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电荷.课件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28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3 电荷.课件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28页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11.3 电荷
第十一章 电路、电流和电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
2.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作用。
4.知道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情境】电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有自然形成的雷电,有能为用电器工作提供能量的电(如图所示)。
【问题】雷电和让用电器工作的电是怎么形成的呢?人们最早是如何发现电现象的?
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
1.【演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或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纸屑或头发,观察现象。
【现象】橡胶棒(或玻璃棒)吸引纸屑或头发。
2.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3.摩擦起电:由于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1)带了电的物体能吸引所有的不带电物体;
(2)摩擦起电时,周围的环境越干燥越好。
(1)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8

2
6
例如: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和原子中所有电子带的负电量相等,所以原子对外不表现出电性。
4.摩擦起电的原理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的大小不同;
②当不同物质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力较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对电子束缚力较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1
+1

+8

2
6
(3)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子发生了转移。
(2)摩擦起电的原因
1.演示:
【操作】把两个吹足气的气球分别系在一根细线的两端。将两个
气球在干燥的头发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从中间提起细线,
观察现象。
【现象】两个气球彼此排斥,撑开了一段距离。
【说明】物体带电后存在相互作用。
【问题】物电荷间的相互 作用有怎样的规律呢?
知识点二 两种电荷
2.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当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如图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硬橡胶棒相互排斥
(2)当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板相互靠近时(如图乙),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玻璃棒相互排斥
(3)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如图丙),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棒和硬橡胶棒相互吸引
点击播放视频
大量实验表明: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①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说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和玻璃棒上的电荷是不同的。
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构造:如图所示:
金属箔
金属罩
金属杆
金属球
绝缘垫
知识点三 验电器
【操作】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现象】验电器的两金属箔张开了一定的角度。
【说明】电荷通过金属球和金属杆发生了转移,验电器的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
【提醒】金属箔带的电荷越多,张开的角度越大。
- - -
- - -
- -
- - -
4.演示:
如图所示,用一段蜡烛做成瓶塞备用。将一根铁丝对折,在火上加热后从蜡烛中穿出,并将铁丝固定在蜡烛中,然后在铁丝的下端弯两个钩。剪两个铝箔条挂在铁丝钩上,其间有一些空隙,以保证铝箔条能自如地张开和回落。装上瓶塞,并将瓶口封闭好后,在铁丝的上端装一个用铝箔做成的小球。
制作简易验电器
5.【实践活动】制作简易验电器
想一想,如何使用这个装置检验电荷的种类?
(1)先用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铝箔球接触,使铝箔条张开(此时验电器带正电) ;
(2) 再把带电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铝箔条张开的角度变大,说明物体带正电,反之则物体带负电。
制作简易验电器
1.静电现象
(1)电视机的荧屏表面容易吸附灰尘;
(2)混纺衣服上常出现不易拍掉的灰尘;
(3)冬天,手碰到金属物体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4)雷电;
(5)科技馆——静电竖发。
知识点四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复印(如图)等。
将原稿形状的墨粉转印到纸上
原稿成像,使硒鼓相应区域带电
硒鼓上静电潜像区域吸附墨粉
静电复印的原理
2.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①油罐车下面托一条静电橡胶拖地带,使其接地,随时释放摩擦产生的电荷,防止电荷的积累而导致剧烈的火花放电。
(2)防护
②建筑物的顶端安装避雷针,可以避免因雷电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击毁建筑物。
【注意】雷雨天气可拔下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拔下天线或将室外天线接地。
④人体静电消除器,可将人体产生(或积累)的静电通过直接接地或放电的方式消除。
人体静电消除器
连体式防静电服
③精密的电气化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避免火花放电烧坏电路导致零件损毁。
【思考】雷电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自身安全?
①不要停留在室外,及时躲进具有防雷设施的建筑内;
②留在室内,关闭门窗;
③不使用手机、关闭电视等用电器;
④不靠近与室外有连接的导体,等等。
电荷
两种电荷
验电器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摩擦起电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的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静电除尘、避雷针等
1.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干燥的碎纸屑,玻璃棒能吸引纸屑,但纸屑接触到玻璃棒以后,往往又会立即跳离玻璃棒。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玻璃棒吸引纸屑后,纸屑不带电
C.玻璃棒吸引纸屑是因为纸屑带有与玻璃棒上相同的电荷
D.纸屑条离玻璃棒是由于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
2.如图所示,将塑料绳分成细丝,用餐巾纸分别摩擦塑料细丝和塑料管,然后将摩擦后的塑料细丝抛向空中,紧接着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塑料细丝,塑料细丝便会悬浮在塑料管上,就像一只“会飞的章鱼”。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餐巾纸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餐巾纸与摩擦后的塑料细丝间会相互吸引
C.摩擦后的塑料细丝与餐巾纸带上了同种电荷
D.摩擦后的塑料细丝与塑料管带上了同种电荷
BD
3.三个轻质球分别用绝缘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三个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球带电
C.有两个球带同种电荷,第三个球不带电
D.有两个球带异种电荷,第三个球不带电
D
4.如图所示,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
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根据图示情景,提出一个与电荷间相互作用有关的问题?
答: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谢谢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