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物理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物理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中模拟物理练习
一、单选题
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描述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30cm 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健康中学生的体温约为37℃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5s
2.如图所示,晓城用手慢慢推书,使书带着笔一起沿桌面缓慢运动,若认为“笔是静止的”,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桌面 B.笔 C.地面 D.书
3.如图,是中国古代的一些古典乐器。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琵琶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C.吹箫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速度
D.用三种乐器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4.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
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B.通过声学仪器接收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C.超声波加湿器把水打成小雾滴增加空气的湿度
D.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5.如图所示的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衣服晾干 B.形成露珠
C.洒水降温 D.冰雪消融
6.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面上有些积水,甲乙两位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相向而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对月光产生的是漫反射 B.甲看到水面比路面暗,乙看到水面比路面亮
C.甲看到水面比路面亮,乙看到水面比路面暗 D.路面对月光产生的是镜面反射
7.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染色酒精,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透明的吸管,用橡皮塞塞住瓶口,自制成一个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酒精热缩冷胀的原理制成的
B.若吸管越粗看到吸管中液面变化就越明显
C.若看到吸管中液面下降说明外界气温升高
D.若看到吸管中液面升高说明外界气温升高
8.如图所示,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纸,再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透明纸上成的像是实像
C.在罐底部开2个小孔,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一个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间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9.如图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应石蜡,乙对应海波
B.甲在第10min时为气态
C.甲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D.乙的熔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1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乙在甲前方处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0~3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D.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11.(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2)如图表示一支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
12.医生经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病情,这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 ,利用听诊器还可以提高人听到的声音的 。
13.在餐厅中,为了保证海鲜的新鲜,会在餐盘中间放置一个装满干冰的杯子,在海鲜餐盘上有大量的白雾,因为干冰 成气态(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了大量的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1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的 (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会起“雾”或结“冰花”。玻璃幕墙反光是因为发生了光的 反射。
15.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打到光电屏(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如图所示,与液面夹角为60°的光束经液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光点,反射角是 ,一段时间后光点由移到时,则该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三、实验题
16.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图中AC段的路程s为 cm,时间t=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c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オ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从A点运动到C点,小车做的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17.探究某固态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加热过程中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从 (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采用水浴法加热试管中固态物质的目的是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
(3)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属于 (选填“非晶体”或“晶体”);其熔化过程对应图象的 (选填“AB” “BC”或“CD”)段,熔化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 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上的 点,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ON。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乙,以法线 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四、计算题
19.K279次列车由北京开往十堰,从北京到十堰铁路长936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郑州 襄阳 十堰
K279 到站时间 — 10:09 15:42 18:32
发车时间 0:32 10:33 15:58 —
(1)K279次列车由北京到达十堰的平均速度。
(2)中途K279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17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20.如图所示,长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司机在火车头距离桥头100m处开始计时,8s后到达桥头。在火车头到达桥头时开始鸣笛,20s后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此时车尾恰好驶过桥尾。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火车的速度;
(2)大桥的长度;
(3)桥头到山崖的距离。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健康中学生的体温约为37℃,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5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AC.对于正在运行的书,笔相对于地面、桌面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说铅笔应该是运动的;故AC不符合题意;
B.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不能选择自身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
D.对于正在运行的笔,笔相对于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应该是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它的粗细、长短、松紧有关,拨动琵琶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正确;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编钟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B错误;
C.吹箫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不能改变声音的速度,故C错误;
D.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用三种乐器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故D错误。
故选 A。
4.C
【详解】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误;
B.通过声学仪器接收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
C.超声波加湿器把水打成小雾滴增加空气的湿度,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
D.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上的水分蒸发了,属于汽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
C.洒水降温是利用了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属于汽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属于熔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水面是光滑的,水面对月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A错误;
BC.甲同学迎着月光走,月光照射到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比较刺眼,照在路面发生漫反射,少量的光线进入人眼,比较暗,故甲看到水面比路面亮,乙同学是背着月光,当月光照射到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不会进入人眼,照在路面发生漫反射,少量的光线进入人眼,故水面比较暗,路面比较亮,故C正确,B错误;
D.地面是粗糙的,地面对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小瓶内装的是酒精,故是根据酒精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细管越细,分度值间距越大,细管中液柱的高度变化越明显,细管越粗,分度值间距越小,细管中液柱的高度变化越不明显,故B错误;
CD.所测空气的温度升高时,酒精受热体积膨胀,吸管中液面上升,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图中的成像原理是小孔成像,成的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透明纸上成的像是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罐底部开2个小孔,2个小孔均能成像,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两个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间距离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A.海波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甲对应海波,乙对应石蜡,故A错误;
B.甲在第10min时为液态,故B错误;
C.由图知,ab段为甲的熔化过程,甲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
D.乙是石蜡的熔化过程,石蜡没有熔点,故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由图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4s时,甲通过的路程
s甲 =v甲t =3m/s×4s=12m
乙通过的路程15m,所以乙在甲前方3m处,故A正确;
B.3~5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
C.0~3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
D.甲做匀速直线运动,5s时,甲的速度是3m/s,0 3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5s时,乙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所以两物体的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11. 3.10 -14
【详解】(1)[1]如图所示,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1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10cm。)
(2)[2]读取温度计示数,读数时要看清分度值,还要看清温度计内液面是在“0”的上面还是下面;如图表示,温度计分度值是,液面在零下面,所以读数是。
12. 信息 响度
【详解】[1][2]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利用的是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13. 升华 液化
【详解】[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会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物态变化叫做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2]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小水珠,这种物态变化叫做液化。
14. 内表面 镜面
【详解】[1]寒冷的冬天,室内温度高的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窗上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形成冰花,这是属于凝华现象,故冰花是结在窗户的内表面。
[2]建筑物玻璃幕墙的强烈反光常使得人们睁不开眼睛,这是因为光在玻璃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过于集中,会造成光污染。
15. 30° 下降
【详解】[1]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
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30°。
[2]入射角度不变,水面上升时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所以一段时间后光点由移到时,则该液面下降。
16.(1)
(2) 80.0 32
(3)偏小
(4)变速
【详解】(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测量时间,根据得到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1]由图可知AC段的距离为
sAC=80.0cm﹣0.0cm=80.0cm
[2]AC段的时间
tAC=2.5s
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为
(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4)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做变速直线运动。
17. 从下往上 使固态物质均匀受热 -2 晶体 吸热
【详解】(1)[1] [2]因为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温度计不能接触到容器底,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从下往上的顺序;水浴法加热可以让试管中的固态物质均匀受热。
(2)[3]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的1℃,温度计中的液柱在0℃以下,此时温度是-2℃。
(3)[4]由图丙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属于晶体;
[5][6]根据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知, BC段是熔化过程,晶体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18.(1) 同一平面 O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靠近 寻找普遍规律
(2) ON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详解】(1)[1][2][3]当E、F在同一平面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上O点,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比较两角的大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4]若将AO向ON靠近,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减小,则OB靠近ON。
[5]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2)[1][2]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看能否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19.(1)14.4m/s
(2)100m
【解析】【小题1】由北京到达十堰所走的路程
所消耗的时间
那么由北京到达十堰的平均速度
【小题2】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通过的路程为
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和车长的之和,则火车长度是
20.(1)12.5m/s
(2)50m
(3)3525m
【详解】(1)火车的速度
(2)在火车头到达桥头时开始鸣笛,20s后车尾恰好驶过桥尾,则这20s火车通过的路程
大桥的长度
(3)在火车头到达桥头时开始鸣笛,20s后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此时车尾恰好驶过桥尾,若桥头到山崖的距离为,则有
20s内声音通过的路程

解得。则桥头到山崖的距离为3525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