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位于河南的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它拥有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甲骨文字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殷墟所处的奴隶社会特点是( )
A.出现原始农业,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B.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集体事务
C.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门槛 D.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2.“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内心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白胜在《智取生辰纲》中以这首山歌精辟概括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农民完全没有人身自由,被迫依附于地主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根源
③农民全部的劳动成果被迫用来缴纳地租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始于19世纪40年代,在写作《哲学的贫困》的时候,马克思首次提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马克思认为,周期性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生产的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C.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劳动人民消费能力过低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4.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 )
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②劳动成果全归剥削者占有
③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④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主要揭示了( )
A.社会性质是由生产工具决定的
B.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工具的更替
C.有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D.生产关系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6.从莫尔、康帕内拉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但他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带有纯粹的空想性质。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主要表现在(  )
①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多基于道德理想而非社会现实
②主张用暴力革命而不是和平手段推翻资本主义
③未能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与正确的路径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未将设计方案真正付诸行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实现科学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全面地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看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④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正确路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某同学在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时,收集到了如下历史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②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④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10.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列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的是( )
A.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消灭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
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11.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④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受以前所未有的劫难,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严复等急切地想从西方资产阶级那里寻找改造中国的武器和法宝。不过,这些在欧洲和西方国家行得通的做法与想法,放到中国却“水土不服”。这是因为( )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还没有传入中国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且具有妥协性
④中国工人阶级还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革命胜利的标志分别是
A.鸦片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 B.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
C.辛亥革命 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国共产党成立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14.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迥异
③以社会主义革命为前提④所属范畴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5.《新民主主义论》中,科学指明了国家革命的前途和方向,进而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进行的战略思想。这里的“两步”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C.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
1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光辉典范”,并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以下对毛泽东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B.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C.毛泽东思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D.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中的“一化”是指实现
A.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 B.工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
18.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仍在进行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启
19.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完成了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将这一过程经历的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②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③“一化三改”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0.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21.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 )
①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意味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某校学生社团通过拍摄微视频,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下列作品符合该主题的是( )
①红色革命,星火燎原
②包干到户,体制创新
③创办特区,扩大开放
④一化三改,制度转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重大事件是( )
A.1980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B.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2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开放
26.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下列关于党的指导思想说法作确的是( )
①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二十一世纪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积极应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疫情中呈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促进生产生活稳步恢复——坚定道路自信
②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优势,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坚定制度自信
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抗疫斗争,保持与时俱进——坚定文化自信
④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坚定理论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从当年的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到现在的潮涌东方、复兴气象,从曾经“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如今“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入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这表明( )
①我国已经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国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4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4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我们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结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责任。”
材料二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1)请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会议是什么?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D B D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B B B B C D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A B C C A C A C
29.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②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这个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防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0.(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标志性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意义: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