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杭十中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10月阶段性检测卷
问卷
命题备课组:九年级语文命题:九年级语文审核:九年级语文
考生须知:
1.试卷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卡)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2B铅笔、钢笔或圆珠笔将相关内容填涂在答题卷(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品读古诗文,感受壮美山河,或咏叹“浮光跃金,①
的湖泊,
看碧波A.xiog()涌间藏着山河壮阔:或赞赏着“②】
,佳木秀而繁
阴”的山林,观草木B.摇()yè里映出家国生机;或领略
“③
,天
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地素洁的美妙。
品读古诗文,感受深厚家国情怀。李白怀才不遇却心系天下,仍相信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以壮志抒发报国之志:杜甫在白露之夜望月思乡,
借景抒情,“露从今夜白,⑤
”,将个人思念融入对家国的牵挂;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⑥
,⑦
”是对新旧
更替、家国复兴的深刻哲思;苏轼《水调歌头》中以“⑧

”表达了对亲人安康的美好祝愿,更暗含对家国安宁的期许。(11分)
2.阅读艾青《盼望》一诗,根据学过的关于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完成两则批注。(4分)
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地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批注一:立象尽意,意随字出。诗中借“①②”等意象,表现了
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2分)
(2)批注二:对立统一,揭示哲理。诗中“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表达了③
的哲理。(2分)
北方(节选)
艾青诗歌风格年代尺
天上,
看不见太阳,
20世纪30年代
1978年以后
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
击着黑色的翅膀
诗歌多写国家民族的
经过了二十年的沉
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苦难、悲伤与反抗。
寂,诗人“归来”
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
诗意凝重深厚大气,
诗句变得更整齐,
逃亡到
主要意象:“土地”
诗情变得更深沉,
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太阳”。
诗意变得更警策。
3.请你结合年代尺和诗歌内容,判断《北方》诗创作于哪个时期,并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49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7分)
天文点的星空
武诗格
①大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
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
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
②在这个名叫天文点的地方,我同时见到了这两样事物。
③天文点,海拔近5400米,空气稀薄,诸星明亮,是观星的绝佳之处。天文点边防
连在此驻扎,一代代边防军人就在这里为祖国站岗。
④我走进机房,一位三级军士长正目光炯炯地盯着机器上的各色指示灯。他便是常
胜,长期的值班让他看上去有些憔悴。他身形偏瘦,脸上的高原红不明显,头发已经白
了一半。
⑤常胜今年40岁,河北人。他的父亲曾在新疆当兵,复员后在乌苏务农,结婚生下
他,给他取名常胜。
⑥“或许从取名那时起,我父亲就想让我当兵了。”常胜翻出他小时候和父亲一起
对着星星许愿的照片。“照这张照片时我8岁,那时我总喜欢缠着父亲给我讲他当兵时
的故事。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星星很亮,我当时许的愿望就是像父亲一样成为保家卫
国的人。”我凑过去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肩并肩站在星空下。照片有些模糊,但被保
存得很好。
⑦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常胜走进了天文点边防连。头痛,头晕,胸闷,
呕吐,全身无力。第一天夜里,刷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几乎彻夜未眠。“我们几个新兵拿
着绳子互相在头上死死一勒,头蒲就能缓解一点。”这时,常胜深深吸了一口鼻氧管中
的氧气,笑着说:“后来,身体就慢慢适应了,这些年边防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这是
所有高原兵的共同经历,没啥特别的。”
⑧那年,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常胜和几个战友要在海拔5500米的某点位驻扎。写好
家书,带好干粮、水、枪,打好背包,他们连夜出发了。到达点位时已是清晨。搭骨架、
打地锚、搭建帐篷等说来轻松,但在这个海拔条件下,做任何事情的难度都会成倍上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