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彩虹》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彩虹》 教案

资源简介

高新区小学语文____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4、《彩虹》——第三单元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二年级语文组 序号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 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
阅读与鉴赏 能正确琉璃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语句的意思。 阅读浅近的童话、故事,关心自然和生命乐于交流想法和感受。 1.朗读课文,读好带“的”字短语的句子,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 2.读好语气,表现情感。 3、积累“()来()去”形式的词语。 认识图文中相关的汉字,感受美好亲情。 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
表达与交流 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理解文章内容,知道看到天上的彩虹,文中的“我”想为家人做哪些事,并说说自身体会。 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梳理与探究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感受到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同时体会到作者对家人的深切关爱。 喜欢观察、提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学生已掌握“桃、跳”等熟字,对于金字旁和衣字旁的字有一定了解。 3、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动词和动宾短语,对于“浇、提、洒、挑”等动作词语理解起来较为容易。 学生对于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同时理解作者对家人的美好情感有一定困难。 1.借助教材图片、老师分解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亲情。 2.同桌先互说,再小组交流说,老师点评,学生再次练说。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和联系生活,利用字理识记“浇、洒”“提、桃”,做动作识记“浇、提、洒、挑、拿、系”等动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圈一理一说”支架,提取课文关键信息并自主梳理“我”为家人做哪些事,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并能仿照说句子。 3、精读课文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同时体会到作者对家人的深切关爱。 评价任务1:能够正确认读生字,掌握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并且写正确。 评价任务2: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圈画信息;能说出“我”为家人做哪些事。 评价任务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圈画关键信息、借助动词等方式理解“我”对家人的爱,感受浓浓的亲情。 评价任务4:完成彩虹心愿卡
课时任务 制作彩虹心愿卡 同学们,我们第三单元要组织一个“童年佳作发布会”活动,大家想不想把自己的童年乐趣、特别想法,变成能展示的“佳作”呀? 童年里的“佳作”不一定是复杂的作品,一句天真的想法、一个有趣的心愿,都能成为发布会的精彩内容!就像今天要学的《彩虹》这篇课文里,有个小朋友看到彩虹,就冒出了好多超可爱的心愿,这些心愿,说不定就是他童年里超棒的“小佳作”呢。想知道这个小朋友对着彩虹许下什么心愿吗?一起来完成以下任务。 预设1:我是识字小达人(任务一:探秘彩虹) 预设2:“我”为家人做哪些事?(任务二:发现彩虹桥) 预设3::我会写(任务三:彩虹下的字迹) 预设4:“我是怎么做的”(任务四:彩虹下的奇思妙想)
环节任务 学评任务 问题系统 学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 (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
1. 初读感知,想象彩虹场景 预设1:我是识字小达人(任务一:探秘彩虹) 预设2:“我”为家人做哪些事?(任务二:发现彩虹桥) 初读课文,探秘彩虹,会识字写字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可以借助拼音。 ②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③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习会认字。 (1)认读。 (2)归类记忆。 (3)读词语。 3、识字游戏,通过游戏进行巩固生字,同时提升课堂趣味性。 填写“座”和“坐”,区分两个字。 2、“我”发现了这座美丽的彩虹桥之后,小脑袋里会冒出哪些奇思妙想呢?请大家自由朗读2~4自然段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件出示彩虹知识:彩虹,简称虹,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彩虹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彩虹》,生齐读课题。 任务一:探秘彩虹 1、初读课文,师出示要求。 2、学习会认字。 课件出示会认字“虹、浇、壶、提、洒、拿、挑、镜、系、荡、裙” 师:这是本篇课文要求我们需要掌握会认识的生字,谁来当领读员? (1)生领读或者开火车轮读,也可以老师带领读等多种练读方式。 (2)教师进行正音。 (3)教师讲解识字方法。 师:认读障碍我们解决了,谁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 ①课件出示偏旁归类记忆:洒和浇都是三点水偏旁,通常表示和水有关,提和挑都是提手旁,通常表示和首手有关。 ②课件出示形声字记忆:形声字:形旁通常用来表示字的意义范畴,而声旁则用来表示字的读音。有虹 浇 挑 镜 裙) ③偏旁识记:课件出示“裙”和衣字旁的介绍(通常与衣服布料有关)。 教师引出与衣字旁非常相像的易错偏旁进行对比。 师:你们能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吗?课件出示衣字旁和示字旁不同点。 师:示字旁一般都跟祭祀、礼仪有关,它们有个区分小妙招就是衣字旁的两点可以想象成衣服的两个袖子。 读词语。教师进行读词语练习,可以采用指名读、小组读、pk读、师领读、师生互动等多种方式练习。 任务二:发现彩虹桥 师:通过探秘彩虹,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那我们接下来会发现什么样的彩虹桥呢?一起来看看。 1、聚焦第一自然段。 课件展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师读第一自然段,讲解“座”。 师:你们看这“座”和“坐”长得很像,那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座”用作名词或量词而“坐”表示动词,那听了老师的讲解以后,请你来填一填。 老师通过词语搭配“一座房子”“一座桥”,让学生了解“座”的量词用法。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一座美丽的桥”指的是彩虹,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不必直接使用“彩虹”二字也可以表达清楚、具体的事物。 师:这里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 预设:彩虹。 师:看图观察彩虹是什么形状的? 预设:弯弯的。 师:那看这个桥的图和彩虹形状怎么样? 预设:弯弯的。 师:弯弯的彩虹好像一座桥。 3、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雨停了”,“了”是轻声;“美丽的桥”,可以将词语连读起来。 4、自主探究。 师:“我”发现了这座美丽的彩虹桥之后,小脑袋里会冒出哪些奇思妙想呢?请大家自由朗读2~4自然段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第二自然段是提着爸爸的水壶到彩虹桥上帮他浇田。第三自然段拿着妈妈的镜子到彩虹桥上照着他梳头,第四自然段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 评价活动一: 开火车认读。 教师随机指词语,抽查学生认读。 评价标准星级朗读正确、声音洪亮☆根据偏旁部首等方法识字☆会组、读词语☆
【巩固评价】 教师进行正音。 【预设补救】 衣字旁和示字旁容易弄混。 补救: 给予补救小妙招(衣字旁的两点可以想象成衣服的两个袖子) 评价活动二: 自由朗读并思考,小组交流。 评价标准星级区分“座”和“坐”☆能将美丽的桥想象为彩虹☆能分析出小女孩的每个想象:水壶变成下雨工具、镜子变成月亮、花裙子变成彩云。☆
【预设补救】 “我”发现了这座美丽的彩虹桥之后,小脑袋里会冒出哪些奇思妙想,学生说不出来 补救: 借助填空方式引导学生思路。
2. 扫清生字障碍 预设3::我会写(任务三:彩虹下的字迹) 发现彩虹桥,说说每段关于彩虹桥的想象。 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观看果果识字,学生找出写这个字的注意点。 描一写三。 任务三:彩虹下的字迹 师:让我们来看看要有哪些要会写的生字,把彩虹下的字迹写得又漂亮又美观。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2、教师讲解生字拼音,课件动态演示生字的笔顺,讲解音序、部首、结构、组词、造句。 评价活动三: 准确认字、写字。 评价标准星级准确读准生字的读音☆准确书写生字☆根据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书写生字☆
【预设补救】 该课多个生字涉及口,口的大小等书写要注意。 补救: 再次观看书写视频,充分比较后再写。
3. 精读感悟,品析情感 预设4:“我是怎么做的”(任务四:彩虹下的奇思妙想) 文中的“我”为家人做哪些事? 阅读第2到4自然段,回答教师准备的问题,理解文中“我”对爸爸、妈妈、哥哥的爱。 2、仿照下列词语写一写。 (荡)来(荡)去 (游)来(游)去 (飞)来(飞)去 (走)来(走)去 (飘)啊(飘) (跳)啊(跳) (想)啊(想) (爬)啊(爬) 3、请你使用其中一个词语造句子。 ①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②小明想啊想,终于想出了办法。 完成彩虹心愿卡 任务四:彩虹下的奇思妙想 1、聚焦第二自然段。 奇想一——提水壶。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教师提问:数数有几个问句? 预设:有三个问句。 2、指导朗读,读好问句。 师:同学们请我们来看看第1个问句,请学生来读:爸爸,您浇花用的那把水壶呢?师:这是一种疑问句,那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哦,谁再读一读 课件出示对比读一读。 师:最后课文用的是“您浇花用的那把水壶”有什么作用? 预设:这点明了我想要的是爸爸用来浇花的水壶。 3、练习读好长句。 ①师引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是什么句子? 预设:反问句。 师:反问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②师:“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真正的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那就是我在下雨。 ③师:在课文中来圈一圈我的动作吧。 教师可以请学生做一做这个动作。 4、品读句子。 师:我真的提着爸爸的那把水壶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预设:不是真的提着爸爸的那把水壶,从如果这个词知道的。 师:对,“如果“”是假如、假设的意思。 5、同桌合作学习。 师:请同学们一个读一个听,注意读的人是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通顺。(教师强调这里有两个难读的词语是挑水和浇田,可以让学生多练读几遍。) 6、品读句子。 教师让学生再次练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引出:我为什么要挑水浇田? 预设:因为爸爸劳作辛苦。 师:那我提壶下雨体现出了我什么? 预设:体现出了我关爱爸爸。 7、聚焦第三自然段。 奇想二——拿镜子 教师让学生画出“您梳头用的那面镜子“”课件出示对比句子读一读。 师: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预设:点名我要的是妈妈那面镜子。 8、让学生标出表现“我”动作的字词。 师:找出“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您高兴吗?“这句话” 教师提问:圆圆的月亮指的是什么? 预设:绿色圆圆的月亮指的是镜子。 师:我要拿着妈妈的镜子做什么,是有什么目的?请在文中找出答案。 预设:照着妈妈梳头。 师:这里表现出了我怎么样? 预设:我关爱妈妈。 9、聚焦第四自然段。 奇想三——挂秋千 课件出示圈一圈“我”的动作,教师请同学们做一做这个动作。 师:想象一下这幅场景表现出了我怎么样? 预设:天真浪漫。 课件出示“你系在门前上的秋千“”的对比句子,请同学读一读。 师:找到荡来荡去,这个词体现体现出我悠闲而舒适的感觉,照着这样的词语,我们再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飘来飘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 评价活动四: 朗读第2-4自然段并思考,小组交流。 评价标准星级理解反问句☆能将动词形象地表现出来☆理解文中的亲情☆
【预设补救】 学生对于文中画面缺乏想象,无法做动作 补救: 借助教师板书、教材图片等方式辅助学生理解。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走进课文《彩虹》,跟随作者的视角感受了童年对彩虹的奇妙想象,重点梳理了“我”想借彩虹做三件事(帮爸爸浇田、给妈妈系围巾、替哥哥挂秋千)的故事情节,体会了文中纯真的亲情和童趣。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巩固本课生字词。 【发展性作业】 填写彩虹心愿卡。 【拓展性作业】 以“彩虹”为主题,结合本节课内容,画一幅画。
板书设计 彩虹 我 爸爸 妈妈 哥哥 提水壶 拿镜子 挂秋千 天真烂漫 关爱家人 想象奇特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