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蜀相》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蜀相》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2025-2026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2.品味语言,赏析艺术形象,学习“炼字”艺术。
3.体悟情感,感受诗人感时忧国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背景;咏史诗的特点。
学习目标
导入
他,躬耕垄亩,胸怀天下,赢得皇叔三顾;
他,轻摇羽扇,运筹帷幄,辅佐蜀汉两朝;
一篇《隆中对》,三分天下定。
他神机妙算,草船巧借十万箭;
他气定神闲,空城计退百万兵。
伐魏一统心未了,遗恨千古英名留。
【课前预习】
【知人论世】——作者
(1)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他的诗因反映了唐王朝的一段历史而被称为 ,他被后人冠以 的美称。
他有积极的入世思想:“致君尧舜上 , ”;他心怀天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 ”;他坚信“会当凌绝顶, ”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 (创作风格)诗人,诗作风格多样,以 为主。代表作品有 、 等。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
“诗史”
“诗圣”
现实主义
沉郁(顿挫)
   (2)“沉郁顿挫”
①“沉郁”,指感情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简单解释为深沉浓郁。如杜诗中的国破家难,怀才不遇,命途多舛,壮志未酬等情感。
②“顿挫”,字面上,指语意的停顿、转折;
结构上,表现为起承转合处。
再使风俗淳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览众山小
“三吏”
“三别”
【知人论世】——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当时,杜甫正避乱成都,困厄穷途,仍为国事苦闷彷徨。但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于是,瞻仰武侯祠,通过追慕开创蜀汉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来倾吐心中块垒。
定义:以历史事件、人物、古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吟咏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目的一种诗歌体裁。
标志:题目有古迹、古人名,或怀古”、“咏怀”等字样。
主题:
① 缅怀古人功业,励志建功立业;
② 悲叹年华消逝,感慨壮志难酬;
③ 忧国伤时,同情人民疾苦,担忧国家命运;
④ 借古讽今,感慨昔盛今衰,不满社会现实。
表现手法: 用典 、今昔对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文学常识】——咏史怀古诗
眼前景(景)

昔日人、事(事)

心中情(借古抒怀)
行文思路
临古地

思古人

怀古事

抒今情
【互动学习】
活动一:朗读诗歌,知文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读懂文意,并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台阶旁的绿草独自呈现出青翠的颜色,
躲在叶下的黄鹂白白地鸣叫,没有人欣赏。
刘备为统天下三顾茅庐多次商论天下大计,
诸葛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长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感伤、叹惋
活动二:品读诗歌,悟诗情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交流:
1.诗人于武侯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武侯祠”,有何用意
2.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柏森森”在诗中有何深意?
3.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4.颈联,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怎样的感情?你最佩服诸葛亮哪一点?
5.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思考: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柏森森”突出了什么情感?
(1)修辞:设问。
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寻访其庙。
(2)情感:
①“柏森森”,一方面写出武侯祠历史悠久,又渲染静谧肃穆的气氛,表达崇敬之感。
②柏树象征坚贞、坚韧,以此来衬托诸葛亮高洁忠贞的形象,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首 联
丞相祠堂哪里去寻找?在成都城外的柏树茂盛的地方。
落寞和感伤
寄寓
冷寂凄清
融情于景
以乐衬哀


——徒自
——空有
意境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聆听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
颔 联
碧草掩映石阶独自呈现着春色,黄鹂隔着树叶徒然唱着动听的歌声。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思考: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明确:
①“自”,“兀自”、“徒自”;“空”,“空有”。
②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渲染烘托出祠堂的
荒凉冷落。
③融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
④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
【“炼字”题答题步骤】
①释字义;
②绘景象 ;
③明手法;
④析情感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联中“自和空”两字一用,境界全出。试作简要分析。
【答题范例】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天下计——雄才大略
老臣心——忠心报国
颈 联
先主三顾茅庐商议定夺天下大计,辅助两朝创业治国,竭尽老臣的耿耿忠心。
手法:
用典、对偶
情感:
用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创业治国的典故,评述并赞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暗寓自己以身许国、报国无门的感慨。
颔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你最佩服诸葛亮哪一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英雄”指什么人?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②“泪满襟”,表达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同时,饱含诗人忧心国事,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伤。
①“英雄”,指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也包括诗人自己。
尾 联
出兵伐魏未获胜利却病亡军中,长时间使后世英雄泪满衣襟。
这两句在叙事中抒情,写得情真意挚,真切感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理思路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临古地

思古人

怀古事

抒今情



怀古诗的思路



悟主旨
瞻仰武侯祠,追念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的可贵品质,表达了崇敬之情,抒发了自己以身许国、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活动三:比较阅读,拓展提升
《武侯庙》
【明】佚名
剑江春水绿沄沄,
五丈原头日父曛。旧业未能归后主,
大星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
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万古,
莫将成败论三分。
读懂内容:
剑江的春水啊,汹涌而明净;
五丈原的太阳,也只剩余影。
原有基业江山,未能归刘禅,
巨星陨落,你已经病死军营。
南阳祠堂,只剩下枯黄的秋草;
西蜀关山,也笼罩在暮云之中。汉室正统未续,名声流传万古,
不要以成和败,论列三国英雄。
阅读《武侯庙》一诗,比较与《蜀相》内容和情感的异同?
内容上:
同:都思古怀人——诸葛亮。
异:《蜀相》自比较多;《武侯庙》中无自比。
主旨上:
同:均表达了哀伤之情、崇敬之意。
异:《蜀相》还表达了惋惜之情,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而《武侯庙》则没有。
《武侯庙》与《蜀相》内容和情感的异同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身世际遇、胸襟抱负不同。
杜甫身处乱世,忧国忧民,胸怀天下,渴望建功立业。
卜算子·咏梅
[ 宋 ]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处境艰难,芳香如故——封建士大夫洁身自好,孤芳自赏。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身处百丈冰崖,迎春俏笑——新时代革命者不惧艰险的操守和傲骨。
比较一下:
诸葛亮去世500多年后,杜甫凝眸武侯祠,发出了流传千古的哀叹。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良相离开了明君的信任、支持,终将毫无作为。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杜甫......
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他们无法选择,但他们那种胸怀社稷、忧国忧民、死而后已的精神,千载之后,仍令我们扼腕叹息、肃然起敬!
忠骨虽埋,英魂犹存!
感我中华,薪火不息!
希望我们禀承先人遗志,从今日做起、从点滴做起,厚积薄发,学以致用,继往开来,再铸辉煌!
【达标检测】
1.对《蜀相》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当堂检测】
D 沉郁顿挫
2.理解性默写
①《蜀相》中,“ ? ”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②杜甫《蜀相》中“ ,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③杜甫《蜀相》中“ ,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 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④《蜀相》中,“ , ”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