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校际联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镇江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校际联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十月校际联考
物理试卷
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甲图运动员如何踢出“香蕉球”
B.研究乙图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
C.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摆臂技巧
D.研究丁图运动员在15公里越野滑雪比赛中的运动轨迹
2.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速率 B.平均速度 C.路程 D.时间
3.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运动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A.从树上随风自由飘落的树叶
B.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下落的运动
C.从水面自由落到水底的硬币
D.阳台上从静止掉下的花盆
5. 如图, “50TFSI”为某品牌汽车的尾部标识,其中“50”称为G值。G值的大小为车辆“零百加速”(从静止加速到100 km/h)的平均加速度(其单位为国际单位)的10倍。 某车“零百加速”的时间为6.2 s,由此推算,该车的尾标最合理的是
A.16TFSI
B.35TFSI
C.45TFSI
D.160TFSI
6. 一辆汽车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开始运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 1.5m/s B. 3m/s C. 4m/s D. 无法确定
7.为了测量蹦床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是(g取10 m/s2)
A.1.8 m
3.6 m
C.5.0 m
D.7.2 m
8. 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四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四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从A点运动到B点和从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之比为
B.
C.
D.
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3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射入A,以速度v2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
A. B. C. D.
10. 科技馆中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仿佛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不计水滴受到的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间歇发光的时间间隔是0.2s
B. 根据条件不可以求出水滴在C点的速度
C. 水滴在B、C、D点速度之比满足=1:2:3
D. 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0分,其中第12-14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某同学利用如图 1 所示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时打点计时器直接连接220V交流电源,该打点计时器为 (选填“电磁式打点计时器 ”或“电火花计时器”);
(2)该同学开始实验时,器材如图,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该同学实验操作中不恰当的地方是 ;
(3)该同学在实验中使用频率为 50 Hz的电源,获得的纸带如图 2 所示,其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没有画出,根据纸带可以求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 C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该同学实验时电源频率实际为51Hz,那么计算出的加速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12.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从某时刻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加速12s内前进了180m。求:
(1)汽车刚开始加速时速度大小;
(2)汽车在第12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3)汽车从开始加速到速度达至19m/s行驶的位移大小.
13.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以20 m/s的初速度在某高台边缘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g取10 m/s2,求:
(1)小球抛出5s速度的变化量.
(2)小球抛出5s发生的位移.
(3)小球抛出后5s的平均速度
14. 如图所示,在一个倾斜的长石坡上方,一群孩子排成队,每隔1 s有一个小孩从静止往下滑,每个孩子都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下滑.一游客拍下一张部分孩子照片,照片上有甲、乙、丙、丁四个孩子.若乙与甲和丙两孩子间的距离分别为1.5 m和2 m.请你据此求解下列问题
(1)小孩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2)拍照时,最下面的小孩丁的速度是多少?
(3)拍照时,在小孩甲上面的石坡上正在下滑的小孩有几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