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5《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5《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5《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一、单选题
1.(2024八上·宁乡市期中)如图所示,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音的传播,故选项A不正确;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故选项B正确;
C:隔音板不能能降低噪声的音调,减弱的噪声的响度,隔板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响度,故选项C不正确;
D:隔音板隔音是因为隔音板吸收了大量的声波,从而减小了噪声的响度,不是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故选项D不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的噪声的减弱方法,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如摩托车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高速路旁的隔板;(3)在人耳处减弱,如戴防噪声耳罩。
2.(2024八上·莱芜期中)双层中空钢化玻璃相对于传统的玻璃而言,具有更好的保温、隔音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其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下列现象中相同的是(  )
A.给摩托车安装的消声装置 B.高架路两侧设置的隔声板
C.道路两侧安装噪声监测器 D.航空母舰上引导员戴耳罩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双层中空钢化玻璃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给摩托车安装的消声装置,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
B、高架路两侧设置的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
C、道路两侧安装噪声监测器,不能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航空母舰上引导员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噪声的控制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2024八上·凯里期中)沪昆高铁凯里一贵阳段在铁路经过有住户的地方加装了隔音墙,隔音墙的作用是(  )
A.声源处减弱噪音 B.人耳处减弱噪音
C.传播途中减弱噪音 D.以上都正确
【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BCD、隔音墙是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来减弱噪声,故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BD错误,C正确。
选:C。
【分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个:一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4.(2024八上·济南期中)如图,连接铁路黄台站和济南东站的“黄东联络线”在居民区附近的路段上采用了全封闭隔音屏障,能最大程度减小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下列减弱噪声的方式与安装全封闭隔音屏障相同的是(  )
A.学校、医院等特定场所的附近禁止鸣笛
B.人们常在城市主干道路的两侧植树种草
C.机场的地面工作人员配戴耳罩检修飞机
D.为减少扰民,跳广场舞的人们通过蓝牙耳机收听音乐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安装全封闭隔音屏障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A.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可知,学校、医院等特定场所的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可知,人们常在城市主干道路的两侧植树种草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B符合题意;
C.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可知,机场的地面工作人员配戴耳罩检修飞机属于在入耳处减弱噪音,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可知,跳广场舞的人们通过蓝牙耳机收听音乐,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5.(2024八上·成都月考)如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 是在传播过程中 阻断噪声的传播 ,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
6.(2024八上·岑溪期末)如图紧邻居民区的城市高架路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这是为了
A.控制噪声源 B.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C.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
【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解:防治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从题来看,紧邻居民区的城市高架路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所谓隔音屏,就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以此减弱噪声,它并不能控制噪声源,也不能保护受噪声影响者,更不能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 防治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根据题意结合三条途径即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7.(2024八上·陵城期中)在比较材料隔音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塞满鞋盒,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换用不同的发声装置
B.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
C.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D.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A、材料的隔声性能可能与材料、厚度等因素有关,实验中应控制声源相同,所以每次实验时发声装置应相同,故A错误;
B、实验中应控制包裹声源材料的厚度相同,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故B正确;
C、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差,故C错误;
D、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噪音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故应排除周围环境声音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实验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因为材料的隔声性能可能与材料、厚度等多个因素有关;
(2)实验时要排除外界的干扰,并且实验方案中要能直观的比较。
8.(2024八上·深圳期中)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m)
泡沫塑料板 0.3
玻璃 0.6
木板 0.4
硬纸板 0.5
由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知道,按隔音效果由好到坏依次排列(  )
A.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
B.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
C.玻璃、硬纸板、木板、泡沫塑料板
D.木板、泡沫塑料板、玻璃、硬纸板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为: 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 ,那么隔音效果由好到坏的顺序为: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越大,说明材料的隔音效果越差;此距离越小,说明材料的隔音效果越好。
二、填空题
9.(2024八上·南宁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制作的隔音房间模型,用噪音监测仪测量,显示屏上显示67.1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隔音的原理是在   阻断噪声。
【答案】dB;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噪声监测仪测量的是声音的响度,而响度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所以显示屏上数字的单位是dB(分贝);隔音房间是通过阻挡声音的传播来减弱噪声的,也就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故第一空为dB,第二空为传播过程中。
【分析】1.掌握噪声的强弱表示与单位。声音的强弱用响度来表示,噪声监测仪测量的是噪声的响度,其单位是分贝(dB);
2.掌握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机器加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设置隔音墙、隔音房间等,通过阻挡、反射等方式阻碍声音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耳罩等。
10.(2024八上·吉林期中)小丽在家中弹钢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小丽的爸爸选用隔音材料,将小丽的房间改造成一个隔音间,这样小丽弹钢琴时,就会阻断   的传播,不会干扰他人。
【答案】振动;声音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 振动产生, 将小丽的房间改造成一个隔音间,这样小丽弹钢琴时,就会阻断 声音的传播。
综上 第1空、 振动;第2空、声音。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3、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
11.(2023八上·珠海期中)控制噪声、减小噪声是当前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课题,主要措施有“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或“人耳处减弱”。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在   :高速公路旁安置隔音板或者隔音树林是在   (前两空选填:“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或“人耳处减弱”),沿街住宅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其中间是真空隔音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
【答案】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减弱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高速公路旁安置隔音板或者隔音树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沿街住宅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其中间是真空隔音效果更好的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12.(2024八上·高州月考)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   增大(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蝙蝠飞行时是依靠   来定位。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其中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   减弱噪声污染。
【答案】响度;超声波;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医生如果不用听诊器,无法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分散了,响度变小了。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 使传入人耳的声音 响度增大;
(2)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一种频率很高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声波的时间和方向,就能准确判断障碍物的位置,从而实现定位和捕食。这种方法称为 “回声定位”;
(3)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 传播过程处减弱噪声污染。
故答案为:响度;超声波;传播过程。
【分析】(1)响度的大小主要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利用超声波可以进行回声定位;
(3)控制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②传音途径上阻断噪声传播;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3.(2024八上·朝阳期末)铁路工人根据动车的车轮声可判断动车离他们距离的远近,说明声可以传递   。铁轨穿越居民区时,周围的隔音墙是在   减弱噪声。
【答案】信息;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声与信息传递;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铁路工人通过动车车轮声判断距离远近,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会随距离变化而改变(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这表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隔音墙位于铁轨与居民区之间,其作用是阻挡噪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第一空为信息,第二空为传播过程中。
【分析】掌握控制噪声的措施: 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处控制噪声。如带耳塞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4八上·上思期中)本实验是探究房间的隔音材料是如何隔音的?有哪些类型?
(1)已知控制噪声传播的方式有三种: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房间的隔音材料是通过阻断噪声   来隔音的;
(2)查资料可知,通常用于防治噪声的材料可分为   和   两种;
①隔音材料通常是质地坚硬的材料,如钢板、玻璃等,声音传播到它们表面时易发生   ,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的作用,但其吸音效果较差;
②吸音材料通常采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形成多孔的疏松结构。
(3)实验分析与交流:
①实验中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
②由此实验可以得出,不同的材料隔音性能是不同的;并且材料越厚,其隔音性能越好;
③影响物体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常常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并把双层玻璃间   。
【答案】(1)传播
(2)隔音材料;吸音材料;反射
(3)控制变量法;抽成真空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房间的隔音材料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隔音的。
(2) 查资料可知, 用于防治噪声的材料可以分为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两种;
① 隔音材料通常是质地坚硬的材料,如钢板、玻璃等, 声音传播到它们表面时易发生反射现象,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
(3)①要得出实验结论,只改变隔音材料,而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则实验中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③ 影响物体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 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时,最好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
【分析】 (1)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2)抗噪声材料能够反射声音和吸收声音;
(3)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真空不能传声
(1)房间的隔音材料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的,即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隔音的。
(2)[1][2][3]通常情况下,用于防治噪声的材料可以分为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两种,隔音材料的质地通常比较坚硬,声音传播到它们表面时易发生反射现象,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减弱噪声的作用。
(3)[1]要得出实验结论,实验中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真空不能传声,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时,最好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
15.(2024八上·南山期中)噪声会彭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在制作隔音房间的实践活动中,小明了解到在减弱噪声的手段中,采用隔音性能更好的材料是手段之一。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材料的隔音性能进行探究,请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5cm厚波峰吸音棉,5cm厚聚酯纤维吸音棉,3mm厚隔音毡,2mm厚隔音毡,2mm厚白色阻尼隔音毡,复合隔音吸音材料,复合阻尼隔音板;
②把正在响铃的于机放入玻璃筒内,在筒边放置声级计,如图甲,声级计显示为72.3dB;
③保持于机铃声不变,声级计到玻璃筒的距离不变。如乙分别用各种材料盖玻璃筒顶端,用声级计进行测试,得到如表的数据。
次数 1 2 3 4 5 6 7
材料 5cm厚波峰吸音棉 5cm厚聚酯纤维吸音棉 3mm厚隔音毡 2mm厚隔音毡 2mm厚白色阻尼隔音毡 复合隔音吸音材料 复合阻尼隔音板
声级计示数/dB 67.1 68.9 63.2 68.2 65.8 71.9 68.1
(1)该实验利用同一稳定声源发声,并且声级计到玻璃筒的距离不变,这里运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这几组测试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第   组;
(2)分析小明所得数据,根据第3次和第4次数据可知材料隔音性能还与材料的   有关;因此利用这组数据   (填“能”或“不能”)准确比较出这几种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好坏;
(3)制作隔音小屋时,可以将墙壁制成中空夹层,并在其中塞满隔音材料,这是从   方面入手控制噪声;
(4)下列材料中选择塞满隔音小屋的墙壁夹层隔音效果最好。
A.波峰吸音棉 B.聚酯纤维吸音棉
C.隔音毡 D.白色阻尼隔音毡
【答案】(1)控制变量法;3
(2)厚度;不能
(3)传播过程
(4)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探究隔音性能于隔音材料的关系,题目中变量为隔音材料,其余因素相同,所以运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3组实验声音的响度最小,所以第3组实验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最好。
综上 第1空、 控制变量法;第2空、3.
(2)第3次和第4次实验变量为隔音材料的厚度,其余因素相同,所以可知材料隔音性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一利用这组数据不能准确比较出这几种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好坏,原因为有较大的偶然性。
综上 第1空、厚度; 第2空、不能。
(3)将墙壁制成中空夹层,并在其中塞满隔音材料,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综上 第1空、 传播过程。
(4)分析试验数据可知厚度相同时,白色阻尼隔音毡的隔音效果更好,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如题目中影响隔音性能材料好坏的因素有材料的厚度、材料种类,在探究探究隔音性能于隔音材料的关系,变量为隔音材料,其余因素相同。
2、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
(1)[1]该实验利用同一稳定声源发声,并且声级计到玻璃筒的距离不变,这里运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第3组实验后声音的响度最小,故第3组实验隔音材料隔音性能最好。
(2)[1]分析小明所得数据,根据第3次和第4次实验可知实验材料相同,但材料的厚度不同,隔音效果不同,可知材料隔音性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2]只有一次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因此利用这组数据不能准确比较出这几种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好坏。
(3)制作隔音小屋时,可以将墙壁制成中空夹层,并在其中塞满隔音材料,这是从传播过程中方面入手控制噪声。
(4)对比第3次和第4次实验可知,材料相同时,厚度越大,隔音性能越好,据此比较表格中数据可知,厚度相同时,白色阻尼隔音毡的隔音效果更好,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24八上·北京市期中)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刚想比较聚酯棉和海绵的隔音性能。
(1)他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纸箱,将聚酯棉和海绵分别均匀填充在纸箱内,且保持它们填充的厚度   ,小刚用一个电铃作为声源,分别放在纸箱的相同位置,用手机下载的分贝测试仪来检测声音的大小,实验时保持手机到纸箱的距离   。(选填“相同”或“不同”)
(2)下表是小刚收集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的隔音性能更好。(选填“聚酯棉”或“海绵”)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响度/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3)小刚认为人耳可以替代分贝测试仪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方案最佳的是___________
A.人距纸箱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电铃在两种材料的纸箱里发出声音的大小
B.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电铃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人距纸箱的距离
(4)为了进一步验证两种材料的隔音性能,同组的小华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在纸箱中填充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在纸箱中填充的材料越薄,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
【答案】(1)相同;相同
(2)聚酯棉
(3)B
(4)好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探究不同物质的隔音性能时,
(1)比较聚酯棉和海绵的隔音性能时,控制材料的厚度相同,控制手机到纸箱的距离相同,隔音材料的种类不同,通过比较声音响度的大小,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2)根据表中数据,距离相同时,纸箱内填充聚酯棉时,测试仪检测到的响度更小,则聚酯棉的隔音性能更好。
(3)人距纸箱一定距离处,比较人听到电铃在两种材料的纸箱里声音的大小,很难比较;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铃声为止,比较到纸箱的距离,更容易做到,B方案最佳。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改变隔音材料的厚度,在测试者听不见声音时,材料越薄,隔音性能越好。
【分析】(1)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能力时,保持不同材料厚度相同,分贝测试仪到声源距离相同;
(2)声源相同,距离相同,测量的响度越小,隔音能力越强;
(3)声源一定,通过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判断隔声能力,便于比较和操作;
(4)当声音相同,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人听不到声音时,隔音材料越薄,隔声能力越强。
(1)[1][2]比较聚酯棉和海绵的隔音性能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应控制两种材料在纸箱内填充的厚度相同,同时应控制手机到纸箱的距离相同,只改变隔音材料的种类,通过比较分贝测试仪检测到声音响度的大小,来比较两种材料的隔音性能。
(2)由表中数据可知,手机到纸箱的距离相同时,纸箱内填充聚酯棉时,分贝测试仪检测到的声音的响度更小,说明聚酯棉的隔音性能更好。
(3)人距纸箱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电铃在两种材料的纸箱里发出声音的大小,这个很难比较;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电铃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人到纸箱的距离,这个方法更容易做到,故方案最佳的是B。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改变在纸箱中填充的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测试者听不见声音时,在纸箱中填充的材料越薄,说明该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17.(2024八上·大埔期中)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小聪爸新买了一部新能源汽车,小聪发现他爸还特意给车的引擎盖加装了一块隔音板,他很好奇物体隔音的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准备着手实验进行探究,以下是他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物体的隔音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①可能跟材料的种类有关;②可能跟材料的厚度有关。
设计实验:
如果甲所示,小聪利用手机先录制好一段声音作为噪声源,将手机放置在一敞口的木盒内。如图乙所示,用不同的材料盖住木盒,在 ①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距离处摆放分贝仪用来测噪声的强弱,记录数据在表一中。
表一
厚度相同的材料 无材料 棉布 纸巾 纸浆板
分贝仪接收到的噪声的② 104dB 102dB 96dB 92dB
选用纸巾进行实验,改变纸巾的张数,重复Ⅰ中的实验,测出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餐巾纸厚度
餐巾纸 0片 2片 4片 6片
分贝仪接收到的噪声的② 104dB 100dB 97dB 95dB
实验分析:
(1)完成空格中的答案:①   ②   ;
(2)实验中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中也采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的是   。
A.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B.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实验结论:由实验可得出,不同的材料隔音性能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并且材料越厚,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
(4)影响物体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生活中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并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这样噪声大大减少了,是因为   。
【答案】(1)相同;响度
(2)制变量法;B
(3)不同;好
(4)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1)图乙中,噪声源放在敞口的木盒内,用不同的材料盖住木盒,隔声能力不同,在相同的距离处声音的大小不同,用分贝仪来测噪声的强弱,反应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分贝仪显示的是噪声的响度;
(2)实验中,保持声音的响度和到声源距离系统,改变材料,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测量物体的宽度时,没有控制变量法,A不符合题意;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改变被研究的物理量,其他保持不变,利用了控制变量法,B符合题意;
(3)根据实验数据,相同距离处,不同材料传出的声音响度不同,可得出,不同材料隔音性能不同;根据表二,当材料相同时,餐巾纸越厚,传出的声音响度越小,则材料越厚,其隔音性能越好;
(4)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由于真空不能传声,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噪声减少。
【分析】(1)探究物体的隔音能力时,根据到声源距离响度,比较声音的响度大小,反应隔声能力;
(2)改变被探究的物理量,保持其他不变,利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3)不同材料隔音能力不同;且材料越厚,隔音能力越强;
(4)真空不能传声,可以阻断声音的传播。
18.(2024八上·宝安期中)噪声是一种严重的污染。在家里进行乐器练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周围邻居或者家人的休息,为了避免噪声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小明对隔音材料的选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此展开了调查研究。
(1)任务一:寻找实验中的发声体
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音叉、机械闹铃。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2)任务二:思考实验注意事项
李明将鞋盒做成房子模型,由于声音通过   (选填“固体-气体-固体”或“气体-固体-气体”)介质离开房间模型,为了保证隔音效果,李明同学应该在房子模型的墙体,门窗,   布置隔音材料,在布置不同的隔音材料时需要控制材料的   相同;
(3)任务三: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小组同学设计以下两种方案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将88分贝的发声体放入房子模型,在距房子模型30cm处,用分贝仪测量响度
方案B:将88分贝的发声体放入房子模型,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房子模型的距离
下面分别是根据方案A和方案B所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
方案A  
检测材料 运动服 报纸 塑料袋 泡沫板  
响度/dB 68dB 85dB 70dB 62dB  
方案B
检测材料 运动服 报纸 塑料袋 泡沫板
听不见声音的距离/m 2.1m 2.8m 4.2m 1.5m
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   ;
(4)你的理由   ;
(5)根据实验记录表所示,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答案】(1)机械闹钟
(2)气体-固体-气体;门缝;厚度
(3)A
(4)方案A中,将88分贝的发声体放入房子模型,在距房子模型30cm处,检测不同材料的响度大小,用分贝乙检测检测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可行性和直观性比较强。B方案中,由于人耳对声音的大小的判断不是很精确,导致人与房间模型的距离测量不准确。所以A方案效果好。
(5)泡沫板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虽然音叉和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所以可以选择闹钟作为声源较合适。
(2)①李明将鞋盒做成房子模型,由于声音通过鞋盒内的空气在到鞋盒传播,再通过鞋盒出来到空气,所以声音通过气体-固体-气体介质离开房间模型;
②为了隔音在房子模型的墙体、门窗、门缝布置隔音材料。
③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为了保证隔音效果,在布置不同的隔音材料时需要控制材料的厚度相同。
(3)(4)我认为最佳的方案是A,理由是:方案A中,将88分贝的发声体放入房子模型,在距房子模型30cm处,检测不同材料的响度大小,用分贝乙检测检测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可行性和直观性比较强。
B方案中,由于人耳对声音的大小的判断不是很精确,导致人与房间模型的距离测量不准确。所以A方案效果好。
(5)由表中数据知,隔音材料为泡沫板时,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最近,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最好。
【分析】(1)探究材料的隔音效果,所以需要有稳定的声源,声源振动不随时间改变;
(2)①根据声音从鞋盒内部传到盒外的过程分析;
②声音会从房间的不同位置向外传出,据此确定布置隔音材料的位置;
③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
(3)(4)根据实验方案描述的过程,确定实验的可操作性即可。
(5)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越近,则隔音性能更好。
(1)探究材料的隔音效果,所以需要有稳定的声源,声源振动不随时间改变,虽然音叉和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所以可以选择闹钟作为声源较合适。
(2)[1][2]李明将鞋盒做成房子模型,由于声音通过鞋盒内的空气在到鞋盒传播,再通过鞋盒出来到空气,所以声音通过气体-固体-气体介质离开房间模型;为了隔音在房子模型的墙体、门窗、门缝布置隔音材料。
[3]为了保证隔音效果,在布置不同的隔音材料时需要控制材料的厚度相同。
(3)方案A中,将88分贝的发声体放入房子模型,在距房子模型30cm处,检测不同材料的响度大小,用分贝乙检测检测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可行性和直观性比较强。最佳方案是方案A。
(4)B方案中,由于人耳对声音的大小的判断不是很精确,导致人与房间模型的距离测量不准确。所以A方案效果好。
(5)由表中数据知,隔音材料为泡沫板时,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最近,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最好。
19.(2024八上·蓬江月考)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起,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问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尚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选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选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隔音的本质是在   控制和减少噪声;
(4)本实验将“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用来反映出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主要运用了   (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或“类比法”)。
【答案】(1)小
(2)好;海绵
(3)响度;传播过程中
(4)转换法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强度较小,即响度越小。
综上 第1空、 小;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隔音性能粗糙的材料较好,海绵比报纸粗糙,所以隔音性能好。
综上 第1空、好; 第2空、海绵。
(3)“隔音”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综上 第1空、响度; 第2空、传播过程中。
(4)用“听不到滴答声的实际距离”来反映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属于转换法的应用。
综上 第1空、转换法。
【分析】1、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
2、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用用“听不到滴答声的实际距离”来反映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3、据表格可知,粗糙的材料隔音性能好。
(1)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
(2)[1]根据表中数据可看出隔音性能是塑料袋<平装书<报纸<衣服<袜子,故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的隔音性能好。
[2]海绵比报纸粗糙,故海绵的隔音性能好一点。
(3)[1][2]“隔音”是为了使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小,故是改变声音的响度,其本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4)用“听不到滴答声的实际距离”来反映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四、简答题
20.(2023八上·宁江期中)松原大桥(二桥)经过滨江嘉园小区的路段两侧安装有高高的隔音栏,这么做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隔音栏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汽车发出的噪声。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隔音栏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汽车发出的噪声。
【分析】根据三种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三种方法分别是: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以及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 / 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5《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一、单选题
1.(2024八上·宁乡市期中)如图所示,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2.(2024八上·莱芜期中)双层中空钢化玻璃相对于传统的玻璃而言,具有更好的保温、隔音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其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下列现象中相同的是(  )
A.给摩托车安装的消声装置 B.高架路两侧设置的隔声板
C.道路两侧安装噪声监测器 D.航空母舰上引导员戴耳罩
3.(2024八上·凯里期中)沪昆高铁凯里一贵阳段在铁路经过有住户的地方加装了隔音墙,隔音墙的作用是(  )
A.声源处减弱噪音 B.人耳处减弱噪音
C.传播途中减弱噪音 D.以上都正确
4.(2024八上·济南期中)如图,连接铁路黄台站和济南东站的“黄东联络线”在居民区附近的路段上采用了全封闭隔音屏障,能最大程度减小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下列减弱噪声的方式与安装全封闭隔音屏障相同的是(  )
A.学校、医院等特定场所的附近禁止鸣笛
B.人们常在城市主干道路的两侧植树种草
C.机场的地面工作人员配戴耳罩检修飞机
D.为减少扰民,跳广场舞的人们通过蓝牙耳机收听音乐
5.(2024八上·成都月考)如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6.(2024八上·岑溪期末)如图紧邻居民区的城市高架路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这是为了
A.控制噪声源 B.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C.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
7.(2024八上·陵城期中)在比较材料隔音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塞满鞋盒,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换用不同的发声装置
B.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
C.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D.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
8.(2024八上·深圳期中)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m)
泡沫塑料板 0.3
玻璃 0.6
木板 0.4
硬纸板 0.5
由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知道,按隔音效果由好到坏依次排列(  )
A.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
B.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
C.玻璃、硬纸板、木板、泡沫塑料板
D.木板、泡沫塑料板、玻璃、硬纸板
二、填空题
9.(2024八上·南宁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制作的隔音房间模型,用噪音监测仪测量,显示屏上显示67.1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隔音的原理是在   阻断噪声。
10.(2024八上·吉林期中)小丽在家中弹钢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小丽的爸爸选用隔音材料,将小丽的房间改造成一个隔音间,这样小丽弹钢琴时,就会阻断   的传播,不会干扰他人。
11.(2023八上·珠海期中)控制噪声、减小噪声是当前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课题,主要措施有“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或“人耳处减弱”。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在   :高速公路旁安置隔音板或者隔音树林是在   (前两空选填:“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或“人耳处减弱”),沿街住宅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其中间是真空隔音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
12.(2024八上·高州月考)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   增大(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蝙蝠飞行时是依靠   来定位。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其中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   减弱噪声污染。
13.(2024八上·朝阳期末)铁路工人根据动车的车轮声可判断动车离他们距离的远近,说明声可以传递   。铁轨穿越居民区时,周围的隔音墙是在   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4八上·上思期中)本实验是探究房间的隔音材料是如何隔音的?有哪些类型?
(1)已知控制噪声传播的方式有三种: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房间的隔音材料是通过阻断噪声   来隔音的;
(2)查资料可知,通常用于防治噪声的材料可分为   和   两种;
①隔音材料通常是质地坚硬的材料,如钢板、玻璃等,声音传播到它们表面时易发生   ,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的作用,但其吸音效果较差;
②吸音材料通常采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形成多孔的疏松结构。
(3)实验分析与交流:
①实验中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
②由此实验可以得出,不同的材料隔音性能是不同的;并且材料越厚,其隔音性能越好;
③影响物体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常常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并把双层玻璃间   。
15.(2024八上·南山期中)噪声会彭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在制作隔音房间的实践活动中,小明了解到在减弱噪声的手段中,采用隔音性能更好的材料是手段之一。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材料的隔音性能进行探究,请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5cm厚波峰吸音棉,5cm厚聚酯纤维吸音棉,3mm厚隔音毡,2mm厚隔音毡,2mm厚白色阻尼隔音毡,复合隔音吸音材料,复合阻尼隔音板;
②把正在响铃的于机放入玻璃筒内,在筒边放置声级计,如图甲,声级计显示为72.3dB;
③保持于机铃声不变,声级计到玻璃筒的距离不变。如乙分别用各种材料盖玻璃筒顶端,用声级计进行测试,得到如表的数据。
次数 1 2 3 4 5 6 7
材料 5cm厚波峰吸音棉 5cm厚聚酯纤维吸音棉 3mm厚隔音毡 2mm厚隔音毡 2mm厚白色阻尼隔音毡 复合隔音吸音材料 复合阻尼隔音板
声级计示数/dB 67.1 68.9 63.2 68.2 65.8 71.9 68.1
(1)该实验利用同一稳定声源发声,并且声级计到玻璃筒的距离不变,这里运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这几组测试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第   组;
(2)分析小明所得数据,根据第3次和第4次数据可知材料隔音性能还与材料的   有关;因此利用这组数据   (填“能”或“不能”)准确比较出这几种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好坏;
(3)制作隔音小屋时,可以将墙壁制成中空夹层,并在其中塞满隔音材料,这是从   方面入手控制噪声;
(4)下列材料中选择塞满隔音小屋的墙壁夹层隔音效果最好。
A.波峰吸音棉 B.聚酯纤维吸音棉
C.隔音毡 D.白色阻尼隔音毡
16.(2024八上·北京市期中)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刚想比较聚酯棉和海绵的隔音性能。
(1)他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纸箱,将聚酯棉和海绵分别均匀填充在纸箱内,且保持它们填充的厚度   ,小刚用一个电铃作为声源,分别放在纸箱的相同位置,用手机下载的分贝测试仪来检测声音的大小,实验时保持手机到纸箱的距离   。(选填“相同”或“不同”)
(2)下表是小刚收集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的隔音性能更好。(选填“聚酯棉”或“海绵”)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响度/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3)小刚认为人耳可以替代分贝测试仪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方案最佳的是___________
A.人距纸箱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电铃在两种材料的纸箱里发出声音的大小
B.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电铃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人距纸箱的距离
(4)为了进一步验证两种材料的隔音性能,同组的小华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在纸箱中填充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在纸箱中填充的材料越薄,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
17.(2024八上·大埔期中)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小聪爸新买了一部新能源汽车,小聪发现他爸还特意给车的引擎盖加装了一块隔音板,他很好奇物体隔音的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准备着手实验进行探究,以下是他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物体的隔音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①可能跟材料的种类有关;②可能跟材料的厚度有关。
设计实验:
如果甲所示,小聪利用手机先录制好一段声音作为噪声源,将手机放置在一敞口的木盒内。如图乙所示,用不同的材料盖住木盒,在 ①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距离处摆放分贝仪用来测噪声的强弱,记录数据在表一中。
表一
厚度相同的材料 无材料 棉布 纸巾 纸浆板
分贝仪接收到的噪声的② 104dB 102dB 96dB 92dB
选用纸巾进行实验,改变纸巾的张数,重复Ⅰ中的实验,测出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餐巾纸厚度
餐巾纸 0片 2片 4片 6片
分贝仪接收到的噪声的② 104dB 100dB 97dB 95dB
实验分析:
(1)完成空格中的答案:①   ②   ;
(2)实验中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中也采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的是   。
A.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B.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实验结论:由实验可得出,不同的材料隔音性能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并且材料越厚,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
(4)影响物体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生活中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并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这样噪声大大减少了,是因为   。
18.(2024八上·宝安期中)噪声是一种严重的污染。在家里进行乐器练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周围邻居或者家人的休息,为了避免噪声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小明对隔音材料的选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此展开了调查研究。
(1)任务一:寻找实验中的发声体
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音叉、机械闹铃。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2)任务二:思考实验注意事项
李明将鞋盒做成房子模型,由于声音通过   (选填“固体-气体-固体”或“气体-固体-气体”)介质离开房间模型,为了保证隔音效果,李明同学应该在房子模型的墙体,门窗,   布置隔音材料,在布置不同的隔音材料时需要控制材料的   相同;
(3)任务三: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小组同学设计以下两种方案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将88分贝的发声体放入房子模型,在距房子模型30cm处,用分贝仪测量响度
方案B:将88分贝的发声体放入房子模型,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房子模型的距离
下面分别是根据方案A和方案B所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
方案A  
检测材料 运动服 报纸 塑料袋 泡沫板  
响度/dB 68dB 85dB 70dB 62dB  
方案B
检测材料 运动服 报纸 塑料袋 泡沫板
听不见声音的距离/m 2.1m 2.8m 4.2m 1.5m
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   ;
(4)你的理由   ;
(5)根据实验记录表所示,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19.(2024八上·蓬江月考)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起,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问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尚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选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选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隔音的本质是在   控制和减少噪声;
(4)本实验将“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用来反映出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主要运用了   (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或“类比法”)。
四、简答题
20.(2023八上·宁江期中)松原大桥(二桥)经过滨江嘉园小区的路段两侧安装有高高的隔音栏,这么做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音的传播,故选项A不正确;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故选项B正确;
C:隔音板不能能降低噪声的音调,减弱的噪声的响度,隔板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响度,故选项C不正确;
D:隔音板隔音是因为隔音板吸收了大量的声波,从而减小了噪声的响度,不是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故选项D不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的噪声的减弱方法,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如摩托车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高速路旁的隔板;(3)在人耳处减弱,如戴防噪声耳罩。
2.【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双层中空钢化玻璃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给摩托车安装的消声装置,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
B、高架路两侧设置的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
C、道路两侧安装噪声监测器,不能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航空母舰上引导员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噪声的控制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BCD、隔音墙是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来减弱噪声,故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BD错误,C正确。
选:C。
【分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个:一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4.【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安装全封闭隔音屏障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A.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可知,学校、医院等特定场所的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可知,人们常在城市主干道路的两侧植树种草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B符合题意;
C.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可知,机场的地面工作人员配戴耳罩检修飞机属于在入耳处减弱噪音,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可知,跳广场舞的人们通过蓝牙耳机收听音乐,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5.【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 是在传播过程中 阻断噪声的传播 ,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
6.【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解:防治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从题来看,紧邻居民区的城市高架路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所谓隔音屏,就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以此减弱噪声,它并不能控制噪声源,也不能保护受噪声影响者,更不能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 防治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根据题意结合三条途径即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7.【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A、材料的隔声性能可能与材料、厚度等因素有关,实验中应控制声源相同,所以每次实验时发声装置应相同,故A错误;
B、实验中应控制包裹声源材料的厚度相同,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故B正确;
C、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差,故C错误;
D、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噪音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故应排除周围环境声音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实验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因为材料的隔声性能可能与材料、厚度等多个因素有关;
(2)实验时要排除外界的干扰,并且实验方案中要能直观的比较。
8.【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为: 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 ,那么隔音效果由好到坏的顺序为: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越大,说明材料的隔音效果越差;此距离越小,说明材料的隔音效果越好。
9.【答案】dB;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噪声监测仪测量的是声音的响度,而响度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所以显示屏上数字的单位是dB(分贝);隔音房间是通过阻挡声音的传播来减弱噪声的,也就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故第一空为dB,第二空为传播过程中。
【分析】1.掌握噪声的强弱表示与单位。声音的强弱用响度来表示,噪声监测仪测量的是噪声的响度,其单位是分贝(dB);
2.掌握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机器加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设置隔音墙、隔音房间等,通过阻挡、反射等方式阻碍声音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耳罩等。
10.【答案】振动;声音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 振动产生, 将小丽的房间改造成一个隔音间,这样小丽弹钢琴时,就会阻断 声音的传播。
综上 第1空、 振动;第2空、声音。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3、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
11.【答案】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减弱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高速公路旁安置隔音板或者隔音树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沿街住宅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其中间是真空隔音效果更好的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12.【答案】响度;超声波;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医生如果不用听诊器,无法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分散了,响度变小了。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 使传入人耳的声音 响度增大;
(2)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一种频率很高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声波的时间和方向,就能准确判断障碍物的位置,从而实现定位和捕食。这种方法称为 “回声定位”;
(3)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 传播过程处减弱噪声污染。
故答案为:响度;超声波;传播过程。
【分析】(1)响度的大小主要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利用超声波可以进行回声定位;
(3)控制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②传音途径上阻断噪声传播;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3.【答案】信息;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声与信息传递;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铁路工人通过动车车轮声判断距离远近,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会随距离变化而改变(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这表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隔音墙位于铁轨与居民区之间,其作用是阻挡噪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第一空为信息,第二空为传播过程中。
【分析】掌握控制噪声的措施: 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处控制噪声。如带耳塞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14.【答案】(1)传播
(2)隔音材料;吸音材料;反射
(3)控制变量法;抽成真空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房间的隔音材料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隔音的。
(2) 查资料可知, 用于防治噪声的材料可以分为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两种;
① 隔音材料通常是质地坚硬的材料,如钢板、玻璃等, 声音传播到它们表面时易发生反射现象,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
(3)①要得出实验结论,只改变隔音材料,而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则实验中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③ 影响物体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 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时,最好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
【分析】 (1)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2)抗噪声材料能够反射声音和吸收声音;
(3)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真空不能传声
(1)房间的隔音材料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的,即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隔音的。
(2)[1][2][3]通常情况下,用于防治噪声的材料可以分为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两种,隔音材料的质地通常比较坚硬,声音传播到它们表面时易发生反射现象,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减弱噪声的作用。
(3)[1]要得出实验结论,实验中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真空不能传声,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时,最好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
15.【答案】(1)控制变量法;3
(2)厚度;不能
(3)传播过程
(4)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探究隔音性能于隔音材料的关系,题目中变量为隔音材料,其余因素相同,所以运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3组实验声音的响度最小,所以第3组实验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最好。
综上 第1空、 控制变量法;第2空、3.
(2)第3次和第4次实验变量为隔音材料的厚度,其余因素相同,所以可知材料隔音性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一利用这组数据不能准确比较出这几种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好坏,原因为有较大的偶然性。
综上 第1空、厚度; 第2空、不能。
(3)将墙壁制成中空夹层,并在其中塞满隔音材料,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综上 第1空、 传播过程。
(4)分析试验数据可知厚度相同时,白色阻尼隔音毡的隔音效果更好,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如题目中影响隔音性能材料好坏的因素有材料的厚度、材料种类,在探究探究隔音性能于隔音材料的关系,变量为隔音材料,其余因素相同。
2、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
(1)[1]该实验利用同一稳定声源发声,并且声级计到玻璃筒的距离不变,这里运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第3组实验后声音的响度最小,故第3组实验隔音材料隔音性能最好。
(2)[1]分析小明所得数据,根据第3次和第4次实验可知实验材料相同,但材料的厚度不同,隔音效果不同,可知材料隔音性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2]只有一次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因此利用这组数据不能准确比较出这几种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好坏。
(3)制作隔音小屋时,可以将墙壁制成中空夹层,并在其中塞满隔音材料,这是从传播过程中方面入手控制噪声。
(4)对比第3次和第4次实验可知,材料相同时,厚度越大,隔音性能越好,据此比较表格中数据可知,厚度相同时,白色阻尼隔音毡的隔音效果更好,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1)相同;相同
(2)聚酯棉
(3)B
(4)好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探究不同物质的隔音性能时,
(1)比较聚酯棉和海绵的隔音性能时,控制材料的厚度相同,控制手机到纸箱的距离相同,隔音材料的种类不同,通过比较声音响度的大小,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2)根据表中数据,距离相同时,纸箱内填充聚酯棉时,测试仪检测到的响度更小,则聚酯棉的隔音性能更好。
(3)人距纸箱一定距离处,比较人听到电铃在两种材料的纸箱里声音的大小,很难比较;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铃声为止,比较到纸箱的距离,更容易做到,B方案最佳。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改变隔音材料的厚度,在测试者听不见声音时,材料越薄,隔音性能越好。
【分析】(1)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能力时,保持不同材料厚度相同,分贝测试仪到声源距离相同;
(2)声源相同,距离相同,测量的响度越小,隔音能力越强;
(3)声源一定,通过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判断隔声能力,便于比较和操作;
(4)当声音相同,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人听不到声音时,隔音材料越薄,隔声能力越强。
(1)[1][2]比较聚酯棉和海绵的隔音性能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应控制两种材料在纸箱内填充的厚度相同,同时应控制手机到纸箱的距离相同,只改变隔音材料的种类,通过比较分贝测试仪检测到声音响度的大小,来比较两种材料的隔音性能。
(2)由表中数据可知,手机到纸箱的距离相同时,纸箱内填充聚酯棉时,分贝测试仪检测到的声音的响度更小,说明聚酯棉的隔音性能更好。
(3)人距纸箱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电铃在两种材料的纸箱里发出声音的大小,这个很难比较;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电铃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人到纸箱的距离,这个方法更容易做到,故方案最佳的是B。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改变在纸箱中填充的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测试者听不见声音时,在纸箱中填充的材料越薄,说明该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17.【答案】(1)相同;响度
(2)制变量法;B
(3)不同;好
(4)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1)图乙中,噪声源放在敞口的木盒内,用不同的材料盖住木盒,隔声能力不同,在相同的距离处声音的大小不同,用分贝仪来测噪声的强弱,反应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分贝仪显示的是噪声的响度;
(2)实验中,保持声音的响度和到声源距离系统,改变材料,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测量物体的宽度时,没有控制变量法,A不符合题意;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改变被研究的物理量,其他保持不变,利用了控制变量法,B符合题意;
(3)根据实验数据,相同距离处,不同材料传出的声音响度不同,可得出,不同材料隔音性能不同;根据表二,当材料相同时,餐巾纸越厚,传出的声音响度越小,则材料越厚,其隔音性能越好;
(4)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由于真空不能传声,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噪声减少。
【分析】(1)探究物体的隔音能力时,根据到声源距离响度,比较声音的响度大小,反应隔声能力;
(2)改变被探究的物理量,保持其他不变,利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3)不同材料隔音能力不同;且材料越厚,隔音能力越强;
(4)真空不能传声,可以阻断声音的传播。
18.【答案】(1)机械闹钟
(2)气体-固体-气体;门缝;厚度
(3)A
(4)方案A中,将88分贝的发声体放入房子模型,在距房子模型30cm处,检测不同材料的响度大小,用分贝乙检测检测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可行性和直观性比较强。B方案中,由于人耳对声音的大小的判断不是很精确,导致人与房间模型的距离测量不准确。所以A方案效果好。
(5)泡沫板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虽然音叉和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所以可以选择闹钟作为声源较合适。
(2)①李明将鞋盒做成房子模型,由于声音通过鞋盒内的空气在到鞋盒传播,再通过鞋盒出来到空气,所以声音通过气体-固体-气体介质离开房间模型;
②为了隔音在房子模型的墙体、门窗、门缝布置隔音材料。
③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为了保证隔音效果,在布置不同的隔音材料时需要控制材料的厚度相同。
(3)(4)我认为最佳的方案是A,理由是:方案A中,将88分贝的发声体放入房子模型,在距房子模型30cm处,检测不同材料的响度大小,用分贝乙检测检测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可行性和直观性比较强。
B方案中,由于人耳对声音的大小的判断不是很精确,导致人与房间模型的距离测量不准确。所以A方案效果好。
(5)由表中数据知,隔音材料为泡沫板时,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最近,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最好。
【分析】(1)探究材料的隔音效果,所以需要有稳定的声源,声源振动不随时间改变;
(2)①根据声音从鞋盒内部传到盒外的过程分析;
②声音会从房间的不同位置向外传出,据此确定布置隔音材料的位置;
③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
(3)(4)根据实验方案描述的过程,确定实验的可操作性即可。
(5)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越近,则隔音性能更好。
(1)探究材料的隔音效果,所以需要有稳定的声源,声源振动不随时间改变,虽然音叉和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所以可以选择闹钟作为声源较合适。
(2)[1][2]李明将鞋盒做成房子模型,由于声音通过鞋盒内的空气在到鞋盒传播,再通过鞋盒出来到空气,所以声音通过气体-固体-气体介质离开房间模型;为了隔音在房子模型的墙体、门窗、门缝布置隔音材料。
[3]为了保证隔音效果,在布置不同的隔音材料时需要控制材料的厚度相同。
(3)方案A中,将88分贝的发声体放入房子模型,在距房子模型30cm处,检测不同材料的响度大小,用分贝乙检测检测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可行性和直观性比较强。最佳方案是方案A。
(4)B方案中,由于人耳对声音的大小的判断不是很精确,导致人与房间模型的距离测量不准确。所以A方案效果好。
(5)由表中数据知,隔音材料为泡沫板时,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最近,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最好。
19.【答案】(1)小
(2)好;海绵
(3)响度;传播过程中
(4)转换法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强度较小,即响度越小。
综上 第1空、 小;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隔音性能粗糙的材料较好,海绵比报纸粗糙,所以隔音性能好。
综上 第1空、好; 第2空、海绵。
(3)“隔音”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综上 第1空、响度; 第2空、传播过程中。
(4)用“听不到滴答声的实际距离”来反映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属于转换法的应用。
综上 第1空、转换法。
【分析】1、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
2、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用用“听不到滴答声的实际距离”来反映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3、据表格可知,粗糙的材料隔音性能好。
(1)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
(2)[1]根据表中数据可看出隔音性能是塑料袋<平装书<报纸<衣服<袜子,故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的隔音性能好。
[2]海绵比报纸粗糙,故海绵的隔音性能好一点。
(3)[1][2]“隔音”是为了使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小,故是改变声音的响度,其本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4)用“听不到滴答声的实际距离”来反映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0.【答案】隔音栏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汽车发出的噪声。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隔音栏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汽车发出的噪声。
【分析】根据三种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三种方法分别是: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以及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