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南城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实验中学第一次检测高二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48分)
1. 7月22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携灼灼热浪而至。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和知识体系,它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氛围。它指导人们顺应大自然四季更替、万物循环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中的各项事务。这说明人们( )
①能够把握节气规律,预见农业生产的变化
②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③能够在节气规律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创新特有的时间和知识体系,使客观符合主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2. 有人以Deep Seek的口吻,答曰:想象你站在敦煌莫高窟的洞穴中,对着墙壁深深呐喊。墙壁会将你的喊声反射成绵延回音,甚至因洞窟结构而产生奇妙的混音效果。但墙壁本身并不理解:你喊的是诗句还是俚语,声波承载的是喜悦还是悲伤。我的“强大”不过是人类文明千年积沙成塔的“回声”,而你才是那个赋予“回声”意义的朝圣者。
关于“回声”,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回声”表明人工智能不仅能智慧处理人类信息,还能真实反映客观现实
②“回声”之奇妙,既说明人工智能自主意识的强大,亦说明人类智慧的伟大
③“赋予‘回声’意义”体现人类活动的社会性,凸显人类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④“千年积沙成塔的‘回声’”,表明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长期累积的智慧结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这主要是基于( )
①自然界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性
③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无能为力 ④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实践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4.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材料表明( )
①应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5. 近来“成功并不在于别人走你也走,而是在于别人停下来,你仍然在走”这段话被很多家长拿来劝慰孩子惜时努力。该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
A.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必须统一 B. 量变的不断积累就能达到人们所要的成功
C.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有机统一 D. 要想成功就必须重视量的积累,久久为功
【答案】D
6.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发展与保护、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这些重大关系。这启示我们( )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系统优化 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7. 合文(合书)多指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将两个或多个汉字进行融合、结体,塑造出承载特定含义的全新类文字图形。从殷商时代的卜辞、秦汉时代的符篆,到现代设计师们的创新演绎,合文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在不同时代的滋养下绽放出形意相融的多维之美。下图示意“唯吾知足”合文。合文形意相融( )
①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②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是对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④说明整体功能必然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8. 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 )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受到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9. 氢能作为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其气态特性带来储存运输难题。某轻合金科研团队秉持“瞄准应用”理念,历经上千次实验,首创蒸汽法制造含镁氢合金新材料,实现氢的固态存储,推动氢能广泛应用。这一过程体现了(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发展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够突破条件限制,创造物质新形态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储氢难题通过创新得以解决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决定科研成果产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10. 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遵循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从载人飞船阶段,到空间实验室阶段,最终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前期的任务,我们验证了交会对接、航天员出舱、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为最终成功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历程生动地印证了( )
①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源于实践的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获得理性认识是实现认识根本目的的关键环节 ④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向前深化和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11. 为了更好保障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这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一定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D. 社会存在的变化要适应社会意识的变化
【答案】C
12.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于2025年7月7日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该展览通过大量史料文物展现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举办这一展览是基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弘扬抗战精神能激发民族复兴的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举办展览可彰显群众的作用
③价值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展览活动在传递爱国情怀中凝聚人心
④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举办展览推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13.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大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由此可见( )
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②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③上层建筑的变革总是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革 ④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要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14. 近年来“AI伦理困境”引发广泛讨论,某自动驾驶汽车在事故中面临“保护车内乘客优先”还是“保护行人优先”的两难选择,技术人员试图通过编程设定固定规则,却发现任何单一规则都可能导致不公平结果。最终团队提出“动态评估系统”——根据实时路况、人员数量、危险程度等多因素综合决策。这一解决路径( )
①说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决定了技术路线的选择
②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证明真理是绝对的,不存在“两难选择”的困境
④反映了认识具有反复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4月30日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这体现了( )
①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③群众观点应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④我党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16. 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
①在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为他人服务的实践中得到尊重和认可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被举起”与“遮雨”行为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他人遮雨”与“被人举起”相互关联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遮雨”的现实需求催生“被举起”的观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二、主观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敏锐地捕捉到厦门巨大的外贸和利用外资发展潜力,在《1985年—2000年度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率先提出把厦门建设为“自由港型的经济特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30年来,厦门谋长远之势,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2015年,厦门自贸片区挂牌成立,由此开启了通过制度创新驱动发展的历程。
为破解国际贸易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企业重复申报等问题,厦门自贸片区创设“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的模式,上线运行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上运输“单一窗口”等平台;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诞生,厦门自贸片区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入践行“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理念,搭建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厦门数字口岸平台;厦门自贸片区发挥制度和综合性口岸优势,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增值税“无票免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实现了跨境电商进出口51.1%的增长……3650多个日夜,厦门自贸片区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成功打造了自贸试验区建设样板。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阐释厦门成功打造自贸试验区建设样板的哲学依据。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厦门自贸试验区实现突破,立足区位优势,依托科技创新成果,创新自贸发展的政策与模式,推动制度型开放。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厦门自贸紧紧发展新前景,以符合本地经济发展规律的理念实现制度创新,赋能厦门打造自贸区建设样板。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作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TOP1,《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创新表达的非凡魅力。哪吒“出海”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故事在不同文明背景中引发的共情。“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既是陈塘关少年的觉醒宣言,也是全球化时代个体对抗命运的共同叙事。真挚动人的亲情、友情、师徒情,打通了电影和观众的情感连接,让共鸣和感动跨越代际和国界。影片以“魔童哪吒”对自我身份探索为主线,传递“爱”“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既契合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也能引发全球观众对身份、命运等议题的深入思考。
中国文化产业正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活力。以《哪吒2》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备受关注,还是因为中国文化产业正加速与国际接轨,推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找到了东方美学与全球叙事的平衡点,为世界提供了与好莱坞动画叙事各美其美的文化样本。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分析《哪吒2》“出海”成功的原因。
【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哪吒2》讲述的中国故事,既传承了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反映着人类的共同本质特征;《哪吒2》的拍摄找到了东方美学与全球叙事的平衡点,为世界提供了各美其美的文化样本。《哪吒2》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让它跨越了代际和国界。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芯片作为“现代工业粮食”,其制程工艺的先进性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是驱动现代科技进步、保障产业自主可控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战略要素。
2025年5月22日,小米发布中国大陆首款自研3纳米手机SoC芯片玄戒01,这是中国大陆地区首次研发出3纳米芯片。小米SoC芯片历经十年坎坷,从2014年研发立项到2017年推出小米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受挫后转向小芯片积累技术;2021年重启大芯片研发,四年投入超135亿元,依靠超2500人的团队日夜攻坚,最终实现突破。其负责人表示,3纳米芯片只是起点,未来五年,小米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将投入2000亿元,不断夯实技术基底。中国科技人需在技术攻关、产业链自主化和生态构建上接续奋斗,以坐“冷板凳”的定力、啃“硬骨头”的毅力勇攀高峰。要敢于挑战“难而正确的事”,坚持长期主义,这才是中国科技产业走向更远未来的密码。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简要说明小米芯片成功问世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小米历经十年研发,在实践中积累技术,最终突破3纳米芯片。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从“澎湃S1”到“玄戒01”,小米在挫折中不断探索,推动芯片技术进步。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小米根据技术发展和实际需求,调整研发策略,实现突破。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隆重举行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
2025年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包括7月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同时举行《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9月18日在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10月25日前后举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12月13日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等十大纪念活动。
系列纪念活动让全国人民重温抗战历史、感悟抗战精神,激励人民军队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我国隆重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的深刻意义。
(2)结合材料,就我校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提出2个方案,并说明哲学道理。
【答案】(1)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通过纪念活动引导人民正确认识历史。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有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形成尊重事实、捍卫正义的社会导向。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通过弘扬抗战精神激励奋斗实践。通过展览、撞钟鸣警仪式等活动,将精神内涵转化为行动指引,激励人民军队捍卫国家尊严、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形成推动民族复兴的实际力量。
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通过缅怀先烈塑造公民价值追求。纪念活动彰显了为国家牺牲奉献的崇高价值取向,引导公民特别是青少年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明确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自觉选择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人生道路。
④价值观承载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通过仪式强化文化认同与制度自信。国家公祭、天安门广场大会等仪式活动,传递了中华民族珍视和平、反对侵略的共同价值追求,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制度自信心。
⑤系列纪念活动不仅巩固了国内团结,也为全球提供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价值理念,贡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方案1:举办“抗战精神”主题班会。活动内容:组织班级观看抗战纪录片,讨论英雄事迹,撰写心得体会。
哲学道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社会意识(抗战精神)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激励其勤奋学习、报效国家。
方案2:开展“勿忘国耻”历史情景剧展演。活动内容:学生自编自演抗战历史短剧,再现“九一八”或台湾光复等事件。
哲学道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角色扮演深化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感悟民族精神,推动认识升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