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一单元 第10课“小跟班”跟我来!(滇人版 )六年级上1核心素养目标3新知讲解5相关知识拓展7板书设计2新知导入4课堂练习6课堂总结课后作业801核心素养目标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信息意识社会责任讨论服务型机器人的伦理设计,如隐私保护、人机交互安全,养成信息社会责任意识。能够理解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分析环境感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利用编程软件调试舵机参数,优化机器人动作;探索传感器联动控制策略。通过分析人类步态特点,学会设计机器人步态程序逻辑;掌握多程序段协同控制方法。02新知导入02新知导入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设计了让电风扇和闸杆运行起来的程序,也让碰碰车”能够轻松地奔跑,可是要想让“小跟班”走起来并能够走稳,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02新知导入大家觉得“机器人如何模仿人类行走” 03新知讲解1.演示人类行走分解动作一、分析步态的特点图1-83 人行走的动作分解03新知讲解一、分析步态的特点第一步:身体左倾站立,把重心放在左脚上,微微抬起右脚;第二步:身体向前倾,迈出右脚后右脚着地;第三步:身体右倾站立,把重心放在右脚上,微微抬起左脚;第四步:身体向前倾,迈出左脚后左脚着地。不断重复上边的四个步骤,我们就可以前进了。03新知讲解机器人分析步态主要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特征提取、数据分析和应用实现一、分析步态的特点03新知讲解2.机器人腿部结构一、分析步态的特点图1-84“小跟班”的腿部结构03新知讲解一、分析步态的特点第一步:旋转左、右“踝关节”,使身体左倾站立,把重心放在左脚上,呈微微抬起右脚状;第二步:旋转左“膝关节”,使身体向左稍做转向后右脚着地;第三步:旋转左、右“踝关节”,使身体右倾站立,把重心放在右脚上,呈微微抬左脚状;第四步:旋转右“膝关节”,使身体向右稍做转向后左脚着地。继续重复上述动作,就可以实现连续前进的动作。03新知讲解二、编写“小跟班”前进程序图1-85 编写“小跟班”前进程序把“小跟班”迈步的动作过程分析清楚后,设计它前进的程序就不是件难事了,只需要将以上几个动作顺序执行即可。03新知讲解表1-2 “小跟班”前进参数表动作 舵机编号 ID-01 左踝 舵机编号 ID-02 左膝 舵机编号 ID-03 右踝 舵机编号 ID-04 右膝 舵机编号时长(毫秒)直立 0 0 0 0 400机器人左倾站立 16 0 38 0 800左、右“膝关节”左转 0 -38 0 -38 800机器人右倾站立 -38 0 -16 0 800左、右“膝关节”右转 0 33 0 33 800在程序的最后再加入一条“重新开始”命令,“小跟班”就会不断地走下去!03新知讲解图1-86 编写“小跟班”不断前进程序03新知讲解试一试在编写程序和设置机器人运动的参数值时,可以连接上机器人,这样就可以看到所设置的参数的实际效果了。03新知讲解三、编写“小跟班”跟随程序“小跟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能够发现正前方主人的“召唤”,一旦发现了主人,就向前跟随主人前进;主人不在正前方时,就停下来等待。03新知讲解编写程序段A,让“小跟班”运行“站立”的程序;再编写程序段B,用于时刻检测正前方是否有人,当检测到有人时就运行前进的程序,这样就可以完成跟随的任务了。图1-87 编写“小跟班”跟随程序03新知讲解说一说现在,“小跟班” 只能在发现“主人”处于正前方时才做出前进的动作。想想看,如果想让它能检测前方多个位置是否有人,并能根据人所在的大概位置朝着相应方向前进,我们至少需要安装几个红外传感器,又如何改变机器人的结构呢 程序上又如何来实现呢 问题 解决方案传感器数量 至少3个(左、中、右各1个)结构改造 在机器人前方呈扇形分布传感器(例:左30°、中0°、右30°)程序逻辑 按以下条件控制动作:-左侧有信号-→左转-中间有信号→前进-右侧有信号-→右转03新知讲解综合实践思考当“小跟班”向左前进时,关节的运动规律,分析机器人的重心变化。调试出它完成左转动作时的参数值,将机器人左转时的参数值填写到表1-3中。动作 舵机编号 ID-01 左踝 舵机编号 ID-02 左膝 舵机编号 ID-03 右踝 舵机编号 ID-04 右膝 舵机编号时长(毫秒)直立机器人左倾站立左、右“膝关节”左转机器人右倾站立左、右“膝关节”右转表 1-3 “小跟班”左转参数表03新知讲解表 1-3 “小跟班”左转参数表动作 舵机编号 ID-01 左踝 舵机编号 ID-02 左膝 舵机编号 ID-03 右踝 舵机编号 ID-04 右膝 舵机编号时长(毫秒)直立 0 0 0 0 400机器人左倾站立 16 0 38 0 800左、右“膝关节”左转 0 -38 0 -38 800机器人右倾站立 -38 0 -16 0 800左、右“膝关节”右转 0 33 0 33 80003新知讲解知识链接人形机器人NAONAO是由Aldebaran Robotics设计的,它是一个高0.58米的可编程人形机器人。它喜欢交谈,可以陪老人说话、下棋、打太极,还可以播报新闻与天气预报等。它擅长舞蹈,也可以进行动作模仿。除了陪护老年人,它还被应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治疗,通过帮助自闭症儿童增加与他人互动的次数,提高语言交流能力。04课堂练习1、想让“小跟班”检测左、中、右三个方向,至少需要几个红外传感器?(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机器人检测到左侧有人时,应该执行什么动作?( )前进 B. 左转 C. 右转 D. 停止3、“小跟班”的跟随程序中,程序段B的作用是?( )保持站立姿势 B. 检测主人并控制前进C. 播放音乐 D. 躲避障碍物4、改造机器人结构时,红外传感器应如何安装?( )A. 全部朝正前方 B.左、中、右呈扇形分布 C. 集中安装在顶部 D. 随意摆放 C选择题BBB04课堂练习5、“小跟班”执行跟随任务时,程序段B检测到主人(红外距离s15cm)会触发什么动作 ( )A. 播放警告音 B. 执行前进步态程序VC. 原地旋转 D. 进入休眠状态判断题1、“小跟班”只需1个红外传感器就能检测左、中、右三个方向。( )操作题1、设计“小跟班”多方向跟随程序流程图。B选择题x04课堂练习答:开始循环:如果 左侧传感器检测到人 → 左转如果 中间传感器检测到人 → 前进如果 右侧传感器检测到人 → 右转如果 都未检测到人 → 停止结束循环05相关知识拓展1. “小跟班”可能需要以下传感器:(1)摄像头:用于视觉识别和跟踪主人。(2)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量距离,检测障碍物。(3)红外传感器:用于在低光环境下检测主人。(4)激光雷达(LIDAR):用于精确测量距离和创建环境地图。(5)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用于检测机器人自身的运动和方向。(6)GPS模块(如果需要室外定位):用于室外环境中确定位置。05相关知识拓展2.编写“小跟班”机器人程序要简洁高效:(1)感知与跟踪:用传感器识别并跟踪主人。(2)安全运动:路径规划和避障,安全跟随。(3)用户交互:明确信号,反馈状态。(4)安全与电源:控制速度,紧急停止,电量监测。(5)测试与维护:模块化设计,充分测试。06课堂总结1引入新知内容”小跟班“跟我来2分析步态的特点3编写”小跟班“前进程序4完成课堂练习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123564编写”小跟班“跟随程序407板书设计”小跟班“跟我来1.进行新知引入2.分析步态的特点3.编写”小跟班“前进程序4.编写”小跟班“跟随程序5.完成课堂练习6.进行知识拓展08课后作业01如果机器人跟着你去上学,要注意什么?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滇人版 】《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0课《第十课 “小跟班”跟我来!》.pptx 新知导入.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