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数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做题和必做题,必做题所有考生均需要作答。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30分.)1. 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4,8 B. 5,6,11 C. 5,6,10 D. 4,4,102. 下列各图中,作边边上高,正确的是( )A. B. C D.3. 如图,工人师傅安装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三角形的稳定性C. 垂线段最短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 如图,,,,则的度数是( )B. C. D.第4题图 第5题图5. 如图,点B、E、C、F四点共线,∠B =∠DEF,BE = CF,添加一个条件,不能判定 △ABC ≌ △DEF是( )A. ∠A=∠D B. AB=DE C. AC=DF D. AC∥DF6.如图,在中,已知D,E,F分别为,,的中点,且的面积为,则的面积是( )B. C. D.7. 如图,在纸上画有,将两把直尺按图示摆放,直尺边缘的交点P在的平分线上,则( )A. 与一定相等 B. 与一定不相等C. 与一定相等 D. 与一定不相等第6题图 第7题图8.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设第三边上的中线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9. 如图,已知与,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则等于( )B. C. D.第9题图 第10题图10. 如图,在长方形中,已知,,点P以的速度由点B向点C运动,同时点Q以的速度由点C向点D运动,若某时刻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P、C、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则a的值为( )A. 2 B. 3 C. 2或 D. 2或填空题(每题4分,共6题,24分.)11. 如图,中,,,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E,交于点F;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所在圆的半径相等)在的内部相交于点P;画射线,与相交于点D,则的大小为 .如图,将纸片沿折叠,使点落在点处,若,,则为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如图,是的高线,与相交于点F.若,且的面积为,则的长度为__________.14.在中,是高,是的平分线,,,则的度数是 .15.如图,中,是的角平分线,于点,,,则的面积是__________.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16. 如图,中,、的角平分线、交于点,延长、,,,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___.(填序号)①平分;②;③;④.三、解答题(共66分,请按要求作答)17. (共8分)已知:直线a和直线a外一点P.要求:尺规作图,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1)过点作直线的平行线.(2)这种作法的依据是什么?18. (共10分)已知的三边长为,且,,都是整数.(1)若,,且为奇数,求的周长.(2)化简:.19. (共8分)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求证:.20. (共13分)如图:在中,、分别是、两边上高,在上截取,在的延长线上截取,连接、.求证:(1),与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21. (共13分)(1)如图1,A是线段上一点,.求证:.若点A在的延长线上,其余条件与(1)相同,如图2,线段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2. (共14分)如图①,在中,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1)若,求的度数;(2)如图②,作的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试探索,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延长线段,交于点,若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3倍,请直接写出的度数.数学八上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选择题1-5 CDBDC 6-10 CAABD填空题65° 12. 35° 13. 1 14. 32° 15. 5 16. ①②③④解答题17.(1)如图,直线b即为所求作。(2)由作图可知,∠BPC=∠BOA,所以a//b。所以这种作法的依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1)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到:∵5-2∴3∵c为奇数,∴C=5∴▲ABC的周长=a+b+c=2+5+5=12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到:a+b>c,a+c>b.a-c+b>0,b-c-a<019.证明:∵∴∵∴∵∴∴∴20.(1)证明:,,,又,,在和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解:位置关系是,理由如下:,,又,,,.21.22.(1)求∠BPC的度数(∠A=80°)解:∵BP、CP分别平分∠ABC、∠ACB(已知),∴∠PBC=1/2∠ABC,∠PCB=1/2∠ACB(角平分线定义);在△ABC中,∠ABC + ∠ACB=180°-∠A=180°-80°=100°(三角形内角和为180°);∴∠PBC + ∠PCB=1/2(∠ABC + ∠ACB)=50°(等式性质);在△BPC中,∠BPC=180°-(∠PBC + ∠PCB)=180°-50°=130°(三角形内角和为180°)。(2)探索∠Q与∠A的关系(图2)结论:∠Q=90°-1/2∠A推导:∵BQ、CQ分别平分∠MBC、∠NCB(已知),∴∠QBC=1/2∠MBC,∠QCB=1/2∠NCB(角平分线定义);∵∠MBC=180°-∠ABC,∠NCB=180°-∠ACB(平角定义),∴∠QBC + ∠QCB=1/2[(180°-∠ABC)+(180°-∠ACB)]=180°-1/2(∠ABC + ∠ACB);又∵∠ABC + ∠ACB=180°-∠A(三角形内角和),∴∠QBC + ∠QCB=180°-1/2(180°-∠A)=90°+1/2∠A;在△QBC中,∠Q=180°-(∠QBC + ∠QCB)=180°-(90°+1/2∠A)=90°-1/2∠A。(3)求∠A的度数(△BQE中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3倍)答案:∠A=45°、60°、120°、135°分四种情况讨论(结合∠Q=90°-1/2∠A,∠QBE=1/2∠ABC,∠QEB=1/2∠ACB的关系):1. ∠Q=3∠QBE:90°-1/2∠A=3×[1/2(180°-∠A-∠ACB)],结合∠ACB与∠A的关系,解得∠A=45°;2. ∠QBE=3∠Q:1/2(180°-∠A-∠ACB)=3×(90°-1/2∠A),解得∠A=135°;3. ∠Q=3∠QEB:90°-1/2∠A=3×[1/2(180°-∠A-∠ABC)],解得∠A=60°;4. ∠QEB=3∠Q:1/2(180°-∠A-∠ABC)=3×(90°-1/2∠A),解得∠A=1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docx 数学八上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