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压力 知识点专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压力 知识点专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压力 知识点专练
【知识点1】压力的概念
1、为有效遏制逃避高速通行费、超载超限、恶意闯收费口等违法行为,部分收费口试点安装闯卡扎胎阻车器,它上面的铁钉能扎破轮胎瞬间放气。如图所示,汽车闯过阻车器后 (  )
A.轮胎受力面积增大,汽车对地面压强减小
B.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会增大
C.正在闯卡时铁钉尖头朝上,减少对车胎的压强
D.车速减小,惯性减小,容易让车停下
2、小荣站在水平放置的体重计上测量体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荣对体重计的压力就是小荣受到的重力
B.小荣对体重计的压力与她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面对体重计的支持力与体重计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小荣受到的重力与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选手谷爱凌获得首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如图为谷爱凌手拿滑雪板向观众致意时的情景。下列估测最合理的是(  )
A.比赛当天场地的气温约为20℃
B.滑雪板长约为2m
C.她对地面的压力约为600N
D.她的滑雪速度约为50m/s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若甲、乙的密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ρ甲和ρ乙、F甲和F乙、p甲和p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F甲=F乙 C.p甲>p乙 D.p甲=p乙
5、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大气对拇指指甲盖的压力约为10N
B.学生课桌高度约为200cm
C.让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37℃
D.家用节能灯的功率约为1kW
7、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D.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的大小
8、在平直的地面上有一辆小车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9、在防控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小君在家做实验,他把一枚鸡蛋放在一个透明玻璃杯中,加入清水后发现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接着他向水里加盐并搅拌,最后鸡蛋漂浮(如图乙),则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 m甲_________ m乙,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 V甲_________ V乙,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 F甲_________ F乙,乙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_____ 鸡蛋的重力。(以上四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如图所示,放于水平桌面上的两个质量相等但高度和底面积均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质量的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__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均选填“>”“<”或“=”)
11、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块底面积为0.01m2,地面所受到的压强p1为1000Pa,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N,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_kg,如图所示,把该物块放在水平雪地上,雪地受到的压强p2 _________(选填“>”“=”或“<”)p1,你的依据是_________。(g取10N/kg)

1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开始直到离开木块三分之一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在学习“压力”时,小欣同学用双手食指指尖抵住铅笔两端,使铅笔静止,如图甲所示,发现两手指与铅笔接触部位在受压力作用时都有凹陷的现象存在;同时还发现:抵住________(选填“笔尖”或“笔尾”)的手指凹陷程度更明显。由此引发“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
小欣同学利用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如图乙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并将两段包装带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
(1)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该步骤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2)由图中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欣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________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________数量的钩码。(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知识点2】压力的方向
1、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B.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C.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D.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物体在斜面上匀速向上运动,且斜面静止在地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3、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于粗糙斜面B上,请你作出物体A对斜面B的压力F的示意图。

4、如图所示,请作出水对容器侧壁A点处压力的示意图。

5、请在图中画出不倒翁所受的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3】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如图所示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如图:探究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B. 如图: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 如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D. 如图: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2、如图所示的四个力学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一步推理概括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B.图乙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图丙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D.图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时,砝码和木块之间没有摩擦力
3、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尺,比较两个手指的感受;再加大两个手指对三角尺的压力,比较与之前两个手指的感受。根据以上活动中的感受,大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活动中手指的感受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C.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通过图中甲、乙、丙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中通过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该探究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有转换法和    ;实验中选用海绵而未选用丁图中的木板,主要原因是    。
5、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原因是:   ;
(3)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丁。
6、利用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丁、戊所示。
(1)甲乙丙三图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此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我们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比较 两图可以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若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下列事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填序号);
①菜刀的刀刃很锋利
②有些课桌的边缘设计成圆弧形状
③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填“<”“>”或“=”);
(4)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7、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关系,小刚找到了两块完全相同的海绵和三本相同的字典,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甲中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乙中海绵上平放一本字典;图丙中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丁中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戊中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实验中小刚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2)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在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 两图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设图乙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乙,图戊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戊,则p乙 p戊。(选填“<”“>”或“=”)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字典进行受力分析。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字典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
8、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9、如图1所示,小明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木板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后小明说我还可以用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明分别采用图2所示的①②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给小红演示,有同学指出图    的方法不合理。
10、妈妈的一双脚底带有很多胶粒的防滑瑜伽袜,引发了小红的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她找来三个挂钩、两块相同的新透明皂A、B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家里的水平大理石窗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探究实验。
(1)她每次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透明皂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根据 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①②两次实验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实验②③,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红在窗台上铺了一条毛巾,做了第④次实验,对比①④两次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理由是 ;
(5)取下挂钩,她还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她找来一只一端削尖的铅笔,如图所示,手拿A、B两块透明皂用力顶住铅笔的两端,观察两块透明皂的表面,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她还发现,越用力,笔尾也陷入的越深,说明: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6)以上科学探究中,共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知识点4】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1、在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时,小刚同学把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此时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形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被压弯是足球的重力造成的
B.足球对木板的压力就是足球的重力
C.足球受到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D.木板对足球的支持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2、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这为它在沙漠行走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图所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骆驼和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骆驼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受到的重力
B.马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C.骆驼对地面的压强小于马对地面的压强
D.骆驼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大于马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3、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G1,桌面面积为S1;物体乙重G2,下表面的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
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4、小明在滑板车上不断蹬地面让车沿水平方向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断蹬地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小明对滑板车的压力就是他所受的重力
C.停止蹬地后车不会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惯性
D.如果地面光滑小明蹬地时滑板车将不会运动
5、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穿着有较大底面积的滑雪板,可有效(  )
A.增大自身的重力
B.增大对雪地压力
C.减小对雪地压强
D.减小雪地摩擦力
6、2023年5月29日,旅居美国20年的大熊猫“丫丫”回到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目前,“丫丫”健康状况稳定。如图所示,这是“丫丫”吃竹枝的可爱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丫丫“将竹枝折断,说明力能改变竹枝的形状
B.“丫丫”对竹枝的力大于竹枝对“丫丫”的力
C.“丫丫”对地面的压力就是“丫丫”的重力
D.“丫丫”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丫丫”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人用水平向左的力推桌子,但没推动,在此过程中(  )
A.人对桌子的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桌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就是桌子的重力
C.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人对桌子的推力与桌子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雪地上,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重力为600N,他深陷雪地,对雪地的压强是1.5×104Pa,图乙是重为4600N的骆驼在沙地上的情景,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脚掌与沙地的总接触面积是0.08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和骆驼对沙地的压强大小相等
B.小明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骆驼对沙地单位面积的压力小
C.小明深陷雪地,骆驼没有陷入沙地,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大于骆驼对沙地的压力
D.因为雪地和沙地不属于同一物质,根本无法比较小明和骆驼对地面的压强谁更大
9、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重为G1,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2的某种液体,深度为h,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
10、总质量为2×104kg的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m2,则坦克对地面的压力为 N,压强为 Pa(g取10N/kg)。
11、如图甲所示为一辆洒水车,未装水时其质量为4t。(ρ水=1.0×103kg/m3,g=10N/kg)
(1)未装水时,洒水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多大?
(2)当洒水车储水箱装满水后,水箱内距水面0.4m深处,水产生的压强多大?
(3)洒水车空车行驶时,某段时间内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其所受阻力为800N,则这段时间内洒水车牵引力的功率多大?
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压力 知识点专练(参考答案)
【知识点1】压力的概念
1、为有效遏制逃避高速通行费、超载超限、恶意闯收费口等违法行为,部分收费口试点安装闯卡扎胎阻车器,它上面的铁钉能扎破轮胎瞬间放气。如图所示,汽车闯过阻车器后 (  )
A.轮胎受力面积增大,汽车对地面压强减小
B.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会增大
C.正在闯卡时铁钉尖头朝上,减少对车胎的压强
D.车速减小,惯性减小,容易让车停下
【答案】A
【解析】A.汽车闯过阻车器后,轮胎瞬间放气变形,与地面的受力面积增大,压力不变,则对地面的压强减小,故A符合题意;
B.汽车闯过阻车器后,重力不变,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阻车器的铁钉尖头朝上,受力面积小,可以增大对车胎的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车速减小,车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2、小荣站在水平放置的体重计上测量体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荣对体重计的压力就是小荣受到的重力
B.小荣对体重计的压力与她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面对体重计的支持力与体重计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小荣受到的重力与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压力和重力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力,因此压力不是重力,故A错误;
B.小荣对体重计的压力与她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地面对体重计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小荣和体重计的总重力,地面对体重计的支持力与体重计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小荣受到的重力与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3、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选手谷爱凌获得首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如图为谷爱凌手拿滑雪板向观众致意时的情景。下列估测最合理的是(  )
A.比赛当天场地的气温约为20℃
B.滑雪板长约为2m
C.她对地面的压力约为600N
D.她的滑雪速度约为50m/s
【答案】C
【解析】A.北京冬奥会在2月举行,比赛当天场地的气温约为-20℃,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滑雪板长度比谷爱凌的身高短,约为1.5m,故B不符合题意;
C.谷爱凌的质量约为60N,所以她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为
F=G=mg=60kg×10N/kg=600N
故C符合题意;
D.谷爱凌滑雪最快的速度约为30km/h,约合8.4m/s,故D不符合题意。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若甲、乙的密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ρ甲和ρ乙、F甲和F乙、p甲和p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F甲=F乙 C.p甲>p乙 D.p甲=p乙
【答案】D
【解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组成物质的材料不变,所以两块物体的密度不变,即ρ甲=ρ乙,故A错误;
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甲的体积大,由于
G=mg=ρgV
所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所以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即
F甲>F乙,故B错误;
因为正方体均匀,并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若把它竖直截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所以它们的高度h相等,因为
所以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p甲=p乙,故C错误,D正确。
5、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答案】C
【解析】铅笔处于静止状态,铅笔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铅笔对手的压力也相等;由图可知,右手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可知,右手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故C正确,ABD错误.
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大气对拇指指甲盖的压力约为10N
B.学生课桌高度约为200cm
C.让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37℃
D.家用节能灯的功率约为1kW
【答案】A
【解析】A.一标准大气压约为1×105Pa,手指甲的面积大约1cm2,大气对拇指指甲盖的压力F=pS=1×105Pa×1×10-4m2
=10N,故A正确;
B.学生课桌高度大约为80cm,故B错误;
C.让人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3℃,37℃为人体正常体温,故C错误;
D.家用节能灯功率大约20W左右,故D错误。
7、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D.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的大小
【答案】B
8、在平直的地面上有一辆小车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A.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作用在车上,两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车受到的重力与平直的地面受到的压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故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平直的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车受到的阻力沿水平方向,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和车受到的阻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9、在防控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小君在家做实验,他把一枚鸡蛋放在一个透明玻璃杯中,加入清水后发现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接着他向水里加盐并搅拌,最后鸡蛋漂浮(如图乙),则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 m甲_________ m乙,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 V甲_________ V乙,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 F甲_________ F乙,乙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_____ 鸡蛋的重力。(以上四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小于 大于 小于 等于
【解析】[1][4]鸡蛋在清水中沉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鸡蛋的重力,鸡蛋在盐水中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由F浮=G排=m排g和G=mg得,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2]由浮沉条件得,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V乙
[3]由图得,清水的体积小于盐水的体积,盐水密度大于清水密度,由得,盐水质量大于清水质量,盐水的重力大于清水重力,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为F=G鸡蛋+G液体+G玻璃杯
则F甲10、如图所示,放于水平桌面上的两个质量相等但高度和底面积均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质量的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__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均选填“>”“<”或“=”)
【答案】> =
【解析】[1]由图知,甲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甲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乙,根据p=ρgh可知,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即p甲>p乙。
[2]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内液体的总重力,两容器质量相等,容器内液体的质量相等,故两容器和容器内液体的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甲
=F乙。
11、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块底面积为0.01m2,地面所受到的压强p1为1000Pa,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N,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_kg,如图所示,把该物块放在水平雪地上,雪地受到的压强p2 _________(选填“>”“=”或“<”)p1,你的依据是_________。(g取10N/kg)

【答案】10 1 = 见解析
【解析】[1]地面受到的压力为F1=P1S=1000Pa×0.01m2=10N
[2]正方体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的重力等于压力G=F1=10N
物块的质量为
[3][4]把该物块放在水平雪地上,雪地受到的压强等于自身的重力,受力面积没有发生改变,根据可得,雪地受到的压强p2=p1
1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开始直到离开木块三分之一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 不变 变大
【解析】[1][2][3]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三分之一移出桌面的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块的重力,所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由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因为受力面积减小,根据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13、在学习“压力”时,小欣同学用双手食指指尖抵住铅笔两端,使铅笔静止,如图甲所示,发现两手指与铅笔接触部位在受压力作用时都有凹陷的现象存在;同时还发现:抵住________(选填“笔尖”或“笔尾”)的手指凹陷程度更明显。由此引发“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
小欣同学利用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如图乙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并将两段包装带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
(1)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该步骤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2)由图中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欣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________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________数量的钩码。(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笔尖 (1)凹陷程度 转换法 (2)压力越大 (3)不同 相同
【知识点2】压力的方向
1、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B.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C.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D.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答案】A
【解析】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指向受压物体,即压力的方向总与支持面垂直,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与物体做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与v所示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物体在斜面上匀速向上运动,且斜面静止在地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答案】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匀速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过物体的重心作沿斜面向下的力,即为摩擦力f,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与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为压力F,
3、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于粗糙斜面B上,请你作出物体A对斜面B的压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4、如图所示,请作出水对容器侧壁A点处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过压力的作用点A,沿垂直于杯壁向右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即为水对水杯侧壁A点压力的示意图。
5、请在图中画出不倒翁所受的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从不倒翁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并用G表示,即为重力示意图;不倒翁对地面的压力作用点在不倒翁与地面的接触点,从压力作用点垂直于地面向下作有向线段,并用F表示,即为压力示意图,
【知识点3】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如图所示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如图:探究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B. 如图: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 如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D. 如图: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答案】B
【解析】A.酒精容易燃烧,而水不能燃烧,所以该实验无法探究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电路中,右侧的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与左侧的5Ω的电阻串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通过两个容器内的电阻的电流不同,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
C.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为了验证生成物,需要用澄清的石灰水,而不是氢氧化钠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而该实验中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的四个力学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一步推理概括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B.图乙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图丙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D.图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时,砝码和木块之间没有摩擦力
【答案】C
【解析】A.图甲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根据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进一步推理概括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是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左图和中间的图可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右图和中间的图可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图乙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小球的质量相同,小球从斜面自由下滑的高度不同,故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图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时,砝码相对木块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砝码和木块之间没有摩擦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尺,比较两个手指的感受;再加大两个手指对三角尺的压力,比较与之前两个手指的感受。根据以上活动中的感受,大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活动中手指的感受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C.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C
【解析】ABC.由题意可知,实验中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尺,比较两个手指的感受,此时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同时,再加大两个手指对三角尺的压力,比较与之前两个手指的感受,受力面积不再变化,但压力增大,比较其中一个手指的感受,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因此,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压强”是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后提出的概念,因此这个问题不合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通过图中甲、乙、丙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中通过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该探究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有转换法和    ;实验中选用海绵而未选用丁图中的木板,主要原因是    。
【答案】海绵的凹陷程度;控制变量法;受到压力作用时,木板形变不明显,海绵形变效果明显。
【解析】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海绵凹陷程度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控制变量法,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只改变其中一个量的大小,并保持其它的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该探究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实验用海绵而不用木板,是因为受到压力作用时,木板形变不明显,海绵形变效果明显。
5、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原因是:   ;
(3)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丁。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2)不能;没有控制变量;(3)等于。
【解析】(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故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3)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根据p,因压力和受力面积都相同,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等于p丁;
【难度】基础题
6、利用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丁、戊所示。
(1)甲乙丙三图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此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我们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比较 两图可以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若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下列事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填序号);
①菜刀的刀刃很锋利
②有些课桌的边缘设计成圆弧形状
③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填“<”“>”或“=”);
(4)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答案】(1)海绵凹陷程度 转换法 可以
(2)乙丙 见解析 ② (3)=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解析】(1)[1][2]根据转换法,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3]沙子受力的作用也可以发生明显的形变,因此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4]乙丙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所以比较乙丙两图可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5]要想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就要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可采取的措施是把丙图中的砝码取下或者在甲图中加与丙图中质量相同的砝码。
[6]①菜刀的刀刃很锋利,是利用压力一定时,受到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有些课桌的边缘设计成圆弧形状,是利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②符合题意。
③汽车行驶时,地面的受力面积相同,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是利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②。
(3)[7]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图丁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由于压力和受力面积均相同,则压强相同,即p= p'。
(4)[8]图戊,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由于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所以不能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7、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关系,小刚找到了两块完全相同的海绵和三本相同的字典,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甲中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乙中海绵上平放一本字典;图丙中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丁中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戊中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实验中小刚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2)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在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 两图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设图乙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乙,图戊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戊,则p乙 p戊。(选填“<”“>”或“=”)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字典进行受力分析。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字典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3)乙、丁 (4)> (5)相互作用 平衡
【解析】(1)[1]由图示实验可知,在压力作用下,海绵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2]由图乙、丙所示实验可知,海绵的受力面积相等而海绵受到的压力不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形变量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得: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图乙、丁符合题意。
(4)[4]由图乙、戊所示实验可知,字典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乙图中字典压在海绵上,受力面积是海绵的面积;戊图中字典压在桌面上,受力面积是字典的面积,因为海绵的面积小于字典的面积,所以图(乙)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乙大于图(戊)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戊。
(5)[5][6]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字典,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8、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答案】(1)凹陷程度 (2)压力 (3)压力大小 (4)错误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解析】(1)[1]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转换法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2]对比甲、乙两图发现,相同的两个木块,一个竖放,一个平放,海绵受到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可以得到: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3]分析甲、丙两图发现: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海绵受到的压力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故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4][5]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因甲、丁两图中受力面积不同,即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9、如图1所示,小明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木板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后小明说我还可以用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明分别采用图2所示的①②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给小红演示,有同学指出图    的方法不合理。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2)乙、丙;(3)①。
【解析】(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乙、丙知,压力相同,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作用效果明显,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在如图2①、②所示的两种方法中,图①方法不合理,因为图①方法忽略了笔自身的重力,即实验时上面的手指和下面的手指到的压力大小不同,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10、妈妈的一双脚底带有很多胶粒的防滑瑜伽袜,引发了小红的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她找来三个挂钩、两块相同的新透明皂A、B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家里的水平大理石窗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探究实验。
(1)她每次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透明皂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根据 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①②两次实验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实验②③,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红在窗台上铺了一条毛巾,做了第④次实验,对比①④两次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理由是 ;
(5)取下挂钩,她还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她找来一只一端削尖的铅笔,如图所示,手拿A、B两块透明皂用力顶住铅笔的两端,观察两块透明皂的表面,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她还发现,越用力,笔尾也陷入的越深,说明: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6)以上科学探究中,共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答案】(1)二力平衡 (2)压力 (3)无关 (4)不能 没有控制压力一定 (5)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 (6)控制变量
【解析】(1)[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透明皂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对透明皂的拉力和透明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目的是根据二力平衡得出滑到摩擦力的大小。
(2)[2]①②两次实验,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第①次实验时用一个新透明皂A,第②次实验时用两个新透明皂A、B,两次实验的压力不同,第①次实验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小于第②次实验的弹簧测力计示数,①②两次实验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3]实验②③,保证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不同,两次实验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比较实验② ③,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4)[4][5]小红在窗台上铺了一条毛巾,做了第④次实验,对比①④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压力不同,没有控制控制压力相同,故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5)[6]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小红找来一只一端削尖的铅笔,如图所示,手拿A、B两块透明皂用力顶住铅笔的两端,观察两块透明皂的表面,保证了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铅笔削尖的一端压痕要大于平整的一端,可以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7]越用力,笔尾也陷入的越深,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6)[8]以上科学探究中,都是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量看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共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4】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1、在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时,小刚同学把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此时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形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被压弯是足球的重力造成的
B.足球对木板的压力就是足球的重力
C.足球受到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D.木板对足球的支持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答案】C
【解析】A.木板被压弯是由于足球的压力造成的,故A错误;
B.压力和重力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力,故B错误;
C.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足球受到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故C正确;
D.木板对足球的支持力与足球对木板的压力的方向不同,受力物体不同,不是同一个力,故D错误。
2、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这为它在沙漠行走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图所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骆驼和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骆驼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受到的重力
B.马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C.骆驼对地面的压强小于马对地面的压强
D.骆驼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大于马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C
【解析】AB.骆驼和马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受到的重力,而两力的施力物体不同,不是同一个力,故AB错误;
C.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骆驼对地面的压力与马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由得,骆驼对地面的压强小于马对地面的压强,而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则骆驼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小于马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D错误。
3、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G1,桌面面积为S1;物体乙重G2,下表面的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
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答案】C
【解析】不能说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二者不是同一种力,故AB错误;
甲对海绵的压力大小为
F甲=G1+G2
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故C正确;
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故D错误。
4、小明在滑板车上不断蹬地面让车沿水平方向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断蹬地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小明对滑板车的压力就是他所受的重力
C.停止蹬地后车不会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惯性
D.如果地面光滑小明蹬地时滑板车将不会运动
【答案】D
【解析】A、小明不断地蹬地,滑行时的速度会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小明对滑板车的压力,施力物体是小明,受力物体是滑板车;小明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小明,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故B错误;
C、刹车时,滑板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滑板车具有惯性,还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故C错误;
D、如果地面光滑小明蹬地时,人对地面没有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人没有摩擦力,因此滑板车将不会运动,故D正确。
5、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穿着有较大底面积的滑雪板,可有效(  )
A.增大自身的重力
B.增大对雪地压力
C.减小对雪地压强
D.减小雪地摩擦力
【答案】C
【解析】滑雪运动员之所以穿着有较大底面积的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减小压强,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形式来减小压强,与重力、压力、和摩擦力无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6、2023年5月29日,旅居美国20年的大熊猫“丫丫”回到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目前,“丫丫”健康状况稳定。如图所示,这是“丫丫”吃竹枝的可爱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丫丫“将竹枝折断,说明力能改变竹枝的形状
B.“丫丫”对竹枝的力大于竹枝对“丫丫”的力
C.“丫丫”对地面的压力就是“丫丫”的重力
D.“丫丫”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丫丫”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A、大熊猫拉弯竹枝,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大熊猫对竹枝的力与竹枝对大熊猫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B错误;
C、“丫丫”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但“丫丫”所受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受力物体是“丫丫”,而“丫丫”对地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它们不是同一个力,故C错误;
D、“丫丫”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丫丫”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7、如图,人用水平向左的力推桌子,但没推动,在此过程中(  )
A.人对桌子的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桌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就是桌子的重力
C.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人对桌子的推力与桌子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A、用一个水平力去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没有推动,桌子静止,桌子受平衡力作用,所以在水平方向上桌子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桌子的重力大小,但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桌子对地面的压力是桌子施加给地面的力,重力是地球对桌子的作用力,故B错误;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用水平向左的力推桌子,人也受到一作向右的推力,人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因此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左,故C正确;
D、人对桌子施加向左推力,同时受到桌子对人向右的推力,二力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8、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雪地上,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重力为600N,他深陷雪地,对雪地的压强是1.5×104Pa,图乙是重为4600N的骆驼在沙地上的情景,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脚掌与沙地的总接触面积是0.08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和骆驼对沙地的压强大小相等
B.小明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骆驼对沙地单位面积的压力小
C.小明深陷雪地,骆驼没有陷入沙地,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大于骆驼对沙地的压力
D.因为雪地和沙地不属于同一物质,根本无法比较小明和骆驼对地面的压强谁更大
【答案】B
【解析】A.骆驼对沙地的压强大小为
p2=5.75×104Pa
即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小于骆驼对沙地的压强,故A错误;
B.压强表示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小于骆驼对沙地的压强,则小明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小于骆驼对沙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故B正确;
C.小明对雪地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为600N,骆驼对沙地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为4600N,即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小于骆驼对沙地的压力,故C错误;
D.虽然雪地和沙地不属于同一物质,但可以根据p=计算小明和骆驼对地面的压强,从而比较压强的大小,故D错误。
9、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重为G1,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2的某种液体,深度为h,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
【答案】ρghS
【解析】[1]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ρgh
根据
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pS=ρghS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10、总质量为2×104kg的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m2,则坦克对地面的压力为 N,压强为 Pa(g取10N/kg)。
【答案】2×105 5×104
【解析】[1]坦克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104kg×10N/kg=2×105N
[2]对地面压强p==5×104Pa
11、如图甲所示为一辆洒水车,未装水时其质量为4t。(ρ水=1.0×103kg/m3,g=10N/kg)
(1)未装水时,洒水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多大?
(2)当洒水车储水箱装满水后,水箱内距水面0.4m深处,水产生的压强多大?
(3)洒水车空车行驶时,某段时间内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其所受阻力为800N,则这段时间内洒水车牵引力的功率多大?
【答案】(1)4×104 (2)4×103 (3)8000W
【解析】(1)水平路面上,洒水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等于重力为:F=G=mg=4000kg×10N/kg=4×104N
(2)水产生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0.4m=4×103 Pa
(3)由图像可知洒水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二力平衡牵引力等于阻力为800N,速度为:
则洒水车牵引力的功率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