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1.1-2.1)1.(2025七上·杭州月考)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为什么鸡蛋能孵化出小鸡B.为什么新疆地区的瓜果比较甜C.哪种品牌的牛奶味道更好D.插在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折断”【答案】C【知识点】认识科学【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和实验进行探究和解答的问题,通常涉及自然现象、因果关系或可验证的假设。【解答】A、“为什么鸡蛋能孵化出小鸡”,这是一个典型的生物学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科学理论来解释鸡蛋孵化的条件、胚胎发育过程等,属于科学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B、“为什么新疆地区的瓜果比较甜”,这个问题涉及地理、气候、土壤等科学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以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研究,属于科学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C、 “ 哪种品牌的牛奶味道更好”,这是一个主观偏好问题,因为“味道更好”取决于个人口味,无法通过科学方法得出普遍结论,不属于科学问题,故C符合题意;D、“插在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折断””,这是一个光学现象,可以通过光的折射原理进行科学解释,属于科学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2025七上·杭州月考)“估测”是在科学测量基础上的一种粗略测量方法。下列对于家庭厨房用具的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B.酱油瓶的容积约为5mLC.锅铲的长度约为1.2mD.冰箱冷冻室里冻肉的温度约为10℃【答案】A【知识点】估测;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估测”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粗略测量方法。我们需要对每个选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选择最接近实际值的选项。【解答】A、普通筷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餐具。根据经验,一双筷子的长度通常在20cm到30cm之间。25cm是一个常见的长度,比如中式筷子的标准长度大约是25cm左右,故A正确;B、酱油瓶的容积通常较大,因为家庭使用的酱油量较多。常见的酱油瓶容积是500mL左右(比如一瓶生抽或老抽)。5mL的容积非常小,与实际相差甚远,故B错误;C、 锅铲是厨房中用于炒菜的工具,通常长度在30cm到50cm之间(方便操作)。1.2m的长度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手臂长度,这样的锅铲会非常不便于使用,故C错误;D、冰箱冷冻室的温度通常设置为-18℃左右(这是国际通用的冷冻标准温度,可以长期保存食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A。3.(2025七上·杭州月考)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2.7米=2.7米×100厘米=170厘米B.6.2米=6.2×100厘米=620厘米C.8.8千米=8.8×1000=8800米D.5.4米=5.4毫米×1000=5400 毫米【答案】B【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例如300nm,前面的300是倍数,只是对后面的单位nm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解答】A、正确的换算过程为:2.7米=2.7×100厘米=270厘米,故A错误;B、正确的换算过程为:6.2米=6.2×100厘米=620厘米,故B正确;C、正确的换算过程为:8.8千米=8.8×1000米=8800米,故C错误;D、正确的换算过程为:5.4米=5.4×1000毫米=5400 毫米,故D错误。故答案为:B。4.(2025七上·杭州月考)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B.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在前人经验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内容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③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解答】A、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A正确;B、细胞学说提出了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C、细胞学说提出了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C正确;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故答案为:B。5.(2025七上·杭州月考)猪笼草有的叶子会特化成“捕虫瓶”。当小虫跌进瓶里。瓶盖会自动关闭。在消化液的帮助下将小虫“吃”掉。这个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选项中所有的内容都与生物相关,要结合题干中的信息找到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解答】A、猪笼草通过特化的叶子捕虫并消化,说明其需要营养,故A不符合题意;B、捕虫瓶的结构特化(如瓶盖、消化液)与捕食功能相适应,故B不符合题意;C、题目中未提及猪笼草的生长或繁殖过程,故C符合题意;D、捕虫行为是对外界刺激(如小虫触碰)的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2025七上·杭州月考)为了解拱墅区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以及“美好教育”近视防控措施的开展和实施效果,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检查视力”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提出设计方案、获得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谈论。【解答】 视力检查正是为了获取学生视力状况的实际数据,属于收集证据的环节。故答案为:D。7.(2025七上·杭州月考)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目的是防污染;标签向手心是为了防止标签被腐蚀。【解答】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垂直悬空,故A正确;B、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B错误;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故C错误;D、不能给点燃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故D错误。故答案为:A。8.(2025七上·杭州月考)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B.C.D.【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1.刻度尺的放置: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紧贴,且刻度线与被测边平行。2. 零刻度线的对齐: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以从其他整数刻度开始测量,但需减去起始刻度值。3. 视线的方向: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避免斜视造成误差(即避免“仰视”或“俯视”)。4. 估读: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毫米刻度尺需估读到0.1毫米)。【解答】A、被测物体没有与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故A错误;B、测量圆的直径时,需借助直尺和三角尺进行测量,左侧三角尺对应整数刻度,操作正确,故B正确;C、图中测量的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圆锥顶端到底面的垂直距离,故C错误;D、铅笔的左侧没有对准零刻度线,故D错误。故答案为:B。9.(2025七上·杭州月考)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测温前先估测物体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B.测量前,需要用力将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体甩回玻璃泡内C.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可以接触到容器底部D.读温度计的示数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保证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答案】A【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正确使用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示数稳定后在液体中读数,不能将温度计去除后读数。【解答】A、测温前应先估测物体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若温度计量程过小,可能导致玻璃管破裂;若量程过大,会降低测量精度,故A正确;B、“用力甩回液体”仅适用于体温计(水银体温计有缩口结构)。实验室温度计(如酒精或煤油温度计)甩动会导致液体柱断裂或损坏温度计,测量前只需静置即可,故B错误;C、玻璃泡需浸入待测液体中,但不可接触容器底部或侧壁,否则会因热传导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故C错误;D、读数时温度计需留在液体中,保持与被测物体热平衡。取出后因环境温度差异会导致示数快速变化,影响准确性。视线应与液柱凹面(如水银)或凸面(如酒精)最低/最高处相平,故D错误。故答案为:A。10.(2025七上·杭州月考)为探究香烟烟雾的危害,某兴趣小组观察和记录了红肚玻璃鱼在不同浓度的香烟烟雾水溶液中的心跳次数,结果如表。实验组别 加入溶液 平均心跳次数(每分钟)第一组 200毫升清水 66第二组 200毫升含1只香烟烟雾的水溶液 82第三组 200毫升含2只香烟烟雾的水溶液 95第四组 200毫升含3只香烟烟雾的水溶液 71根据上述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组实验起对照作用B.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香烟烟雾对红肚玻璃鱼的心跳有抑制作用C.每一组实验均应选择多条大小、生长状况相似且数量相同的红肚玻璃鱼D.此实验可获得启示:适量吸烟能提高心跳次数,有利于身体健康【答案】C【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中,未做特殊处理的一组为对照组。【解答】A、第一组没有加入含有香烟烟雾的水溶液,可知为对照组,故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组鱼的心跳次数更多,说明香烟烟雾对红肚玻璃鱼的心跳有促进作用,故B错误;C、为了避免偶然性,每一组实验均应选择多条大小、生长状况相似且数量相同的红肚玻璃鱼,故C正确;D、 吸烟能调高鱼的心跳,不一定能提高人的心跳速度,也不能说明有利于身体健康,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2025七上·杭州月考)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A 被酒精灯火焰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B 实验时将水银温度计不小心打碎 立即报告老师,由老师及时处理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D 有化学试液溅入眼睛 用手搓揉眼睛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水银有毒,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也不能直接扔在垃圾桶力,因为水银会挥发,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均会使水银进入人体。【解答】A、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冷水可以快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烫伤程度,防止进一步损伤,故A不符合题意;B、水银(汞)是剧毒物质,挥发后可能被吸入人体。打碎后不能随意处理,应立即报告老师,由专业人员用硫粉或其他方法处理,故B不符合题意;C、化学试剂灼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以稀释和清除化学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D、 化学试液溅入眼睛后,绝对不能用手指搓揉!搓揉会加重损伤,可能导致化学物质扩散或划伤角膜。正确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的话应及时就医,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2025七上·杭州月考)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A.36.5℃, 40℃ B.都是40℃C.都是39℃ D.39℃, 40℃【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没有甩动就用于测量体温,若真实体温低于体温计示数,则测量值不准确,仍为原示数;若真实体温等于或于测量值,则测量准确,示数为正确的体温。【解答】我们需要了解体温计(通常是水银体温计)的工作原理。体温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水银柱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但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设计:水银柱在温度下降时不会自动回落。这意味着体温计在使用后需要用力甩动,才能使水银柱回到初始位置。体温计原刻度为39℃,测量36.5℃时,水银柱不能降低,所以示数仍为39℃。测量40℃时,水银柱受热膨胀,示数升高到40℃。故答案为:D。13.(2025七上·杭州月考)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装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C.甲中所观察到的实际范围比乙中的小D.若在甲视野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要将观察的物体移至视野中央,物体在视野中的什么方位,就将物体向什么方位移。【解答】A、显微镜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左移,则像向右移动,故A错误;B、甲的放大倍数小,视野宽,进入的光线多。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故B正确;C、甲中所观察到的实际范围比乙中的大,故C错误;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换成乙后放大倍数过大,未必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故D错误。故答案为:B。14.(2025七上·杭州月考)某同学在用量筒取液体时,先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43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用俯视读得液体体积为15毫升,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大于28mL B.小于28mL C.等于28mL D.无法判断【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某同学用仰视的方法读得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43毫升,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43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用俯视方法读得量筒内剩余液体体积为15毫升,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43mL-15mL=28mL。故答案为:A。15.(2025七上·杭州月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选项是小玉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请你帮她判断一下,各选项中不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小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小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误差分析【解析】【分析】读数时仰视会把数读小,俯视会把数读大。【解答】A、皮卷尺拉紧时,刻度会拉伸,实际长度会比读数更大,因此测得的跳远距离会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B、如果头发绕得不紧密,测得的长度会比实际总直径更大,因此计算出的单根头发直径会偏大,故B不符合题意;C、沸水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移出后温度计读数会下降,因此测量结果会偏小,而不是偏大,故C符合题意;D、仰视读数时,视线低于液面,读数会比实际体积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6.(2025七上·杭州月考)在下列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字。(1)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 。(2)一个拳头的宽度约为1 。(3) 。(4) 700μm= mm。【答案】(1)m3(2)dm(3)(4)0.7【知识点】单位换算;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 教室的体积通常用立方米(m3)来表示,因为立方米是国际单位制中表示体积的标准单位,适用于较大的空间。(2) 拳头的宽度通常在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之间,10cm=1dm。(3)根据进率进行换算。(4)根据进率进行换算。【解答】(1)一个长10米、宽5米、高4米的教室,体积就是10×5×4=200立方米,则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3 。(2)一个拳头的宽度约为10cm,即1dm。(3) 。(4)。17.(2025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 写出仪器名称: D: , F: , H: 。(2)量取25mL 的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答案】(1)试管;酒精灯;烧杯(2)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1)A是胶头滴管;B是试管夹;C是量筒,D是试管;E是药匙;F是酒精灯;G是镊子;H是烧杯。(2)量筒和量杯可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解答】(1)D是试管,可用于少量物体之间的反应容器;F是酒精灯,用于加热药品;H是烧杯,用作反应容器。(2)量取液体需要的仪器是量筒,即C。18.(2025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为光学显微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 填写下列数码对应结构名称: [1] ; [4] ; [5] ;[7] 。(2)观察时,发现3标有10×字样,5标有40×字样。那么,视野中的物像是原物的 倍。(3)在观察时,当[5]由10×转换为40×时,视野的亮度变化为 。【答案】(1)粗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物镜;反光镜(2)400(3)变暗【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2是细准焦螺旋;3是目镜;6是遮光器。(2)根据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进行计算。(3)放大倍数越大,像越暗,可通过调节反光镜或使用大光圈的方式使物像变亮。【解答】(1)由图可知,1是粗准焦螺旋,用于调节镜筒的位置;4是物镜转换器,用于固定和更换物镜;5是物镜,放大物像;7是反光镜,用于调节进入镜筒的光线,即调节像的亮度。(2)3是目镜,5是物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可知放大倍数为倍。(3)当[5]由10×转换为40×时,放大倍数变大,进入镜头的光线覆盖面积扩大,单位面积的光量减少,视野会变暗。19.(2025七上·杭州月考)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蜡块体积的测量,小科想出了如图的测量方法。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体积。B.将一枚铁钉用绳系好。C.将铁钉缓慢浸没水中,测出体积。D.将蜡块固定在铁钉附近。E.使铁钉和蜡块均浸没水中,测出体积。综合以上步骤即可求出蜡块的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A、B、C三个步骤,就测量蜡块体积来讲,不必要的是 (填字母)。(2)根据信息可得蜡块的体积为 cm3。(3) A 步骤中“适量”是指 。【答案】(1)A(2)23(3)水量能使铁钉和蜡块完全浸没,且总体积不超过量筒量程【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只需用C-B即可求得蜡块的体积,所以步骤A没有必要。(2)根据(1)蜡块体积的测量方式可知,用C的示数减去B的示数即为蜡块的体积,量筒的分度值为1mL。(3)使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要确保物态浸没且水面高度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解答】(1)A、 测量水的初始体积;B、测量水和铁钉的总体积;C测量水、蜡块和铁钉的总体积,用C的示数减去B的示数即为蜡块的体积,可知A步骤没有必要。(2)由(1)可知,蜡块的体积为49mL-26mL=23mL=23cm3。(3)适量指的是量筒内的水既能将铁钉和蜡块完全浸没,加入铁钉和蜡块后的总体积又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20.(2025七上·杭州月考)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实验中,小金和小科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分别如图所示。(1)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 (填“小金”或“小科”)同学的测量方法正确;(2)另取一刻度尺,用正确的方法测量科学教科书的宽度,五次结果分别为18.43cm,18.42cm, 18.44cm, 18.43cm, 18.41cm, 则最终的测量结果应记作 cm,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答案】(1)小金(2)18.43;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1)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紧贴,这样读数误差更小。(2)对有效数字去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注意最终结果保留的小数位与原示数应相同。【解答】(1)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应紧贴被测物体并对齐刻度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金的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木块,且刻度线对齐,小科的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木块,所以操作正确的是小金。(2)最终测量的结果为。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21.(2025七上·杭州月考)要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1)如图甲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把玻璃泡浸没在水中,待温度计稳定后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 ℃。(2)丙是体温计,某同学将示数为36.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待到示数稳定后读数为 ℃。【答案】(1)19(2)36.8【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先分析温度计的分度值,再进行读数。(2)体温计由于特殊的结构,没有甩动的情况下示数只升不降。【解答】(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图中示数为19℃ 即水温为19℃。(2)体温计前端有一个缩口,没有甩动的情况下示数不会下降,可知将体温计放入冰水中,示数仍为36.8℃。22.(2025七上·杭州月考)如图甲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图中铅笔的总长度是 厘米;若改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应是 ,如图乙,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的情形,铜丝的直径是 毫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5.20cm;5.2cm;1.1【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铜丝的直径等于总长度除以圈数。【解答】铅笔的长度为7.20cm-2.00cm=5.20cm。改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需要在厘米后估读一位,可知示数为5.2cm。铜丝的直径。23.(2025七上·杭州月考)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 ab两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两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填a或b)。(2)吹气结束后,俯视量杯读数,则测得的肺活量偏 。 (填“大”或“小”)(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速度均匀,则上图中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 (填“甲”或“乙”)【答案】(1)b(2)大(3)乙【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a中右侧的管较短,水很快会降到管口以下,水不再排出。(2)俯视把数读大,量取液体时获得的液体会偏少。(3)体积等于横截面积乘以高度,体积变化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高度变化越小,据此判断。【解答】(1)使用排水法测量气体的体积时,应短进长出。故答案为:b。(2)俯视读数,视线在正确刻度的上方,会导致读数偏大。(3)吹气速度均匀,相同时间内进入量杯内的水的体积相同,因量杯下小上大,所以水面高度变化情况为先快后慢。故答案为:乙。24.(2025七上·杭州月考)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兰想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请你指导小兰完成实验。(1)如图一中1、2为显微镜的目镜,3、4为显微镜的物镜,5、6为物镜与载玻片的位置.小兰想要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应该选用正确的组合为____。A.1, 3, 5 B.2, 3, 5 C.1, 4, 5 D.2, 4, 6(2)小兰在对光时发现视野中有异物,她转动物镜转换器和移动载玻片后发现异物均未移动,则异物在 上。(3)小兰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显微镜的 。(4)若一个载玻片上印有“p”的图样,则小兰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5)如图二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如要由视野(1)变为视野(2),小兰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移动玻片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物镜转换器【答案】(1)A(2)目镜(3)细准焦螺旋(4)d(5)②④③①【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根据 目镜的放大倍数:数字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和物镜的放大倍数:数字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及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距离越远,放大倍数越小进行判断。(2) 异物可能在目镜、物镜或载玻片上,结合题中信息进行判断。(3) 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找到更清晰的物像。(4)根据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进行判断。(5)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物像放大倍数更大,观察范围变小,所以换成高倍物镜前要像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解答】(1)想要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则需要放大倍数最小,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目镜选择的是1;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物镜选择的是3,此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较远,所以选择的是5。故答案为:A。(2) 转动物镜转换器和移动载玻片后发现异物均未移动,说明视野中的异物不在物镜和玻片上,则可能存在与目镜上,可通过更换目镜进行检验。(3)已找到观察物后,只需微调清晰度,应使用细准焦螺旋。(4)显微镜成像为倒像(上下左右颠倒),“p”旋转180°后应为“d” 。(5)视野(1)中细胞甲偏左,视野(2)中细胞甲居中且放大,说明操作包括移动玻片(使目标居中)和切换高倍镜(放大)。 具体步骤:1. 移动玻片(②):将细胞甲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物镜转换器(④):切换高倍物镜。3. 调节光圈(③):增加进光量(高倍镜视野较暗)。4. 转动细准焦螺旋(①):微调清晰度。故答案为:②④③①。25.(2025七上·杭州月考)物理兴趣小组想测量墙角一段水管的横截面周长。(1)小明的方案是:取一条长纸条紧包住水管,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戳一个小孔,如图(a)所示,而后将纸条拉直,纸条上就出现两个小孔,用刻度尺测出纸条上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水管横截面的周长。如图(b)就是他的测量结果,由图可知水管的周长为 cm。(2)小华的方案是:取一条弹性棉线沿水管紧绕一周,如图(c)所示,在棉线的重叠处做好标记,而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点间的距离,就是水管的周长。比较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方案得出的结果更准确 答: 。另一位同学的测量方案得出的结果不准确,其存在的缺陷是 。【答案】(1)8.00(2)小明;弹性棉线在拉直时会因弹性而伸长,导致测量结果偏大【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两个最近刻度之间的距离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2)弹性绳子容易发生形变,误差较大。【解答】(1)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可知周长为8.00cm。(2)小明的方案更好,小华使用弹性棉绳,容易发生形变,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26.(2025七上·杭州月考)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 (填“甲”或“乙”)。(2)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3)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4)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偏大、偏小或一样大)。【答案】(1)甲(2)B;C(3)20cm3(4)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乙同学将石块取出会带走部分水,测得的是石块和其表面水的总体积。(2)仰视会把数读小,俯视会把数读大,据此分析误差。(3)石块的体积等于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4)丙同学的误差原因和乙同学相同,取出固体,其表面会沾有水,导致测得的体积偏大。【解答】(1)乙同学的方法:取出石块时,石块表面会附着少量水,会导致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大。(2)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只要石块完全浸没,深度不影响体积测量结果,故A错误;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仰视会使读数读小,导致总体积偏小,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小,故B正确;C、水滴飞溅出来:飞溅的水会导致总体积偏小,从而使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小,故C正确;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粗线会排开更多水,导致总体积偏大,从而使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BC。(3)由图1可知,总体积为130mL-110mL=20mL=20cm3。(4)取出矿石时,矿石表面会带出少量水,后续所加的水等于石块和其表面带出的水,可知所加的水偏多,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大。27.(2025七上·杭州月考)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的气体温度计,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管中水柱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上图中的固体温度计。已知铜的膨胀程度比铁大,当温度升高时,指针会偏向 侧(选填“A”或“B”)。(3)如图甲是小黄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时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答案】(1)上升(2)B(3)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或使用膨胀系数更大的液体或换用体积更大的瓶子等【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温度计的原理:物体的热胀冷缩。(2)膨胀程度大,形变量大,会将金属片向形变量小的一侧压。(3)根据温度计的原理提出改进意见,例如用更细的玻璃管、增大瓶子的容积、换用热胀冷缩更明显的液体等。【解答】(1) 气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气体的热胀冷缩。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气体体积收缩,导致管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将水柱压入管内,因此液面会上升。(2)铜的膨胀程度比铁大,升高相同的温度, 铜片膨胀更多,导致双金属片向铁侧弯曲,因此指针会偏向铁侧,即B侧。(3)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取决于液体的膨胀系数和玻璃管的直径及玻璃瓶2中液体的量。液柱移动不明显可能是因为液体膨胀系数小或玻璃管太粗。改进方法包括:1. 换用膨胀系数更大的液体(如酒精代替水)。2. 使用更细的玻璃管以放大液柱变化。3、换用体积更大的瓶子。28.(2025七上·杭州月考)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在调研中发现,学校周边小卖部的辣条销量居高不下,不少学生甚至将辣条当作日常零食频繁食用。为探究辣条对生物健康的影响,该小组以仓鼠为研究对象展开以下实验。实验材料:仓鼠若干只、普通的鼠粮、添加辣条粉末的鼠粮(与普通的鼠粮大小形状相同)、饲养箱等。组别 仓鼠数量 每次投放的鼠粮种类 5个月以后结果(活动能力、毛发)甲组 各10只仓鼠 400克普通的鼠粮 10只活动能力均正常,毛色光亮乙组 的鼠粮 6只奔跑迟缓,4只正常,毛发稀疏请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每组选10只仓鼠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2)本实验中对各组仓鼠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写出一点即可)。(3) 乙组“ ”处应投放 的鼠粮。(4)基于本次实验结果,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请你给身边常吃辣条的同学提出一点建议 【答案】(1)减少实验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2)健康状况相同(或年龄相近、体重等) 合理即可(3)400克添加辣条粉末的鼠粮(4)减少辣条的食用量,选择更健康的零食【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1)使用多只仓鼠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2)小鼠的自身差异可能会干扰实验,所以应选择健康状况良好、年龄相仿等各条件相似的小鼠进行实验。(3)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判断,要控制除辣椒粉以外的条件均相同。(4)结合表中信息进行分析,可知辣椒粉不利于毛发健康和会降低活动能力,所以应少吃辣条。【解答】(1)使用多只仓鼠可以避免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数据更具代表性。(2) 控制变量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确保仓鼠的初始状态一致,例如健康状况相同或年龄相近、体重等,避免其他因素干扰实验结果。(3)实验采用对照实验法,甲组为对照组(普通鼠粮),乙组为实验组(添加辣条粉末的鼠粮),其他条件(如鼠粮质量)应保持一致,所以?处填写的是400克添加辣条粉末的鼠粮 。(4)实验结果表明辣条可能影响活动能力和毛发健康,因此建议控制摄入量以保障身体健康。29.(2025七上·杭州月考)小胡发现,在同一个实验室里测量从同一个热水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时,不同的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都不太一样。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小胡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呢 她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按照如下方法校验普通水银温度计:a.检查温度计的玻璃部分是否有破损、刻度是否清晰,否则就得更换;b.用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冰块,让它自然熔化,形成冰水混合物;c.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读出此时示数为2℃;d.取另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e.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读出此时示数为98℃;(1)若用该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为50℃的物体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2)若测量某未知温度的物体时,示数为26℃,则该物体的实际温度为 ℃。(3)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从30℃上升到100℃,若测量过程中一不小心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测量值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答案】(1)50(2)25(3)偏大【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2)根据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和该温度计对应的示数进行等比例换算,计算实际温度或该温度的示数。(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因为会导致误差,例如接触温度更高的杯底,会导致测量值偏大。【解答】(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在沸水(实际温度为100℃)时显示98℃。因此,温度计的刻度范围为2℃到98℃,对应实际温度0℃到100℃。则,解得t=50℃。(2)温度计示数为26℃,则实际温度为,解得。(3)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由于烧杯底部通常比液体温度更高(尤其是加热时),玻璃泡会感受到更高的温度,导致测量值偏大。30.(2025七上·杭州月考)小科想测定一个饮料瓶的容积,准备了一把刻度尺和适量的水。于是按照设计方案一步步操作下去,请补充完整。步骤1:刻度尺测出了该瓶子底部的直径为D。步骤2:如图在瓶内放入适量的水,盖好瓶盖,用刻度尺测出水柱长度h1。步骤3: ____(1)填写好步骤3 ;(2)利用测量的量和已知量,瓶子容积为 。【答案】(1)将瓶子倒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柱的长度h2(2)【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瓶子上方不规则,不易直接测出体积,可将瓶子倒置,由于水的体积不变,可知空气的体积也不会变,此时空气部分瓶子为圆柱体,可以利用体积公式计算体积。(2)根据瓶子体积等于正放时水的体积加上倒放时空气的体积进行计算。【解答】(1)为了测定瓶子的容积,需要测量瓶子中空气和水的总体积。通过步骤2已经测得正立时水柱的高度h1,此时瓶子上部是空气。将瓶子倒置后,水会占据瓶子的另一部分空间,此时测量水柱的高度h2,可以计算出瓶子的总容积。(2)正立时水的体积,倒置时水的体积。瓶子的总容积等于正立时水的体积加上倒置时空气的体积,因此瓶子的容积为。1 / 1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1.1-2.1)1.(2025七上·杭州月考)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为什么鸡蛋能孵化出小鸡B.为什么新疆地区的瓜果比较甜C.哪种品牌的牛奶味道更好D.插在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折断”2.(2025七上·杭州月考)“估测”是在科学测量基础上的一种粗略测量方法。下列对于家庭厨房用具的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B.酱油瓶的容积约为5mLC.锅铲的长度约为1.2mD.冰箱冷冻室里冻肉的温度约为10℃3.(2025七上·杭州月考)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2.7米=2.7米×100厘米=170厘米B.6.2米=6.2×100厘米=620厘米C.8.8千米=8.8×1000=8800米D.5.4米=5.4毫米×1000=5400 毫米4.(2025七上·杭州月考)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B.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5.(2025七上·杭州月考)猪笼草有的叶子会特化成“捕虫瓶”。当小虫跌进瓶里。瓶盖会自动关闭。在消化液的帮助下将小虫“吃”掉。这个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6.(2025七上·杭州月考)为了解拱墅区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以及“美好教育”近视防控措施的开展和实施效果,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检查视力”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7.(2025七上·杭州月考)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C. D.8.(2025七上·杭州月考)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B.C.D.9.(2025七上·杭州月考)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测温前先估测物体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B.测量前,需要用力将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体甩回玻璃泡内C.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可以接触到容器底部D.读温度计的示数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保证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10.(2025七上·杭州月考)为探究香烟烟雾的危害,某兴趣小组观察和记录了红肚玻璃鱼在不同浓度的香烟烟雾水溶液中的心跳次数,结果如表。实验组别 加入溶液 平均心跳次数(每分钟)第一组 200毫升清水 66第二组 200毫升含1只香烟烟雾的水溶液 82第三组 200毫升含2只香烟烟雾的水溶液 95第四组 200毫升含3只香烟烟雾的水溶液 71根据上述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组实验起对照作用B.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香烟烟雾对红肚玻璃鱼的心跳有抑制作用C.每一组实验均应选择多条大小、生长状况相似且数量相同的红肚玻璃鱼D.此实验可获得启示:适量吸烟能提高心跳次数,有利于身体健康11.(2025七上·杭州月考)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A 被酒精灯火焰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B 实验时将水银温度计不小心打碎 立即报告老师,由老师及时处理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D 有化学试液溅入眼睛 用手搓揉眼睛A.A B.B C.C D.D12.(2025七上·杭州月考)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A.36.5℃, 40℃ B.都是40℃C.都是39℃ D.39℃, 40℃13.(2025七上·杭州月考)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装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C.甲中所观察到的实际范围比乙中的小D.若在甲视野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14.(2025七上·杭州月考)某同学在用量筒取液体时,先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43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用俯视读得液体体积为15毫升,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大于28mL B.小于28mL C.等于28mL D.无法判断15.(2025七上·杭州月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选项是小玉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请你帮她判断一下,各选项中不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小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小A.A B.B C.C D.D16.(2025七上·杭州月考)在下列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字。(1)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 。(2)一个拳头的宽度约为1 。(3) 。(4) 700μm= mm。17.(2025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 写出仪器名称: D: , F: , H: 。(2)量取25mL 的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18.(2025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为光学显微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 填写下列数码对应结构名称: [1] ; [4] ; [5] ;[7] 。(2)观察时,发现3标有10×字样,5标有40×字样。那么,视野中的物像是原物的 倍。(3)在观察时,当[5]由10×转换为40×时,视野的亮度变化为 。19.(2025七上·杭州月考)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蜡块体积的测量,小科想出了如图的测量方法。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体积。B.将一枚铁钉用绳系好。C.将铁钉缓慢浸没水中,测出体积。D.将蜡块固定在铁钉附近。E.使铁钉和蜡块均浸没水中,测出体积。综合以上步骤即可求出蜡块的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A、B、C三个步骤,就测量蜡块体积来讲,不必要的是 (填字母)。(2)根据信息可得蜡块的体积为 cm3。(3) A 步骤中“适量”是指 。20.(2025七上·杭州月考)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实验中,小金和小科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分别如图所示。(1)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 (填“小金”或“小科”)同学的测量方法正确;(2)另取一刻度尺,用正确的方法测量科学教科书的宽度,五次结果分别为18.43cm,18.42cm, 18.44cm, 18.43cm, 18.41cm, 则最终的测量结果应记作 cm,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21.(2025七上·杭州月考)要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1)如图甲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把玻璃泡浸没在水中,待温度计稳定后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 ℃。(2)丙是体温计,某同学将示数为36.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待到示数稳定后读数为 ℃。22.(2025七上·杭州月考)如图甲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图中铅笔的总长度是 厘米;若改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应是 ,如图乙,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的情形,铜丝的直径是 毫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3.(2025七上·杭州月考)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 ab两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两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填a或b)。(2)吹气结束后,俯视量杯读数,则测得的肺活量偏 。 (填“大”或“小”)(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速度均匀,则上图中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 (填“甲”或“乙”)24.(2025七上·杭州月考)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兰想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请你指导小兰完成实验。(1)如图一中1、2为显微镜的目镜,3、4为显微镜的物镜,5、6为物镜与载玻片的位置.小兰想要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应该选用正确的组合为____。A.1, 3, 5 B.2, 3, 5 C.1, 4, 5 D.2, 4, 6(2)小兰在对光时发现视野中有异物,她转动物镜转换器和移动载玻片后发现异物均未移动,则异物在 上。(3)小兰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显微镜的 。(4)若一个载玻片上印有“p”的图样,则小兰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5)如图二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如要由视野(1)变为视野(2),小兰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移动玻片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物镜转换器25.(2025七上·杭州月考)物理兴趣小组想测量墙角一段水管的横截面周长。(1)小明的方案是:取一条长纸条紧包住水管,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戳一个小孔,如图(a)所示,而后将纸条拉直,纸条上就出现两个小孔,用刻度尺测出纸条上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水管横截面的周长。如图(b)就是他的测量结果,由图可知水管的周长为 cm。(2)小华的方案是:取一条弹性棉线沿水管紧绕一周,如图(c)所示,在棉线的重叠处做好标记,而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点间的距离,就是水管的周长。比较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方案得出的结果更准确 答: 。另一位同学的测量方案得出的结果不准确,其存在的缺陷是 。26.(2025七上·杭州月考)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 (填“甲”或“乙”)。(2)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3)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4)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偏大、偏小或一样大)。27.(2025七上·杭州月考)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的气体温度计,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管中水柱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上图中的固体温度计。已知铜的膨胀程度比铁大,当温度升高时,指针会偏向 侧(选填“A”或“B”)。(3)如图甲是小黄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时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28.(2025七上·杭州月考)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在调研中发现,学校周边小卖部的辣条销量居高不下,不少学生甚至将辣条当作日常零食频繁食用。为探究辣条对生物健康的影响,该小组以仓鼠为研究对象展开以下实验。实验材料:仓鼠若干只、普通的鼠粮、添加辣条粉末的鼠粮(与普通的鼠粮大小形状相同)、饲养箱等。组别 仓鼠数量 每次投放的鼠粮种类 5个月以后结果(活动能力、毛发)甲组 各10只仓鼠 400克普通的鼠粮 10只活动能力均正常,毛色光亮乙组 的鼠粮 6只奔跑迟缓,4只正常,毛发稀疏请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每组选10只仓鼠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2)本实验中对各组仓鼠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写出一点即可)。(3) 乙组“ ”处应投放 的鼠粮。(4)基于本次实验结果,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请你给身边常吃辣条的同学提出一点建议 29.(2025七上·杭州月考)小胡发现,在同一个实验室里测量从同一个热水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时,不同的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都不太一样。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小胡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呢 她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按照如下方法校验普通水银温度计:a.检查温度计的玻璃部分是否有破损、刻度是否清晰,否则就得更换;b.用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冰块,让它自然熔化,形成冰水混合物;c.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读出此时示数为2℃;d.取另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e.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读出此时示数为98℃;(1)若用该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为50℃的物体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2)若测量某未知温度的物体时,示数为26℃,则该物体的实际温度为 ℃。(3)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从30℃上升到100℃,若测量过程中一不小心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测量值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30.(2025七上·杭州月考)小科想测定一个饮料瓶的容积,准备了一把刻度尺和适量的水。于是按照设计方案一步步操作下去,请补充完整。步骤1:刻度尺测出了该瓶子底部的直径为D。步骤2:如图在瓶内放入适量的水,盖好瓶盖,用刻度尺测出水柱长度h1。步骤3: ____(1)填写好步骤3 ;(2)利用测量的量和已知量,瓶子容积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认识科学【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和实验进行探究和解答的问题,通常涉及自然现象、因果关系或可验证的假设。【解答】A、“为什么鸡蛋能孵化出小鸡”,这是一个典型的生物学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科学理论来解释鸡蛋孵化的条件、胚胎发育过程等,属于科学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B、“为什么新疆地区的瓜果比较甜”,这个问题涉及地理、气候、土壤等科学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以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研究,属于科学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C、 “ 哪种品牌的牛奶味道更好”,这是一个主观偏好问题,因为“味道更好”取决于个人口味,无法通过科学方法得出普遍结论,不属于科学问题,故C符合题意;D、“插在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折断””,这是一个光学现象,可以通过光的折射原理进行科学解释,属于科学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答案】A【知识点】估测;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估测”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粗略测量方法。我们需要对每个选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选择最接近实际值的选项。【解答】A、普通筷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餐具。根据经验,一双筷子的长度通常在20cm到30cm之间。25cm是一个常见的长度,比如中式筷子的标准长度大约是25cm左右,故A正确;B、酱油瓶的容积通常较大,因为家庭使用的酱油量较多。常见的酱油瓶容积是500mL左右(比如一瓶生抽或老抽)。5mL的容积非常小,与实际相差甚远,故B错误;C、 锅铲是厨房中用于炒菜的工具,通常长度在30cm到50cm之间(方便操作)。1.2m的长度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手臂长度,这样的锅铲会非常不便于使用,故C错误;D、冰箱冷冻室的温度通常设置为-18℃左右(这是国际通用的冷冻标准温度,可以长期保存食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A。3.【答案】B【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例如300nm,前面的300是倍数,只是对后面的单位nm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解答】A、正确的换算过程为:2.7米=2.7×100厘米=270厘米,故A错误;B、正确的换算过程为:6.2米=6.2×100厘米=620厘米,故B正确;C、正确的换算过程为:8.8千米=8.8×1000米=8800米,故C错误;D、正确的换算过程为:5.4米=5.4×1000毫米=5400 毫米,故D错误。故答案为:B。4.【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在前人经验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内容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③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解答】A、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A正确;B、细胞学说提出了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C、细胞学说提出了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C正确;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故答案为:B。5.【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选项中所有的内容都与生物相关,要结合题干中的信息找到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解答】A、猪笼草通过特化的叶子捕虫并消化,说明其需要营养,故A不符合题意;B、捕虫瓶的结构特化(如瓶盖、消化液)与捕食功能相适应,故B不符合题意;C、题目中未提及猪笼草的生长或繁殖过程,故C符合题意;D、捕虫行为是对外界刺激(如小虫触碰)的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提出设计方案、获得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谈论。【解答】 视力检查正是为了获取学生视力状况的实际数据,属于收集证据的环节。故答案为:D。7.【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目的是防污染;标签向手心是为了防止标签被腐蚀。【解答】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垂直悬空,故A正确;B、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B错误;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故C错误;D、不能给点燃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故D错误。故答案为:A。8.【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1.刻度尺的放置: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紧贴,且刻度线与被测边平行。2. 零刻度线的对齐: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以从其他整数刻度开始测量,但需减去起始刻度值。3. 视线的方向: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避免斜视造成误差(即避免“仰视”或“俯视”)。4. 估读: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毫米刻度尺需估读到0.1毫米)。【解答】A、被测物体没有与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故A错误;B、测量圆的直径时,需借助直尺和三角尺进行测量,左侧三角尺对应整数刻度,操作正确,故B正确;C、图中测量的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圆锥顶端到底面的垂直距离,故C错误;D、铅笔的左侧没有对准零刻度线,故D错误。故答案为:B。9.【答案】A【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正确使用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示数稳定后在液体中读数,不能将温度计去除后读数。【解答】A、测温前应先估测物体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若温度计量程过小,可能导致玻璃管破裂;若量程过大,会降低测量精度,故A正确;B、“用力甩回液体”仅适用于体温计(水银体温计有缩口结构)。实验室温度计(如酒精或煤油温度计)甩动会导致液体柱断裂或损坏温度计,测量前只需静置即可,故B错误;C、玻璃泡需浸入待测液体中,但不可接触容器底部或侧壁,否则会因热传导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故C错误;D、读数时温度计需留在液体中,保持与被测物体热平衡。取出后因环境温度差异会导致示数快速变化,影响准确性。视线应与液柱凹面(如水银)或凸面(如酒精)最低/最高处相平,故D错误。故答案为:A。10.【答案】C【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中,未做特殊处理的一组为对照组。【解答】A、第一组没有加入含有香烟烟雾的水溶液,可知为对照组,故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组鱼的心跳次数更多,说明香烟烟雾对红肚玻璃鱼的心跳有促进作用,故B错误;C、为了避免偶然性,每一组实验均应选择多条大小、生长状况相似且数量相同的红肚玻璃鱼,故C正确;D、 吸烟能调高鱼的心跳,不一定能提高人的心跳速度,也不能说明有利于身体健康,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水银有毒,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也不能直接扔在垃圾桶力,因为水银会挥发,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均会使水银进入人体。【解答】A、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冷水可以快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烫伤程度,防止进一步损伤,故A不符合题意;B、水银(汞)是剧毒物质,挥发后可能被吸入人体。打碎后不能随意处理,应立即报告老师,由专业人员用硫粉或其他方法处理,故B不符合题意;C、化学试剂灼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以稀释和清除化学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D、 化学试液溅入眼睛后,绝对不能用手指搓揉!搓揉会加重损伤,可能导致化学物质扩散或划伤角膜。正确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的话应及时就医,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没有甩动就用于测量体温,若真实体温低于体温计示数,则测量值不准确,仍为原示数;若真实体温等于或于测量值,则测量准确,示数为正确的体温。【解答】我们需要了解体温计(通常是水银体温计)的工作原理。体温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水银柱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但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设计:水银柱在温度下降时不会自动回落。这意味着体温计在使用后需要用力甩动,才能使水银柱回到初始位置。体温计原刻度为39℃,测量36.5℃时,水银柱不能降低,所以示数仍为39℃。测量40℃时,水银柱受热膨胀,示数升高到40℃。故答案为:D。13.【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要将观察的物体移至视野中央,物体在视野中的什么方位,就将物体向什么方位移。【解答】A、显微镜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左移,则像向右移动,故A错误;B、甲的放大倍数小,视野宽,进入的光线多。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故B正确;C、甲中所观察到的实际范围比乙中的大,故C错误;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换成乙后放大倍数过大,未必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故D错误。故答案为:B。14.【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某同学用仰视的方法读得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43毫升,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43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用俯视方法读得量筒内剩余液体体积为15毫升,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43mL-15mL=28mL。故答案为:A。15.【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误差分析【解析】【分析】读数时仰视会把数读小,俯视会把数读大。【解答】A、皮卷尺拉紧时,刻度会拉伸,实际长度会比读数更大,因此测得的跳远距离会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B、如果头发绕得不紧密,测得的长度会比实际总直径更大,因此计算出的单根头发直径会偏大,故B不符合题意;C、沸水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移出后温度计读数会下降,因此测量结果会偏小,而不是偏大,故C符合题意;D、仰视读数时,视线低于液面,读数会比实际体积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6.【答案】(1)m3(2)dm(3)(4)0.7【知识点】单位换算;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 教室的体积通常用立方米(m3)来表示,因为立方米是国际单位制中表示体积的标准单位,适用于较大的空间。(2) 拳头的宽度通常在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之间,10cm=1dm。(3)根据进率进行换算。(4)根据进率进行换算。【解答】(1)一个长10米、宽5米、高4米的教室,体积就是10×5×4=200立方米,则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3 。(2)一个拳头的宽度约为10cm,即1dm。(3) 。(4)。17.【答案】(1)试管;酒精灯;烧杯(2)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1)A是胶头滴管;B是试管夹;C是量筒,D是试管;E是药匙;F是酒精灯;G是镊子;H是烧杯。(2)量筒和量杯可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解答】(1)D是试管,可用于少量物体之间的反应容器;F是酒精灯,用于加热药品;H是烧杯,用作反应容器。(2)量取液体需要的仪器是量筒,即C。18.【答案】(1)粗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物镜;反光镜(2)400(3)变暗【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2是细准焦螺旋;3是目镜;6是遮光器。(2)根据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进行计算。(3)放大倍数越大,像越暗,可通过调节反光镜或使用大光圈的方式使物像变亮。【解答】(1)由图可知,1是粗准焦螺旋,用于调节镜筒的位置;4是物镜转换器,用于固定和更换物镜;5是物镜,放大物像;7是反光镜,用于调节进入镜筒的光线,即调节像的亮度。(2)3是目镜,5是物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可知放大倍数为倍。(3)当[5]由10×转换为40×时,放大倍数变大,进入镜头的光线覆盖面积扩大,单位面积的光量减少,视野会变暗。19.【答案】(1)A(2)23(3)水量能使铁钉和蜡块完全浸没,且总体积不超过量筒量程【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只需用C-B即可求得蜡块的体积,所以步骤A没有必要。(2)根据(1)蜡块体积的测量方式可知,用C的示数减去B的示数即为蜡块的体积,量筒的分度值为1mL。(3)使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要确保物态浸没且水面高度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解答】(1)A、 测量水的初始体积;B、测量水和铁钉的总体积;C测量水、蜡块和铁钉的总体积,用C的示数减去B的示数即为蜡块的体积,可知A步骤没有必要。(2)由(1)可知,蜡块的体积为49mL-26mL=23mL=23cm3。(3)适量指的是量筒内的水既能将铁钉和蜡块完全浸没,加入铁钉和蜡块后的总体积又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20.【答案】(1)小金(2)18.43;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1)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紧贴,这样读数误差更小。(2)对有效数字去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注意最终结果保留的小数位与原示数应相同。【解答】(1)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应紧贴被测物体并对齐刻度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金的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木块,且刻度线对齐,小科的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木块,所以操作正确的是小金。(2)最终测量的结果为。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21.【答案】(1)19(2)36.8【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先分析温度计的分度值,再进行读数。(2)体温计由于特殊的结构,没有甩动的情况下示数只升不降。【解答】(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图中示数为19℃ 即水温为19℃。(2)体温计前端有一个缩口,没有甩动的情况下示数不会下降,可知将体温计放入冰水中,示数仍为36.8℃。22.【答案】5.20cm;5.2cm;1.1【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铜丝的直径等于总长度除以圈数。【解答】铅笔的长度为7.20cm-2.00cm=5.20cm。改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需要在厘米后估读一位,可知示数为5.2cm。铜丝的直径。23.【答案】(1)b(2)大(3)乙【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a中右侧的管较短,水很快会降到管口以下,水不再排出。(2)俯视把数读大,量取液体时获得的液体会偏少。(3)体积等于横截面积乘以高度,体积变化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高度变化越小,据此判断。【解答】(1)使用排水法测量气体的体积时,应短进长出。故答案为:b。(2)俯视读数,视线在正确刻度的上方,会导致读数偏大。(3)吹气速度均匀,相同时间内进入量杯内的水的体积相同,因量杯下小上大,所以水面高度变化情况为先快后慢。故答案为:乙。24.【答案】(1)A(2)目镜(3)细准焦螺旋(4)d(5)②④③①【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根据 目镜的放大倍数:数字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和物镜的放大倍数:数字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及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距离越远,放大倍数越小进行判断。(2) 异物可能在目镜、物镜或载玻片上,结合题中信息进行判断。(3) 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找到更清晰的物像。(4)根据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进行判断。(5)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物像放大倍数更大,观察范围变小,所以换成高倍物镜前要像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解答】(1)想要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则需要放大倍数最小,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目镜选择的是1;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物镜选择的是3,此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较远,所以选择的是5。故答案为:A。(2) 转动物镜转换器和移动载玻片后发现异物均未移动,说明视野中的异物不在物镜和玻片上,则可能存在与目镜上,可通过更换目镜进行检验。(3)已找到观察物后,只需微调清晰度,应使用细准焦螺旋。(4)显微镜成像为倒像(上下左右颠倒),“p”旋转180°后应为“d” 。(5)视野(1)中细胞甲偏左,视野(2)中细胞甲居中且放大,说明操作包括移动玻片(使目标居中)和切换高倍镜(放大)。 具体步骤:1. 移动玻片(②):将细胞甲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物镜转换器(④):切换高倍物镜。3. 调节光圈(③):增加进光量(高倍镜视野较暗)。4. 转动细准焦螺旋(①):微调清晰度。故答案为:②④③①。25.【答案】(1)8.00(2)小明;弹性棉线在拉直时会因弹性而伸长,导致测量结果偏大【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两个最近刻度之间的距离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2)弹性绳子容易发生形变,误差较大。【解答】(1)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可知周长为8.00cm。(2)小明的方案更好,小华使用弹性棉绳,容易发生形变,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26.【答案】(1)甲(2)B;C(3)20cm3(4)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乙同学将石块取出会带走部分水,测得的是石块和其表面水的总体积。(2)仰视会把数读小,俯视会把数读大,据此分析误差。(3)石块的体积等于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4)丙同学的误差原因和乙同学相同,取出固体,其表面会沾有水,导致测得的体积偏大。【解答】(1)乙同学的方法:取出石块时,石块表面会附着少量水,会导致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大。(2)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只要石块完全浸没,深度不影响体积测量结果,故A错误;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仰视会使读数读小,导致总体积偏小,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小,故B正确;C、水滴飞溅出来:飞溅的水会导致总体积偏小,从而使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小,故C正确;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粗线会排开更多水,导致总体积偏大,从而使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BC。(3)由图1可知,总体积为130mL-110mL=20mL=20cm3。(4)取出矿石时,矿石表面会带出少量水,后续所加的水等于石块和其表面带出的水,可知所加的水偏多,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偏大。27.【答案】(1)上升(2)B(3)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或使用膨胀系数更大的液体或换用体积更大的瓶子等【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温度计的原理:物体的热胀冷缩。(2)膨胀程度大,形变量大,会将金属片向形变量小的一侧压。(3)根据温度计的原理提出改进意见,例如用更细的玻璃管、增大瓶子的容积、换用热胀冷缩更明显的液体等。【解答】(1) 气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气体的热胀冷缩。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气体体积收缩,导致管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将水柱压入管内,因此液面会上升。(2)铜的膨胀程度比铁大,升高相同的温度, 铜片膨胀更多,导致双金属片向铁侧弯曲,因此指针会偏向铁侧,即B侧。(3)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取决于液体的膨胀系数和玻璃管的直径及玻璃瓶2中液体的量。液柱移动不明显可能是因为液体膨胀系数小或玻璃管太粗。改进方法包括:1. 换用膨胀系数更大的液体(如酒精代替水)。2. 使用更细的玻璃管以放大液柱变化。3、换用体积更大的瓶子。28.【答案】(1)减少实验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2)健康状况相同(或年龄相近、体重等) 合理即可(3)400克添加辣条粉末的鼠粮(4)减少辣条的食用量,选择更健康的零食【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1)使用多只仓鼠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2)小鼠的自身差异可能会干扰实验,所以应选择健康状况良好、年龄相仿等各条件相似的小鼠进行实验。(3)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判断,要控制除辣椒粉以外的条件均相同。(4)结合表中信息进行分析,可知辣椒粉不利于毛发健康和会降低活动能力,所以应少吃辣条。【解答】(1)使用多只仓鼠可以避免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数据更具代表性。(2) 控制变量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确保仓鼠的初始状态一致,例如健康状况相同或年龄相近、体重等,避免其他因素干扰实验结果。(3)实验采用对照实验法,甲组为对照组(普通鼠粮),乙组为实验组(添加辣条粉末的鼠粮),其他条件(如鼠粮质量)应保持一致,所以?处填写的是400克添加辣条粉末的鼠粮 。(4)实验结果表明辣条可能影响活动能力和毛发健康,因此建议控制摄入量以保障身体健康。29.【答案】(1)50(2)25(3)偏大【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2)根据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和该温度计对应的示数进行等比例换算,计算实际温度或该温度的示数。(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因为会导致误差,例如接触温度更高的杯底,会导致测量值偏大。【解答】(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在沸水(实际温度为100℃)时显示98℃。因此,温度计的刻度范围为2℃到98℃,对应实际温度0℃到100℃。则,解得t=50℃。(2)温度计示数为26℃,则实际温度为,解得。(3)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由于烧杯底部通常比液体温度更高(尤其是加热时),玻璃泡会感受到更高的温度,导致测量值偏大。30.【答案】(1)将瓶子倒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柱的长度h2(2)【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瓶子上方不规则,不易直接测出体积,可将瓶子倒置,由于水的体积不变,可知空气的体积也不会变,此时空气部分瓶子为圆柱体,可以利用体积公式计算体积。(2)根据瓶子体积等于正放时水的体积加上倒放时空气的体积进行计算。【解答】(1)为了测定瓶子的容积,需要测量瓶子中空气和水的总体积。通过步骤2已经测得正立时水柱的高度h1,此时瓶子上部是空气。将瓶子倒置后,水会占据瓶子的另一部分空间,此时测量水柱的高度h2,可以计算出瓶子的总容积。(2)正立时水的体积,倒置时水的体积。瓶子的总容积等于正立时水的体积加上倒置时空气的体积,因此瓶子的容积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1.1-2.1)(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1.1-2.1)(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