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去外婆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去外婆家》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_二_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第三单元《去外婆家》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重点学习与主题相关的生字词。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阅读与鉴赏 在理解中学习字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引导学生阅读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的课文,针对问题,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能借助关键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写话练习重在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玩具。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高阔课文大意。
表达与交流 感受文中对外婆家的描写,体会亲情的温暖和乡村生活的美好。 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地表达,有效传递信息。
梳理与探究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在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场景兴趣浓厚。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对其中情景有切身体会。 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细节捕捉和描写能力较弱,缺乏乡村生活经验。 通过创设情景、朗读感悟等拉近距离,可结合跨学科活动提升参与度。
课时目标 1.通过字词归类、结合上下语境等方式识记15 个生字,通过关键笔画标示等方式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画面想象、联系生活经验等方式感受外婆家亲人的关爱、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美好。 3.能用口头语言、文字或绘画的方式和同伴交流在外婆家的趣事,表达对外婆家的喜爱之情。 任务一:“趣”味识字,唤起乐趣 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任务二:想象朗读,融入趣味 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聚焦“吃的、玩的、看的”。 任务三:表达书写,分享”趣“事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美好生活经历。
课时驱动任务 外婆家的趣味展 童年的乐趣,像是藏在记忆深处的一罐玻璃糖,每次打开,都还是亮晶晶、甜丝丝的。那时的快乐,多么的简单啊。让我们一起听听作者在外婆家的童年趣事,一同分享我们的童年快乐!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1 “趣”味识字,唤起乐趣 活动一:自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根据拼音把字音读准。 2.出示难读的短语和句子,检查朗读,相机识字、理解词语。 (1)第一组:最大的乐趣、最喜欢的宝贝。 提示:读准并识记生字“最、趣、宝”;掌握带“的”短语朗读的节奏和轻重变化。 要点:①“最、趣、宝”三个生字都通过拆分部件和组词法识记。 ②短语的朗读,强调“的”字要读得轻一点儿,前面词语的第一个字要读重音,词组要连读。 ③读好两个短语所在的句子,注意停顿。 (2)第二组:外婆告诉我,从小喂大的山雀不会逃,唧唧一叫,就飞到你手上,唱着曲儿给你听。提示:迁移读好“从小喂大的山雀”这个短语,读准“曲儿”的儿化音,读好长句子。 活动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重点读第1自然段,思考:外婆家到底有趣在哪里,能让我体验到最大的“乐趣”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有趣经历。 书写书写: 1.学生再读课文,教师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指名读准字音,组词。小组讨论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师范写并重点指导“总、香”两个字。 (1)左窄右宽:活、给、诉。 (2)上窄下宽:总。上宽下窄:香。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评价维度星级正确流畅朗读☆读好偏正短语☆多种方法识记☆积累词语☆
教师巡视、按标准指导学生学习。 写字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星级笔画正确☆占格准确☆书写美观☆
环节2 想象朗读,融入趣味 活动三:想象朗读,聚焦乐趣 1.讨论交流:文中“我”的外婆家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2.自读课文,探究外婆家有哪些乐趣?预设:“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 学习第3自然段,品味“好吃的”。(山楂、柿子、毛栗子) (1)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外婆给“我”留了哪些好吃的,识记“些”。 (2)识记“或”:舅舅带回来的野果子有时是山楂,有时是柿子,有时是毛栗子,所以中间用“或”字,表示这些野果子不是同时带回来的。联系生活经验用“或”字造句。 (3)识记“留、份”:字源识记“留”保留;口诀识记“份”按人头分一分,每人分到一份。 (4)理解“总要”:想象一下,舅舅带回来山楂,外婆会给“我”留吗 柿子呢 毛栗子呢 不管带回来什么都要给“我”留就叫“总要”。 (5)联系你在外婆家的经历,想一想外婆还会给“我”留什么。引入童谣,朗读,感受食物的丰盛和外婆对“我”的疼爱。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 (6)当我吃着外婆留给“我”的美食,心里可能会想什么 小结:原来外婆家吸引“我”的,不仅有美食,更有外婆对“我”的慈爱,外婆的爱就藏在这些美食中。圣野的外婆是这样,我们的外婆也是这样。带着感激的心情朗读第3自然段。 学习第4自然段,品味“好玩的”。 (1)“好玩的”指的是什么?(小山雀) (2)回到文中,看看“趣”在何处。(小山雀:蹦来跳去、不会逃、唱小曲) (3)“我”在山林间还可以做什么 当“我”在山林间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为什么 小结:山林间的山雀是自由的、快乐的,山林间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我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快乐地读一读。 学习第5自然段,寻找“好看的”,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1)朗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好像看到了哪些颜色的野花。 (2)补充童诗《山野的鲜花》。说说这些野花像什么;有了野花,山林有了哪些变化。 一朵白色的花/一颗白色的星星一朵红色的花/一颗红色的星星一朵紫色的花/一颗紫色的星星寂静的山野/任闪闪的星星花/灿烂了/它的心境 (3)想象自己就站在这些星星花中间,你想说什么、做什么 (4)开满野花的山林多么美好,充满了活力!难怪舅妈要把野花戴在头上或别在衣服上。借助图片理解“别在衣服上”。 (5)带着想象朗读第5自然段。深化感情。外婆家真有趣。当他长大后,他依然记得外婆家的趣事(朗读最后一段)。 书写规则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星级观察并说出例字结构及特点☆书写美观、结构合理☆分享时,声音洪亮,通顺流畅☆
环节3 表达书写,分享”趣“事 活动四:外婆家的趣味展 (1)我们的外婆家同样也有许许多多吸引我们的地方。请你借助趣味卡,把你的美好记忆用一两个词语写下来。 卡片内容分别为:吃 听 玩 闻 看 (2)同伴交流。选择一个角度用一句话把趣味卡的内容说完整。 (3)选择一个角度,借助提式,用几句话说一说你去外婆家的趣事。同伴互说,全班交流。 (4)用文字、图画等方式把你去外婆家的趣事记下来,布置“外婆家的趣味展” 学生根据标准,完整呈现学习过程 评价维度星级能够借助课文的表达方式介绍☆介绍经历时能够说清楚理由☆自信大方、声音洪亮☆
课堂小结 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强调亲情的温暖和乡村生活的美好。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外婆家或其他亲戚家的类似经历,与同学交流分享。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美和乐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发展性作业】 阅读主题丛书,说一说自己对亲情温暖的理解。 【综合性作业】 画一幅自己记忆中外婆家的画,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