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去外婆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去外婆家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童年的奇妙发现-《去外婆家》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 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 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
阅读与鉴赏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学习 儿歌,体会童真童趣,初步体验 文学阅读的乐趣。 喜欢阅读儿歌童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 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 的特点。
表达与交流 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 内容。 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 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家用电 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 自己的想法。 喜欢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尝试在 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梳理与探究 用 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 自 己的学习成 果,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阅读朗诵优秀的儿歌及感受儿歌 的韵味和童趣。 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 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 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 习所得。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学生有去亲戚家玩的经历,对“外婆家”有亲切感。 初步具备朗读短文和简单表达的能力。 理解“排比句”和“情感表达”的能力较弱。 部分生字结构复杂,书写有难度。 通过图片、实物、动作演示辅助理解。 设计“圈画关键词”“小组交流”等活动,提升理解与表达。
课时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结构归类、字理溯源等方法,正确认读“婆、趣”等生字,完成理解并归类识记本课生字的目标,为阅读扫清障碍。 2.通过朗读感知、圈画关键词、图文结合等方法,完成梳理外婆家“宝贝”、感受童年乐趣与亲情温暖,并初步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的目标。 3. 通过模仿句式、联系生活经验、参与“趣事分享会” 等方法,完成运用所学句式或自己的语言,清楚讲述个人相关经历的目标,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运用。 评价任务 能正确为本课生字进行结构归类,并为2个以上生字组词。 能独立圈出文中三类“宝贝”,并运用“有…有…还有…”句式说出外婆家的乐趣。 能围绕主题,运用所学句式或自己的话,清楚讲述一次去亲戚家的经历。
课时驱动任务 “探秘外婆家的宝藏”趣事分享会 童年的快乐就藏在外婆家的一个个“宝藏”里。今天,我们就要化身小小探宝家,一起走进课文《去外婆家》,去发现那里的奇妙宝藏,并在趣事分享会上,讲讲你的发现和你的故事。 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 预设: 发现宝藏——外婆家具体有哪些“宝贝”?(任务一:圈画梳理) 感受温情——从这些“宝贝”中如何感受到家人的爱?(任务二:品读赏析) 分享我的故事——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宝藏”和温情吗?(任务三:联系生活)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1:任务导入,初读感知 谈话激趣:出示“外婆家”的温馨图片,亲切询问:“同学们,喜欢去外婆家吗?谁能用一个词说说你的心情?” 揭示任务:板书课题,宣布启动“探秘外婆家的宝藏”趣事分享会,并展示“分享小达人”荣誉卡,激发参与欲。 引导初读:提出明确的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一找,对于文中的‘我’来说,去外婆家是一件什么样的事?用笔圈出那个最重要的词。” 评价维度星级能独立、完整地圈出三类以上“宝贝”。★★★在提示下能找出主要“宝贝”。★★需要帮助才能找到部分“宝贝”。★
教师巡视、按标准指导学生学习。 评价
环节2:圈画探秘,识字学词 引导探秘:提问:“外婆家为什么这么有趣?文中藏着哪些‘宝贝’?请大家默读第1-2自然段,像小侦探一样把它们圈出来。” 梳理句式:引导学生汇报找到的“宝贝”(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并板书。随后聚焦“有……有……还有……”这个句式,进行仿说训练:“你能用这个句式,说说我们的校园里有什么吗?” 归类识字 出示生字卡片,开展“生字宝宝找家”游戏,在黑板上画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三座房子,请学生将生字贴入对应的“房子”。 重点讲解“留”(展示古文字,讲述字理故事)和“趣”(部件分解,编口诀“走着去,取回乐趣”)。 评价维度星级能正确归类生字结构,并记住2个以上生字。★★★能基本正确归类生字。★★生字归类需要帮助。★
环节3 联系生活,趣事分享 搭建支架:语言引导并出示PPT提示:“课文里的乐趣真多!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或者姑姑舅舅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宝藏’呢?” 组织交流:出示表达支架——“我去 ______ 家,有 (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我最喜欢。” 组织学生在4人小组内轮流分享。 组织展示与评价:邀请2-3名“分享小达人”上台讲述,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互评,并颁发“分享小达人”荣誉卡。 评价维度星级能主动、清楚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能大方分享,内容基本相关。★★分享时需要较多引导。★
课堂小结 本节课以“探秘宝藏”为任务驱动,学生通过圈画、归类、分享,充分感受了外婆家的乐趣与亲情。识字方法多样,句式训练扎实,生活链接有效,课堂氛围活跃。
板书设计 去外婆家

乐趣多

宝贝多(吃·玩·看)
亲人爱(外婆·舅舅)
句式:有…有…还有…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将课文《去外婆家》有感情地朗读给家人听。 2.生字开花:给本课学习的生字“脚、玩、留、趣”分别组2个词语。 【发展性作业】 我的“宝贝”清单:模仿课文,回忆并写一写你的外婆家、奶奶家或你喜欢的亲戚家有哪些“宝贝”。
句式:我最喜欢去 ______ 家,那里有 ______(好吃的),有 ______(好玩的),还有 ______(好看的)。 【综合性作业】 “亲情宝藏”绘写卡 画一画:画出你心中外婆家(或亲戚家)最有趣的一样“宝贝”(可以是人、物或场景)。 写一写:在画旁边写下一两句话,可以介绍这个“宝贝”,也可以表达你对家人的爱。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