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卷2025.10.13
一、选择题(共18分)
1.( 2分)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凝固 B.粮食酿酒 C.石蜡熔化 D.碘的升华
2.(2分)规范的取用药品是安全顺利地完成科学实验研究的前提和保证。下列取用药品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3.(2分)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全球战塑”,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用布袋替代塑料袋 B.随意焚烧塑料废弃物
C.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D.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4.(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矿泉水 B.生理盐水 C.干净的果汁 D.臭氧
5.(2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6.(2分)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它。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
B.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包括SO2、CO2、NO2、O3等
C.氮气可用于作食品保护气,因为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7.( 2分)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8.( 2分)分子模型的化学表征:可以表示水的分子微粒模型图是( )
A. B. C. D.
9.(2分)探究小组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压强变化如图2,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如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五氧化二磷和降温
图2压强减小,说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
C.图3说明红磷或白磷熄灭后反应立即停止
D.该实验说明白磷代替红磷,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二、填空与简答(共20分)
10.( 6分)材料一:近代化学史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是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也称近代化学时期。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等先后提出原子论、分子学说,同时也是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使人们对化学的认识趋于系统化。随后,化学家们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材料二:我国化学药物发展史
早在宋代,轻粉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使用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轻粉微溶于水,可作为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1)编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2)根据材料二整理下列有关轻粉的知识卡片。
①物理性质: (写一条,下同)。②化学性质: 。
③保存方法: 。 ④用途: 。
⑤材料二中轻粉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1.( 7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取用粉末状固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2)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在量液时,量筒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如果该同学采用俯视的方法读数,他取出的比5mL (填“多”或“少”)。
(3)当进入实验室看到如图的图标时,应该_______。
A.戴好护目镜 B.戴好手套 C.戴好口罩 D.戴好防毒面具
(4)如下图,将导管末端伸入装水的烧杯中,用手捂住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若装置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画圈部分)不可能稳定出现的现象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特征 导管中水很少 导管口冒气泡 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 导管内外水面相平 检查气密性
12.( 7分)已知A为黑色固体,B为无色液体,A与B混合生成无色液体C与气体D,黄色固体E在D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银白色固体G在气体D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H。
(1)分别写出物质名称:B ,D ,F ,H 。
(2)①A与B混合生成无色液体C与气体D的化学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②写出银白色固体G在气体D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三、实验题(共5分)
13.( 5分)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应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
(3)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制取装置为 。
(4)为了获得较为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
四、科学探究题(共7分)
14.( 7分)化学实验小组在课外进行了有关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再探究。
【提出猜想】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在试管中加入10mL5%的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溶液分解速率较慢
二 将10mL5%的溶液加入装有0.5g红砖粉末的试管,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较多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___________
(1)做实验一的目的是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其中红砖粉末起 作用。
(2)实验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证明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是因为 。
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那么与二氧化锰相比,氧化铜的催化效果如何?同学们决定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5%的双氧水,然后再分别加入1g氧化铜和1g二氧化锰。利用量筒收集产生的氧气,得到气体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3)①由图可知,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更好,理由是 。
②由图可知,除了能比较催化效果外,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试卷第4页,共4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阶段性考试2025.10.13》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A B D C B B A C
10.(1)门捷列夫
(2) 微溶于水(合理即可) 光照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避光保存 治疗疥疮
11.(1)E
(2) 量筒、胶头滴管 凹液面的最低处 少
(3)A
(4)D
12.(1) 过氧化氢 氧气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2) 分解 化合
13.(1)试管
(2) A
(3)BC或BE
(4)C
14.(1) 对比实验 氧气 催化
(2) 红砖粉末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未验证红砖粉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3) 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二氧化锰催化产生氧气体积更多 催化剂不会改变生成物的体积
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