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4《噪声的危言和控制》(基础版)一、单选题1.(2024八上·朝阳期末)下列做法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高架桥上安装隔音板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考场附近汽车禁止鸣笛2.(2024八上·贵阳期中)结合身边的生活常识估测下列选项中最接近实际的一项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B.人正常呼吸一次时间约2sC.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m/sD.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约为10dB3.(2024八上·邵东期中)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噪声传播环节减弱的是( )A.用吸音材料来装饰内墙 B.在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D.室内打靶时要佩戴耳罩4.(2024八上·播州期末)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图所示。下列对古琴演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用力拨动琴弦,音调升高B.古琴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所以不是噪声C.古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D.拨动琴弦越快,琴声传播的速度越快5.(2024八上·宝安期中)噪音常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某学习小组为此开展了“制作护耳器”项目化活动:分别准备四种不同材料,进行隔音效果的测试。在远处固定某一位置放置一声源,选择其中一种材料罩住两只耳朵,慢慢向前移动,当你恰好能听到声音时就停下来,用米尺测量声源到人的距离,重复3次,取平均值。再分别选择其他三种材料重复上述步骤,得到表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学习小组应选择哪种材料作为隔音材料( )材料 塑料袋 报纸 棉布 海绵声源到人的平均距离/米 5.2 2.8 2.1 1.2A.塑料袋 B.报纸 C.棉布 D.海绵6.(2024八上·海珠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C.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我们能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7.(2024八上·五华期中)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C.在空气中超声波比声音传播速度快D.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二、多选题8.(2024八上·万年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乙图: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C.丙图: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D.丁图: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9.(2024八上·招远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说话时的音调不同C.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导航的启示,科学家制成了声呐D.市区内“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10.(2024八上·海淀期末)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也很大。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 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C.在学校附近机动车禁止鸣笛 D.在高噪声环境中要戴隔音耳罩11.(2023八上·柳州期末)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不会损伤听力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三、实验填空题12.(2024八上·罗平月考)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2)接下来的操作是: ,读出声级计的示数;(3)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如果 ,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13.(2024八上·高州月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以声消声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1)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 (选填“左右”或“上下”)振动;(2)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____;A.是疏密相间的 B.是变密的C.是变疏的 D.是均匀的(3)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 A处声音的响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丙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阴影部分为消声达标。以下消声达标的是____。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10Hz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四、简答题14.(2024八上·花溪期中)晚上奇奇在家学习,对面楼里的邻居看电视声音太大,严重影响奇奇学习。请你替奇奇提出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并说明每种方法各采用了哪种措施?15.(2024八上·花溪期中)飞机的噪声主要来自飞机发动机,工程师使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对飞机的发动机进行吸声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另外,工程师在机舱内设置了绝热隔声层和阻尼层,也能有效地减弱机舱内飞机发动机产生的噪声。请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工程师是通过什么途径降低机舱内飞机发动机产生的噪声。16.(2023八上·关岭期末)小勇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习惯用手机大声播放音乐,自己却不认为这是噪声,并乐在其中。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小勇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请给小勇提一条合理的建议。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解:A、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隔音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D、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答案】C【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解析】【解答】A. 1dm=0.1m,0.8dm=0.08m,而课桌的高度约为0.8m左右,远大于0.08m, 故A不符合题意;B.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3-5s,不是约2s,故B不符合题意;C. 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m/s,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故C符合题意;D. 10dB的声音非常微弱,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约为60 70 dB,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回忆常见物理量的实际值:如课桌高度、呼吸一次的时间、步行速度、声音的分贝数等。对每个选项中的物理量进行单位换算(如选项 A)或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其是否符合实际。逐一分析选项,选出最接近实际的一项。3.【答案】A【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用吸音材料来装饰内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C.在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和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在噪声传播环节减弱的,故BC不符合题意。D.室内打靶时要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是在噪声传播环节减弱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减弱。4.【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噪声及来源【解析】【解答】A、弹琴时,用力拨动琴弦,会使琴弦振动幅度增大,则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故A错误;B、古琴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令人愉悦,但若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或者休息,则它就可能会成为噪音,故B错误;C、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古琴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声速跟介质和温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拨动琴弦越快,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材料和结构决定的特性;(2)我们学习的噪声主要是从环保角度定义的;即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能是噪音;(3)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4)声速跟介质和温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5.【答案】D【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BCD、分析题中数据可知,隔音效果从好到差的顺序为:海绵、棉布、报纸、塑料袋,则学习小组应选择海绵作为隔音材料,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同一声源,听到的声音时,距离声源越近,说明隔音性能越好,即把材料的隔音性能转化为能听到声源发出声音的距离的方法叫做转换法。6.【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声与能量传递;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物体振动能产生声音,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 - 20000Hz ,若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次声波(低于2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 ),或者没有传播介质,人耳都听不到,所以不是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而不是防止噪声产生,故B错误;C.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污垢振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D.我们能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故D错误。故选C。【分析】掌握声现象各知识点的细节,如人耳听到声音的三个条件(振动、有介质、频率在听觉范围 )、噪声控制三途径的区别、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及应用 。7.【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传递;噪声及来源【解析】【解答】A.驾驶员在倒车时,通过警报声可以判断车身离障碍物的距离,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此时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不是噪声,故A错误;B.人听不到超声波,人耳能听见警报声,所以警报声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C.超声波属于声波,在同种环境中,超声波和其他声音的传播速度一样快,故C错误;D.超声波属于声波,也需要介质,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实例:利用声呐(超声波)测海深、利用雷达定位、利用B超探测婴儿信息;2、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8.【答案】B,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信息传递;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 甲图: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错误B、 乙图: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B正确C、 丙图: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 ,C正确D、 丁图:B超诊断仪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减弱噪音的途径、声音与信息判识选项1、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2、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4、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例子有:雷达、以及B超9.【答案】A,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 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A正确;B、 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说话时的音色不同 ,B错误;C、 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导航的启示,科学家制成了声呐 ,又称雷达,C正确;D、 市区内“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减弱噪声 ,D错误。综上选择AC【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减弱噪音的途径判识选项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3、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传播中、人耳处10.【答案】A,B【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 A、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在学校附近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D、在高噪声环境中要戴隔音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D不合题意。故选:AB。【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11.【答案】A,C【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这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故A正确;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会导致听力受损,故B错误;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的声音反射的原理,故C正确;D.声呐是通过超声波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故D错误。故选AC。【分析】A.减弱噪声的途径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噪声的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会持续的在引起耳内振动导致听力受损;C.声音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回音壁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D.声呐是通过超声波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的,超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12.【答案】将闹钟分别放在两个盒子中,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读出声级计的示数;闹钟置于毛毡布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高,置于泡沫板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测量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要控制隔音材料不同,其余因素相同,如测声计摆放的位置等,所以将闹钟分别放在盒子中,将盒子置于毛毡布内、泡沫板内,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读出声级计的示数。(3)如果闹钟置于毛毡布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高,表明此时毛毡布隔音性能差,置于泡沫板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分析】1、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题目中测量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要控制隔音材料不同,其余因素,如声级计放在相同距离出。2、隔音性能好:表明声音透过隔音材料之后,响度变小,题目中 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所以声音透过泡沫板后,声级计接受不到声音。13.【答案】(1)左右(2)A(3)小于(4)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解析】【解答】(1) 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 左右振动;综上 第1空、左右 ;(2) 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两边声音的频率相同,所以疏密程度相同,A正确,BCD错误;综上选A。(3)图乙中,乙消声所以乙的响度低于甲;综上 第1空、小于 ;(4)消声达标的区域响度为40-120dB于频率100Hz-300Hz的重叠部分,据图可知C正确,ABD错误综上选C。【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响度和声音的振动幅度相同,B处消音,所以响度为0,低于A处响度。14.【答案】提醒邻居,减小电视机音量,减弱发声的响度,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加强隔音,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提醒邻居,减小电视机音量,减弱发声的响度,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加强隔音,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阻止声音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阻断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途径处控制噪声。15.【答案】使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对飞机的发动机进行吸声处理,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机舱内设置绝热隔声层和阻尼层,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机舱内设置绝热隔声层和阻尼层,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16.【答案】噪声的定义为: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小勇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用手机大声播放音乐,会影响乘客休息以及正常生活,属于噪音,所以他的观点错误。为了不打扰别人,小勇听音乐的时候应该戴上耳机。【知识点】噪声及来源【解析】【分析】噪声:影响人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公交车属于公共环境,大声播放的音乐影响到人们的休息和生活属于噪音。1 / 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4《噪声的危言和控制》(基础版)一、单选题1.(2024八上·朝阳期末)下列做法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高架桥上安装隔音板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考场附近汽车禁止鸣笛【答案】C【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解:A、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隔音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D、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2024八上·贵阳期中)结合身边的生活常识估测下列选项中最接近实际的一项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B.人正常呼吸一次时间约2sC.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m/sD.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约为10dB【答案】C【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解析】【解答】A. 1dm=0.1m,0.8dm=0.08m,而课桌的高度约为0.8m左右,远大于0.08m, 故A不符合题意;B.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3-5s,不是约2s,故B不符合题意;C. 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m/s,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故C符合题意;D. 10dB的声音非常微弱,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约为60 70 dB,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回忆常见物理量的实际值:如课桌高度、呼吸一次的时间、步行速度、声音的分贝数等。对每个选项中的物理量进行单位换算(如选项 A)或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其是否符合实际。逐一分析选项,选出最接近实际的一项。3.(2024八上·邵东期中)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噪声传播环节减弱的是( )A.用吸音材料来装饰内墙 B.在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D.室内打靶时要佩戴耳罩【答案】A【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用吸音材料来装饰内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C.在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和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在噪声传播环节减弱的,故BC不符合题意。D.室内打靶时要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是在噪声传播环节减弱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减弱。4.(2024八上·播州期末)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图所示。下列对古琴演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用力拨动琴弦,音调升高B.古琴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所以不是噪声C.古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D.拨动琴弦越快,琴声传播的速度越快【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噪声及来源【解析】【解答】A、弹琴时,用力拨动琴弦,会使琴弦振动幅度增大,则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故A错误;B、古琴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令人愉悦,但若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或者休息,则它就可能会成为噪音,故B错误;C、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古琴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声速跟介质和温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拨动琴弦越快,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材料和结构决定的特性;(2)我们学习的噪声主要是从环保角度定义的;即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能是噪音;(3)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4)声速跟介质和温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5.(2024八上·宝安期中)噪音常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某学习小组为此开展了“制作护耳器”项目化活动:分别准备四种不同材料,进行隔音效果的测试。在远处固定某一位置放置一声源,选择其中一种材料罩住两只耳朵,慢慢向前移动,当你恰好能听到声音时就停下来,用米尺测量声源到人的距离,重复3次,取平均值。再分别选择其他三种材料重复上述步骤,得到表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学习小组应选择哪种材料作为隔音材料( )材料 塑料袋 报纸 棉布 海绵声源到人的平均距离/米 5.2 2.8 2.1 1.2A.塑料袋 B.报纸 C.棉布 D.海绵【答案】D【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BCD、分析题中数据可知,隔音效果从好到差的顺序为:海绵、棉布、报纸、塑料袋,则学习小组应选择海绵作为隔音材料,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同一声源,听到的声音时,距离声源越近,说明隔音性能越好,即把材料的隔音性能转化为能听到声源发出声音的距离的方法叫做转换法。6.(2024八上·海珠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C.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我们能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声与能量传递;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物体振动能产生声音,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 - 20000Hz ,若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次声波(低于2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 ),或者没有传播介质,人耳都听不到,所以不是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而不是防止噪声产生,故B错误;C.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污垢振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D.我们能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故D错误。故选C。【分析】掌握声现象各知识点的细节,如人耳听到声音的三个条件(振动、有介质、频率在听觉范围 )、噪声控制三途径的区别、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及应用 。7.(2024八上·五华期中)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C.在空气中超声波比声音传播速度快D.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传递;噪声及来源【解析】【解答】A.驾驶员在倒车时,通过警报声可以判断车身离障碍物的距离,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此时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不是噪声,故A错误;B.人听不到超声波,人耳能听见警报声,所以警报声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C.超声波属于声波,在同种环境中,超声波和其他声音的传播速度一样快,故C错误;D.超声波属于声波,也需要介质,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实例:利用声呐(超声波)测海深、利用雷达定位、利用B超探测婴儿信息;2、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二、多选题8.(2024八上·万年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乙图: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C.丙图: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D.丁图: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答案】B,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信息传递;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 甲图: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错误B、 乙图: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B正确C、 丙图: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 ,C正确D、 丁图:B超诊断仪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减弱噪音的途径、声音与信息判识选项1、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2、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4、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例子有:雷达、以及B超9.(2024八上·招远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说话时的音调不同C.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导航的启示,科学家制成了声呐D.市区内“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答案】A,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 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A正确;B、 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说话时的音色不同 ,B错误;C、 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导航的启示,科学家制成了声呐 ,又称雷达,C正确;D、 市区内“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减弱噪声 ,D错误。综上选择AC【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减弱噪音的途径判识选项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3、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传播中、人耳处10.(2024八上·海淀期末)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也很大。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 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C.在学校附近机动车禁止鸣笛 D.在高噪声环境中要戴隔音耳罩【答案】A,B【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 A、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在学校附近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D、在高噪声环境中要戴隔音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D不合题意。故选:AB。【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11.(2023八上·柳州期末)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不会损伤听力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答案】A,C【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这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故A正确;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会导致听力受损,故B错误;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的声音反射的原理,故C正确;D.声呐是通过超声波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故D错误。故选AC。【分析】A.减弱噪声的途径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噪声的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会持续的在引起耳内振动导致听力受损;C.声音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回音壁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D.声呐是通过超声波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的,超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三、实验填空题12.(2024八上·罗平月考)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2)接下来的操作是: ,读出声级计的示数;(3)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如果 ,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答案】将闹钟分别放在两个盒子中,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读出声级计的示数;闹钟置于毛毡布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高,置于泡沫板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测量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要控制隔音材料不同,其余因素相同,如测声计摆放的位置等,所以将闹钟分别放在盒子中,将盒子置于毛毡布内、泡沫板内,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读出声级计的示数。(3)如果闹钟置于毛毡布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高,表明此时毛毡布隔音性能差,置于泡沫板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分析】1、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题目中测量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要控制隔音材料不同,其余因素,如声级计放在相同距离出。2、隔音性能好:表明声音透过隔音材料之后,响度变小,题目中 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所以声音透过泡沫板后,声级计接受不到声音。13.(2024八上·高州月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以声消声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1)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 (选填“左右”或“上下”)振动;(2)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____;A.是疏密相间的 B.是变密的C.是变疏的 D.是均匀的(3)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 A处声音的响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丙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阴影部分为消声达标。以下消声达标的是____。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10Hz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答案】(1)左右(2)A(3)小于(4)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解析】【解答】(1) 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 左右振动;综上 第1空、左右 ;(2) 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两边声音的频率相同,所以疏密程度相同,A正确,BCD错误;综上选A。(3)图乙中,乙消声所以乙的响度低于甲;综上 第1空、小于 ;(4)消声达标的区域响度为40-120dB于频率100Hz-300Hz的重叠部分,据图可知C正确,ABD错误综上选C。【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响度和声音的振动幅度相同,B处消音,所以响度为0,低于A处响度。四、简答题14.(2024八上·花溪期中)晚上奇奇在家学习,对面楼里的邻居看电视声音太大,严重影响奇奇学习。请你替奇奇提出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并说明每种方法各采用了哪种措施?【答案】提醒邻居,减小电视机音量,减弱发声的响度,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加强隔音,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提醒邻居,减小电视机音量,减弱发声的响度,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加强隔音,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阻止声音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阻断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途径处控制噪声。15.(2024八上·花溪期中)飞机的噪声主要来自飞机发动机,工程师使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对飞机的发动机进行吸声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另外,工程师在机舱内设置了绝热隔声层和阻尼层,也能有效地减弱机舱内飞机发动机产生的噪声。请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工程师是通过什么途径降低机舱内飞机发动机产生的噪声。【答案】使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对飞机的发动机进行吸声处理,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机舱内设置绝热隔声层和阻尼层,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机舱内设置绝热隔声层和阻尼层,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16.(2023八上·关岭期末)小勇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习惯用手机大声播放音乐,自己却不认为这是噪声,并乐在其中。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小勇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请给小勇提一条合理的建议。【答案】噪声的定义为: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小勇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用手机大声播放音乐,会影响乘客休息以及正常生活,属于噪音,所以他的观点错误。为了不打扰别人,小勇听音乐的时候应该戴上耳机。【知识点】噪声及来源【解析】【分析】噪声:影响人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公交车属于公共环境,大声播放的音乐影响到人们的休息和生活属于噪音。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4《噪声的危言和控制》(基础版)(学生版).docx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4《噪声的危言和控制》(基础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