25分)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有的让你开心,有的让你难忘,有的让你学到了新知识……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趣事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300字左右。
2025—2026学年度 三年级语文试题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1-2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46分)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每空1分,共10分)
蓝天、漂亮、高大、松树、欢快、清凉、美景、真正、游玩、幸福(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A(B项“霎时”的“霎”应读“shà”;C项“召开”的“召”应读“zhào”)
2. B(A项“粗状”应为“粗壮”;C项“鱼船”应为“渔船”)
3. B(“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并非“不高兴,精神不振”)
4. B(A项“估计”与“一定”矛盾,可删去“一定”;C项“菊花”多在秋季开放,与“春天”语境不符,可删去“菊花、”)
5. C(A、B项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人的动作或神态;C项运用比喻手法,将“湖面”比作“镜子”)
6. C(《秋天的雨》不仅描写雨景,还提到秋天的色彩(如“金黄色”“橙红色”)和气味(如梨、菠萝的香甜))
三、按要求写句子(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示例:调皮的秋雨敲打着窗户,在玻璃上画着小水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人的动作或情态,语句通顺即可)
2. 示例:妈妈下班回家,一会儿做饭,一会儿打扫卫生。(用“一会儿……一会儿……”体现动作的交替,语句合理即可)
3. 示例:它把香味给了苹果,香香的气味飘哇飘哇,飘满了整个果园。(仿照例句结构,先写气味分配对象,再描述气味的特点及扩散效果,语句连贯即可)
4. 示例:小明拿起书包走出教室。(包含两个连续动作,逻辑合理、语句通顺即可)
5. 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学习上的问题。(语序不当,应先“发现”问题,再“克服”问题,修改正确即可)
四、按所学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共24分)
五、阅读理解(24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1. cáng(√)、liáng(√)、bǎi(√)、shang(√)(每空0.5分)
2. 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喜爱(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3. 小松鼠、小青蛙、松柏、杨树、柳树(圈出所有动植物,少圈1个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4.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画出此句即可,2分)
5. 示例:秋天的雨还会带给大地一曲五彩的歌,把红色给枫树,把黄色给银杏,把金色给田野。(围绕“秋天的雨对大地的作用”作答,合理即可,1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1. 时间(四季);珍珠;蝴蝶(每空1分,共3分)
2. 嫩绿、金黄、绿(白色、晶莹也可)(每空1分,共3分,写出文中任意三种颜色即可)
3. 这句话把梧桐树比作“撑开的绿伞”和“坚强的战士”(1分),既写出了梧桐树高大茂盛、能为校园遮挡阳光风雨的特点,又体现了梧桐树无论春夏秋冬都坚守校园、默默守护的精神(2分),表达了作者对梧桐树的喜爱与敬佩之情(意思对即可,共3分)
4. 春天:抽新枝、长嫩叶,叶子挂水珠,小鸟枝头唱歌;夏天:叶子茂盛,洒下斑驳光影,供同学玩耍乘凉;秋天:叶子变黄,随风飘落,像蝴蝶、地毯、小船;冬天:叶子落光,枝条挺立寒风中(每季节特点1分,共4分,概括准确即可)
5. 示例:我喜欢校园里的月季花。因为春天它会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红的、粉的、黄的,特别漂亮;而且它的花期很长,从春天到秋天都能看到它开花,给校园增添了很多色彩(表达“喜欢”的态度1分,理由具体合理1分,共2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共30分)
六、口语交际(5分)
示例:周末,我和好朋友去公园玩。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啊!我们先在滑梯上玩得不亦乐乎,接着在草地上追逐嬉戏,最后在秋千上尽情摇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蚂蚁,大家一起小心翼翼地把它移到安全的草丛里,真是开心的一天!(每空1分,内容符合“公园游玩”场景,逻辑连贯、语句通顺即可)
七、快乐习作(25分)
评分标准
1. 内容(12分)
一等(10-12分):能明确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趣事,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写清楚,细节具体,有自己的感受。
二等(7-9分):能选择一件趣事,写出大致经过,但细节不够丰富,感受较简单。
三等(4-6分):仅简单提及事件,经过模糊,没有具体细节和感受。
四等(0-3分):内容与“趣事”无关,或语句混乱、无法读懂。
2. 结构(8分)
一等(7-8分):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作,条理清晰,段落分明,过渡自然。
二等(5-6分):有基本顺序,但部分环节条理不够清晰,段落划分较随意。
三等(3-4分):顺序混乱,段落不清,缺乏逻辑。
四等(0-2分):无段落划分,结构零散,内容拼凑。
3. 语言(5分)
一等(4-5分):语句通顺流畅,无错别字,能运用简单的描写手法(如动作、神态描写)。
二等(2-3分):语句基本通顺,有3-5个错别字,描写较少。
三等(0-1分):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6个以上),影响理解。
(注:题目未拟扣2分;字数不足250字,酌情扣1-3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