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上学期四年级第一次月考水平检测及参考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上学期四年级第一次月考水平检测及参考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上学期四年级试题
第一次月考水平检测
(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范围:第一、二单元)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校园自然与科技探索社”正在筹备“自然之奇·科技之光”主题展,需要社员运用第一、二单元所学语文知识,完成素材整理、展区介绍、创意写作等任务。请你以社员身份完成以下挑战,助力展览顺利开展!
第一部分:基础筹备——完善展览素材(42分)
一、字词梳理:标注自然与科技展品(8分)
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为展品标注准确名称。
1. 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cǎi hóng),如同彩色的绸带挂在天边。
2. 科学家通过(yán jiū)发现,蜜蜂能通过舞蹈传递蜜源位置的信息。
3. 夜幕降临,(xīng xing)在深蓝色的天空中闪烁,仿佛在眨着眼睛。
4. 这款智能手表能(cè liáng)心率、步数,还能接收电话通知。
5. 钱塘江大潮来时,(bēn téng)的江水撞击堤岸,发出震耳的声响。
6. 工程师们(shè jì)的跨海大桥,如同一条巨龙横跨海面。
7. 秋天,(guì huā)盛开,甜香的气味飘满整个校园。
8. 宇航员穿着特制的(fú zhuāng),在太空中开展实验。
二、字音与字形辨析:核对展签信息(6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霎时(shà) 潜入(qián) 窗框(kuāng) 半明半昧(mèi)
B. 稻穗(suì) 愚昧(mèi) 倾斜(qīng) 风号浪吼(háo)
C. 系鞋带(jì) 家雀儿(què) 霸占(bà) 漫天卷地(juǎn)
2. 用“√”选择正确的汉字(3分)
(暮 幕)色 (即 既)使 (坚 竖)立 (驾 架)驶
(题 提)问 (科 料)学 (震 振)动 (愉 榆)快
三、词语运用:描述展览场景(8分)
1. 先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5分)
( )平( )静 ( )崩( )裂 人( )人( )
( )头( )进 若( )若( ) ( )七( )八
(1)选词填空:展览第一天,现场( ),大家都围着“蜜蜂王国”模型,看小机器人模拟蜜蜂( )采蜜的场景。
(2)用“若( )若( )”写一句话,描述“云海展区”的景象: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3分)
不仅……还……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1)( )蝙蝠能在黑夜中飞行,( )科学家从它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
(2)这款智能音箱( )能播放音乐,( )能解答数学问题。
四、句子改写:优化宣传文案(8分)
按要求改写句子,让展览宣传语更生动。
1. 我们参观了“自然奇观”展区。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大潮的知识。(用关联词合并)
2. 讲解员说:“这个模型展示的是火星表面的地貌。”(改为转述句)
3. 没有一个观众不被“星空投影”的美景打动。(改为肯定句)
4. 用“忽然”“一会儿”这两个词语描绘“模拟雷雨”展区的画面:
五、课文回顾:提炼展览主题(6分)
为展览板块补充内容,突出主题特色。
1. “自然力量”板块:《观潮》中,“ , ”(填课文原句)写出了大潮来临前江面平静的样子,与后文大潮的汹涌形成鲜明对比。
2. “星空遐想”板块:《繁星》中,作者在海上看繁星时,觉得星星“ ”,表达了对星空的喜爱。
3. “科技灵感”板块:《蝙蝠和雷达》告诉我们,蝙蝠靠 辨别方向,科学家模仿这一原理,解决了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
4. “求知精神”板块:补充名句:“ ,自用则小”,提醒我们要勤学好问。
六、问题探究:关注生态保护(6分)
结合下面材料,完成环保主题展区的内容设计。
材料一:近年来,全球多地出现极端天气,如持续高温、暴雨洪涝等,部分地区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许多动植物面临生存危机。
材料二:2024年,我国新增造林面积1000多万亩,城市公园数量比去年增加15%,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1. 材料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_,材料二体现的环保措施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 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请写出两条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展区解读——分析展览内容(28分)
阅读与理解(28分)
(一)“自然奥秘”展区:读《海上日出》片段(12分)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片段中,太阳从出现到完全升起的过程是: →
→ (3分)
2. 作者把太阳比作“负着重荷似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3. 片段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海上日出?体现了日出的什么特点?(3分)
4. 为这个展区写一句解说词,吸引观众驻足:(3分)
(二)“科技生活”展区:读《会“说话”的垃圾分类箱》(16分)
在“科技生活”展区的角落,放着一个彩色的垃圾分类箱。它有四个不同颜色的“嘴巴”——蓝色的放可回收物,绿色的放厨余垃圾,红色的放有害垃圾,灰色的放其他垃圾。最特别的是,它还会“说话”呢!
我试着把一个塑料瓶放进灰色“嘴巴”里,箱子立刻发出温柔的提醒:“小朋友,塑料瓶是可回收物,请放进蓝色箱子哦!”我赶紧把塑料瓶移到蓝色“嘴巴”里,它又笑着说:“谢谢你!正确分类,为地球加油!”
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箱子里装了“智能识别器”,就像它的“大脑”,能分辨不同垃圾的种类。如果放错了,它就会用语音提醒;放对了,还会给出鼓励。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这样的垃圾分类箱,帮助大家养成环保习惯。
看着这个会“说话”的箱子,我想:科技不仅能让生活更方便,还能帮助我们保护地球,真是太神奇了!
1. 读完短文,从不同角度提出3个问题(3分)
2. 这个垃圾分类箱“会说话”的原理是什么?整理成“原理卡片”(3分)
3. 文中把垃圾分类箱的“智能识别器”比作“大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 作者为什么说“科技不仅能让生活更方便,还能帮助我们保护地球”?(3分)
5. 为这个展区写一段总结语,体现科技与环保的关系(4分)
第三部分:创意策划——撰写展览故事(30分)
八、习作:我的“自然科技小助手”
在“自然与科技”主题展中,你看到了很多有趣的发明。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自然科技小助手”,它可以结合自然现象的特点(如蜜蜂的导航能力、向日葵的向光性等),帮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请你写一篇作文,介绍这个小助手的样子、功能,以及它能帮人们做什么。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上学期四年级第一次月考水平检测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筹备——完善展览素材(42分)
一、字词梳理(8分)
1. 彩虹 2. 研究 3. 星星 4. 测量 5. 奔腾 6. 设计 7. 桂花 8. 服装(每空1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二、字音与字形辨析(6分)
1. B(A项“窗框”的“框”应读“kuàng”;C项“家雀儿”的“雀”应读“qiǎo”)(3分)
2. 暮(√) 即(√) 竖(√) 驾(√) 提(√) 科(√) 振(√) 愉(√)(每空0.375分,共3分)
三、词语运用(8分)
1. 补充词语:风平浪静、山崩地裂、人山人海、齐头并进、若隐若现、横七竖八(每空0.5分,共3分)
(1)人山人海、齐头并进(每空1分,共2分)
(2)示例:走进“云海展区”,白色的云朵在展区中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1分,语句通顺、符合“若隐若现”的语境即可)
2. (1)因为……所以…… (2)不仅……还……(每空1.5分,共3分)
四、句子改写(8分)
1. 我们不仅参观了“自然奇观”展区,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大潮的知识(2分,关联词使用正确、语句通顺即可)
2. 讲解员说,那个模型展示的是火星表面的地貌(2分,人称、标点修改正确即可)
3. 在场的观众都被“星空投影”的美景打动(2分,意思不变、表述准确即可)
4. 示例:“模拟雷雨”展区里,天空忽然暗了下来,一会儿工夫,“雷声”隆隆,“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下,仿佛真的下起了雷雨(2分,运用指定词语、描绘出场景即可)
五、课文回顾(6分)
1.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2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2. 像小孩子的眼睛,一闪一闪的(或其他符合课文内容的描述,1分)
3. 超声波(1分)
4. 好问则裕(2分,错字不得分)
六、问题探究(6分)
1. 全球极端天气增多(或“冰川融化加快、动植物生存危机”);新增造林(或“增加城市公园数量、绿色出行”)(每空1分,共2分)
2. 示例:①节约用纸,不浪费作业本和纸巾;②主动参与班级或社区的垃圾分类活动,正确投放垃圾(每点2分,共4分,建议具体、可行即可)
第二部分:展区解读——分析展览内容(28分)
(一)《海上日出》片段阅读(12分)
1. 太阳的小半边脸→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每空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太阳升起时缓慢、吃力的过程(1分),突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1分,共3分)
3. 从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描写海上日出(1分),体现了日出颜色鲜红、形态变化明显、充满生命力的特点(2分,共3分)
4. 示例:欢迎来到“自然奥秘”展区!在这里,你能亲眼见证海上日出从微光初现到光芒万丈的全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3分,语言简洁、能吸引观众即可)
(二)《会“说话”的垃圾分类箱》阅读(16分)
1. 示例:①垃圾分类箱的四个“嘴巴”分别对应什么垃圾?②智能识别器是如何分辨垃圾种类的?③除了提醒和鼓励,这个垃圾分类箱还有其他功能吗?(每问1分,共3分,问题角度不同、合理即可)
2. 原理卡片:垃圾分类箱内装有“智能识别器”(1分),它能分辨不同垃圾的种类(1分);若垃圾放错,就发出语音提醒;若放对,就给出语音鼓励(1分,共3分)
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抽象的“智能识别器”比作人们熟悉的“大脑”(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智能识别器是垃圾分类箱的核心部分,能像大脑一样处理信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其功能(1分,共3分)
4. 因为这个会“说话”的垃圾分类箱,能通过语音提醒帮助人们正确分类垃圾,让垃圾分类更方便(1.5分);同时,正确分类垃圾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球(1.5分,共3分)
5. 示例:科技与环保相辅相成!像会“说话”的垃圾分类箱这样的发明,既用智能让生活更便捷,又助力我们守护地球家园。希望大家能在科技的帮助下,养成环保习惯,共同创造绿色未来(4分,体现科技与环保的关系、语言流畅即可)
第三部分:创意策划——撰写展览故事(30分)
八、习作评分标准
评分维度 一等(25-30 分) 二等(20-24 分) 三等(15-19 分) 四等(14 分及以下)
内容(15 分) 能结合自然现象特点设计小助手,样子、功能描述具体,能清晰写出帮助人们解决的生活问题,有创意 能结合自然现象设计小助手,样子、功能有描述,能写出帮助解决的生活问题,但不够具体 能设计小助手,提及自然现象和功能,但描述简单,解决的问题不明确 未结合自然现象,小助手设计模糊,内容与要求不符
结构(10 分) 结构完整,按 “样子→功能→作用” 的顺序写作,条理清晰,过渡自然 结构较完整,有基本顺序,但部分环节条理不够清晰 结构不完整,顺序混乱,段落划分随意 无完整结构,内容零散,无段落划分
语言(5 分) 语句通顺流畅,无错别字,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 语句基本通顺,有 3-5 个错别字,有简单描写 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6 个以上),描写极少 语句混乱,错别字多,无法通顺表达
(注:题目未拟扣2分;字数不足400字,每少50字扣1分,扣完3分为止)
范文示例: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