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4 Hands-on fun Welcome to the unit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4 Hands-on fun Welcome to the unit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资源简介

Unit 4 Hands-on fun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 1 课时
Welcome to the unit
语篇研读(教材分析)
课型
听说课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通过图片匹配活动(制作月饼、刷墙、做灯笼、组装架子)呈现常见 DIY 活动,再以对话形式
展示 “制作纸玫瑰” 的场景,涉及工具(coloured paper, tape, glue, scissors)和步骤(fold, cut,
tape/glue)等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关注 “手工制作的乐趣与过程”,渗透 “自己动手、创意实践” 的
理念。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让学生掌握 DIY 相关词汇(如 fold, tape, glue, scissors)和祈使句(如 “Fold the paper like this.”),
学会描述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渗透 “实践出真知” 的学习
理念,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手工乐趣。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结构上,先通过图片直观呈现 DIY 活动,再以对话形式还原制作过程,由具象到抽象,符合小
学生认知规律。语言上,以祈使句为主(如 “Let's make...”, “Fold the paper...”),句式简洁明了,
适合指令性表达;词汇聚焦工具和动作(如 scissors, fold, cut),实用性强。
学情分析

已知】词汇:已掌握简单动作词(如 make, put)和常见物品词(如 paper, tape)。句型:能
理解并使用简单祈使句(如 “Open the door.”)和一般将来时(如 “I'm going to...”)。经验:有
过简单手工制作经历(如折纸、剪纸),对 “动手做” 有兴趣。

未知】DIY 相关工具词(scissors, glue)和动作词(fold, tape, assemble)。复杂祈使句(如 “Cut
the paper into pieces.”)和步骤描述(如 “First..., then...”)。难以按顺序清晰描述手工制作的过程。
能知】通过图片和实物辅助,可掌握 8-10 个 DIY 核心词汇,能使用祈使句发出简单指令。

在合作活动中,能按步骤完成简单手工制作并尝试描述过程。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掌握词汇(scissors, glue, tape, fold, cut, assemble, DIY, rose); 掌握句型-祈使句(“Fold
the paper like this.” “Cut the shapes.”);描述计划(“I'm going to make...”)。能听懂并回应手工制
作的指令,用 3-5 句话简单描述制作步骤。
.学习能力:学会通过 “看图片、做动作、仿对话” 的方式记忆词汇和句型。在小组合作中,能
主动求助或帮助他人,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能按 “准备工具→操作步骤→完成作品” 的逻辑梳理手工过程,培养有序思维。能
根据图片和实物联想词汇,提升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转换能力。
.文化意识: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理解 “DIY” 背后 “自主创新、实践探索” 的理念。尊重他
人的创意成果,培养劳动成就感。
2
3
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核心词汇(scissors, glue, fold, cut, tape)核心句型:祈使句(发出制作指令);“I'm
going to make...”(表达制作计划)。能用简单步骤描述手工制作过程(如 “First, fold... Then, cut...”)。
教学难点:区分易混淆词汇:tape(胶带)与 glue(胶水)的用法差异。按逻辑顺序连贯描述步
骤(如:避免步骤颠倒或遗漏)。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祈使句发出指令(如 “Pass me the scissors,
please.”)。
易错点: 祈使句省略主语(如误说 “You fold the paper.”,正确为 “Fold the paper.”)。“用胶水粘
贴” 应为 “glue... together”,易误说 “glue... with”。
易忘点: 一些描述朋友品质的低频词汇,如 cheerful(快乐的;开朗的),在日常使用频率低,
容易遗忘。一些较长句式,如 “What makes your friend so special ” 的完整使用和理解容易遗忘。
拓展点:工具类词汇的复数形式:scissors(本身为复数,不可说 “a scissors”,需用 “a pair of
scissors”)。步骤连接词:first, then, finally(描述过程时易遗漏,导致逻辑不清晰)。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激 活 学 生 背 景 知 1.Look and guess.
识,引出 “手工制 教师展示教材封面(含 “DIY”“手工工具” 等元素),can you see ” 时对封
任务一:Lead in
任务一:
观察学生回答 “What
作” 主题;帮助学 提问:“Look at the cover. What can you see (胶水、 面 元 素 的 提 取 准 确
生 理 解 标 题 剪刀、手工成品等)”
Hands - on fun” 聚焦标题 “Hands-on fun”,引导学生猜测含义:
性;通过提问判断学

生是否理解 “hands -
含义;借助鲁班人 “What does ‘hands-on’ mean (用手做的)‘fun’ means on fun” 含义(如让学
物关联古今手工, ‘乐趣’,so ‘hands-on fun’ is...?(做手工的乐趣)” 生用自己话解释 );
激发学习兴趣。让 2.创设情境.
看学生能否快速呼应
学 生 熟 悉 常 见 教 师 提 问 : “In ancient China, there was a great 猜出 “鲁班” ,评估对
DIY 活 动 英 文 表 craftsman. He was good at making things by hand. 中国传统工匠人物的
达;通过鲁班补充 Who was he (引导学生猜测 “鲁班”)”
认知。
话语,建立古今手 用 AI 课件呈现动画鲁班形象,鲁班打招呼:“Hello,
工活动联系,拓宽 kids! Today, let’s explore the fun of hands-on work!”
文化认知。让学生
掌握制作灯笼的基
础英文表达(动作、
材料词汇 );为 后
续听力、对话做语
言储备。
任务二:Pre-listening
1
. Look and match.
Suzy is learning about popular DIY activities. Let’s 任务二:
help her 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activities!
检查小组配对答案准
确率,评估对 “make
mooncakes/lanterns”
展示教材 48 页图片(a. 做月饼 b. 刷墙 c. 做灯笼
d. 组装架子)和英文短语,学生分组完成配对。
等 短 语 的 认 读 与 理
解;观察学生对鲁班
补充内容的反应(如
是否能简单复述关联
点 ),判断文化关联
感知度。随机抽取学
核对答案时,鲁班补充:“These activities are like
ancient crafts—we made mooncakes and lanterns in
my time too!”
生复述制作步骤,看
是否能用英文准确表
述 ( 如 “Cut paper
into...”“Fold
it...”
等 );提问材料、动
作词汇含义,评估词
汇掌握情况。
2
.创设情境.
Suzy thinks these crafts are wonderful. She wants to
make paper roses, but she doesn’t know what she
needs.
Let’s guess: What materials does she need (引导学生
说出 paper, scissors, glue 等)”
2
. Look and learn.
鲁班教 Suzy 做灯笼
Lu Ban: Cut paper into a rectangle. Fold it into a
cylinder and glue the edges. Attach a bamboo hoop to
the top and bottom. Add a handle and a candle inside.
以教材封面和趣味猜测开启课堂,降低学习门槛,自然引出主题;融入中国
传统文化元素(鲁班 ),增强文化关联与学习代入感,让学生快速进入手
工学习情境。用配对任务预习词汇,符合语言学习 “先输入” 规律;借鲁班
之口关联古今,深化主题认知,让学生明白手工活动的传承性。依托 “鲁班
教手工” 趣味情境,自然呈现目标语言,让学生在 “学做手工” 中学习英语,
设计意图
实现语言学习与手工实践融合,降低词汇学习枯燥感。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任务三:While-listening
1
. 情境创设
任务三:
观察学生听前表情、
状态,判断是否因情
境产生听力期待;听
力后简单询问学生对
情境的感受(如 “Do
you want to help Suzy
too ” ),评估情境感
染力。统计填空准确
率,分析错误集中点
Suzy 想做更多手工,发微信给 Millie:“I want to
make some paper rose. Will you help me
应用实践:
营 造 真 实 听 力 情
境 , 让 学 生 带 着

帮 Suzy 解决问
题 ” 的 目 的 听 材
料,提升听力专注
度。通过填空练习,
聚焦听力材料关键

如易拼错词汇、易
2
. Listen and Fill in Blanks.
漏听短语 ),判断学
生 听 力 细 节 捕 捉 能
力;结合错误讲解,
观察学生是否理解修
正,评估知识掌握进
度。查看学生笔记完
整性(是否涵盖重点
词汇、句型 );通过
课堂随机提问知识点
信息(词汇、短语、播放听力材料,指导学生完成填空任务,核对答案
句型 );训练学生 并进行讲解。
抓取细节的听力能 3. Read and answer.
力。梳理听力材料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理解文本细节。
知识点(词汇、语
4
.Read and take notes.
法、功能句 ),构
建知识体系;培养
学生归纳、笔记能
力。
学习听力材料中的知识点。

如 “这个短语在听
力里怎么用的?” ),
评估知识理解与吸收
程度。
用贴近学生日常交流的 “求助做手工” 情境,赋予听力任务实际意义,避免
单纯 “听题做题” 的枯燥,让听力更具生活关联性。填空是听力基础训练形
式,能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细节;借助核对答案、讲解,实现听力输入后的即
时反馈与知识巩固,提升听力学习有效性。听完材料后进行知识梳理,符合
语言学习 “输入 - 整理 - 内化” 规律;让学生自主 / 引导做笔记,锻炼学
习策略,为后续语言输出(对话、讨论 )夯实基础。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任务四:
任务四:Post-listening
迁移创新:
1. Work in pairs.
巡视小组交流,观察
语言运用准确性, 等
句型 );倾听交流内
容,评估话题拓展深
度(如是否能从 “做
纸玫瑰” 延伸到其他
手工 );通过学生互
评 ( 简 单 说 搭 档 表
现 ),综合判断口语
表现。观察学生回答
问题时的参与度(是
否积极思考、发言 );
分析回答内容,判断
是 否 理 解 手 工 乐 趣
(如从 “creativity(创
意 )”“culture(文化 )”
等角度阐述 );评估
对古今手工关联的认
知(如能否说出 “剪
纸和纸玫瑰都体现手
工创意” 类似观点 )。
让学生运用听力及
前 期 所 学 语 言 知
识,进行口语输出;|
训练合作交流、语
言运用能力。引导
学生思考手工制作
的乐趣与意义,深
化 对 “Hands - on
fun” 理解;建立现
代 DIY 与传统手
组织学生进行 pair work,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讨论
手工活。
2
. 情感教育 Look and think!
工的文化联结,增
强文化认同感。帮 Q: Do you think making things by hand is fun
助学生系统梳理本 Q: Why or why not
节课知识(手工词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问题让学生思考。
汇、对话句型、文
化关联 );培养逻
辑归纳与知识整合
能力。帮助学生系
统梳理对话核心信
息(句型、材料、
步骤),强化知识
记忆与逻辑关联。
任务五:
训练学生归纳总结 任务五:Summary
能力,能用简洁语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言复述对话内容及
通 过 匹 配 题 正 确 率
(目标 100%)评估学
生 对 对 话 结 构 的 理
解;填空正确率(目
标 90% 以上)判断核
心词汇与步骤的掌握
程度。关注学生总结
句的准确性(是否涵
盖关键信息)和逻辑
性;通过传统文化关
联题的回答,判断是
否理解古今手工的联
系(如提到 “鲁班也
是手工大师” 等)。
手工制作要素。
The phrases we have learned
The sentences we have learned
pair work 是英语课堂常用语言实践形式,让学生在真实互动中运用语言,
实现 “学 - 用” 转化;借助手工话题交流,巩固主题知识,提升口语 fluency

流利度 )。语言学习需融入情感、文化教育,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手
工价值,既呼应标题 “Hands - on fun” ,又传承中国传统手工文化,实现学
设计意图
科育人价值。用思维导图可视化呈现知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自主
/
协作梳理,强化知识记忆与体系构建,提升学习策略能力。可视化工具符
合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梳理知识间的逻辑(如 “句型→材料→步骤”
的关联),培养归纳能力。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作业目标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题:
巩固词汇拼写和发音,熟 通过机械性练习夯实基
悉 核 心 句 型 的 语 音 语 础,确保词汇和句型的准
抄写核心词汇(scissors, glue, fold, cut, tape)
各 3 遍,并用每个词造 1 个简单。
调。
确输入。
提高题:
能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实
践能力,用文字和图片结
合 的 方 式 呈 现 逻 辑 顺
序。
选择一种简单 DIY 活动(如折纸船),
用 3-5 句话写下制作步骤(需用上 first,
then)。
通过 “写 + 做” 结合,提
升语言应用能力和逻辑思
维,体现 “学用结合”。
拓展题:
在合作中运用语言解决 拓展语言使用场景,将课
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堂知识延伸到实践活动,
尝试制作作品,在下节课展示时用英语介
绍(如 “This is a lantern. We fold the paper
first...”)。
和团队协作能力。
渗透 “用英语做事情” 的
理念。
教学反思
亮点:以 “手工制作” 为核心,融入中国传统工匠 “鲁班” 元素,通过动画形象、古今手工活动
关联(如鲁班提及 “古代也做月饼、灯笼”),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实现了语言学习与文化传
承的结合,让课堂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从 “Lead in” 的主题导入,到 “Pre-listening” 的词汇铺
垫,再到 “While-listening” 的细节捕捉,最后到 “Post-listening” 的语言输出与情感升华,任务
链逻辑清晰,符合 “输入 — 内化 — 输出” 的语言学习规律,学生能在阶梯式任务中逐步掌握
知识。采用小组配对、pair work、思维导图总结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尤其是 “自
我评价表” 的设计,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学习过程,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
不足:虽然设计了 “听填空” 任务,但对听力难点(如连读、长句理解)的预判不足,部分学生
在捕捉 “tape or glue the pieces together” 等短语时出现遗漏,说明听力分层指导(如提前标注难
点词)需加强。
改进:听力前增加 “难点预判” 环节,用下划线标注材料中的连读短语(如 “fold the paper”)或
生词,同时提供 “听力小贴士”(如 “注意‘or’连接的并列词”),帮助学生降低听力障碍;听力
后增加 “逐句跟读”,强化语音与语义的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