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凤仙花的一生 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凤仙花的一生 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业设计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教科版 年级及册次:四年级下册
作业涉及章节名称:第一单元第八节:《凤仙花的一生》
第1课时 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
使用 时段 作业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原创 或改 编 预计时长 预估 难度 系数
课后 基础性作业 题目1: 凤仙花的生长阶段按顺序排列为: ①开花 ②结果 ③种子萌发 ④幼苗生长 解答:③④①② 建立植物生命周期的认知框架。 改编 2分钟 0.98
题目2:将左侧的环境因素与右侧的影响效果连线: 阳光不足   生长停滞、不开花 浇水过多   种子腐烂、不发芽 温度过低   叶片发黄、茎细弱 解答: 阳光不足现象原因:植物无法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叶片发黄),同时茎会徒长变细(“徒长”)以寻找光源。浇水过多现象原因:土壤缺氧导致根部无法呼吸,种子/根系腐烂(微生物繁殖),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温度过低现象原因:凤仙花是喜温植物(适宜20-30℃),低温会抑制酶活性,导致代谢缓慢,无法完成开花结果。 培养植物适应环境的生命观念,如阳光不足导致植物徒长是植物的适应行为。 改编 2分钟 0.95
题目3:凤仙花在结果期时,轻轻触碰果荚会突然裂开。这一现象对植物有什么意义? 解答:这是植物的一种种子传播方式(弹射传播)。果荚突然裂开能将种子弹射到远处,从而帮助凤仙花:①扩大生长范围,避免种子堆积在母株附近竞争资源;②提高生存几率,让种子分散到更适宜生长的环境。 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进化观,如主动传播提高后代存活率。 改编 4分钟 0.90
发展性作业 情景:巨型稻试验成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就是禾下乘凉梦。如今,最高可至2.2米的巨型稻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试种成功。巨型稻不仅产量极高,而且其产出的米粒均匀,米香浓郁,突破了杂交稻高产不优质的难关;还适合发展禾下经济,水稻下面养青蛙、养鱼、养虾、养鸡都可以,在稻渔、稻鸭共生等生态农业模式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题目1: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 ) A.胚根 B.胚乳 C.子叶 解答:B 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中的胚乳部分,它储存着大量的淀粉等营养成分。而胚根是种子发育成根的部分,子叶在单子叶植物种子中主要起吸收和转运胚乳营养的作用,均不是食用的主要部分。 从凤仙花种子结构迁移到水稻种子结构,构建植物繁殖器官结构与功能的普适性认知。 原创 2分钟 0.95
题目2:我国种植的巨型稻也要经历完整的生长周期,请描述巨型稻的生命历程包括哪些阶段? 解答:巨型稻的生命周期会经历由种子萌发、幼苗、长出茎或叶、开花、结果、收获种子、衰老死亡的过程。 强化植物生命周期的这一核心概念,建立不同植物具有相似的生命历程的认知。 原创 3分钟 0.95
题目3:请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巨型稻的外部形态特点对维持其生存的作用。(至少四点) 解答:①茎秆粗壮有弹性:不易折断和倒伏,能够支撑高大的植株和沉重的稻穗;②叶片宽大且厚实:光合作用能力强,能够为植株提供更多的的营养物质;③根系发达:根系粗壮,扎入土层深,有助于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增强植株的稳定性;④植株高大:杂草在生长过程中难以与其竞争阳光、水分和养分,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⑤植株高大、叶片宽大:能够为稻下养殖的生物提供良好的遮阳效果,适合稻下生态养殖,从而实现巨型稻病虫害低成本或无成本治理。(合理即可) 结构与功能观的深化培养;从表格信息中提取关键特征,推导形态特征与生存价值的关系,认识各特征之间的协同作用。 原创 6分钟 0.8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