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文澜中学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
考生须知:
全卷g均取10N/kg。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科在跑步过程中一直消耗体内的( ▲ )
A.热能 B.动能 C.势能 D.化学能
2.自行车是简单机械的巧妙结合,如踏脚用到了杠杆原理。若作用在脚踏板上的力为F,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出该力的力臂的是( ▲ )
A.B.C.D.
3.下面四种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以如图所示的方式使用,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A.食品夹B.筷子C.核桃夹 D.鱼竿
4.如右图所示为小篆体的“煮”,意为把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熟。下列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 ▲ )
A.热水暖手 B.搓手取暖 C.钻木取火 D.擦燃火柴
5.平板支撑是一种类似于俯卧撑的肌肉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塑造腰部、腹部和臀部的线条,如右图所示。能正确表示人在平板支撑时的杠杆示意图是( ▲ )
A. B.
C. D.
6.在实验中,某同学用滑轮把重为1牛的钩码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1米,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滑轮为动滑轮 B.绳子自由端下降的高度为0.5米
C.拉力F的大小为0.5牛 D.该同学做功的功率为0.1瓦
7.如右图所示,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对物体做了4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 )
A.克服摩擦力做功一定为40J B.克服重力做功一定为80J
C.物体一定运动了2m D.物体一定受到了两对平衡力作用
8.甲装置: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乙装置: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迅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空气温度不变
B.甲:活塞下压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C.乙:给瓶内打气至瓶塞跳出前,瓶内空气内能减小
D.乙:瓶塞跳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压缩冲程
9.关于功、能、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能够做功的物体就具有能量,但不一定在做功B.机械效率越高,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D.机械越省力,一定越省功,其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10.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B.燃料的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11.如右上图所示,甲物体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升,甲的重力为10N,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则乙物体重力可能是( ▲ )
A.7N B.10N C.12N D.20N
12.四个同学在公园进行登山比赛,如果规定功率最大者获胜,则最后胜者一定是( ▲ )
A.体重最大的一个 B.时间最短的一个 C.速度最大的一个 D.做功最快的一个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减小的是( ▲ )
A.匀速水平飞行的飞艇 B.加速飞行的飞机 C.减速下降的热气球 D.等待发射的火箭
14.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后出现杠杆右端下降的现象。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左移动
B.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右移动  
C.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左移动
D.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右移动
15.如图所示是滚摆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滚摆处于甲、乙位置时 ( ▲ )
A.重力势能不同,动能相同 B.重力势能不同,动能不同
C.重力势能相同,动能相同 D.重力势能相同,动能不同
16.在实践活动基地,同学们体验使用劳动器具。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N的箱子匀速向上提起相同的高度,甲用时为10秒,乙用时为30秒。已知每个滑轮重为20N,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使用甲方式不能省力,但能省功 B.乙方式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20N
C.甲方式对箱子做功比乙方式快 D.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
17.如图所示,某同学分别用背、抱、平移、滚动的方式搬运桶,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他对水做功最多的是 ( ▲ )
A. B. C. D.
18.如图用大小为F的拉力使物体沿斜面方向匀速向上运动,该斜面高为h,长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拉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平衡力 B.拉力做功 W= Fh
C.该斜面不能省功 D.该斜面一定能省力
19.如图所示,OB=BA,在A点施加一个力,使轻质杠杆OA在水平位置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杠杆OA一定是一个省力杠杆 B.杠杆OA一定是一个费力杠杆
C.在A点施加的最小力为G/2 D.在A点施加的力不能大于G
20.如图所示,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2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力,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2N
B.物体A受到B的摩擦力是2N
C.滑轮移动的速度是0.4m/s
D.拉力F做功功率为2W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21.如图所示,在斜面实验中,如果没有摩擦力,从A 处滚下的小球,总是会滚到斜面乙上的 B 处或斜面丙上的C 处,而B 处或C 处离桌面的高度与小球出发点A 处的高度 ▲ (填“相等”或“不相等”)。事实上小球“记住”的是与起始高度相联系的 ▲ 。(填一种能量形式。)
22.诗仙李白所作《望庐山瀑布》成为了庐山的名片,诗中蕴含大量的科学知识。
(1)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通过 ▲ (选填“做功”或 “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香炉峰的内能,加快了水的蒸发而形成“紫烟”。
(2)诗中还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在此过程中水的能量转化情况为 ▲ 。
23.高超音速导弹素有“航母杀手”之称,从起飞到击中目标的轨迹示意图。如果把大气层边缘看作水面,导弹飞行时就像在水面上“打水漂”,因此它突防能力强,难以拦截。
(1)导弹尾部燃料燃烧,向后喷射高温气体,导弹向前飞,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的  ▲  冲程相同。
(2)导弹从起飞点到攻击点飞行过程中,机械能  ▲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24.如图是小明在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的锻炼场景。
(1)图甲中小明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1,图乙中小明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的作用力为F2,则F1  ▲ 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重为600N的小明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重力势能增加  ▲ J。
(3)体育中考时,小明在60s内完成10个引体向上,获得满分,小明引体向上做功的功率为 ▲ W。
25.如图所示,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h,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沿光滑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是 ▲ 的(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 ▲  在A点的机械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应该是图中的 ▲ 曲线。
26.蹦床运动有“空中芭蕾”之称,深受观众的喜爱。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蹦床项目中,中国选手王梓赛、严浪宇分获银铜两枚奖牌。比赛时,运动员从蹦床反弹起来一定高度后,再完成空翻转体等技巧。如图所示,运动员从O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最低点C期间运动员用腿向下用力蹬蹦床,不考虑空气阻力及碰撞过程中能量损耗,他能反弹至比原先更高的位置。
O:运动员静止下落处 A:蹦床原位置 B: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与运动员的重力大小相等处 C:运动员运动的最低点
(1)运动员从O点下落至A点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2)运动员下落至  ▲  (选填“A”、“B”或“C”)点时其动能达到最大值;
(3)某次运动员下落至A点时的动能大小为,后反弹至比原先更高的位置,在反弹过程中向上经过A点时的动能大小为,请比较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7.如图所示,“测动滑轮机械效率”时必须沿  ▲   方向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重为1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结果精确到0.1%)。
28.小明在社会实践中观察到修理汽车的叔叔使用扳手时,还在扳手手柄上加了一个套筒,如图甲所示,于是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轻质杠杆的动力大小与动力臂的关系。
(1) 测量时,总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
  ▲  。
(2)改变动力臂,多次测量,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动力随动力臂变化的图像,结合乙、丙两图可知杠杆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是  ▲  N(杠杆上每一小格长度为1cm),小明发现图像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如图丙中阴影部分)总相等,原因是  ▲  。
29.小宁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用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绳下方悬挂一个实心铁球,将一滑块放到滑槽上并使之左端刚好在悬点O的正下方。
步骤2:将铁球移到a点位置静止释放,撞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1。
步骤3:将滑块摆放到原处,将铁球移到b点位置静止释放,撞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2。
步骤4:将铁球换成等体积的实心木球,将实心木球移到b点位置静止释放,撞到摆放在原处的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3。
(1)小宁进行“步骤2”、“步骤3”的实验目的是想探究动能大小与  ▲  的关系。(填“质量”或“速度”)
(2)该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指的是  ▲  。
A.滑块滑行过程中的动能 B.实心小球在释放点的动能
C.实心小球撞击滑块时的动能 D.实心小球撞击滑块后的动能
(3)实验中发现,s1和s2的距离差别不明显。请从实验操作或材料角度对实验进行改进:
  ▲  。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30.厨房里的锅盖架方便使用,如图甲所示。架子质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螺丝固定在墙上,就可放置质量更大的锅盖。
(1)若放置一个质量为2.4kg的铁质锅盖,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判断,螺丝固定处所受的总水平拉力为多少 (g 取 10 N/kg)
(2)结合杠杆知识,试说明为什么锅盖越大越重,这种架子越容易掉下来
(3)如何改进锅盖架,能够让它承重性能变得更好
31.如图甲所示为大家常见的普通煤炉, 通过燃烧煤将壶中的水进行加热。现在1标准大气压下, 壶中装有质量为 5kg温度为20℃的水,已知
(1)计算烧开壶中的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已知图甲煤炉烧水效率为30%, 若用该煤炉烧开壶中的水,
计算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是多少
(3) 小组将普通煤炉(如图甲所示) 设计成了双加热煤炉(如图乙所示) ,在给壶内水加热的同时,还可将炉壁间的水加热。双加热煤炉相对于普通煤炉有利于  ▲ 。
A. 提高煤的热值 B. 煤的充分燃烧 C. 提高炉子的热效率
文澜中学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A A D C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A D C C C C B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相等; 机械能(重力势能)
(1)热传递 (2)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做功 (2)不守恒
(1) 小于 (2) 420 (3) 70
25. 减小;等于;C
26. (1)守恒 (2)B(3)小于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7. 竖直;0.6;83.3%
28.(1)测量力臂 (2)1.5;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
29.(1)速度 (2)C
(3)增大铁球两次静止释放的高度差或换用质量更大的铁球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30.【答案】(1)由图可知,支点为B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代入数据可得,解得F=32N。
(2)锅盖越大,动力的力臂越大,锅盖越重,动力越大,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越大,拉力的力臂一定,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需要的拉力就越大,所以这种架子越容易掉下来。
(3)增大AB间的距离、减小架子的开口等
31.【答案】1.68×106J;0.2kg;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