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一)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一)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一)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1.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以改变电池的节数,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B.为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以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C.实验时若发现和两端电压相等,且不为0,一定是、之间发生了断路
D.测完,将电压表接在接线柱上的线改接到接线柱上,可测得
2.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C、BC、AB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C=3V、UBC=1.5V、UAB=1.5V,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改变电池的节数,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C.实验时若发现AB和AC两端电压相等,且不为0,一定是A、C之间发生了断路
D.测完UAC,将电压表接在A接线柱上的线改接到B接线柱上,可测得UBC
3.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中,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如图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量程选小了,选择合适量程后;一段时间后,L1突然熄灭,L2仍然发光,电压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电路正常后,小明想测灯泡 L2的电压,将 A 接线柱改接到 C 点,B接线柱保持不动,他 (填“能”或“不能”)测出 L2的电压。
4.小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
1.1 1.9 3.0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所示,原因是 。
(2)排除故障后,在测完AB间的电压后,小明为了方便操作,直接将电压表接A点的导线改接到C点,这样的操作是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3)在正确测完BC间的电压后,小明连接好电路准备测量AC间的电压,闭合开关后,发现只有灯泡发光,若电压表正常,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
(4)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小明最终正确测量并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小明发现了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的特点,于是直接得出结论,而同组的同学告诉他实验还没有结束,接下来他们要做的是 。
5.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L为小灯泡;
数据序号 电流/A Uab/V Ubc/V Ucd/V Uac/V Ubd/V Uad/V
1 0.20 1.0 ① 1.0 3.5 3.5 4.5
2 0.30 2.5 0.5 1.5 3.0 2.0 4.5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记录电流表的示数;选择合适的量程,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cd、ac、bd、ad间的电压。将这些数据记入上表。读取数据①时电压表选择0~3V量程,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可知R0的阻值 Ω;
(3)根据第1组的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是: ;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作用是 。
6.小华只利用两节新的干电池,一个电压表,“2.5V 0.3A”的灯,“3.8V 0.3A”的灯,一个额定电压为3V的小风扇,开关和导线若干,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完成图乙中的实物连线 ;
(2)闭合开关前,小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a所示,他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3)调整完毕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电压表示数为3V,若只有一处故障,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测得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则AB两点间电压 V;
7.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串联。
【实验思路】
(1)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个小灯泡串联。
【实验过程】
(2)在连好最后一根导线时,灯泡L1不发光、L2发光,且电压表无示数,则小亮在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错误是 ,此时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并纠正错误后重新实验,用电压表测量AB间的电压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在表格中填写L1两端电压U1。
实验次序 U1/V U2/V U/V
1 0.6 3.0
2 2.0 1.0 3.0
3 1.7 1.3 3.0
(4)在测量完L1两端的电压后,小亮想移动一根导线来测量两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请你在图甲中需要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电路。
【实验结论】
(5)用电压表分别测出L1和L2两端电压及串联总电压的值分别为U1、U2、U,经过多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 (用文字表述)。
(6)小亮为了不反复拆接电压表,优化实验过程,设计了图丙所示的电路,他的思路是:只闭合开关S和S1,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只闭合开关S和S2,电压表就可以测L2两端电压。请你评估这种设计存在的问题是: 。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8.某探究小组按照正确的操作要求进行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同时在草稿纸上按顺序记录 ab、cd、ef两点之间的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5V、2.6V、2.5V。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
A.通过两灯泡的电压不同是因为两灯泡的规格不同
B.实事求是,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处支路两端电压不相等
C.书上写着“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所以实验数据一定是错的
D.这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建议检查器材后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9.某探究小组按照正确的操作要求进行了“探究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你认为以下观点最合理的是( )
L 两端电压U /V L 两端电压 U /V 电源两端电压 U/V
2.5 2.4 2.5
A.小衡认为实验数据一定是错误的,于是将表中 L 或L 中的数据改一下即可
B.小雨认为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不相等
C.小刚认为灯两端电压不同是因为两盏灯规格不同造成的
D.小明认为灯两端电压不同是实验误差造成的,建议改变灯泡规格,多次实验
10.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实验中,实物连接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为使实验更加合理,L1、L2应该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闭合开关后只是灯泡L2断路,其他电路无故障,则测得L1两端的电压为 V。
11.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实验次数 U1/V U2/V U3/V
1 2.2 2.2 2.2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2)如果将电压表并联接在L1两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______(请选择下列正确的选项);
A.将接“15”V接线柱的导线,改接到“3”V的接线柱
B.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反接
(3)如表是同学正确操作后实验中记录下的数据,请你指出同学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修正方案后继续实验,并归纳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写出关系式即可)。
12.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中,小方使用了两个相同的灯泡和进行实验。
(1)图甲所示,该电路并没有连接完成。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增加一条导线,使电压表测量两端的电压。
(2)如图乙所示,依次将电压表并联到电路中的a和b、c和d、e和f两点,小方发现每次测得电压表的示数相等,由此他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小李认为小方如此得出结论并不科学,小李接下来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3)如图丙所示,王燕同学在读这个电压值时,她错读成了“14.5V”,这是由于王燕是以 的量程读取数据的,正确的读数应该为 V。
13.物理课上,小明探究了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他还想知道并联电路电压有什么规律,于是在课后进行了以下探究。
(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他的猜想是 ;
(3)设计实验:图为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图,请在图中画出电压表分别测量两灯泡及电源两端电压,并标出正负接线柱;
(4)进行实验: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表;
次数 L1两端电压 L2两端电压 电源电压
1 1.4V 1.4V 1.4V
2 2.8V 2.8V 2.8V
(5)归纳论证得出结论 ;
(6)实验评估:小明只进行了两次测量,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的机会很大。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你将建议小明怎样做?建议 ;
(7)实验应用:如果电源电压为3V,那么根据探究的结论,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灯L2两端的电压为 V。
答案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1. AB.为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多测几组电压值,可以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或改变灯泡规格,故A正确,AB不符合题意;
C.实验时若发现AB和AC两端电压相等,且不为0,也可能是L1或L2短路,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测完UAC,将电压表接在A接线柱上的线改接到B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此时电压表与灯L2并联,可测得UBC,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B.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C、BC、AB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C=3V、UBC=1.5V、UAB=1.5V,为了排除偶然性,需要改变电池的节数,或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机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时若发现AB和AC两端电压相等,且不为0,有可能是BC发生短路,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测完UAC,可在断开开关后将电压表接在A接线柱上的线直接改接到B接线柱上,即可测得UBC,保证了电流正进负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图中两灯跑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L1突然熄灭,L2仍然正常发光,因串联电路相互影响,不可能是断路,所以应该是L1出现短路。
[2]将电压表接A点的那一段导线改接到电路中的C点,而保持接电压表B点的接线不动时,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不能测出 L2的电压。
4. (1)闭合开关后,由图可知,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在测完AB间的电压后,他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这种改接方法是不可以的,因为根据电路图分析可以看出,直接改接一端连线,会造成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3)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则电源电压为3V。小明连接好电路准备测量AC间的电压,即电源电源,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为通路,若电压表正常,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应与电源电压相等,即为3V。
(4)通过表格数据可知,小明只测了一组实验数据,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接下来应该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5. (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需要断开。
(2)R0的阻值
(3)读取数据①时电压表选择0~3V量程,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则分析数据发现
故结论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
(4)本次实验中,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从而调节各部分的两端电压,实现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6. (1)由图甲得,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1的电压,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依次将各个用电器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小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a所示,即指针没有在零刻度线处,他必须进行的操作是:电压表调零。
(3)调整完毕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为3V,电压表与电源连通,若只有一处故障,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L1断路。
(4)排除故障后,测得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则AB两点间电压U1=1.2V。
7. (1)根据归纳法的要求,为了得到普遍性规律,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不同的灯泡。
(2)[1]由题意知,接好最后一根导线时,灯泡L2发光,说明电路立即接通,所以错误操作为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
[2]因为灯泡L2发光,说明电路没有发生断路,灯泡L1不发光且电压表无示数,则可能问题为灯泡L1短路。
(3)由图乙可知,电压表选择的是0~3V的量程,分度值为0.1V,可知电压表示数为2.4V。
(4)由图甲可知,要想测量两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需将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到灯泡L2的D接线柱上,如图所示:
(5)根据表格数据:2.4V+0.6V=3.0V,2.0V+1.0V=3.0V,1.7V+1.3V=3.0V
L1两端电压与L2两端电压之和等于两个灯泡的总电压,故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6)由图丙可知,在其中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会反向,即电压表指针会反向偏转。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8. A.灯两端电压不同,可能是电压表本身的原因,也可能是读数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测量一组数据,没有普遍性,不能得到实验结论,需要多次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测量数据有误差,实验数据不是错误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灯两端电压不同是实验误差造成的,需要改变灯泡规格,多次实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A.由于测量数据有误差,实验数据不是错误的,要尊重实验事实,不能随意更改实验数据,故A不符合题意;
BC.根据并联电压规律可知各支路电压相等,均等于电源电压,表中灯两端电压不同是由于误差造成的,故BC不符合题意;
D.灯两端电压不同是实验误差造成的,为使得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改变灯泡规格,多次实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取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2]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若灯泡L2断路,其它电路无故障,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各支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则L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为3V。
11. (1)为避免偶然因素影响,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应选择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2)由图可知,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选用的量程过大,测量误差太大,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断开开关,电压表换用0~3V的量程,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2]只做一组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要得到普遍规律,应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即U1=U2=U3。
12. (1)由图可知,测量L1两端电压时,应该让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且正进负出,如图所示:
(2)实验只做了一次就得出了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性规律,所以为了得出普遍性规律,改进的措施是换用其它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再得出结论。
(3)[1][2]观察电路图可知,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则电源电压为3V,电路中两灯泡并联接入电路,结合电压表示数可知,电压表应选择0~3V量程,分度值为0.1V,故电压表的示数为2.9V;所以王燕同学在读这个电压值时,她错读成了“14.5V”,这是由于王燕是以0~15V的量程读取数据的。
13. (2)[1]各个电灯并联在相同的两点间,可以猜想:并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相等。
(3)[2]用于两个电灯并联,所以两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都相等,因此电压表只需要测一次电压即可,接法如图所示:

(4)[3]为保护电路安全,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5)[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两灯泡两端电压相等,由此可知,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
(6)[5]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
(7)[6][7]如果电源电压为3V,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灯L1的电压为3V,灯L2的电压为3V。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