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豫西北教研联盟2025一2026学年
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
1-5 CADBA
6-10 ADCDC
11-15 CDBAD
16C
二、主观题
17.(1)A:角峰:B:峰林/峰丛(A2分,B任写一点得2分,共4分)
(2)冰川侵蚀作用:角峰、U形谷:流水侵蚀作用:V形谷、峰林/峰丛、一线天;
流水堆积作用:冲积扇。(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3)物质来源:古冰川搬运的冰碛物:河流搬运的沉积物:重力崩塌的堆积物。
(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原因:冰川搬运以整体滑动为主,仅底部石块的局部有擦痕:河流搬运的动力较弱、距
离较短:重力崩塌多为快速坠落或滑动,石块间的碰撞摩擦频率较低。(每点2分,任答2点
得4分)】
18.(1)1998-2020年间,河段总体以冲刷下切为主;1998-2011年间,冲刷下切强烈;
2011-2020年冲刷下切减弱,部分河段转为淤积:上游河段的冲刷下切强度明显超过下
游。(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北江河道下切,河床降低,枯水期北江流入西江的水量减少,使西江在枯水期水
位无法保障通航:北江河道加深,使洪水期西江汇入北江的水量增多,北江下游防洪压力
增大:河道加深使大潮期三角洲海水上溯增多,咸潮加剧,水质恶化。(每点2分,任答2点
得4分)
(3)严格控制河道采砂活动,建立河床监测系统,防止下切失衡:在思贤滘两端建设
水闸,人工调节水流:保护堤岸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思贤滘滞洪、蓄洪能力:建立西
江、北江联合调度机制,优化全流域水资源分配制度。(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19.(1)上游:河曲: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上游2分,下游任写一点得2分,共4
分)
(2)开都河携带大量泥沙在博斯腾湖西北部沉积,形成深厚的松散沉积层:春季枯水
期,湖泊和河流水位下降,湖滩和河滩大面积泥沙出露地表:博斯腾湖春季多西北大风,起
沙能力强,风力搬运能力强:沙粒向东南迁移过程中受到南部山地阻挡,风速减弱,沙粒不
断堆积,逐渐形成沙漠。(每点2分,共8分)
(3)博斯腾湖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光照强且时间长,芦苇光合作用旺盛;冬
季湖泊调节气温,减轻低温冻害,利于芦苇安全越冬和春季萌发;西岸位于河口三角洲,地
势低平,排水不畅,为芦苇生长提供了湿地环境: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长期沉积,形成深
厚的淤泥质土壤,利于芦苇根系发育:土壤沉积层中富含泥炭,为芦苇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物质。(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
高三地理答案第1页(共1页)(2025.10)●
豫西北教研联盟2025一2026学年
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1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斯瓦尔巴群岛是挪威最北界属地,群岛约60%的面积被终年冰雪覆盖,季节性冻土活
动层的深度约0.5-3米。聚落都分布在群岛西部峡湾的滨海地区,当地房屋外墙多为鲜艳
的红黄蓝颜色,地基中先填充不同粒径的玄武岩碎石,随后打入木桩作为房屋支撑。图1示
意斯瓦尔巴群岛上的聚落分布和传统民居。据此完成1-3题。
15E
30E
81N
斯瓦尔巴群岛
新爽勒
王地群岛
78N
78N
巴伦支堡衫
卡普莱尔
图例
白冰川
050
/希超岛
100
15E
30厘
图1
1.影响斯瓦尔巴群岛聚落选址的主要自然原因
①盛行西风
②北大西洋暖流
③极地东风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当地房屋外墙多采用鲜艳颜色的主要目的
1
A.增加极夜中辨识度
B.吸收更多太阳辐射
C.防止建筑木材腐朽
D.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3.当地房屋地基中填充不同粒径的玄武岩碎石,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地基透气性,加快冻土融化
B.降低地基温度,保持冻土稳定
C.降低地基重量,减轻冻土层压力
D.减少地基沉降,适应冻胀变化
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2025.10)
约120万年前,受地壳抬升影响,今河南省三门峡局部断裂下陷,形成古三门湖,湖水
长期蓄积。15万年前,古湖水位不断上升,对东部湖口岩石的侵蚀作用持续增强,最终切穿
三门峡,湖水沿下游河道外泄,黄河实现东西贯通,下游地区泥沙堆积过程加速,逐步形成
现代黄河水系格局。据此完成4-5题。
4.古三门湖的形成,可直接反映
A.流水侵蚀改变区域地势
B.地壳运动影响水体的空间分布
C.气候变化主导湖盆演化
D.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湖盆形态
5.在黄河实现东西贯通前后,三门峡段河道形态的变化是
A.从宽浅变深窄B.从弯曲变平直
C.从深窄变宽浅D.从平直变弯曲
官鹅沟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西秦岭的过渡地带,该沟某滑坡体坡面上分布着与滑坡
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特殊植被景观:“醉汉林”与“马刀树”(如图2)。“醉汉林”表现为树
干倾斜方向杂乱,就像喝醉了酒。“马刀树”则呈现出树干下部倾斜,上部直立生长,很像
马刀的造型。目前,该坡面上少量“醉汉林”和大量“马刀树”共存,且所有马刀树的弯曲方
向一致,是研究该区域地质活动的重要实证。据此完成6-7题。
图2
6.根据马刀树的造型,可准确推测滑坡体的
A.滑动方向
B.滑动时间
C.滑动速率
D.滑动范围
7.目前,该区域地质活动
A.滑坡活动已完全停止,地质极为稳定B.正处于强烈滑动时期,地质极不稳定
C.即将发生新的滑坡,地质稳定性骤降D.滑坡活动趋于减弱,地质稳定性提升
暑假,某地理研学团到柴达木盆地火星一号公路沿线考察时,在一处干涸的河谷低
地,发现了大面积的鲸背状雅丹:形态浑圆溜背,呈头大尾小的流线造型;表层有厚且坚硬
的盐壳,内部为相对松软的河湖相沉积软土层。图3示意研学队员拍摄的鲸背状雅丹景观
图及其在雅丹头部合影时的地理信息。据此完成8-10题。
高三地理第2页(共6页)(2025.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