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课内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课内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课内阅读重难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
穷人
选段A: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选段B: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解释下列词语。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2.通过选段A中对桑娜的   和   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
3.选段B抓住了渔夫的   、   和   ,表现了渔夫   的可贵品质。
4.读选段B中画线的句子,试着写写渔夫的心理活动。
阅读(二)
竹节人(节选)
①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②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③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挨揍。
④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⑤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⑥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5.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
①形容威武雄壮,很有气派,声势逼人。   
②形容形势紧张,触即发。   
6.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任务一:教别人玩竹节人。重点阅读第   和第   自然段。
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重点阅读第   至第   自然段。
7.我会讲竹节人的玩法:首先,把穿着竹节的鞋线嵌人课桌裂缝里,然后手在下面一   鞋线,竹节人就站立在桌子上了。如果想让竹节人打斗的话,就将鞋线   那竹节人便能动起来了,将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激烈的搏斗了。
8.“我”和同学们挖空心思地装扮自己的竹节人,并给它们取威风、吓人、响亮的名号,这表现了孩子们   的特点。
9.从选文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课内《丁香结》节选,回答问题。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0.“丁香结”这一说法的来由是什么 在选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抄下来。
11.题目《丁香结》中“结”的含义是(  )。
A.丁香形成的疙瘩状的东西。
B.许多簇不同颜色的丁香花簇拥在一起。
C.丁香的花苞。
D.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情。
12.丁香引发了作者的联想。细读选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课内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荡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4.选文描写了升旗仪式、   和   的场景。
15.“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C.表示声音延长
16.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人们   之情,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当时   的气氛。
17.文中加点的“瞻仰”一词能否换成“注视”?为什么?
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____,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____的小鸟。走了许久,远 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 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 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8.在文段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9.“一百五十里”在文段中连续出现,这里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 是   。
20.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C.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1.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蒙古人民(  )的特点。
A.爱美天性 B.热情好客 C.能骑善射
课内阅读。
《少年闰土》(节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2.这段话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3.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是“   ”,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   的农村少年。
24.“捏”“刺”这两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5.这段话通过对   、   、   的描写,刻画了一个   的少年闰土形象。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形容心神不定。;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2.神态;心理;桑娜宁愿自己受苦,也要抚养西蒙的孩子的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3.神态;语言;动作;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4.示例:这两个孩子无依无靠的,怎么办啊?说不定会饿死的!
【答案】5.威风凛凛;剑拔弩张
6.①;②;④;⑥
7.拉紧;一松一紧
8.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对竹节人充满热情
9.对竹节人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答案】10.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11.D
12.诗句;衣襟上的盘花扣;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
13.学生时代总有无解的数学题、背不完的单词,这些 “结” 逼着我们熬夜刷题、反复记忆,过程或许煎熬,但解开一道题、记住一篇课文时的成就感,正是平淡学习中的亮色;如果人生真的 “无结可解”,没有了挑战、困惑与挣扎,就像一杯白开水,虽平静却寡淡。正是那些解结时的纠结、解开后的释然、甚至暂时解不开时的沉淀,构成了人生的特有韵味。
【答案】14.礼炮齐鸣;毛主席宣读公告的场景
15.A
16.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庄严、隆重
17.不能。因为“瞻仰”有恭敬地看的意思,更能表达人们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而“注视”只是普通地看,没有这种感彩。
【答案】18.洒脱;忽飞忽落
19.反复;突出草原的辽阔。
20.B
21.B
【答案】22.描绘了深蓝天空中挂着圆月,海边沙地种着西瓜,少年闰土刺猹的画面。
23.项带银圈;健康、活泼、可爱
24.“捏”“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闰土刺猹时的动作敏捷、有力,表现了闰土的机智勇敢。
25.环境;外貌;动作;机智勇敢、健康活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