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10月九年级数学检测试题(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答案的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内相应的位置上)
1.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是( )
A. B. C. D.
2.一元二次方程配方后可化为( )
A. B. C. D.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无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无法确定
4.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一个红色小球和一个白色小球,除颜色外两个小球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后,放回并摇匀,再从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则两次都取到白色小球的概率为(  )
A. B. C. D.
5.一个木匠要制作矩形踏板,如图,他先在一个对边平行的长木板的一边做一个点标记A,然后在对边任一点再做一个标记B,连接,取中点O,则以下操作与判断正确的是( )
A.过点O作任意直线交木板两边于、,得到矩形
B.过点O作的垂线l交木板两边于、,得到矩形
C.在木板上任意找两点、,使得,得到矩形
D.分别过点A、B作垂线,交对边于、,连接、,得到矩形
6.如图,BD是矩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点E,F分别是BD,DC的中点.若AB=8,BC=6,则AE+EF的长为(  )
A.6 B.7 C.8 D.9
7.如图,以正方形的一边向外作等边,与交于点,则( )
A. B. C. D.
8.如图,中,,,,点P从点B出发向终点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出发向终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P,Q两点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先到达终点时,P,Q两点同时停止移动.则当的面积等于4时,经过了( )
A.1秒或4秒 B.1秒 C.4秒 D.6秒
9.我们都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老师制作了一个正方形教具用于课堂教学,数学课代表小亮在取道具时不小心使教具发生了形变(如图),若正方形道具边长为10cm,∠D′=30°,则四边形的面积减少了(  )
A. B. C. D.
10.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减算法统宗》记载“圆中方形”问题:“今有圆田一段,中间有个方池.丈量田地待耕犁,恰好三分在记,池面至周有数,每边三步无疑.内方圆径若能知,堪作算中第一”.其大意思为:有一块正方形水池,测量出除水池外圆内可耕地的面积恰好是81平方步,从水池边到圆周,每边相距3步远,如图,设正方形的边长是步,则列出的方程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若,则代数式的值是 。
12、如图,根据物理学规律,如果把一个物体从地面以10m/s的速度竖直上拋,那么物体经过秒离地面的高度(单位:m)为.根据物理学规律,物体经
过 秒落回地面.(结果精确到0.1)
13、小刚将二维码打印在面积为10的正方形纸片上,如图所示.为了估计黑色阴影部分的面积,他在纸内随机掷点,经过大量重复实验,多次试验后获得如下数据:
重复试验次数 30 50 100 300 800
点落在阴影部分次数 19 32 59 183 483
“点落在阴影部分”的频率(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0.67 0.64 0.59 0.61 0.60
由此可以估计此二维码中黑色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整数)
14.如图,矩形ABCD对角线相交于点O,AC与BD的夹角为60°,点E、F、G分别为AO、AB、BO的中点,当四边形EFGO周长为8时,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
15.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ABC=6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M.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MN.则MN的长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每小题4分,共16分)
(1) (2)
(3) (4)
(本题7分)如图,DE∥BC,EF∥CG,,AE=3.
(1)求EC的值;
(2)求证:.
18.(本题6分)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
(1)求的取值范围;
(2)当取最大整数时,求该方程的两个根.
19.(本题7分)盛大的阅兵仪式,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宸宸和点点两位同学想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由于观影人数较多,他们相约各自在网上购同一场次的票,选座时只剩如图所示的五个空座位了.
(1)若宸宸随机选择座位,选择座位1的概率为 ;(直接填空)
(2)宸宸和点点各自随机选择座位(同一时间没有其他人在线选票),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两位同学选择的座位左右相邻的概率.
20.(本题8分)如图,在菱形中,对角线,交于点O,交延长线于E,交延长线于点F.
(1)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2)若,,求的长.
21. (本题10分)根据以下素材,探索完成任务.
素材1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某泥塑作坊制作泥塑进行销修,7月份制作泥塑1000件,同年9月份制作泥塑1440件.
素材2 泥塑的制作成本为30元/件,销售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泥塑每月的销售量(件)与每件售价(元)之间符合一次函数关系.
问题解决
任务1 求该泥塑作坊7月份到9月份制作泥塑数量的月平均增长率;
任务2 为使月销售利润达到6000元,而且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则该泥塑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件?
22.(本题9分)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在其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中记载了用几何法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的方法,以为例,大致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原方程变形为.即.
第二步:构造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长比宽大2,且面积为3,如图①所示.
第三步:用四个这样的长方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是一个小正方形,如图②所示.
第四步:将大正方形边长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小正方形边长为常数______,长方形面积之和为常数______.由观察可得,大正方形面积等于四个长方形与小正方形面积之和,得方程__________,两边开方可求得,.
任务一:单选题:这一过程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
统计思想 B.化归思想 C.分类讨论思想 D.数形结合思想
任务二:第四步中横线上应依次填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请参考古人的思考过程,解方程
要求:画出示意图,标出必要的数据,写出步骤.
23.(本题12分)综合与实践
在实践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以“矩形纸片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现有矩形纸片ABCD,其中AB=12,BC=8.
(1)【操作发现】如图1,将矩形纸片ABCD纸片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将纸片展平后再次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然后展平得到图2,则以点A、F、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实践探究】如图3,在矩形纸片ABCD中,点G为AB的中点,将纸片沿CG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连接AB′.
①AB′与折痕CG的位置关系为 ;
②求AB′的长.
(3)【拓展应用】将矩形纸片ABCD裁剪为AB=8,BC=6,在图3的情形下,若点G为AB上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当点A与点B′的距离最小时,直接写出BG的长.2025年10月九年级数学检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到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5
6
8
9
10


D
B
C
D
D
A
B
A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2、2.0
13、6
14、163
15、√7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
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每小题4分,共16分)
【详解】(1)解:,(3-x)2=9
开平方,得3-x=士3,…1分
.3-x=3,3-X=-3,…2分
.X1=0,x2=6…4分
(2)解:x2+2x-15=0,
分解因式,得(x+5)(x-3)=0,…1分
.x+5=0,x-3=0,…2分
x=-5,x2=3…4分
(3)解:.(x+2)2-2(x-2)=0,
化解得:x2+2x+8=0,…2分
即△=22-4×8=-28<0,…3分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4分
(4)解:2x2+5x+3=0,
分解因式,得(2x+3)(x十1)=0,…1分
.2x+3=0,X+1=0,…2分
x1=-,x为2=-1…4分
(解法不同只要正确就可得分)
17、(1)解:.DE∥BC
AD AE
………1分
AB AC
又.AD:AB=1:3,AE=3
:1=3
………2分
3 AC
.AC=9…3分
EC=6…4分
(2)证明:.DE∥BC
.AD AE
…5分
·ABAC
又,EF∥CG
AF、AE
…6分
AG AC
.AD_AF
AB AG
即AD、AB
……7分
AF AG
18、解:因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有实根
所以△=(-2)2-4(k+1)≥0…1分
解得:k≤0…2分
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k≤0…3分
(2)由(1)知,k的最大整数值为0,…4分
则该方程为x2-2x+1=0…5分
解得x1=x2=1,
所以方程的两个根都是1…6分
19、(1)解:共有5个座位,
宸宸抽出座位1的概率为三,
…2分
(2)解:根据题意列表如下:…5分
、宸宸
点点
1
2
3
4
5
1
(1,2)
(1,3)
(1,4)
(1,5)
2
(2,1)
(2,3)
(2,4)
(2,5)
3
(3.1)
(3,2)
(3.4)
(3.5)
4
(4,1)
(4,2)
(4,3)
(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