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测试 科学试卷1.(2025九上·慈溪月考)下列物体不属于斜面的是( )A.引桥 B.劈 C.螺栓 D.钳子2.(2025九上·慈溪月考)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水通电分解:3.(2025九上·慈溪月考)图中分别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验满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制取 B.干燥C.收集 D.验满4.(2025九上·慈溪月考)支付宝“碰一碰”收款设备能不断发出变化的磁场,当付款手机靠近时,手机内的NFC芯片产生感应电流被激活,完成信息交换。下列实验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A.B.C.D.5.(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是课本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甲的锥形瓶中盛有少量白磷,图乙的锥形瓶盛有硫酸铜溶液,小试管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小科利用该实验装置实验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甲装置实验时,若白磷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无影响B.用甲装置实验时,若去掉锥形瓶的橡胶塞,会影响实验的结果C.用乙装置实验时,两种溶液混合后,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D.若将乙装置的两种溶液分别换成水和酒精,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6.(2025九上·慈溪月考)将一本科学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 )A.0.3J B.3J C.30J D.300J7.(2025九上·慈溪月考)铁路接触网遭异物侵扰的新闻多次上热搜,铁路部门有明确规定在线路图两侧各500米范围内不得升放风筝,若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丝风筝线散落在高铁接触网线上,会造成短路而使动车组失去动力,下列电路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B.C.D.8.(2025九上·慈溪月考)巴黎奥运会上,樊振东以大比分击败龚霍加德,赢得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项目的金牌,如图是乒乓球落到球台上后又弹起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乒乓球的机械能守恒B.乒乓球在A点重力势能一定等于C点C.乒乓球在B点时动能为零,势能不为零D.从B点到D点,乒乓球的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9.(2025九上·慈溪月考)新房装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有毒的甲醛(CH2O),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利用某种催化剂可以有效去除甲醛,其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物共有三种物质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参加反应的甲醛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5:16D.催化剂一定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10.(2025九上·慈溪月考)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灯串联在220伏的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B.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小于乙灯的电阻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D.将乙灯接入110伏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瓦11.(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所示,重为12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为物重的0.1倍,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滑轮组和绳子的自重不计。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A.在10s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5牛B.左侧墙受到滑轮组16牛拉力作用C.10s内,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4mD.在10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12.(2025九上·慈溪月考)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三个装置的透明容器中各有一段电阻丝,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所用的是控制变量法B.利用该实验装置也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通电时间长短的关系”C.要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应选用甲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D.要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应选用甲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13.(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甲所示电路,分别把定值电阻R1、R2(R1<R2)接入A、B之间后进行实验,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画出A、B之间电阻的P-U图像(如图乙)。如果把R1和R2串联后接入A、B之间进行实验,同理,可以在图乙中画出它的P-U图像③,则图像②所对应的电阻和图像③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A.R1和I B. R1和Ⅲ C. R2和I D.R2和Ⅲ14.(2025九上·慈溪月考)将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X.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反应前的质量/g 3.9 9.6 0 0 0反应后的质量/g 0 0 6.6 2.7 m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等于4.0B.X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X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3:115.(2025九上·慈溪月考)即将放寒假,某同学利用拉杆箱将学校里的物品运回家里。他所用的拉杆箱示意图如图所示。装有物品的拉杆箱整体可视为杠杆,0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在A 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 使拉杆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仅伸长拉杆的长度,拉力F增大B.其他条件不变,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 ,拉力F减小C.箱内物体下滑,重心位置由B变至B',拉力F增大D.使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 通过调节拉力大小,不能使拉杆箱保持静止16.(2025九上·慈溪月考)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本期活动的主题是“科学用电,安全用电”,下列是活动的部分内容。(1)用测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图中甲、乙两种执笔方式中,正确的是图 。(2)如图丙、丁为家庭电路中造成电线火灾的原因,其中图丁所示情况的原因是 。A.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B.短路(3)小科家客厅安装了两盏“220V 15W"”的节能电灯,当开关闭合后,两盏灯都能正常发光。图中电灯连接既符合上述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规则的是 。A. B.C. D.17.(2025九上·慈溪月考)2021年7月,台风“烟花”过境后,镇海区有不少树木倾倒,山区的道路上也掉落下不少石块。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A的树干相当于 (填“动滑轮”或“定滑轮”)。(2)如图乙,小科使用一根长为1m的硬棒AD撬动掉落在地上的大石块,石块垂直作用在棒上C点的力是500N,其中BC=CD=0.2m,若要撬动石块,则施加在硬棒A点的力至少是 N。18.(2025九上·慈溪月考)一定条件下,2A+B=2C的反应中,若8g物质A和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C,则物质B的质量为 ;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的化学式可能为 。19.(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在粗糙斜面上将一个重为16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h 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0N,斜面长s=2m、高h=1m。其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在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 (选填“省力”或“费力”)。20.(2025九上·慈溪月考)滑板是深变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型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静止下滑,仅依靠滑行,滑到与A相同高度的滑台B处时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1)整个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填“A”、“O”或“B”),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是 (填“A”、“0”或“B”)。(2)若想滑到C点,小科提出只要增加“用力竖直向上跳起段高度”这个操作即可实现,则在图中哪一位置起跳有可能达到该目的 ____.填字母代号)A.仅在A点 B.仅在O点C.仅在B点 D.在A 点或O点均可21.(2025九上·慈溪月考)中国空间站问天舱,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核心舱,能支持航天员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图1是问天舱内载有4条斑马鱼和金鱼藻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组件。越城区某校的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地面设计了生态鱼缸模拟该项目。(1)航天器发射与燃料“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①X的化学式为 。②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2)鱼缸是一个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对匮乏的环境,小敏为鱼缸设计了图3所示的补给器,当鱼缸需要氧气时,图3中的A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便于观察供气速度,请将B瓶中的导管补充完整。22.(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甲,电源电压恒为8V,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如图乙;R2与R1的电功率之比k与 的关系如图丙。则滑片P在a端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是 W;滑片P在b端时, 消耗的功率 W23.(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2)若选用装置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b或c)管进入。(3)实验室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填序号)。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试管。24.(2025九上·慈溪月考)小成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 (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测量对象 .测量结果MnO2 m1KCO3 m2试管 m3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 m4最简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v(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2、V和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3)在做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实验时,小成绘制了如图的图像模型,则y表示( )A.试管中氯酸钾的质量 B.试管中氯化钾的质量C.试管中固体的总质量 D.试管中二氧化锰的质量(4)若小成根据数据计算所得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A.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完全分解B.导管口连续均匀胃气泡时才收集气体C.导气管没有伸入量筒底部,部分氧气溶解于水D.停止加热后,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再读数(5)实验结束后,小成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成说: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不会是二氧化硫 小观认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25.(2025九上·慈溪月考)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宁和小慈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们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等。(1)他们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若想调节铅笔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细线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2)调节水平平衡后,他们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所测数据记录在表中:动力F1/N l2/m 阻力F2/N l2/m0.2 0.02 0.1 0.04 0.004 0.004记录并分析数据后,小宁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慈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到底谁的结论正确呢 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____(填字母代号)。A.改变力的大小 B.改变力的方向 C.改变力的作用点(3)在实验过程中,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乙),小宁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她立即将细笔握住,并将断笔芯放到左端细线处固定好(如图丁),则松手后的铅笔 (选填“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26.(2025九上·慈溪月考)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计绳重和摩擦,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次数 钩码重力G/牛 钩码上升的高度h/厘米 拉力F/牛 绳端移动的距离s/厘米 机械效率η1 2 10 1.8 20 55.6%2 4 10 2.8 20 3 2 10 1.2 30 55.6%(1)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第3次实验所选的是 (填“甲”或“乙”)滑轮组。(2)第2次实验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到0.1%)。(3)①分析对比1、3组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其绕绳方式 (填“有关”或“无关”)。②分析对比1、2组实验可知,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效率是滑轮组机械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志,除了增加物重外,请再提出一条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措施: .27.(2025九上·慈溪月考)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同学们进行如下研究。【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5Ω),滑动变阻器(4Ω 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实验方案】将量程为0~15V的电压表并联到小灯泡两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1)实验时若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接下来最合理的操作是____。A.更换小灯泡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C.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2)当电压表读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正常工作2h,消耗的电能为 J。【实验反思】小金认为,电压表选用0~15V量程进行实验,因该量程下每一小格为0.5V,3.8V 读数不够精确,导致计算得到的额定功率误差较大。若电压表换用0~3V的量程,将其并联到滑动变阻器两端,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0.7V,即可减小误差。【实验改进】于是小金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图,电压表V1选用0~15V量程,电压表 V2选用0~3V 量程。进行实验,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试验次数 小灯泡两端电压(V) 变阻器两端电压(V) 电流(A)1 3.0 1.1 0.242 3.4 0.7 0.263 3.8 0.3 0.28(3)小金按反思后的思路,利用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0.7V时所测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小灯泡“额定功率”比真实的小灯泡额定功率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反思交流】小金发现测得的小灯泡两端电压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带着这一疑问,继续探究……28.(2025九上·慈溪月考)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偏二甲肼(C2H6N2)和N2O4是“神舟二十号”火箭的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1)上述反应中共有 种氧化物。(2)上述反应中生成H2O和CO2的质量比为 。(3)国家为了吸收CO2,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和 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会生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此方法生产64kg的甲醇,可以回收CO2 kg。29.(2025九上·慈溪月考)某工厂生产的NaCl 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样品完全溶解于313.6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30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30 30 30 30 30累计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8.7 11.6 11.6请完成下列各题:(1)第 次怡好完全反应。(2)样品中 的质量是 g。(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算过程)。30.(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所示,用简单机械使重力都为150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已知OB=20A。(1)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2)求图乙中 的大小;(3)利用图丙的机械,小科把此物体匀速提高2米,用时10秒,求拉力 的功率。31.(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甲为陶瓷电煎药壶,其简化的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220V,S1为单刀双掷开关, 和R2均为电加热丝。电煎药查刚开始工作时武火挡快速加热,当药液的温度达到 时自动跳到文火挡慢熬,药液熬制一段时间后自动跳到保温挡防止药液烧干。已知电煎药壶在220V电压下正常工作时,武火快速加热功率为500W,文火慢热功率为100W,某次煎药时药液的温度与电煎药壶工作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1)根据题意可知,当单刀双掷开关S1拨到“2”位置,同时开关 (填“闭合”或“断开”)时,电煎药壶处于文火挡。(2)电机热丝R2的阻值是 欧。(3)求电煎药壶处于保温挡时的功率。(4)分析图像可知,电煎药壶武火加热前半段时间对药液的加热效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半段时间的加热效率。32.(2025九上·慈溪月考)我国某汽车企业发布、使用了全球最先进的锂电池————“刀片电池”。如图所示为一种采用该锂电池的电动汽车,该锂电池的额定电压为550V,容量为150Ah,整车质量为2390kg。(1)该车采用150kW直流快充充电技术,则理论上将锂电池电量从20%充至80%的时间为 。(2)若仅靠锂电池驱动,质量为60kg的小慈老师驾驶充满电的该电动汽车能以8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550km。已知行驶时的阻力为车对地面压力的0.02倍,则该电动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大小为多少 该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斜面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其特点是倾斜的平面,可以用来省力地提升或移动物体。【解答】A、 引桥是连接地面和高架的斜坡,属于斜面的应用。它通过延长距离来减小坡度,使车辆或行人更容易上升或下降,故A错误;B、劈(如斧头、刀)的刃部是一个楔形,而楔形是斜面的变形(两个斜面组合而成)。因此,劈本质上利用了斜面原理,故B错误;C、螺栓的螺纹是螺旋,而螺旋是斜面的另一种变形(斜面绕圆柱旋转而成)。螺纹通过斜面原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属于斜面,故C错误;D、钳子是一种杠杆,利用支点和力臂实现夹持或剪切功能,其工作原理与斜面无关,故D正确。故答案为:D。2.【答案】D【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化学方程式需满足:1. 符合实验事实(产物正确);2. 配平原子守恒;3. 标注反应条件和物质状态(如“↑”“↓”)。【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是点燃,方程式中未标注,故A错误;B、方程式没有配平,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同,故B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故C错误;D、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氢气和氧气,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故答案为:D。3.【答案】B【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A、双氧水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不需要加热,图中发生装置适用于固液反应不加热的反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利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时,气体应从长管进入装置,若从短管进入,会将浓硫酸压出,故B错误,符合题意;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验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答案】B【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区分电动机原理图和发电机原理图可通过观察电路中是否有电源,有电源的是电动机,没有电源的是发电机。【解答】由“当付款手机靠近时,手机内的NFC芯片产生感应电流被激活,完成信息交换”可知,该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原理是电磁感应,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A、奥斯特实验,原理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B、发电机原理图,原理是电磁感应,故B错误;C、电动机原理图,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D、小磁针发生偏转是因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故答案为:B。5.【答案】D【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变化,需密闭装置中进行分析。【解答】A、 用甲装置实验时,若白磷不足, 密闭装置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不会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B、 用甲装置实验时,若去掉锥形瓶的橡胶塞,磷燃烧放热,气体会逸出,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不符合题意;C、 用乙装置实验时,两种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不符合题意;D、 若将乙装置的两种溶液分别换成水和酒精,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B【知识点】估测;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估测书本的质量和课桌的高度,由W=Gh计算所做的功。【解答】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质量大约为300克,即0.3千克,从地面到课桌的高度大约为1米,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故答案为:B。7.【答案】A【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当导电性能好的风筝线(金属丝)搭在接触网线上时,电流会绕过动车组(负载)直接通过风筝线形成短路,导致动车组失去动力。【解答】 A、图中显示风筝线(金属丝)直接与地面相连,当动车短路,没有电流经过动车,使动车失去动力,故A正确;BCD、风筝线没有与动车并联,动车未被短路,仍有电流经过动车,动车不会失去动力,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8.【答案】B【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解析】【分析】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守恒:只能机械能内部的转化,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A、由图可知,乒乓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在减小,说明机械能减小,即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由图可知,A点和C点高度相同,乒乓球的质量也相同,可知乒乓球的重力势能相同,故B正确;C、B点后乒乓球做曲线运动,说明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可知B点速度不为零,则动能不为零,故C错误;D、机械能不守恒,可知从B点到D点,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D错误。故答案为:B。9.【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分析生成物种类或反应物个数比是,需要仔细观察是否有过量的反应物。【解答】A、由图可知,反应物为CH2O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共有两种生成物,故A错误;B、由图可知,左侧甲醛分子和氧气分子的比例为3:4,但反应后含剩余一个氧分子,可知两者个数比为1:1,所有物质前面的系数都是3,可以约分为1,故B错误;C、甲醛与氧气的个数比为1:1,质量比为,故C正确;D、催化剂可能加快反应的速度,也可能减慢反应的速度,故D错误。故答案为:C。10.【答案】A【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灯越亮。【解答】AB、甲的电阻为,乙的电阻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由可知,甲的电阻大,所以实际功率大,甲灯更亮,故A正确,B错误;C、电能W=Pt,其大小与电功率及通电时间有关,未标注时间关系,所以不能确定哪盏灯消耗点的电能更多,故C错误;D、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不考虑灯泡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电功率为,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答案】A【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根据f=0.1G计算出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最后根据列式计算;(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解答;(3)根据s=nh计算;(4)首先根据W=Fs计算出拉力做的功,再根据计算拉力的功率。【解答】根据甲图可知,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3,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0.1G=0.1×120N=12N;根据得到:;解得:F=5N,故A正确;以最左边的滑轮为受力对象分析,左边受到墙壁的拉力,右边受到绳子的拉力共4个。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左侧墙壁受到滑轮的拉力F拉=4F=4×5N=20N,故B错误;根据乙图可知,10s内物体移动距离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s'=3×1m=3m,故C错误;10s内拉力做的功W=Fs=5N×3m=15J,则拉力的功率,故D错误。故选A。12.【答案】B【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解析】【分析】丙中两个电阻并联后接进电路,但只有下面电阻产生的热量对U形管液面高度造成影响。【解答】A、“U形管液面高度反映温度变化”是一种转换法(将不易直接测量的温度变化转化为液面高度变化),而不是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B、实验装置可以测量热量(通过液面高度变化),而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延长或缩短通电时间来实现。其他条件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液面高度变化越大,故B正确;C、要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除电阻以外的条件相同,应选用甲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故C错误;D、要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应控制除电流以外的条件相同,应选用乙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答案】D【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结合电阻大小关系判断电功率的大小关系,比较大小和分析图像时,要控制电压不变。【解答】由可知,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路的总功率越小。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可知总电阻最大,则电功率最小,可知为乙中的Ⅲ 。R1<R2 ,可知,电压一定时,R1接入电路时电路的功率最大,对应的是①,则接入电路时,对应的是图像②。故答案为:D。14.【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该化合物的质量与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的乘积。【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应相等。反应前总质量 = 苯 + 氧气 = 3.9 g + 9.6 g = 13.5 g反应后总质量 = 二氧化碳 + 水 + X = 6.6 g + 2.7 g + m因此:6.6 + 2.7 + m = 13.5,解得m = 13.5 - 6.6 - 2.7 = 4.2g,故A错误;BC、苯的质量 = 3.9 g,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3.9g-3.6g=0.3g。水的质量为2.7g,氢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2.7g-0.3g=2.4g,可知X中不含氢元素。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碳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6.6g-1.8g=4.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小于3.6g,可知X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3.6g-1.8g=1.8g。 X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小于m,可知X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为4.2g-1.8g=2.4g。综上X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故B正确,C错误;D、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故D错误。故答案为:B。15.【答案】D【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即。【解答】A、其他条件不变,仅伸长拉杆的长度,动力的力臂变大,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减小,故A错误;B、其他条件不变,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 由图可知,动力臂将变小,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增大,故B错误;C、箱内物体下滑,重心位置由B变至B',阻力臂减小,阻力不变,此时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变小,故C错误;D、箱子的重力使箱子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若使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 F会导致箱子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知箱子将不能保持平衡,故D正确。故答案为:D。16.【答案】(1)甲(2)B(3)A【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测电笔的使用;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分析;(2)根据图片确定电线起火的原因;(3)根据家庭电路连接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1)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须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甲。(2)根据图丁可知,金属丝将灯泡短路,从而引起火灾,故选B。(3)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即两个灯泡并联。为了用电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上,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7.【答案】(1)定滑轮(2)100【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1)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会移动,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计算。【解答】(1)A的树干在拉动过程中位置固定不动,因此相当于定滑轮。(2) A点施加的力要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尽量增大力臂,所以以D为支点,则有,代入数据,可得,解得。18.【答案】64g;2;H2O【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再由方程式中物质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分析。【解答】 一定条件下,2A+B=2C的反应中,若8g物质A和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B的质量为72-8=64g,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2x:32=8g:64g,x=2,该反应可能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的化学式可能为H2O。19.【答案】2;80%;省力【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斜面上有用功等于物体的重力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总功等于拉力与物体沿斜面移动距离的乘积。额外功是摩擦力与物体沿斜面移动距离的乘积。【解答】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为。额外功即为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摩擦力为。斜面越长,倾角越小,越省力。20.【答案】(1)O;A(2)A【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势能的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解析】【分析】(1)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A点起跳,滑下时初始机械能增大,到达B点时动能没有减至0,可以继续向右运动到C点。【解答】(1)由图可知,AB高度相同,但运动员重心变低,说明机械能减小,即机械能不守恒,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机械能损耗,可知初始位置的机械能最大,即机械能最大的是A点。从A到O,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O到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可知O点动能最大。(2) 在A点起跳可以充分利用初始高度,增大滑下时的机械能,通过增加动能实现滑到C点。故答案为:A。21.【答案】(1)H2O;分解(2)【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据此判断X的化学式。(2)由图A可知,该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制取氧气的体系,即使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解答】(1)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 → N2↑ + 2O2↑ + Cl2↑ + 4X↑。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应守恒:反应前:N=2,H=8,Cl=2,O=8。反应后:N=2(N2),O=4(2O2),Cl=2(Cl2),H=0。剩余H=8,O=4,需要4X来平衡,因此X=H2O(每个X含2H和1O)。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反应物,有多种生成物,属于分解反应。(2) 鱼缸需要氧气时,A瓶应产生O2,常见方法为过氧化氢(H2O2)在二氧化锰(MnO2)催化下分解: 化学方程式:。22.【答案】16;2.56【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阻的串联、并联【解析】【分析】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解答】电路为串联电路,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电路中总电阻最小,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电流为2A,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零,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由可知,电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当滑片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此时R2与R1的电功率之比k等于4,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消耗的功率为。23.【答案】(1)分液漏斗(2)b(3)②③⑦①④⑤⑥【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1)区分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有一个活塞的是分液漏斗。(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长进短出。(3)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解答】(1)与图可知,a漏斗有一个活塞,可知是分液漏斗。(2)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从b进入,将空气从c端排出。(3)实验顺序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即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⑦固定试管、①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24.【答案】(1)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2)(3)C(4)B;C(5)反应物中不含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均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密度公式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3)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4)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可能是氧气的测量存在误差。(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解答】(1)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后倒流至试管底部,导致试管因骤冷而炸裂。(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m4与生成氧气的质量之和,即。(3)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后,固体总质量(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二氧化锰)会减少(因氧气逸出),但二氧化锰质量不变。A、(氯酸钾质量):会减少至0,但图像未降至0,故A错误;B、(氯化钾质量):应从0开始增加,与图像不符,故B错误;C、 试管中固体的总质量,由于氧气逸出,质量逐渐减小,但不会减到零,故C正确;D(二氧化锰质量):始终不变,应为水平线,故D错误。故答案为:C。(4) A、氯酸钾未完全分解会导致氧气质量偏小,但计算时仍符合质量守恒(剩余固体包含未反应的氯酸钾),故A错误;B、连续均匀气泡时收集气体,导致部分气体未被收集到量筒内,氧气的体积偏小,故B正确;C、导气管未伸入量筒底部会导致部分氧气溶解于水或逸出,使测得体积(V)偏小,计算氧气质量偏低,导致总质量不守恒,故C正确;D、停止加热后调节液面相平是正确操作,确保气压平衡,故D错误。故答案为:BC。(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25.【答案】(1)平衡;左(2)B(3)右端下沉【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解析】【分析】(1)当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杠杆属于平衡状态。(2)两位同学的争议在于力臂的判断,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改变力臂的大小,所以应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得出普遍性规律。(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解答】(1) 铅笔静止,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图中铅笔左侧略向下倾斜,要使铅笔水平平衡,应将细线向左调整。(2) 题目中,小宁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是杠杆平衡的基本原理(F1l = F2l2)。而小慈的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仅在力的方向垂直于杠杆时成立,不具有普遍性。为了验证普遍规律,需要改变力的方向,观察是否仍满足F1l1 = F2l2。故答案为:B。(3)将铅笔芯放在图示位置,左侧总质量不变,但铅笔芯与支点的距离变小,即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右端将下沉。26.【答案】(1)乙(2)71.4%(3)无关;减小动滑轮重力或润滑滑轮减小摩擦等合理措施【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解析】【分析】(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有效绳子股数倍,据此判断所使用的滑轮组。(2)根据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进行计算。(3)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进行分析,要提高机械效率,则需要减小额外功。【解答】(1)第3次实验的绳端移动距离s=30厘米,钩码上升高度h=10厘米,因此滑轮组的承重绳子段数n=s/h=30/10=3,可知实验所选的是乙滑轮组。(2)第2次实验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和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绳方式无关。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若要增大机械效率,在有用功一定时,要减小额外功,例如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或润滑滑轮减小摩擦等合理措施。27.【答案】(1)C(2)1.064;7660.8(3)灯泡电压未达到额定3.8V,故功率计算值偏低【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判断电路故障时,可根据电表情况进行预分析。(2)额定功率等于额定电压下的功率,用P=UI进行计算。(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0.7V时,灯泡两端电压为3.4V,小于额定电压,测得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解答】(1)当灯泡不亮时,可能的原因包括电路断路、短路或灯泡损坏等。直接更换灯泡(A选项)可能过早,应先通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判断故障原因: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可能是灯泡断路;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灯泡短路;若两表均无示数,可能是电路断路或电源问题。因此,通过观察两表示数(C选项)是最合理的初步操作,而非直接检查短路(B选项)或更换灯泡(A选项)。故答案为:C。(2)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8A,可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正常工作2h,消耗的电能为。(3)改进方法中,滑动变阻器电压为0.7V时,灯泡电压未达到额定3.8V,故功率计算值偏低。28.【答案】(1)三(2)9:11(3);88【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氧化物【解析】【分析】(1)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2)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不要忘记方程式的系数。(3)根据方程式和甲醇的质量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 (1)()(四氧化二氮):由氮和氧组成,是氧化物。(水):由氢和氧组成,是氧化物。(二氧化碳):由碳和氧组成,是氧化物。因此,反应中共有3种氧化物。(2) 由方程式可知,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2:1,则质量比为。(3)根据题中所给物质,可知方程式为。设回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解得x=88kg。29.【答案】(1)4(2)19(3)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解得y=23.4g,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继续加氢氧化钠,但没有新的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镁已完全反应。(2)根据表中数据结合方程式计算氯化镁的质量。(3)反应后的溶质为氯化钠,部分来自于反应,部分来自于样品,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等于所加物质的总质量减去沉淀的质量。【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每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为2.9g,第四次和第5次实验中沉淀的质量相同,说明氯化镁在第四次实验中已完全反应。(2)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解得x=19g。30.【答案】(1)(2),代入数据可得(3)有效绳子股数为3股,拉力移动的距是物体上升距离的3倍,拉力功率为。【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甲中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二分之一,乙中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两倍,丙中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三分之一,可知最大的是乙中的拉力,最小的是丙中的拉力。(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拉力大小。(3)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 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有效绳子股数分之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有效绳子股数倍。【解答】(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代入数据,可得。,代入数据可得。丙中有效绳子股数为3股,,可知从大到小为。31.【答案】(1)断开(2)484(3)文火挡和武火挡时两端的电压不变,阻值也不变,可知电功率不变,则的电功率为500W-100W=400W,的阻值为,保温时两个电阻串联,电功率为(4)小于【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常用电热器;电阻的串联、并联【解析】【分析】(1)分析两个开关各种连接情况,结合判断功率大小,从而确定档位。(2)根据(1)中所等等效电路通过的变式计算电阻。(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4)根据图丙进行分析,消耗的电能一定时,药液温度升高的越多,加热效率越高。【解答】(1)由题中信息可知,武火挡电功率最大,由可知,此时电路的电阻最小。当单刀双掷开关S1拨到“2”位置,同时开关 闭合,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最小,为武火挡。双掷开关S1拨到“1”位置,同时开关断开,电路为串联电路,总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为保温挡。双掷开关S1拨到“2”位置,同时开关 断开,电路为只有的简单电路,为文火挡。(2)双掷开关S1拨到“2”位置,同时开关 断开,电路为只有的简单电路,为文火挡,电功率为100W,可知的阻值为。(4)由图丙可知,前7分钟药液温度变化量为48℃-18℃=30℃,后7分钟药液温度变化量为98℃-48℃=50℃,由可知,后半段药液吸收的热量更多。由W=Pt可知,两个七分钟内消耗的电能相同,可知后半段加热效率更高。32.【答案】(1)0.33h(2)车匀速行驶,车受力平衡,牵引力等于阻力,可知牵引力为。该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效率【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W=Pt的变式计算所需时间,注意单位要统一。(2)机械效率等于机械能占消耗电能的百分比,根据W=Fs计算机械能,由W=UIt计算消耗的电能。【解答】(1)充电所需时间为。1 / 1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测试 科学试卷1.(2025九上·慈溪月考)下列物体不属于斜面的是( )A.引桥 B.劈 C.螺栓 D.钳子【答案】D【知识点】斜面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其特点是倾斜的平面,可以用来省力地提升或移动物体。【解答】A、 引桥是连接地面和高架的斜坡,属于斜面的应用。它通过延长距离来减小坡度,使车辆或行人更容易上升或下降,故A错误;B、劈(如斧头、刀)的刃部是一个楔形,而楔形是斜面的变形(两个斜面组合而成)。因此,劈本质上利用了斜面原理,故B错误;C、螺栓的螺纹是螺旋,而螺旋是斜面的另一种变形(斜面绕圆柱旋转而成)。螺纹通过斜面原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属于斜面,故C错误;D、钳子是一种杠杆,利用支点和力臂实现夹持或剪切功能,其工作原理与斜面无关,故D正确。故答案为:D。2.(2025九上·慈溪月考)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水通电分解:【答案】D【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化学方程式需满足:1. 符合实验事实(产物正确);2. 配平原子守恒;3. 标注反应条件和物质状态(如“↑”“↓”)。【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是点燃,方程式中未标注,故A错误;B、方程式没有配平,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同,故B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故C错误;D、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氢气和氧气,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故答案为:D。3.(2025九上·慈溪月考)图中分别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验满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制取 B.干燥C.收集 D.验满【答案】B【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A、双氧水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不需要加热,图中发生装置适用于固液反应不加热的反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利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时,气体应从长管进入装置,若从短管进入,会将浓硫酸压出,故B错误,符合题意;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验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2025九上·慈溪月考)支付宝“碰一碰”收款设备能不断发出变化的磁场,当付款手机靠近时,手机内的NFC芯片产生感应电流被激活,完成信息交换。下列实验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A.B.C.D.【答案】B【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区分电动机原理图和发电机原理图可通过观察电路中是否有电源,有电源的是电动机,没有电源的是发电机。【解答】由“当付款手机靠近时,手机内的NFC芯片产生感应电流被激活,完成信息交换”可知,该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原理是电磁感应,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A、奥斯特实验,原理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B、发电机原理图,原理是电磁感应,故B错误;C、电动机原理图,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D、小磁针发生偏转是因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故答案为:B。5.(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是课本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甲的锥形瓶中盛有少量白磷,图乙的锥形瓶盛有硫酸铜溶液,小试管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小科利用该实验装置实验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甲装置实验时,若白磷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无影响B.用甲装置实验时,若去掉锥形瓶的橡胶塞,会影响实验的结果C.用乙装置实验时,两种溶液混合后,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D.若将乙装置的两种溶液分别换成水和酒精,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答案】D【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变化,需密闭装置中进行分析。【解答】A、 用甲装置实验时,若白磷不足, 密闭装置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不会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B、 用甲装置实验时,若去掉锥形瓶的橡胶塞,磷燃烧放热,气体会逸出,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不符合题意;C、 用乙装置实验时,两种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不符合题意;D、 若将乙装置的两种溶液分别换成水和酒精,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符合题意;故选D。6.(2025九上·慈溪月考)将一本科学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 )A.0.3J B.3J C.30J D.300J【答案】B【知识点】估测;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估测书本的质量和课桌的高度,由W=Gh计算所做的功。【解答】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质量大约为300克,即0.3千克,从地面到课桌的高度大约为1米,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故答案为:B。7.(2025九上·慈溪月考)铁路接触网遭异物侵扰的新闻多次上热搜,铁路部门有明确规定在线路图两侧各500米范围内不得升放风筝,若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丝风筝线散落在高铁接触网线上,会造成短路而使动车组失去动力,下列电路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B.C.D.【答案】A【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当导电性能好的风筝线(金属丝)搭在接触网线上时,电流会绕过动车组(负载)直接通过风筝线形成短路,导致动车组失去动力。【解答】 A、图中显示风筝线(金属丝)直接与地面相连,当动车短路,没有电流经过动车,使动车失去动力,故A正确;BCD、风筝线没有与动车并联,动车未被短路,仍有电流经过动车,动车不会失去动力,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8.(2025九上·慈溪月考)巴黎奥运会上,樊振东以大比分击败龚霍加德,赢得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项目的金牌,如图是乒乓球落到球台上后又弹起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乒乓球的机械能守恒B.乒乓球在A点重力势能一定等于C点C.乒乓球在B点时动能为零,势能不为零D.从B点到D点,乒乓球的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答案】B【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解析】【分析】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守恒:只能机械能内部的转化,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A、由图可知,乒乓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在减小,说明机械能减小,即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由图可知,A点和C点高度相同,乒乓球的质量也相同,可知乒乓球的重力势能相同,故B正确;C、B点后乒乓球做曲线运动,说明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可知B点速度不为零,则动能不为零,故C错误;D、机械能不守恒,可知从B点到D点,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D错误。故答案为:B。9.(2025九上·慈溪月考)新房装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有毒的甲醛(CH2O),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利用某种催化剂可以有效去除甲醛,其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物共有三种物质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参加反应的甲醛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5:16D.催化剂一定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分析生成物种类或反应物个数比是,需要仔细观察是否有过量的反应物。【解答】A、由图可知,反应物为CH2O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共有两种生成物,故A错误;B、由图可知,左侧甲醛分子和氧气分子的比例为3:4,但反应后含剩余一个氧分子,可知两者个数比为1:1,所有物质前面的系数都是3,可以约分为1,故B错误;C、甲醛与氧气的个数比为1:1,质量比为,故C正确;D、催化剂可能加快反应的速度,也可能减慢反应的速度,故D错误。故答案为:C。10.(2025九上·慈溪月考)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灯串联在220伏的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B.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小于乙灯的电阻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D.将乙灯接入110伏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瓦【答案】A【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灯越亮。【解答】AB、甲的电阻为,乙的电阻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由可知,甲的电阻大,所以实际功率大,甲灯更亮,故A正确,B错误;C、电能W=Pt,其大小与电功率及通电时间有关,未标注时间关系,所以不能确定哪盏灯消耗点的电能更多,故C错误;D、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不考虑灯泡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电功率为,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所示,重为12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为物重的0.1倍,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滑轮组和绳子的自重不计。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A.在10s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5牛B.左侧墙受到滑轮组16牛拉力作用C.10s内,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4mD.在10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答案】A【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根据f=0.1G计算出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最后根据列式计算;(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解答;(3)根据s=nh计算;(4)首先根据W=Fs计算出拉力做的功,再根据计算拉力的功率。【解答】根据甲图可知,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3,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0.1G=0.1×120N=12N;根据得到:;解得:F=5N,故A正确;以最左边的滑轮为受力对象分析,左边受到墙壁的拉力,右边受到绳子的拉力共4个。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左侧墙壁受到滑轮的拉力F拉=4F=4×5N=20N,故B错误;根据乙图可知,10s内物体移动距离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s'=3×1m=3m,故C错误;10s内拉力做的功W=Fs=5N×3m=15J,则拉力的功率,故D错误。故选A。12.(2025九上·慈溪月考)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三个装置的透明容器中各有一段电阻丝,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所用的是控制变量法B.利用该实验装置也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通电时间长短的关系”C.要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应选用甲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D.要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应选用甲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答案】B【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解析】【分析】丙中两个电阻并联后接进电路,但只有下面电阻产生的热量对U形管液面高度造成影响。【解答】A、“U形管液面高度反映温度变化”是一种转换法(将不易直接测量的温度变化转化为液面高度变化),而不是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B、实验装置可以测量热量(通过液面高度变化),而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延长或缩短通电时间来实现。其他条件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液面高度变化越大,故B正确;C、要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除电阻以外的条件相同,应选用甲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故C错误;D、要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应控制除电流以外的条件相同,应选用乙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甲所示电路,分别把定值电阻R1、R2(R1<R2)接入A、B之间后进行实验,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画出A、B之间电阻的P-U图像(如图乙)。如果把R1和R2串联后接入A、B之间进行实验,同理,可以在图乙中画出它的P-U图像③,则图像②所对应的电阻和图像③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A.R1和I B. R1和Ⅲ C. R2和I D.R2和Ⅲ【答案】D【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结合电阻大小关系判断电功率的大小关系,比较大小和分析图像时,要控制电压不变。【解答】由可知,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路的总功率越小。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可知总电阻最大,则电功率最小,可知为乙中的Ⅲ 。R1<R2 ,可知,电压一定时,R1接入电路时电路的功率最大,对应的是①,则接入电路时,对应的是图像②。故答案为:D。14.(2025九上·慈溪月考)将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X.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反应前的质量/g 3.9 9.6 0 0 0反应后的质量/g 0 0 6.6 2.7 m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等于4.0B.X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X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3:1【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该化合物的质量与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的乘积。【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应相等。反应前总质量 = 苯 + 氧气 = 3.9 g + 9.6 g = 13.5 g反应后总质量 = 二氧化碳 + 水 + X = 6.6 g + 2.7 g + m因此:6.6 + 2.7 + m = 13.5,解得m = 13.5 - 6.6 - 2.7 = 4.2g,故A错误;BC、苯的质量 = 3.9 g,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3.9g-3.6g=0.3g。水的质量为2.7g,氢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2.7g-0.3g=2.4g,可知X中不含氢元素。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碳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6.6g-1.8g=4.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小于3.6g,可知X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3.6g-1.8g=1.8g。 X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小于m,可知X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为4.2g-1.8g=2.4g。综上X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故B正确,C错误;D、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故D错误。故答案为:B。15.(2025九上·慈溪月考)即将放寒假,某同学利用拉杆箱将学校里的物品运回家里。他所用的拉杆箱示意图如图所示。装有物品的拉杆箱整体可视为杠杆,0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在A 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 使拉杆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仅伸长拉杆的长度,拉力F增大B.其他条件不变,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 ,拉力F减小C.箱内物体下滑,重心位置由B变至B',拉力F增大D.使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 通过调节拉力大小,不能使拉杆箱保持静止【答案】D【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即。【解答】A、其他条件不变,仅伸长拉杆的长度,动力的力臂变大,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减小,故A错误;B、其他条件不变,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 由图可知,动力臂将变小,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增大,故B错误;C、箱内物体下滑,重心位置由B变至B',阻力臂减小,阻力不变,此时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变小,故C错误;D、箱子的重力使箱子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若使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 F会导致箱子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知箱子将不能保持平衡,故D正确。故答案为:D。16.(2025九上·慈溪月考)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本期活动的主题是“科学用电,安全用电”,下列是活动的部分内容。(1)用测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图中甲、乙两种执笔方式中,正确的是图 。(2)如图丙、丁为家庭电路中造成电线火灾的原因,其中图丁所示情况的原因是 。A.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B.短路(3)小科家客厅安装了两盏“220V 15W"”的节能电灯,当开关闭合后,两盏灯都能正常发光。图中电灯连接既符合上述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规则的是 。A. B.C. D.【答案】(1)甲(2)B(3)A【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测电笔的使用;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分析;(2)根据图片确定电线起火的原因;(3)根据家庭电路连接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1)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须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甲。(2)根据图丁可知,金属丝将灯泡短路,从而引起火灾,故选B。(3)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即两个灯泡并联。为了用电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上,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7.(2025九上·慈溪月考)2021年7月,台风“烟花”过境后,镇海区有不少树木倾倒,山区的道路上也掉落下不少石块。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A的树干相当于 (填“动滑轮”或“定滑轮”)。(2)如图乙,小科使用一根长为1m的硬棒AD撬动掉落在地上的大石块,石块垂直作用在棒上C点的力是500N,其中BC=CD=0.2m,若要撬动石块,则施加在硬棒A点的力至少是 N。【答案】(1)定滑轮(2)100【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1)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会移动,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计算。【解答】(1)A的树干在拉动过程中位置固定不动,因此相当于定滑轮。(2) A点施加的力要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尽量增大力臂,所以以D为支点,则有,代入数据,可得,解得。18.(2025九上·慈溪月考)一定条件下,2A+B=2C的反应中,若8g物质A和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C,则物质B的质量为 ;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的化学式可能为 。【答案】64g;2;H2O【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再由方程式中物质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分析。【解答】 一定条件下,2A+B=2C的反应中,若8g物质A和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B的质量为72-8=64g,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2x:32=8g:64g,x=2,该反应可能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的化学式可能为H2O。19.(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在粗糙斜面上将一个重为16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h 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0N,斜面长s=2m、高h=1m。其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在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 (选填“省力”或“费力”)。【答案】2;80%;省力【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斜面上有用功等于物体的重力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总功等于拉力与物体沿斜面移动距离的乘积。额外功是摩擦力与物体沿斜面移动距离的乘积。【解答】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为。额外功即为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摩擦力为。斜面越长,倾角越小,越省力。20.(2025九上·慈溪月考)滑板是深变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型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静止下滑,仅依靠滑行,滑到与A相同高度的滑台B处时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1)整个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填“A”、“O”或“B”),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是 (填“A”、“0”或“B”)。(2)若想滑到C点,小科提出只要增加“用力竖直向上跳起段高度”这个操作即可实现,则在图中哪一位置起跳有可能达到该目的 ____.填字母代号)A.仅在A点 B.仅在O点C.仅在B点 D.在A 点或O点均可【答案】(1)O;A(2)A【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势能的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解析】【分析】(1)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A点起跳,滑下时初始机械能增大,到达B点时动能没有减至0,可以继续向右运动到C点。【解答】(1)由图可知,AB高度相同,但运动员重心变低,说明机械能减小,即机械能不守恒,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机械能损耗,可知初始位置的机械能最大,即机械能最大的是A点。从A到O,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O到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可知O点动能最大。(2) 在A点起跳可以充分利用初始高度,增大滑下时的机械能,通过增加动能实现滑到C点。故答案为:A。21.(2025九上·慈溪月考)中国空间站问天舱,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核心舱,能支持航天员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图1是问天舱内载有4条斑马鱼和金鱼藻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组件。越城区某校的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地面设计了生态鱼缸模拟该项目。(1)航天器发射与燃料“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①X的化学式为 。②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2)鱼缸是一个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对匮乏的环境,小敏为鱼缸设计了图3所示的补给器,当鱼缸需要氧气时,图3中的A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便于观察供气速度,请将B瓶中的导管补充完整。【答案】(1)H2O;分解(2)【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据此判断X的化学式。(2)由图A可知,该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制取氧气的体系,即使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解答】(1)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 → N2↑ + 2O2↑ + Cl2↑ + 4X↑。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应守恒:反应前:N=2,H=8,Cl=2,O=8。反应后:N=2(N2),O=4(2O2),Cl=2(Cl2),H=0。剩余H=8,O=4,需要4X来平衡,因此X=H2O(每个X含2H和1O)。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反应物,有多种生成物,属于分解反应。(2) 鱼缸需要氧气时,A瓶应产生O2,常见方法为过氧化氢(H2O2)在二氧化锰(MnO2)催化下分解: 化学方程式:。22.(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甲,电源电压恒为8V,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如图乙;R2与R1的电功率之比k与 的关系如图丙。则滑片P在a端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是 W;滑片P在b端时, 消耗的功率 W【答案】16;2.56【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阻的串联、并联【解析】【分析】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解答】电路为串联电路,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电路中总电阻最小,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电流为2A,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零,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由可知,电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当滑片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此时R2与R1的电功率之比k等于4,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消耗的功率为。23.(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2)若选用装置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b或c)管进入。(3)实验室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填序号)。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试管。【答案】(1)分液漏斗(2)b(3)②③⑦①④⑤⑥【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1)区分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有一个活塞的是分液漏斗。(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长进短出。(3)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解答】(1)与图可知,a漏斗有一个活塞,可知是分液漏斗。(2)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从b进入,将空气从c端排出。(3)实验顺序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即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⑦固定试管、①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24.(2025九上·慈溪月考)小成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 (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测量对象 .测量结果MnO2 m1KCO3 m2试管 m3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 m4最简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v(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2、V和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3)在做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实验时,小成绘制了如图的图像模型,则y表示( )A.试管中氯酸钾的质量 B.试管中氯化钾的质量C.试管中固体的总质量 D.试管中二氧化锰的质量(4)若小成根据数据计算所得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A.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完全分解B.导管口连续均匀胃气泡时才收集气体C.导气管没有伸入量筒底部,部分氧气溶解于水D.停止加热后,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再读数(5)实验结束后,小成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成说: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不会是二氧化硫 小观认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答案】(1)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2)(3)C(4)B;C(5)反应物中不含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均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密度公式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3)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4)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可能是氧气的测量存在误差。(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解答】(1)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后倒流至试管底部,导致试管因骤冷而炸裂。(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m4与生成氧气的质量之和,即。(3)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后,固体总质量(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二氧化锰)会减少(因氧气逸出),但二氧化锰质量不变。A、(氯酸钾质量):会减少至0,但图像未降至0,故A错误;B、(氯化钾质量):应从0开始增加,与图像不符,故B错误;C、 试管中固体的总质量,由于氧气逸出,质量逐渐减小,但不会减到零,故C正确;D(二氧化锰质量):始终不变,应为水平线,故D错误。故答案为:C。(4) A、氯酸钾未完全分解会导致氧气质量偏小,但计算时仍符合质量守恒(剩余固体包含未反应的氯酸钾),故A错误;B、连续均匀气泡时收集气体,导致部分气体未被收集到量筒内,氧气的体积偏小,故B正确;C、导气管未伸入量筒底部会导致部分氧气溶解于水或逸出,使测得体积(V)偏小,计算氧气质量偏低,导致总质量不守恒,故C正确;D、停止加热后调节液面相平是正确操作,确保气压平衡,故D错误。故答案为:BC。(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25.(2025九上·慈溪月考)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宁和小慈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们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等。(1)他们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若想调节铅笔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细线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2)调节水平平衡后,他们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所测数据记录在表中:动力F1/N l2/m 阻力F2/N l2/m0.2 0.02 0.1 0.04 0.004 0.004记录并分析数据后,小宁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慈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到底谁的结论正确呢 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____(填字母代号)。A.改变力的大小 B.改变力的方向 C.改变力的作用点(3)在实验过程中,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乙),小宁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她立即将细笔握住,并将断笔芯放到左端细线处固定好(如图丁),则松手后的铅笔 (选填“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答案】(1)平衡;左(2)B(3)右端下沉【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解析】【分析】(1)当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杠杆属于平衡状态。(2)两位同学的争议在于力臂的判断,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改变力臂的大小,所以应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得出普遍性规律。(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解答】(1) 铅笔静止,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图中铅笔左侧略向下倾斜,要使铅笔水平平衡,应将细线向左调整。(2) 题目中,小宁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是杠杆平衡的基本原理(F1l = F2l2)。而小慈的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仅在力的方向垂直于杠杆时成立,不具有普遍性。为了验证普遍规律,需要改变力的方向,观察是否仍满足F1l1 = F2l2。故答案为:B。(3)将铅笔芯放在图示位置,左侧总质量不变,但铅笔芯与支点的距离变小,即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右端将下沉。26.(2025九上·慈溪月考)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计绳重和摩擦,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次数 钩码重力G/牛 钩码上升的高度h/厘米 拉力F/牛 绳端移动的距离s/厘米 机械效率η1 2 10 1.8 20 55.6%2 4 10 2.8 20 3 2 10 1.2 30 55.6%(1)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第3次实验所选的是 (填“甲”或“乙”)滑轮组。(2)第2次实验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到0.1%)。(3)①分析对比1、3组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其绕绳方式 (填“有关”或“无关”)。②分析对比1、2组实验可知,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效率是滑轮组机械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志,除了增加物重外,请再提出一条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措施: .【答案】(1)乙(2)71.4%(3)无关;减小动滑轮重力或润滑滑轮减小摩擦等合理措施【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解析】【分析】(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有效绳子股数倍,据此判断所使用的滑轮组。(2)根据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进行计算。(3)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进行分析,要提高机械效率,则需要减小额外功。【解答】(1)第3次实验的绳端移动距离s=30厘米,钩码上升高度h=10厘米,因此滑轮组的承重绳子段数n=s/h=30/10=3,可知实验所选的是乙滑轮组。(2)第2次实验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和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绳方式无关。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若要增大机械效率,在有用功一定时,要减小额外功,例如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或润滑滑轮减小摩擦等合理措施。27.(2025九上·慈溪月考)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同学们进行如下研究。【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5Ω),滑动变阻器(4Ω 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实验方案】将量程为0~15V的电压表并联到小灯泡两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1)实验时若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接下来最合理的操作是____。A.更换小灯泡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C.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2)当电压表读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正常工作2h,消耗的电能为 J。【实验反思】小金认为,电压表选用0~15V量程进行实验,因该量程下每一小格为0.5V,3.8V 读数不够精确,导致计算得到的额定功率误差较大。若电压表换用0~3V的量程,将其并联到滑动变阻器两端,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0.7V,即可减小误差。【实验改进】于是小金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图,电压表V1选用0~15V量程,电压表 V2选用0~3V 量程。进行实验,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试验次数 小灯泡两端电压(V) 变阻器两端电压(V) 电流(A)1 3.0 1.1 0.242 3.4 0.7 0.263 3.8 0.3 0.28(3)小金按反思后的思路,利用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0.7V时所测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小灯泡“额定功率”比真实的小灯泡额定功率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反思交流】小金发现测得的小灯泡两端电压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带着这一疑问,继续探究……【答案】(1)C(2)1.064;7660.8(3)灯泡电压未达到额定3.8V,故功率计算值偏低【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判断电路故障时,可根据电表情况进行预分析。(2)额定功率等于额定电压下的功率,用P=UI进行计算。(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0.7V时,灯泡两端电压为3.4V,小于额定电压,测得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解答】(1)当灯泡不亮时,可能的原因包括电路断路、短路或灯泡损坏等。直接更换灯泡(A选项)可能过早,应先通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判断故障原因: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可能是灯泡断路;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灯泡短路;若两表均无示数,可能是电路断路或电源问题。因此,通过观察两表示数(C选项)是最合理的初步操作,而非直接检查短路(B选项)或更换灯泡(A选项)。故答案为:C。(2)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8A,可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正常工作2h,消耗的电能为。(3)改进方法中,滑动变阻器电压为0.7V时,灯泡电压未达到额定3.8V,故功率计算值偏低。28.(2025九上·慈溪月考)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偏二甲肼(C2H6N2)和N2O4是“神舟二十号”火箭的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1)上述反应中共有 种氧化物。(2)上述反应中生成H2O和CO2的质量比为 。(3)国家为了吸收CO2,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和 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会生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此方法生产64kg的甲醇,可以回收CO2 kg。【答案】(1)三(2)9:11(3);88【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氧化物【解析】【分析】(1)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2)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不要忘记方程式的系数。(3)根据方程式和甲醇的质量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 (1)()(四氧化二氮):由氮和氧组成,是氧化物。(水):由氢和氧组成,是氧化物。(二氧化碳):由碳和氧组成,是氧化物。因此,反应中共有3种氧化物。(2) 由方程式可知,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2:1,则质量比为。(3)根据题中所给物质,可知方程式为。设回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解得x=88kg。29.(2025九上·慈溪月考)某工厂生产的NaCl 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样品完全溶解于313.6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30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30 30 30 30 30累计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8.7 11.6 11.6请完成下列各题:(1)第 次怡好完全反应。(2)样品中 的质量是 g。(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算过程)。【答案】(1)4(2)19(3)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解得y=23.4g,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继续加氢氧化钠,但没有新的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镁已完全反应。(2)根据表中数据结合方程式计算氯化镁的质量。(3)反应后的溶质为氯化钠,部分来自于反应,部分来自于样品,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等于所加物质的总质量减去沉淀的质量。【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每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为2.9g,第四次和第5次实验中沉淀的质量相同,说明氯化镁在第四次实验中已完全反应。(2)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解得x=19g。30.(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所示,用简单机械使重力都为150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已知OB=20A。(1)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2)求图乙中 的大小;(3)利用图丙的机械,小科把此物体匀速提高2米,用时10秒,求拉力 的功率。【答案】(1)(2),代入数据可得(3)有效绳子股数为3股,拉力移动的距是物体上升距离的3倍,拉力功率为。【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甲中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二分之一,乙中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两倍,丙中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三分之一,可知最大的是乙中的拉力,最小的是丙中的拉力。(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拉力大小。(3)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 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有效绳子股数分之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有效绳子股数倍。【解答】(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代入数据,可得。,代入数据可得。丙中有效绳子股数为3股,,可知从大到小为。31.(2025九上·慈溪月考)如图甲为陶瓷电煎药壶,其简化的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220V,S1为单刀双掷开关, 和R2均为电加热丝。电煎药查刚开始工作时武火挡快速加热,当药液的温度达到 时自动跳到文火挡慢熬,药液熬制一段时间后自动跳到保温挡防止药液烧干。已知电煎药壶在220V电压下正常工作时,武火快速加热功率为500W,文火慢热功率为100W,某次煎药时药液的温度与电煎药壶工作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1)根据题意可知,当单刀双掷开关S1拨到“2”位置,同时开关 (填“闭合”或“断开”)时,电煎药壶处于文火挡。(2)电机热丝R2的阻值是 欧。(3)求电煎药壶处于保温挡时的功率。(4)分析图像可知,电煎药壶武火加热前半段时间对药液的加热效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半段时间的加热效率。【答案】(1)断开(2)484(3)文火挡和武火挡时两端的电压不变,阻值也不变,可知电功率不变,则的电功率为500W-100W=400W,的阻值为,保温时两个电阻串联,电功率为(4)小于【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常用电热器;电阻的串联、并联【解析】【分析】(1)分析两个开关各种连接情况,结合判断功率大小,从而确定档位。(2)根据(1)中所等等效电路通过的变式计算电阻。(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4)根据图丙进行分析,消耗的电能一定时,药液温度升高的越多,加热效率越高。【解答】(1)由题中信息可知,武火挡电功率最大,由可知,此时电路的电阻最小。当单刀双掷开关S1拨到“2”位置,同时开关 闭合,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最小,为武火挡。双掷开关S1拨到“1”位置,同时开关断开,电路为串联电路,总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为保温挡。双掷开关S1拨到“2”位置,同时开关 断开,电路为只有的简单电路,为文火挡。(2)双掷开关S1拨到“2”位置,同时开关 断开,电路为只有的简单电路,为文火挡,电功率为100W,可知的阻值为。(4)由图丙可知,前7分钟药液温度变化量为48℃-18℃=30℃,后7分钟药液温度变化量为98℃-48℃=50℃,由可知,后半段药液吸收的热量更多。由W=Pt可知,两个七分钟内消耗的电能相同,可知后半段加热效率更高。32.(2025九上·慈溪月考)我国某汽车企业发布、使用了全球最先进的锂电池————“刀片电池”。如图所示为一种采用该锂电池的电动汽车,该锂电池的额定电压为550V,容量为150Ah,整车质量为2390kg。(1)该车采用150kW直流快充充电技术,则理论上将锂电池电量从20%充至80%的时间为 。(2)若仅靠锂电池驱动,质量为60kg的小慈老师驾驶充满电的该电动汽车能以8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550km。已知行驶时的阻力为车对地面压力的0.02倍,则该电动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大小为多少 该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答案】(1)0.33h(2)车匀速行驶,车受力平衡,牵引力等于阻力,可知牵引力为。该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效率【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W=Pt的变式计算所需时间,注意单位要统一。(2)机械效率等于机械能占消耗电能的百分比,根据W=Fs计算机械能,由W=UIt计算消耗的电能。【解答】(1)充电所需时间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测试 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测试 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